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散文风格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他善于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平易的叙述表达出来,笔致简约、亲切,读来有一种娓娓动人的风采。卢永璘主编的这本《朱自清散文精选》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典范。本书精选最能代表朱自清艺术水平的散文三十八篇,其中的《匆匆》、《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被选为大中学校的语文教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朱自清散文精选/经典全阅读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朱自清 |
出版社 | 团结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朱自清的散文风格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他善于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平易的叙述表达出来,笔致简约、亲切,读来有一种娓娓动人的风采。卢永璘主编的这本《朱自清散文精选》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典范。本书精选最能代表朱自清艺术水平的散文三十八篇,其中的《匆匆》、《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被选为大中学校的语文教材。 内容推荐 《朱自清散文精选》是一部散文集,精选最能代表朱自清艺术水平的散文,其中包括《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春》等名篇,作者善于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平易的叙述表达出来,笔致简约,亲切,读来有一种娓娓动人的风采。 目录 憎 歌声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温州的踪迹 匆匆 航船中的文明 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背影 阿河 荷塘月色 正义 一封信 儿女 旅行杂记 春晖的一月 看花 威尼斯 论无话可说 沉默 莱茵河 给亡妇 吞 冬天 说扬州 潭拓寺戒坛寺 文人宅 房东太太 乞丐 蒙自杂记 外东消夏录 论诚意 论别人 论自己 论做作 论气节 论吃饭 论雅俗共赏 “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试读章节 他们要定等级,明分际,要有稳固的社会秩序,所以要“节”,但是他们要统治,要上统下,所以也要“和”。礼以“节”为主,可也得跟“和”配合着;乐以“和”为主,可也得跟“节”配合着。“节”跟“和”是相辅相成的。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可以说所谓“圣达节”等等的“节”,是从礼乐里引申出来成了行为的标准或做人的标准;而这个节其实也就是传统的“中道”。按说“和”也是中道,不同的是“和”重在合,“节”重在分;重在分所以重在不犯不乱,这就带上消极性了。 向来论气节的,大概总从东汉末年的党祸起头。那是所谓处士横议的时代。在野的士人纷纷的批评和攻击宦官们的贪污政治,中心似乎在太学。这些在野的士人虽然没有严密的组织,却已经在联合起来,并且博得了人民的同情。宦官们害怕了,于是乎逮捕拘禁那些领导人。这就是所谓“党锢”或“钩党”,“钩”是“钩连”的意思。从这两个名称上可以见出这是一种群众的力量。那时逃亡的党人,家家愿意收容着,所谓“望门投止”,也可以见出人民的态度,这种党人,大家尊为气节之士。“气”是敢作敢为,“节”是有所不为——有所不为也就是不合作。这敢作敢为是以集体的力量为基础的,跟孟子的“浩然之气”与世俗所谓“义气”只注重领导者的个人不一样。后来宋朝几千太学生请愿罢免奸臣,以及明朝东林党的攻击宦官,都是集体运动,也都是气节的表现。 但是这种表现里似乎积极的“气”更重于消极的“节”。 在专制时代的种种社会条件之下,集体的行动是不容易表现的,于是士人的立身处世就偏向了“节”这个标准。在朝的要做忠臣。这种忠节或是表现在冒犯君主尊严的直谏上,有时因此牺牲性命;或是表现在不做新朝的官甚至以身殉国上。忠而至于死,那是忠而又烈了。在野的要做清高之士,这种人表示不愿和在朝的人合作,因而游离于现实之外;或者更逃避到山林之中,那就是隐逸之士了。这两种节,忠节与高节,都是个人的消极的表现。忠节至多造就一些失败的英雄,高节更只能造就一些明哲保身的自了汉,甚至于一些虚无主义者。原来气是动的,可以变化。我们常说志气,志是心之所向,可以在四方,可以在千里,志和气是配合着的。节却是静的,不变的;所以要“守节”,要不“失节”。有时候节甚至于是死的,死的节跟活的现实脱了榫,于是乎自命清高的人结果变了节,冯雪峰先生论到周作人,就是眼前的例子。从统治阶级的立场看,“忠言逆耳利于行”,忠臣到底是卫护着这个阶级的,而清高之士消纳了叛逆者,也是有利于这个阶级的。所以宋朝人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原先说的是女人,后来也用来说士人,这正是统治阶级代言人的口气,但是也表示着到了那时代士的个人地位的增高和责任的加重。 “士”或称为“读书人”,是统治阶级最下层的单位,并非“帮闲”。他们的利害跟君相是共同的,在朝固然如此,在野也未尝不如此。固然在野的处士可以不受君臣名分的束缚,可以“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但是他们得吃饭,这饭恐怕还得靠农民耕给他们吃,而这些农民大概是属于他们做官的祖宗的遗产的。“躬耕”往往是一句门面话,就是偶然有个把真正躬耕的如陶渊明,精神上或意识形态上也还是在负着天下兴亡之责的士,陶的《述酒》等诗就是证据。可见处士虽然有时横议,那只是自家人吵嘴闹架,他们生活的基础一般的主要的还是在农民的劳动上,跟君主与在朝的大夫并无两样,而一般的主要的意识形态,彼此也是一致的。 然而士终于变质了,这可以说是到了民国时代才显著。从清朝末年开设学校,教员和学生渐渐加多,他们渐渐各自形成一个集团;其中有不少的人参加革新运动或革命运动,而大多数也倾向着这两种运动。这已是气重于节了。等到民国成立,理论上人民是主人,事实上是军阀争权。这时代的教员和学生意识着自己的主人身份,游离了统治的军阀;他们是在野,可是由于军阀政治的腐败,却渐渐获得了一种领导的地位。他们虽然还不能和民众打成一片,但是已经在渐渐的接近民众。五四运动划出了一个新时代。自由主义建筑在自由职业和社会分工的基础上。教员是自由职业者,不是官,也不是候补的官。学生也可以选择多元的职业,不是只有做官一路。他们于是从统治阶级独立,不再是“士”或所谓“读书人”,而变成了“知识分子”,集体的就是“知识阶级”。残余的“士”或“读书人”自然也还有,不过只是些残余罢了。这种变质是中国现代化的过程的一段,而中国的知识阶级在这过程中也曾尽了并且还在想尽他们的任务,跟这时代世界上别处的知识阶级一样,也分享着他们一般的运命。若用气节的标准来衡量,这些知识分子或这个知识阶级开头是气重于节,到了现在却又似乎是节重于气了。 知识阶级开头凭着集团的力量勇猛直前,打倒种种传统,那时候是敢作敢为一股气。可是这个集团并不大,在中国尤其如此,力量到底有限,而与民众打成一片又不容易,于是碰到集中的武力,甚至加上外来的压力,就抵挡不住。而一方面广大的民众抬头要饭吃,他们也没法满足这些饥饿的民众。他们于是失去了领导的地位,逗留在这夹缝中间,渐渐感觉着不自由,闹了个“四大金刚悬空八只脚”。他们于是只能保守着自己,这也算是“节”罢;也想缓缓的落下地去,可是气不足,得等着瞧。可是这里的是偏于中年一代。青年代的知识分子却不如此,他们无视传统的“气节”,特别是那种消极的“节”,替代的是“正义感”,接着“正义感”的是“行动”,其实“正义感”是合并了“气”和“节”,“行动”还是“气”。这是他们的新的做人的尺度。等到这个尺度成为标准,知识阶级大概是还要变质的罢? P110-111 序言 为贯彻和落实教育部最新制定的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时期的《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特别策划制作这一套“中小学语文新课标经典全阅读系列”图书。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为组织编写好这一系列图书,特邀请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101中学语文教研组的教师以及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学院、外语学院的师生,共同参与体例的创建和文字的完善,以期更符合中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并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兴趣点,引导他们进行主动思考,探索式阅读,动脑想,动手写,在语文学科领域能得高分,长能力,增见识,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进一步提升这一系列图书的质量和品格,特邀国内知名的美术设计团队共同参与的插图创意制作团队,负责这套中小学语文新课标系列图书的插图、版式和装帧工作。 寄望这一系列图书具有东方审美意味的插图、版式和装饰,让孩子们透过最具象的人物形象、场景设置,能够轻松阅读文本,领会义理的博大和精深,收获审美的愉悦快乐;体例完备、图文并茂的语文新课标读物,能让孩子们在兴趣盎然的前提下修德进业,成长成材。 是为总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