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静庐编著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欣赏》系“青少年课外必读书丛书”中的一种,选取了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作品进行赏析和导读,包括中国古典小说名著欣赏、中国古典散文名篇欣赏和中国古典诗词名篇欣赏。书中每篇文章都包括书海导航、作者档案、情节精要、鉴赏与评析等几方面内容,对青少年学生阅读、理解这些名篇名著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舒静庐编著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欣赏》为满足青少年扩大知识视野的学习需求,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精心选取了影响力较大、适合青少年阅读赏析的小说名作和诗词名篇。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欣赏》通过人物介绍、背景交代、内容解读和精彩评析,使青少年读者对中国古代文学有了概要的了解。
情节精要
《莺莺传》写张生与崔莺莺恋爱,后来又将她遗弃的故事。唐代贞元年间,有位张生,他性格温和而富于感情,风度潇洒,容貌英俊,意志坚强,脾气孤僻。张生旅居蒲州普救寺时发生兵乱,出力救护了同寓寺中的远房姨母郑氏一家。郑姨母非常感激张生的恩德,于是大摆酒席款待张生。接着叫她女儿:“出来拜见你仁兄,是仁兄救了你。”过了好久女儿才出来。她穿着平常的衣服,面色艳丽,光彩焕发,非常动人。张生对表妹莺莺一见倾心,从此念念不忘,心情再也不能平静。婢女红娘传书后,二月十四日,张生攀上崔莺莺住房东面的杏花树,越过墙,见到崔小姐,看她穿戴整齐,表情严肃,大声数落张生说:“哥哥恩德,救了我们全家,这是够大的恩了,因此我的母亲把幼弱的子女托付给你,为什么叫不懂事的丫鬟,送来了淫乱放荡词?开始是保护别人免受兵乱,这是义,最终乘危要挟来索取,这是以乱换乱,二者相差无几。假如不说破,就是保护别人的欺骗虚伪行为,是不义;向母亲说明这件事呢,就辜负了人家的恩惠,不吉祥;想让婢女转告又怕不能表达我的真实心意。因此借用短小的诗章,自己说明,又怕哥哥有顾虑,所以使用了旁敲侧击的语言,以便使你一定来到。如果不合乎礼的举动,能不心里有愧吗?只希望用礼约束自己,不要陷入淫乱的泥潭。”说完,马上就走了。张生愣了老半天,不知道怎样才好,只好又翻过墙回去了,于是彻底绝望。
几经反复后,二人终于两情相悦。不久,张生将去长安,先把情况告诉崔莺莺。崔莺莺仿佛没有为难的话,然而忧愁埋怨的表情令人动心。将要走的那天晚上,莺莺没有来。张生于是向西走了。过了几个月,张生又来到蒲州,跟崔莺莺聚会了几个月。崔莺莺字写得很好,还善于写文章,张生再三向她索要,但始终没见到她的字和文章。有一天夜晚,崔莺莺心情忧愁,独自弹琴,弹奏的曲子很伤感。张生偷偷地听到了,请求她再弹奏一次,却始终没弹奏。因此张生更猜不透她的心事。不久张生考试的日子到了,又该到西边去。临走的晚上,张生不再诉说自己的心情,而在崔莺莺面前忧愁叹息。崔莺莺已暗暗知道将要分别了,为了满足张生的意愿,她弹了《霓裳羽衣曲》,还没弹几声,便突然停止了演奏,扔下了琴,泪流满面,急步回到了母亲处,再没有来。第二天早上张生出发了。
张生没有考中,便留在长安,于是写给崔莺莺一封信,要她把事情看开些。以后,他与莺莺情书来往,互赠信物以表深情。
元稹与张生特别有交情,便问他关于这事的想法。张生说:“大凡上天差遣的东西,不祸害他自己,一定祸害别人。假使崔莺莺遇到富贵的人,凭借宠爱,能不做风流韵事,成为潜于深渊的蛟龙,我就不能预测她会变成什么。以前殷朝的纣王,周代的周幽王,拥有百万户口的国家,那势力是很强大的。然而一个女子就使它垮台了,军队崩溃,自身被杀,至今被天下耻笑。我的德行难以胜过怪异不祥的东西,只有克服自己的感情,跟她断绝关系。”当时在座的人都为此深深感叹。
一年多以后,崔莺莺嫁给了别人,张生也娶了亲。一次张生恰好经过崔莺莺住的地方,就通过崔的丈夫转告崔莺莺,要求以表兄的身份相见。丈夫告诉了崔莺莺,可是崔莺莺始终也没出来。张生悲伤思念的表情,在脸色上表现得很明显。崔莺莺知道后,暗地里写了一首诗:“自从消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后来又过了几天,张生将要走了,崔莺莺又写了一篇断绝关系的诗:“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从此以后彻底断绝了音信。当时的人大多赞许张生是善于弥补过失的人。 当时的人们将张生“始乱终弃”的行为称赞是“善于补过”。小说显然是站在张生的立场,美化张生,为他的薄幸行为辩护。
P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