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人生的起点和终站(精)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生死问题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也是最让人困惑的一个问题。我们从哪里来,百年之后又到哪里去?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人生?这世界上真的有命运吗?如果有的话,那么,什么是命,什么是运?这些让我们百思而不得其解的问题,都可以在南怀瑾先生的这本《人生的起点和终站(精)》里找到答案。

内容推荐

《人生的起点和终站(精)》是南怀瑾先生在望九高龄所做的有关生死问题阐释的录音整理,先生以诙谐幽默的极具个人色彩的南氏语言,向我们揭示了生死这两件人生大事的奥秘。南先生运用佛法原理,结合现代生命科学的知识,由死亡到出生逆向讲解了生命的整个过程;并用十二因缘说客观地分析了生命的起源以及人类遭受种种苦痛的根本原因,为迷茫者解惑答疑,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好好活着,才可以好好地死去。

南先生博古通今,不管是儒释道经典,还是历史故事,亦或是名人掌故都信手拈来,并娓娓道出,内容虽有枝蔓,但逻辑井然,读来逸趣横生。

目录

出版说明

第一讲

 纽约的寺庙〇从军的和尚——显明法师〇生死问题

 及因果的科学性〇变易生死分段生死〇生命问题

 〇什么是悟道成佛〇变与不变〇道理分四种

第二讲

 寿终正寝〇唯物加唯心的生命〇死亡的过程〇死前

 的四大变化〇轮回的预现状况〇五种无心地

第三讲

 各种不同的安葬〇墓地风水说的非科学性〇风与暖寿

 识的关系〇四大的分化〇念佛怎么念〇“念速”有多

 快〇中阴身生起后的光明和神通〇中阴身的生死

第四讲

 濒死与闷绝〇梦游的人〇独影境阴神阳神〇王阳

 明的故事

第五讲

 魂与魄〇中阴境界的行阴和想阴〇中阴境界的多生

 业识现象〇三个梦〇十二因缘到底是什么〇等流和

 异熟的生命〇禅宗密宗性宗〇破山海明的故事〇

 三合一——名色〇十个一切入

第六讲

 人生十二苦〇苦集灭道四谛〇如何成胎〇胎中的成

 长变化〇入胎的因缘〇转生不迷〇天人的境界〇风

 大观转化四大

附录 生死之间

试读章节

生死问题及因果的科学性

现在这位胡居士,跟我通信多年,你看他那个样子,很规矩很老实的,常常提一些问题,文章也好,见解也好。他昨天说,那么多年的通信,积累起来有这么一本了,可以出一本书。他叫我看看,看哪些该发表,哪些不该发表。我还没有时间看。他每年都回来看我,很多问题当面谈的。他最近的通信,就提到生死问题,因为看了密宗《西藏生死书》,还有老的一本《中阴救度密法》,讲到人死的时候,怎么超度帮助他们,这类的问题。这两种书现在外面有英文版,我们这里的人,不大留意国际知识的,现在美国人研究生死问题、认知问题,都是这些引起的。

基督教认为人死了,最后受上帝的审判,佛教不是这个道理,中国人的观念也不是这样。灵魂是会转生的,原来西方文化不承认,现在也改变了,比较普遍承认,而且在追寻了,还到东南亚缅甸、泰国、柬埔寨,以及中国西藏各地研究。像这类事例很多,有些孩子生出来就讲,我是某家的老头子,现在投生到你这里来。现在美国人也跟着追究,找到这个孩子,把他抱回上辈子的家。那个孩子就说了,我的东西放在哪里,结果都找得出来。看到那个老太太来,就说,她是我的老婆。老太太不承认,他对着老太太耳朵边讲他们两夫妻床上的悄悄话,老太太“哇”地一声哭了,真是我的老公!

这种故事还拍成电影,有些不大准确,有些很准确。就是说现在国际的趋势如此,像美国人现在研究生命科学、认知科学,研究人的灵魂是不是有前生后世,三世的因果。换句话说,西方的文化,基督教文化,不相信三世因果,现在整个在转变,正在追寻这个问题,一定牵涉到密宗的《西藏生死书》,尤其密宗加了西藏两个字,很神秘。我们不说对或不对,只说这是个问题。

生死问题是佛教、道教、儒家早就研究过的问题,中国人几千年以来就相信有前生后世。人的灵魂,在佛学里头叫“中阴身”,也有翻译叫“中有身”,这是几千年前就有的学问。为什么叫中阴呢?我们死了,灵魂离开了这个身体,还没有转生另一个生命以前,中间存在的这一段,所以叫“中阴身”。

注意,严格地讲,我们现在活着,也是中有身,因为这不是我们毕竟的生命。这一点,在这里先加以说明。佛学讲生死,有分段生死,变易生死。我经常问,佛学的基础在哪里?“三世因果、六道轮回”是所有佛学的基础,这是个大科学。很多人根本就不懂得佛学,都在瞎扯!也不相信因果;而你们只粗浅地晓得因果报应,其实随时随地都是因果。没有因果关系,这个世界一切都不成立,法律、政治、经济、医药、建筑、饮食男女,统统都在因果关系中。

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也讲报应,做好事的人上天堂,做坏事的下地狱。那么,因果谁做主的?谁判案让你报应?佛教不承认有人审判你的罪,判你下地狱上天堂。为什么不承认?因为这是因果的道理,是个大科学,上天堂下地狱,六道轮回,三世果报,都是我们自主的。我们学佛,是要认识生命自主的东西,这个自主不是你现在想做主就做得到的,所以修行的重点在这里。

变易生死分段生死

我一辈子研究哲学宗教,为什么重点在佛法呢?中国儒家、道家跟佛家一样,但是没有佛交待得清楚。佛已经修证悟道,知道我们一切众生、所有一切生命、整个的宇宙,有个总的共同生命,是不生也不灭的,永远不变的。这个在哲学上,中文翻译叫做“本体”,一切生命的六道轮回,分段的生与死,只是这个本体的变化现象。

假定时间是永恒的,在科学上我们加“假定”二字是很严肃的,我为什么讲“假定”两个字?因为时间不一定是永恒的。假定时间是永恒,那么,昨天、今天、明天,过去、现在、未来是时间的分段,这是人为的知识思想,把时间分段了。

我们生命也同这个原理一样,在所谓的本体上讲时间是永恒不变的。可是我们现在变男人、变女人,女人嫁个丈夫,男人讨个老婆,然后生了又死,昨天、今天、明天,每一分每一秒,身心生命随时都在变化,宇宙也随时在不停地变化;这是变易生死。

譬如说,我常常跟你们开玩笑,也是真话,有很多几十年不见的同学来看我,“老师啊,二十多年没有看到你,还是一样哦!”我说,我要是不变,那不是变成老妖怪了?其实我早变了,已经不一样了,这是变易生死。我经常引用《庄子》里孔子对颜回讲的“交臂非故”,这怎么讲呢?你们现在的教育不从古文人手,就看不懂了。交臂,就是两个人擦肩而过,你过来我过去,就是一下子,已经不是原来的你我,一切都变了,变得非常厉害。

那么,佛法的修持,像小乘罗汉了生死,充其量了了分段生死,认为这一生修行成功了,不再来了。可是大乘菩萨就会笑他们小家子气,不来?做不到的!就算你人定八万四千年,最后还是要出定来的,所以说不是究竟,大菩萨才能了脱变易生死。P7-10

序言

南怀瑾先生是近年来享誉国内外,特别是华人读者中的文化大师、国学大家。先生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子集,为其终身学业打下坚实基础;而其一生从军、执教、经商、游历、考察、讲学的经历又是不可复制的特殊经验,使得先生对国学钻研精深,体认深刻,于中华传统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诣,更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等,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体认,在中西文化界均为人敬重,堪称“一代宗师”。书剑飘零大半生后,先生终于寻根溯源返归故里,建立学堂,亲自讲解传授,为弘扬、传承和复兴民族文化精华和人文精神不遗余力,其情可感,其心可佩。

二〇〇六年二月,胡松年先生专程从美国来到上海,向南怀瑾先生求教有关生死的问题。生死问题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也是最让人困惑的问题之一。为了解答胡先生和大众的疑惑,南先生用诙谐幽默又不失客观的语言向我们揭示了生死的奥秘。在本书中,南师逆向讲解了由死到生的整个过程。我们从其严苛的语词间能听出他对后世子孙不知生死、混沌度日的怜惜与着急。生死是人生两件大事,但是,人们往往乐谈生,而讳谈死。南师以科学的视角,浅易通俗的语言,配上身边人的实例告诉人们,死亡并不可怕,因为一切事物都是“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这是宇宙万物的普遍规律;然而,人与人的死亡又有不同,所以人们应当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在了知“死”之必然后,以更加健康积极的心态活着。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南师的讲解虽然运用了佛法原理,但并无明显的宗教气息,而是站在生命科学的角度,客观地阐释,观点也更令人信服。

本书根据南师讲述的录音整理而成,为让读者领略南师讲话的独特风格,我们尽可能地保留讲稿原貌,希望其个性化的语言能将读者带入一种亲临讲堂的状态。在作品的最后,我们奉上先生亲撰的小文《生死之间》,以方便读者更为深入地了解南师对于生死问题的看法;也希望喜爱南师的读者在欣赏其台风、语风的同时,也感受一下先生的文风。

我社与南怀瑾先生结缘于太湖大学堂。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认识和传扬中华文明的强烈社会责任感、紧迫感,承蒙南怀瑾先生及其后人的信任和厚爱,独家授权,我社遵先生遗愿,对已在大陆出版过的简体字版作品进行重新整理和修订,陆续推出,力求贴近原讲原述,还原作品原貌。作为一代国学宗师,南怀瑾先生“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毕生致力于民族振兴和改善社会人心。我社深感于南先生的大爱之心,谨遵学术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原则,牢记出版人的立场和使命,尽力将大师思想和著述如实呈现读者。其妙法得失,还望读者自己领会。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1:2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