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从西点军校到鸭绿江(49届西点军校学生朝鲜战场亲历记)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作者 (美)哈里·J.梅哈福尔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哈里·J.梅哈福尔所著的《从西点军校到鸭绿江(49届西点军校学生朝鲜战场亲历记)》回忆并揭露了朝鲜战场上的战争惨烈和冷漠、真实历史以及个体之间的温暖。美国西点军校的士官远赴战场,他们中的许多人在这场“被遗忘的战争”中因为战火而死。这场战争有些事情值得书写,也只是因为它们曾经发生过,如果无人记录的话,某些事件将会被遗忘,参战各方为此所付出的牺牲亦无人理解。

内容推荐

二战结束前不久,他们进入西点军校学习,没想到毕业后又要奔赴朝鲜战场。《从西点军校到鸭绿江(49届西点军校学生朝鲜战场亲历记)》作者哈里·J.梅哈福尔以一个基层参战军官的身份,告诉大家这场“被遗忘的战争”中发生的真实故事,借此缅怀那些参加朝鲜战争的49届西点毕业生,他们有各自的西点故事和战场故事,其中许多人在这场“被遗忘的战争”中献出了生命。这既是出于一种对战友、朋友和老师的感激之情,更是为了重温一句话:“只因它在那里。”《从西点军校到鸭绿江(49届西点军校学生朝鲜战场亲历记)》告诉你,有些事情值得书写也只是因为它们曾经发生过,如果无人记录的话,某些事件将会被遗忘,为此所付出的牺牲亦无人理解。

目录

前言

1.从西点军校毕业

2.大开眼界

3.釜山防线

4.战火纷飞

5.战线防守

6.反击

7.跨越三八线

8.进入朝鲜

9.中国的行动

10.长津湖的埋伏

11.第8集团军的撤退

12.进攻与反击

13.春季攻势

14.僵局

附录A 发生在你家门前草坪上的故事

附录B 朝鲜战场上49届西点军校服役学生名录

试读章节

1.从西点军校毕业

1950年6~7月

从某种程度上讲,1949年6月7日,当我们从西点军校毕业之时,道格·布什(DougBush)已经是一名传奇式的人物了。二战期间,他离开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参军入伍,成为一名18岁的普通士兵。在候补军官学校和伞兵学校完成培训以后,继而跟随美国第82空降师参加海外作战。道格被任命为空降先遣分队的指挥官,提前空降诺曼底,并在接下来的坦克大战中浴血拼搏。后来,他升至陆军中尉,胸前满载着勋章荣耀回国。回国后,他开始准备西点军校的入学考试。

在军校期间,道格一度参加了六项校队体育项目——橄榄球、田径、足球、曲棍球、拳击和体操,其领导才能也获得众人的认可;在军校最后一年,他已是校队队长和连队指挥官。

西点军校毕业后,道格与一位美丽的姑娘卡罗琳·托马斯(CarolynThomas)喜结连理。这样,他看上去似乎已经无所不有,但其心底仍怀有遗憾:由于曾经在步兵团队服过役,其内心更渴望能到空军中大显身手。故此,一周以后,道格与卡罗琳一道启程前往华盛顿寻求转机。接下来的几天中,他悄然拜访五角大楼,递交转岗申请,希望能到空军服役——但这些努力都无济于事。

道格胆识过人,这一点没人怀疑。但他接下来的举动,即便其最好的朋友也为之倒吸一口冷气,这需要拿出比他在战斗中还要更多的勇气。

弗吉尼亚的迈尔堡(美国第三陆军团驻地)1区是美国陆军参谋长奥马尔·布雷德利(OmarBradley)的寓所所在地。一天,他家的门铃响起。勤务兵打开门,只见一位身高6尺1、体重200英镑、一头深黑色秀发的英俊军官站在门口。

“我是布什中尉,有事求见布雷德利将军。”道格说。经历一番周折,他才被引导着去会见将军。布雷德利起初因道格的鲁莽行为感到惊讶,不过,经过一番交谈之后,这位被称之为“士兵们的将军”不仅幽默风趣,还非常善解人意。告别时,道格已经得到将军的口头命令,答应他转到空军部队,除道格以外,其他6位想调岗的同班学员也获得批准。

一年以后,也就是1950年的6月,道格已经成为飞行班筛选出来的极少数接受喷气式战斗机训练的学员之一(没有人怀疑,他会克服空军禁止招募身高6尺1的战斗机飞行员的限制)。

当然,到此时为止,我们班的西点毕业生已分散到全国各地,境况各异。例如,拉尔夫·巴芬顿(Ralph “Buff”Buffington),在弗吉尼亚的贝沃尔堡完成工兵课程后,与妻子芭芭拉前往加利福尼亚的梅森堡,半路上却又接到了前往美国驻日本第十四工兵营服役的命令。拉尔夫从工程学院毕业时的班级排名是第15名。这并不让人称奇,一直以来他的课业都很优秀,不仅在西点军校期间,在斯坦福德大学的前三个学期也是如此。倘若没有将大量时间花费在他并不怎么擅长的某些训练上的话,无疑,拉尔夫在班级里的毕业排名还会更靠前。许多人将他们能继续留在军校归功于拉尔夫的大公无私,这些接受过拉尔夫帮助的人中有全美国的后卫球员阿诺德·加利法(ArnoldGaliffa)。

那个月,我正代表诺克斯堡代表队参加在弗吉尼亚州的尤斯特斯堡召开的军队第二届网球锦标赛,以这种方式来结束军队生涯的预备阶段似乎既适宜又令人愉快。

前一天,我已经在第二轮单打比赛中取胜。因为我的对手是位中校,我只得保持谨慎,避免沾沾自喜。终究,(我们几位)行事审慎的陆军少尉没有在中校面前骄傲自大。比赛结束后,那位中校向我道贺并邀请我加入他组织的军官俱乐部。

令人欣慰的是,在军校4年以及在服务学校1年以后,西点军校49届军事学员最终完成学业和训练,开始步入“真正的”军旅生涯。当时,美国还没有空军学院,我们毕业班(加上勇敢无畏的道格·布什)40%的学员加入空军。其余学员在毕业后半年内去了堪萨斯的赖利堡参加陆军参谋课程。去了赖利堡之后,也就到了1950年初,我们开始分开接受专业训练。步兵去了本宁堡,炮兵去了西尔堡,工兵去了贝沃尔堡。我个人一直被委以坦克手的角色(尽管依照传统的说法,这一军队分支仍被称为骑兵队),所以,我去了诺克斯堡的装甲兵学院。

在各个学院的分支训练完毕后,我们的任务命令也发布出来了。有些人将去边防要塞负责卫戌工作,但绝大多数人在一个月后都被派往海外,如德国、巴拿马、夏威夷,我则去了远东地区。

在军官俱乐部的那次宴会上,当我深感荣幸地啜饮昔日的网球对手递上的啤酒时,从广播中听到了惊人的消息:朝鲜军队已经越过三八线进入韩国。我把自己将奉命去日本的消息告诉了那位中校。

“您觉得如何?”我问他,“您认为这次朝鲜事件意味着我将有机会加入战斗吗?”

“哈利,这并不是一次机会。”

“中校,这是为什么呢?”

“你自己想想看吧。战斗应该由像我这样的国防生来应对。把西点军校的少尉送上战场是个愚蠢的决策,这样付出的代价未免太大了。不要误解我的意思,我尊崇西点军校,自己也渴望毕业于那里——但你们这些西点军校的人才是如此一笔宝贵的财富,委以普通排长的角色未免有些大材小用。不会的,哈利,毫无疑问,你们终究应做些更为体面的指挥工作。”

他是在尝试着安慰我?抑或自己有一种深层的抵触油然而生?无论如何,我觉得他的话未必正确。因为我知道有太多的西点军人最终在二战中马革裹尸。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也不希望他所言即是。挨枪子的想法并不是好玩的,但另一方面,我在西点军校、赖利堡、诺克斯所接受的训练又有何用?

6月28日,韩国首都汉城’已经沦陷。两天后,杜鲁门总统在安理会的同意下,授权麦克阿瑟将军率领美军反击敌人的进攻。不管身在何处,西点军校49届学员在接到前往远东赴任的命令后都感到既兴奋又恐惧。

P1-3

序言

1945年7月,正值二战结束前夕,1200名紧张而满怀希望的年轻人加入了美国西点军校士官团。四年后的毕业典礼上,我们的人数却只有574人。在这四年中,我们接受了国家所提供的最好军事教育。

在军校第一年,我们共同经历了的严苛训练,共同为军校足球队史上最棒的几支球队呐喊助威,共同为通过理论课程而努力拼搏。最终,我们也如愿以偿,不仅如期获得学位顺利毕业,还获得了一枚永远标记我们是49届西点毕业戒指。这些经历使西点军校的校训“责任、荣誉、国家”融入到了我们自身的价值体系中。“同窗”一词也因此别具一番特殊意义,但就其全部意涵而言,毕业之际的我们还尚未彻悟。

至于因何要写这段故事,我亦难以言说清楚。当然,原因之一在于缅怀那些参加朝鲜战争的49届西点毕业生,他们中的许多人在这场“被遗忘的战争”中献出了他们的生命。再者,处于一种对战友、我们的朋友和老师的感激之情,正是他们帮助我们克服了战争中遭遇的种种骇人的挑战。最后,是为了重温力图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登山者一句话:“只因它在那里”,有些事情值得书写也只是因为它们曾经发生过,如果无人记录的话,某些事件将会被遗忘,为此所付出的牺牲亦无人理解。

事件的发生真如我所描述的那样吗?在事件发生数年以后,我所能做出的最好回答便是:我相信如此。至少,接下来要讲述的故事,包括我个人的故事,都是如实讲述的。倘若未与实际发生的事件完全切合,那可能是由于一群毫无经验而经常心存恐惧的军官们根据他们自己的理解来讲述的缘故罢了。

书评(媒体评论)

本书是从一个参战的普通西点军校士兵的角度出发,为其回忆录,出版后,以其客观性、真实性获得较大的关注书中主要是为美国西点军校的一群“被遗忘的士兵”在一场“被遗忘的战争”中立传,教训深刻,发人深思本书可读性很强,可以引进参考。

按照常理,一场战争的胜负得失还是很好判定的:然而,这一场战争,还让人们久久议论不停,这便是——朝鲜战争。在任何战争面前,违背了历史大潮,即使是再强大、再优秀的势力,也注定是会失败的站在战争,残酷的角度来写战争,是为了反战,反思当今大国战略:站在美军西点军校士兵的角度来回忆战争,悬尊重历史、尊重人的态度一对于对这场战争感兴趣的人来说,它值得一读,因为它从另外一个角度、另外一个群体来看朝鲜战争,而对于研究这场战争的人,本书也不妨阅读参考。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学术研究部研究员、大校徐平

本书通过美国一位49届西点军校毕业生毕业后不久参加朝鲜战争的亲身经历,以回忆录的方式,用平实的语言、真实的感悟,向读者讲述了美国军人尤其是普通士兵和中下层军官在这场战争中的亲身体验,让读者止不住再次去追忆、重温和反患半个多世纪之前发生在朝鲜半岛的这场罕见的战争由于本书涉及到许多西点毕业生,因此,该书也是对西点军校历史记录的一个贡毹相信军事历史爱好者一定不会错过这本书。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导王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7: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