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卡尔·威特的全能教育法
分类 生活休闲-育儿早教-家庭教育
作者 (德)卡尔·威特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跨越三个世纪,畅销全球的教子经典!

改变无数孩子命运的教育圣经!

卡尔·威特把一个低智儿培养成了闻名全国的奇才,这是证明《卡尔·威特的全能教育法》一书神奇和伟大的最好例子。

这本书出来以后,小孩子可以多发些笑声,父母也可以少受烦恼。这本书是儿童幸福的源泉,也是父母幸福的源泉。

内容推荐

老卡尔·威特在54岁时得子,没想到他的儿子却是一个智商低下的婴儿。但他没有放弃,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小卡尔·威特在8岁时便能够自由运用6个国家的语言,9岁时考入莱比锡大学,未满14岁便获取博士学位,16岁时被聘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

卡尔·威特把一个低智儿培养成了闻名全国的奇才,这是证明《卡尔·威特的全能教育法》一书神奇和伟大的最好例子。

目录

英译者序

第一章 这本书为谁而写

第二章 我的儿子并非天赋异禀

第三章 我的教育工作进展顺利吗

第四章 我对儿子的教育完成了吗

第五章 正确的教育,能使每个孩子成为优秀的人才

第六章 我打算把儿子培养成一个早熟的学者吗

第七章 我儿子是怎样成为少年学者的

第八章 我具备把儿子培养成学者的技巧吗

第九章 人们对卡尔早期教育的反对意见

第十章 我的儿子真的受益于早期教育吗

第十一章 在孩子七八岁之前,是否应该放任自流

第十二章 我们如何保护卡尔免受阿谀奉承的影响

第十三章 卡尔的玩具和智力开发

第十四章 小孩必须和其他孩子多在一起玩耍吗

第十五章 卡尔的饮食

第十六章 我们如何对卡尔进行道德教育

第十七章 卡尔是如何学习读和写的

第十八章 学是学,玩是玩

第十九章 怎样善用奖励

第二十章 卡尔是如何学习外语的

第二十一章 卡尔是如何学习科学的

第二十二章 如何培养品位

第二十三章 卡尔进入大学

后记

试读章节

我指导和教育儿子的这一行动,不仅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也必须能顺利进行下去才行。因为这1O多年来,很多人一直在关注着我,包括一些文化名人,甚至连各个敌对的政府部门也积极参与其中。

我儿子第一次成为人们谈论的对象时,他才年仅8岁,那时我们还居住在哈雷附近一个叫洛豪的小村庄里,这样的环境显然不适合将公众的目光都聚集到一个孩子身上。其实这样的事情在城市里常见得多,尤其是大城市里。

此外,卡尔与众不同的教育历程正好处于整个欧洲的根基摇摇欲坠之时,1807年至1808年间,我们的国家——普鲁士已是面临崩溃。人们无心娱乐,有很多的话题可以谈论:重大或可怕的事件、焦虑、希望、渴望得到帮助、失望——只有这些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日常生活已经被忽略了。

如果在这些划时代的事件中,一个孩子的成就可以跻身其中、占据一席,那这样的成就必定是非常可观、非常重要的。而事实上就是这样的。

那个时期对我们尤其不利,因为当时人们对学习知识上的早熟现象有一种明显的偏见。像萨尔兹曼、坎佩、特拉普等人,他们长期以来强烈反对这种观点,有意地用以前的例子来证明早期教育的危害性和无用性,甚至指责这是“温室教育”的产物。

我满怀敬意地分析他们的观点,我必须承认,在这个问题上我和他们的意见一致,当我看到在我的指导下也发生了一些令我感到担心的事情后,我也存在疑虑。

所以当关于卡尔的新闻第一次出现在报纸上(由《汉堡记者报》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记者撰写的,详细介绍了我儿子在莫泽堡接受公开和秘密测试的情况),人们都认为这既不可信又没有意义。一位丹麦的专家甚至要否认整个事实。就是这样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很快就开始获得人们的信任。经过反复的测试,Schuetz、Tieftrunk、Caesar、Bek、Mahlmann、Rost等一大批杰出人士,以及大量学术团体和大学,纷纷在证明书上签名。很快,支持的声音从四面八方响起,大家都接受了这一既足事买。

由于战争和战争带来的可悲后果,那个动荡不安的特殊时期几乎将一切破坏殆尽。普鲁士看起来像是永远被摧毁了,居民日益流失,我生活在这个王朝势力的最尽头,因为洛豪四周都被撒克逊人(Saxony)包围了,我们在那里不会得到什么支援,如果我不想让卡尔的发展停滞不前的话,就不得不离开这个村庄。

我不能再指望普鲁士了。法国人只想得到钱,而不想拿钱出来。由于我在物质上已经没有过高的要求,撒克逊人根本就不会有要做出点什么事情的想法。我生活在一个不错的教区,与家人在一起的生活非常舒适,即使是在莱比锡,我们也非常享受我的工作给生活带来的快乐。

那时,我对儿子的教育仍处在萌芽阶段。无数人对可能出现的不幸后果忧心十中忡:“到他十二三岁的时候,这个可怜的孩子就会死去,或者就彻底毁了。”他们常常这么说,而且言语当中确实透着忧虑。

不过,莱比锡这座城市和这里的大学表现出了惊人的团结,不仅为我儿子提供了一笔数目相当可观的奖学金,还为我和我的妻子提供了非常慷慨和有利的条件,这使我下决心放弃了在教区的工作,前往莱比锡生活。每一个明智的人都能想到,在做出这样的决定之前,必定会仔细调查情况并对我儿子进行反复的测试。

法国的威斯特伐利亚政府就是这样处理的。他们对我儿子进行反复测试,最终打消了疑虑,为我提供钱财上的支持。即使是在俄国人攻打卡塞尔期间,他们也未曾停止给我定期汇款。

威斯特伐利亚政府倒台以后,我的朋友和资助人承担起照料我和我儿子的工作。而我的祖国普鲁士当时深陷结局难料的战争中,7年来它已经精疲力竭、资源枯竭。而汉诺威、布伦斯威克和海塞尔迫不及待地发布政策,要求从其他州迁来的人都应该自己修建家园,却坚决拒绝了来自威斯特伐利亚政府的任何请求。然后,我递上推荐信向这3个州求助,并承诺我将最合理地利用每一笔钱,虽然当时他们也很需要钱,但都慷慨地满足了我的要求。

当时普鲁士的很多上层人士都鼓励我向我们的君主政体求助。但时局不利,我很长时间都不敢做出决定。后来,在他们的多次呼吁下,我谨慎地试探了一下,却收到了一个最慷慨大度、最令人鼓舞的结果。确实,在做了进一步的调查后,我确信自己可以返回普鲁士了。在柏林生活的最后两年里,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皇室对我们的关注和恩惠。

由于近1O年来一直没有受到干扰,即使是意见不同、甚至相互敌对的专家、政治家,乃至君主都能迅速地积极达成一致,协助合作,他们为这个事情做出了牺牲自然会得到回报、取得成功。

大量表示祝贺和真切关注的信件像雪片一样飞来,其中绝大部分人我并不认识。人们纷纷向我表达他们的友好、祝福、尊敬和真挚的同情,这一切都证明我的努力取得了成功。我在我的祖国以及其他国家赢得了尊重,若不是那样,那就是我的眼睛、耳朵、感觉,还有我的智力在欺骗我吧!P12-14

序言

至少在6个月之前,我在《展望》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建议把《卡尔·威特:一本关于父母和家庭教育的书》这部优秀的作品翻译成英文,但我没有料到,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有机会得到资助,使我亲自来实现这个愿望。很少有一项任务能如此吸引我,因为威特牧师对儿子早期教育的论述,无疑是众多教育文献中最具启发性和实用性的。我非常欣赏这部作品,同时也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自这部作品完成以来,已经100多年过去了,它几乎完全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甚至连最博学的现代教育学家也很少有了解它的。事实上,根据我所了解的情况,第一部英译本所依据的原版,至今仍珍藏在哈佛大学的图书馆内,是美国国内惟一的一本。

威特的这部作品之所以暂时被人们遗忘,主要是因为原著使用了大量极具表现力的德语词汇,降低了作品的可读性。不仅使整部著作出奇的长,有1000多页,但是大量毫无用处的段落不仅使这部作品显得格外冗长,而且也耗尽了读者的耐性,从而使威特的辛勤劳动所得出的教育方法的价值,得不到充分地凸显。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去掉那些多余、晦涩的内容,同时尽力不要遗落任何重要原理,以完全地理解威特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中归纳出来的原则。但是即便没有这种“笨重”的形式和风格带来的影响,这本书也注定要被遗忘在图书馆里,因为我们还不能把这种教育方法与现成的教育理念对接起来。

威特的基本原则——即儿童的教育要从智力发展的早期抓起——与公认的教育政策产生了直接的冲突。我们传统的教育理论是把孩子的正式教育推迟到“学龄”以后。太早地教育孩子,不仅剥夺了孩子快乐的童年,还给孩子们造成了身心的伤害。威特在自己孩子身上所做的试验,尽管取代的事件和经历将决定一个人成年以后的道德行为。

总之,读者可以在书中找到许多这样的内容。老威特就想让他的儿子成为一个正直高尚的人,最后他做到了。儿子崇高的一生足以证明这种方法的成功。一位熟悉卡尔的人士是这样称赞他的:

他在哈雷居住了将近50年。他是一位深受爱戴的人,是一位声名卓著的教师和学者,是一位坚定不移的爱国者,也是一位温和的丈夫和慈爱的父亲。他逝世于1885年3月6日。他的一生是幸福而充实的。

……

自卡尔那个时代开始,受到老威特的启发对自己的孩子进行了早期教育尝试的父母,都看到了明显的效果。只要能像老威特对待卡尔那样,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启蒙和影响,孩子们的道德能力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相信这个道理,都愿意去进行这样的尝试。

当然,我们这里并不是要求父母把时间完全花在孩子的教育上。事实上,每天只要抽出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对孩子进行正规的指导,就足够了。但是,做父母的必须让家庭生活愉快和睦,注意引导孩子的兴趣和行为,这样就可以使孩子在智力上和道德上健康成长。做父母的只需要牢记老威特所说过的一句话:“以教育为开端,以模范为终成。”

H.阿丁顿·布鲁斯 1913年9月

后记

在准备着手做这本书时,我试图搜索关于《卡尔·威特的教育》更多的信息时,发现WIKl百科上有这样一段话:

“这本书在德国受到了批评并很快被人们遗忘。但是在中国,该书却成为21世纪的畅销书。千百万的中国人希望通过这本书,把他们的孩子改造为天才、神童。”

是的,我们要问:这本成书于近200年前的册子,为什么能在中国连续多年位居家庭教育类图书的畅销榜,并被广大家长奉为经典?我们要从当年的一条新闻说起。

2000年4月7日,18岁的成都女孩刘亦婷被哈佛大学录取。此消息经过当地媒体、因特网和新华社通稿,迅速传遍全国,引起一阵轰动。在向全国父母传授刘亦婷成功的秘诀时,她妈妈盛赞那本作为她指南针的《早期教育与天才》一书。

“我至今不知道是哪位好心人把《早期教育与天才》译成了中文。刘亦婷被几所世界名校所看重的优秀素质,也是用的书中的方法打下的基础。”

而《早期教育与天才》一书中,作者木村久一浓墨重彩地推介了卡尔·威特的教育法。

“我发现在各种教育方法中,卡尔·威特父亲的教育最具创造意义,堪为典范,其他人的教育方法或多或少都受到威特父亲的教育法则的影响……威特的父亲由此写出了《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详细记录了他对威特进行早期教育的经过。但是,这本书在当时默默无闻,因为那时的人们还不能接受早期教育这一概念,所以原作几乎没能保留下来。后来有人曾在哈佛大学图书馆珍品室看见过一册,据说这是世界上惟一一本原作。”

多年之后,刘妈妈满怀感激地说:

“那会儿,我根本想不到,由哈佛图书馆里的孤本藏书所传播的教育思想,最终会把刘亦婷引向哈佛。”

刘亦婷的“成功”引爆了国人心中对望子成龙、培养天才的极大热情。嗅觉敏锐的《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应运而生。

是什么让《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如此充满魅力?

约翰·海因里希·弗里德里希·卡尔·威特,也就是我们这本书的主角——小卡尔·威特,1800年7月出生于洛豪,逝于1883年3月6日,是德国的法学家和但丁研究方面的学者。他的父亲也叫卡尔·威特,正是因为老威特在教育方面的远见卓识和富有成效的教育方法,小卡尔·威特在9岁时就掌握了5种语言,12岁时在德国吉森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受聘在柏林大学、布赖斯芬、哈勒大学等,并取得了卓越的学术成就。卡尔·威特依然被铭记,除了其在但丁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外,老卡尔所著的这本书,也是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原因。

然而,据了解,英文版《卡尔·威特的教育》2006年才正式引进中国。之前的“卡尔·威特”何来呢?

我们总是想给孩子最好、最营养的食物、最漂亮的衣服、最温柔的呵护、最完善的教育。当我们要选择一本书作为家庭教育的指南时,是否也应该更“挑剔”一些呢?

本书以H.Addington BrLice编译,纽约Thomas Y.Crowell出版公司发行的英文版《卡尔·威特的教育》为蓝本。由于当时老威特的教育主张在19世纪初的德国并未完全得到认同,原文中存在大量辩护色彩的段落和多余、晦涩难懂的内容,因此我们在尽量忠实原著的前提下,对原文进行了一些形式上的调整,便于读者更容易“抓取”出老威特所要表达的主要原理。

《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能够在200多年以后仍然得到人们的喜爱和欢迎,确有值得学习之处。

例如,老威特重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对子女的教育必须随着婴儿智力曙光的出现开始”。  在具体的方法层面上,老卡尔-威特也把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唤起孩子对事物的热爱和好奇心作为出发点。并调动儿童的多种感官,比如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充分地让儿童体验世界。

其三,无论是院子里的花草树木,还是卧室里的家具用品,无论是美好的自然景色,还是斑斓的城市生活,生活中一切事物皆能作为威特的教具,并让孩子尽早地接触到真实世界的每一面,从而使小卡尔直接或间接地学习了大量的百科知识。

智力的发展、知识的积累并不是卡尔·威特的教育惟一的目的。他在文中多次指出,并不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学识丰富、身体孱弱、面色苍白的书呆子,只是希望孩子能身心健康、品质高尚。因此,他在选择外语教育的材料时,也精心挑选,尽量剔除掉不利于孩子道德发展的部分。

但我们也不能说卡尔·威特的教育就是万能的教育、完美的教育。毕竟2∞多年来,我们对人类自身、对人的发展规律和对世界的认识都往前迈进了一大步,两个多世纪以前的威特牧师根本无法想象到今日已天翻地覆的世界。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以及教育技术的发展,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以今天的眼光来审视威特的教育实验,不得不说我们还需要辩证地看、有选择地采用。

比如老威特深受爱尔维修、洛克等哲学家的影响,以“白板说”作为其理论的基点。实际上,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的心灵并非是“白板”一块,教育也并非是在一张白纸上随意图画。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学的理论,以“图式”为核心概念之一。皮亚杰认为,主体为什么会对环境因素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这是因为每个主题的图式的不同,以不同的内在因素去同化这种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图式最初来自先天遗传,以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不断地得到改变,不断地丰富起来。

而且,老威特几乎把卡尔与其他同龄孩子隔绝开来。一开始威特为儿子挑选了两个女孩做玩伴,但不久以后就不让他们在一起玩了。因为这两个孩子的影响,使得卡尔学会了撒谎、变得蛮横。老威特认为只要大人以孩子的身份与他们相处,跟他们说说笑笑,同样能让孩子活泼伶俐地成长。事实上,现代心理学表明,同伴不仅可以作为一种社会榜样影响儿童的行为发展,也能帮助儿童去自我学习。儿童只有在与同伴互动的过程中才能认识到别人的观点、需要与自己不同,从而学会了解和理解别人,约束自己,学会与同伴相处。同伴也能给予儿童稳定感和归属感。这是与成人的交往所不能替代的。

由于时间仓促,编译者水平有限,本书的编译工作难免存在种种不足,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书评(媒体评论)

卡尔·威特把一个低智儿培养成了闻名全国的奇才,这是证明《卡尔·威特的全能教育法》一书神奇和伟大的最好例子。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 塞德兹

应该永远感谢这些早期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许多父母已经按书中的方法培养了数百个中国早慧儿童……我根本想不到,由哈佛图书馆里的孤本藏书所传播的教育思想,最终会把刘亦婷引向哈佛。

——哈佛女孩 刘亦婷母亲

这本书出来以后,小孩子可以多发些笑声,父母也可以少受烦恼。这本书是儿童幸福的源泉,也是父母幸福的源泉。

——著名教育学家 陶行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0:3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