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纽约时报》10大商业图书,高踞亚马逊排行榜总榜前10名达38周,叶檀、张庭宾联袂推荐!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世人都生活在无数贪婪无耻的经济学谎言之中。本书作者托马斯·伍兹也不约而同地对之宣战,指出纸币滥印是通货膨胀、金融危机之源,黄金才是扞卫公众经济“公平自由”的权益之根。这是一本清扫谎言经济学,复兴诚实经济学的书。
托马斯·伍兹在这本书中表现出他对奥巴马政府经济援助计划的不满和对美国未来的忧虑。
站在中国人的角度,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之深远绝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发生在美国的这次危机和后果,值得中国人认真思索和借鉴!
如何利用美国的这次危机,成就自己的强国之梦,是每一个中国人共同关心的问题。
以史为鉴,昭示未来。美国人的噩梦仍将继续。
是谁炮制着荒废的经济盛衰循环?
自由市场经济是危机之源吗?
细数美国N次“救市”史,揭示了奥巴马政府难逃金融危机替罪羊的结局。
资本主义是罪魁祸首吗?
媒体告诉我们是“放松管制”和“不受约束的自由市场”摧毁了我们的经济,而且如果没有联邦政府的监管,形势会继续恶化。殊不知真正的“凶手”却藏匿在他处。本书作者托马斯·伍兹(Thomas E. Woods Jr.)将揭露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崩溃的真正原因——结果表明元凶多聚集在华盛顿而不是华尔街。上万亿美元的联邦援助资金对此有无帮助呢?事实证明,政治家们想要解决自己造成的问题,结果却帮了倒忙。
最重要的是,托马斯·伍兹分析了最近以及20世纪的经济盛衰交替现象,最终发现罪魁祸首竟然是“最受人尊敬” 的政府机构——美联储。正是它允许爱管闲事的官僚和雄心勃勃的政客败坏了金融部门,从而操纵了货币。
时至2008年秋天,当股市大幅受挫、公司出现倒闭潮、金融危机恐慌蔓延之时,美国人民开始无情地炮轰自由市场经济,甚至危言耸听地发表“自由市场经济已经失败”这样的言论。
那补救之法又是什么呢?不论是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还是上一届布什政府,抑或是国会以及主流媒体,他们都认为面对当前的危机应该做的是加强管理和政府干预、增加开支和货币创造,以及诉诸更多的外债。
这些政策显然使事态更加恶化了,但讽刺的是正是这些政策的缔造者现在俨然一副明智公仆的模样,承诺大家一定会走出阴霾。按照以往的经验,除了政府自身以外,所有的人都应该为政府的失败承担责任。当然,事实也证明政府的失败只会加强政府的权力。
我们发言人的一贯作风是在关键问题上犯错,但这次他们甚至根本不知道关键问题是什么。对于过度风险(excess risk)、金融杠杆(leverage)以及负债(debt)从何而来他们尚且不知,更不用提房地产泡沫(housing bubble)本身了。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这些问题摆在眼前时,那些发言人根本就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从他们彻底回避了“过度风险偏好”(excessive risk-taking)这一概念的实质这一点,就不难看出他们的愚昧。正如很多经济学家指出的,将金融危机归咎于“贪婪”就像将空难归咎于地心引力一样荒谬。
我们的思路一直都是错误的。当前金融危机不是自由市场造成的,真正的“凶手”是政府的市场干预。这绝对不是在为自由市场辩护,而是从理论和经验两方面入手得出的结论。美国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Fannie Mae,简称房利美)和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Freddie Mac,简称房地美)是美国两个大型的政府资助企业(GSEs)。他们可以享受政府的很多特权,比如特殊的税收优惠以及政府监管调控。按理说,这类企业要比自由市场中的企业有能力在房产投资上投入更多。多年来,国会民主党人士(Congressional Democrats)都对外声称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营运状况良好,并认为发布不良消息的都是见不得穷人买房的别有用心者(信不信由你,很多民主党人士都是这么认为的)。共和党人士(Republicans)曾一度将民主党在这方面的多次失误视为把柄并肆意讽刺,但他们自己在支出、债务以及政府干预这些方面也没有什么值得吹嘘之处。基本上,他们也加入了无止境的政府资金援助计划。但在自由市场中,这绝对不是典型的现象。
遗憾的是,很多自诩为自由市场资助者的人都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引以为豪的诸如“社区再投资法”(Community Reinvestment Act)之类的救急法案都已失灵。共和党人士就像一群庸医,他们只看到病人表面的感冒症状,而忽视了更加严重的癌症的存在。
在华盛顿几乎没有人质疑强大的政府经济干预政策。对于与这次危机有着密切关系的机构——美国中央银行的联邦储备系统,即美联储 (Federal Reserve System,Fed),人们也没有只言片语的责备。在华盛顿人们尚且如此,那在美国其他地方更是无人提及了。人们由始至终就认为美联储与这次危机没有任何关系,甚至还将它视为救世主。主流的报纸、杂志以及网站都声称自己已经透彻地剖析了这次金融危机,并认为它与美联储无关。我们对此已经司空见惯了,因为自美联储成立的近100年,它从未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在人们心目中,美联储是一个了不起的机构,仅此而已。
当布什总统在2008年9月24日发表全国讲话时,他所提出的政府经济援助计划遭到了美国大众的强烈反对。为此他不得不花费一些时间来向大众解释此次经济低迷的根源。遗憾的是,除了轻描淡写地谈了房利美和房地美的问题之外,他对政府或中央银行的问题并未做任何的评论。在美国政界,一条不成文的惯例是,美联储的通货膨胀货币政策(inflationary monetary policy)对国家经济问题不负任何责任,更与经济盛衰周期(boom-bust business cycle)没有任何关系。布什总统显然完全遵守了这一原则,对中央银行只字未提。
数周后,布什总统计划在华盛顿召开世界强国经济峰会,就全球金融危机展开讨论。正如投资顾问迈克·舍洛克(Mike Shedlock)指出:“为了应对信贷危机(credit crisis)而聚集了一大帮人。然而,他们却对这一问题都不甚了解。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这场危机的到来,对摆在眼前的问题也熟视无睹,对正在发生的事情将带来何种关联结果也毫无预见性。”布什提出现在需要“捍卫民主资本主义的根基”,但这只是联邦政府意欲对自由市场施加新一轮压力的惯用伎俩。此次峰会邀请了多国首脑参加。
果然不出所料,与会人员发表的观点都空洞无比。在这次峰会上,法国总统和欧盟主席(European Commission President)强烈主张打击国际金融避税港(offshore tax havens),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职能回归,以及限制金融机构高管薪酬。相对于峰会上其他不得要领的提议,他们的观点尚显中肯。但与以往一样,降息至1%的低利率将有可能破坏世界经济稳定的问题仍然无人问津。直至11月15日峰会结束,与会首脑都只是在交换陈词滥调的意见而已。
2008年10月,创立老牌时政类电子杂志Slate集团(the Slate Group)的主编指出,金融危机无疑是“自由至上论”(libertarianism)的终结,因为它恐怕是造成“非管制市场”(unregulated market)紊乱的原因。即使这次危机不是自由市场的产物,经济大破坏与市场毫不相干,中央银行或美联储还是对这种错误的认识不置可否。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持有此类观点。一些投资专家,诸如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彼得·希夫(Peter Schiff)和詹姆斯·格兰特(James Grant)就是明眼人。罗杰斯在接受美国CNBC财经电视台采访时被问及,如果他被任命为美联储主席他会采取哪两步措施时,他的回答是首先废除美联储,然后再辞职。大家应该搞清楚的一点是,这些预言了此次金融危机发生的少数人并非是瞎猫撞上了死耗子。那些曾经嘲笑他们过于悲观的预见,以及对美联储错误进行质疑的所谓的主流评论员们,现在早已在大众中失去了信用。多亏了YouTube,大家很容易看到当彼得·希夫在2006年预测此次金融危机时,那些傻瓜对他的无情嘲弄。但讽刺的是,恰恰是这些完全无视此次危机来临的傻瓜们,得到了布什和奥巴马一类人的垂青。与以往如出一辙,他们现在完全被其当成了咨询的对象。
我们真的有麻烦了!
很多美国人现在都将新一届政府视为解决当前经济危机的大救星,但大家的希望恐怕要落空了。尽管新政府承诺会“改变现状”,但毫无疑问,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如洪水猛兽般破坏美国经济的那些显而易见的困境仍将持续存在,经济复苏也变得遥遥无期了。
当前的经济困境主要是基于自由市场经济已经失败这一错误认识上,但实际上经济危机并不代表着自由市场经济的失败,真正失败的是市场干预。美联储货币和利率政策已然失败,但这不能怪罪自由市场。不过一些报纸专栏作家可不这么认为。
以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所谓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们,妄图用他们惯常的伎俩解决当前经济危机问题,即在干预的基础上强加更多的干预政策。事实证明,这一切都是徒劳的,但他们仍然坚持己见。毫无疑问,在奥巴马执政期间,他们会搜肠刮肚地用那套理论试图解决危机问题。经济仍将持续萎靡不振,个中原因不言而喻,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根本无法解决此次经济危机的根本问题,迎面而来的只会是空洞无物的凯恩斯经济理论,以及更多无法偿还的债务。
另外,在这场危机中谁才是被忽视的对象呢?奥地利经济学派的自由市场经济学家们认为,恰恰是这一学派中预言了现今的经济大萧条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灾难的人,被人们遗忘在了脑后。但值得庆幸的是,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家们正日渐被世人接受,而且这些人毫无疑问会对将来的形势造成举足轻重的影响。这是前所未有的好机会。现在在谷歌上搜索“奥地利经济学派”,你会发现搜索条目爆满。
目前,已有不少有关向大众介绍当前的经济状况以及面对危机所有可能的应对之道的专著问世。但他们的观点可能完全不靠谱,而且大部分的建议都是天方夜谭。请务必相信这一点。
这也是本书显得弥足珍贵的原因。此书论证严密,准确地定位了此次危机,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缘由,并提出了恰当的应对之道。此次危机的缔造者在华盛顿以及电视传媒中遭受的那种不敬的待遇在此书中完全没有出现。相反的,本书的作者以一种批判的态度看待问题,这显然是学院派和媒体中一些想当然的批评者所不具有的可贵品质。不同于那些正对大众发号施令的“江湖骗子”。托马斯·伍兹预示了此次危机的发生,而且在有正确理论支撑的情况下指导大家如何走出困境,并将最终赢得世人的尊敬。
托马斯·伍兹用寥寥数语就将作为门外汉的普罗大众引入了一个几乎全民都不再提起的议题中。我们的舆论领袖认为这个话题将永远被人遗忘在脑后,或者鲜有人问津,更别提成为舆论的中心了。但实际上现在这个问题一下子跳入了人们的视野,而且出现的正是时候。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将全方位地接触这些富于批判意识的观点。托马斯·伍兹在书中专门介绍了奥地利商业周期理论,他认为美国大众有权利了解这一重要的经济理论。本着这一初衷,汤姆用令人信服的合理说明,向读者介绍了此次危机的来龙去脉。只有正确地了解了这次经济危机的爆发原因之后,我们才有可能找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复苏之路,避免陷入困境旋涡,出现无法自拔的窘态。
那些入不敷出、凡事刷卡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当然,我们的政府仍然会采取那一套荒谬的干预政策,即以债抵债、以膨抗膨(通货膨胀)。可惜的是,这种政策显然大势已去,已经不是什么灵丹妙药了。面对突如其来的应享权利危机以及扑面袭来的亿万美元巨债,联邦政府该如何应对呢?如果他们仍然照搬那套方法,那么无疑会陷美元于危机之中;如果不想使局面恶化,政府必须采取改革措施。但问题是,国家现在的财力不允许。我们是时候该成熟起来,打破成规,伺机而动了。不难看出,我们越是妄加干预,增加扶持力度,形势就越严峻。相反的,如果我们越快摸清状况,正视当前的经济形势,并在坚实理论的支撑下重整我们的经济,复苏大业就能越快达成。
应对之道仍是重中之中,对大众进行正确的经济教育从未显得如此迫切。要彻底了解当前的经济危机,本书将是你的不二之选。相信我的推荐,我很高兴介绍大家读这本极具价值的好书。
——众议员 罗恩·保罗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世人生活在无数贪婪无耻的经济学谎言之中,最核心的是:财富=钱=纸币,它的另一面是黄金永远非货币非财富。我以《黄金保卫中国》一书破此“幻术”。
本书作者托马斯·伍兹也不约而同地对之宣战,指出纸币滥印是通货膨胀、金融危机之源,黄金才是捍卫公众经济“公平自由”的权益之根。这是一本清扫谎言经济学,复兴诚实经济学的书。
——《黄金保卫中国》作者/《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张庭宾
大萧条之后的刺激政策不能将经济带出低谷,清醒的声音值得倾听。
——中国著名财经评论人/《每日财经新闻》首席评论员叶檀
目前中国“国进民退”问题日渐突出,有些人片面地认为国有化是经济发展之根本,其实是并没有完全理解过去30年的经济增长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好好读读这本书,它会为我们解决当前经济问题带来更多的思路。
——经济参考网主编李晓辉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和庞大而又沉重的经济负荷,已经容不得市场按照经济周期的规律去自行调节,政府救市已成为危机中的不二选择,但我们必将付出更高的成本和更为惨重的代价。本书的观点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恒阳财经 鸿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