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赵奶奶那时才十八岁,她底爸爸为着贪图赵守备的五十块龙洋,就把这样一个年轻得像一朵花似的女儿,卖给赵家做二房;赵守备是镶黄旗世袭的武职,说起来也好笑人,他既开不满弓,也打不起把势,好在天下太平了多年,只要逢年过节对上司的礼物不会忘记的话,这也就算是大大的称职了。
赵守备一世也没有经过什么风霜,就在这略微有些胡匪的地方来镇守,他所能做的事究竟是什么,谁心里都是雪亮的。平时除了整天躺在大坑上抽鸦片之外,他唯一的嗜好就是养鸟儿;什么八哥,腊嘴子,老西儿之类,他是无一不备的养了好几笼。闲来无事,赵守备照例的抽烟,逗鸟,手里一对油核桃不停地在掌心里滚来滚去,这就是守备爷的日常生活缩影,除非有什么红白庆吊之类的大事,他是轻易不出大门一步的。
例若上面有剿匪的文书传下来的话,在守备爷看来倒没有什么出奇,可是府里的营兵却都在磨拳擦掌地准备出动。因为一剿匪照例是有意料的好处的,老实说:营兵一离开张家口的城门,随处都有钱在那儿专等他们去拾呢!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匪如梳,兵如篦,官来像刀剃。”那就是说,胡匪过境,不过像用梳子梳了几下,兵一来呢?就等于换了篦子,老爷一出马,那只有刀剃得最清爽,真所谓鸡犬不留。因着这种种缘故,无论那一庄过了匪,也没有人敢去报官,所以守备爷的兵马,平常都是各安其位的各自逍遥的等着发饷。
赵奶奶进门的那一年,正赶上老佛爷信奉义和团,因为他们有神符不怕洋枪洋炮;这样就不免有点上行下效,守备爷当仁不让,他马上拜了师,上了坛,每天鸟也不喂的学符学咒,并且还在自己后花园里搭了座大台,每天晚上都插斗步月的苦练起来。
在张家口的毛子并不多,只有一座挪威国的教堂,按理说,对付这几个洋鬼子,他们是绰绰有余的,只不过在这里信奉洋教的二道毛却不少,据说有好几千,这倒是一桩辣手的事情。好在守备爷早已成竹在胸,平时早就把二毛子的处住调查清楚了,单等北京城里一打东交民巷,他们在张家口就动手杀毛子。
赵奶奶的父亲也是被鬼迷了心,三不知的,他也进了教堂受了洗,本来大字不识的庄稼汉子,信耶教也是没有一定准性的,可也就这样,在八月十五日那天晚上,被弟兄们拉出来一刀给砍了。
及至守备爷第二天回府,才知道这回事,他也打算办那动手的人,可是又碍着师兄弟的面子,也没有法子下手,这样一来,真弄得赵奶奶哭了好几天都没有开交。
那晓得这一杀毛子居然杀出了大祸,不上十天工夫,听说鬼子兵就进了北京城,光绪皇上跟着老佛爷母子三人,两乘青布骡车儿就滑到了下花园;接着圣旨下来了,凡是带领义和团烧教堂的文武官员一例参奏,赵守备一看风声不好,就带了家眷溜出了张家口,打算到沟帮子舅爷家里去躲一下子风头。
守备爷的一家走不上五十里的地方,就遇见了胡匪,赵奶奶在乱军之中被家丁救出了重围躲在林子里,等到第二天清早出来一看,守备爷的头和身子早就分了家,他们因为怕二毛子报仇,也没敢落脚就直奔多伦城来避难,赵奶奶骑着骡子抱着少爷,家丁呢?就跟在骡子后面,三天赶到了多伦城。
到多伦城之后,赵奶奶就听了家丁的主意,把手饰卖掉买了个葡萄园,接着就闹革命,宣统皇帝下了龙廷,他们当然更加不敢回到张家口去了。
赵奶奶的孩子在那年正满十岁,她当然没有钱教他进学房,就留在家里陪着家丁看守园子;干这行当说起来也真不容易,冬天要埋秧,春天要搭架,夏天一到他们更是忙得日夜不停,白天要捉虫赶鸟,晚上还得守园子,一面防人偷葡萄,一面又得打那最爱偷吃葡萄的小狐狸,所以小爷的事也不轻快,然而这野性的孩子,这勾当都很合他的意,这也就养成了从小拿枪动杖的脾气。
一到八月交了秋,在北方早就有霜下了,白色的长形的马乳葡萄也就到了上市的时候,当然他们更加忙了,要支架子,糊口袋,剪葡萄的那半个月,园子里也川流不息地来了许多葡萄客人;小爷这时分外的起劲,他帮着秤葡萄,装篓子,最使他高兴的,就是这几天特别许他吃葡萄,他就乘着众人忙乱的时候,选那大而带霜的葡萄,连吞带咽的吃得满肚皮。
最后,他们又把些好的葡萄装上了车,由家丁驾车沿儿,他们一齐到张家口去出售这最好的口葡萄。
假如这样的生活,能够像没有风的静水,那当然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这真应了一句老话:“天不从人愿”,北京城一闹革命,火车马上不通,这堆成小山的口葡萄和皮货都挤在张家口,就像一条垃圾太多的小河,连水拥在那儿流不出去。这一下子可把赵奶奶坑坏了,口葡萄的水份太多,放不久就烂了,明年的嚼过是多末困难,这也是想像得到的了。
P7-9
李白凤(一九一四年三月十四日至一九七八年八月十八日),原名李象贤,曾用名李逢,笔名李木子、鹑衣小吏、石山长、若木、蟑庵老人等。祖籍北京,生于成都,定居开封。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作家、学者、书法篆刻家。曾先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山西大学、河南大学任教,著有诗歌集、小说集、散文集、剧本、学术专著等。
李白凤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应有不容忽视的地位,但目前对其研究却远远不够,资料缺乏应是主要原因。李白凤先生的作品,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发表和出版的,因时逢战乱且发行量有限,大多已无处可寻;而在一九五七年以后创作的,又因为历史原因没有机会发表和出版。我们编辑出版《李白凤新诗集》、《李白凤小说集》和《李白凤诗词集》,第一次将其文学作品如此集中地刊行,收录作品的数量也是空前的,又时值李白凤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这既是对李白凤先生最好的纪念,也是给广大读者及研究者提供一套相对完备可靠的版本,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李白凤先生的文学成就具有重要意义。
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李白凤从一九四四年已开始出版小说集并在期刊上发表小说,由此推断其小说创作应在于之前。小说集《小鬼》一九四四年四月由桂林春草书店(一说高望书店)出版发行,《囚徒的爱与死》发表于《文学创作》一九四四年第二卷第六期,《韩国少年》载于《大千》第七期,《孩子们》一九四六年由上海点滴书屋出版……遗憾的是上述作品至今也没有搜集到。
《李白凤小说集》收录李白凤先生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四九年间创作发表的小说十九篇,包括《马和放马的人》、《芳邻》两部小说集和发表在文学期刊上的七篇小说,基本反映了李白凤先生的小说创作成就。
小说集《马和放马的人》一九四八年十一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发行,被巴金收人其主编的“文学丛刊第十集”,计《多伦格尔的黄昏》、《冰河封冻期》、《马和放马的人》、《狼——我们底敌人》和《游动在桑干河两岸》五篇小说。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述了塞外贫瘠土地上的牧民、车夫、猎手与严寒、风沙、野兽、疾病作抗争的故事。还讲述了雇工们被逼走投无路,上山参加游击队,跟日本侵略者展开殊死战斗的壮举。尤其多伦格尔草原上那粗犷原始的民俗风情和牧民们充满血泪的生存状态,给编者以强烈心理震撼。小说语言朴实,情节生动,读来引人入胜,字里行间传达出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悲悯情怀。
小说集《芳邻》一九四八年十二月由上海大家出版社出版,为“大家作品丛书”第二部,收录《人头》、《芳邻》、《校长太太》、《荷莱吴小姐》、《曹课长》、《莫洛托夫面包篮》和《章植医生》七篇小说。作者用细致入微的笔触为读者刻画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芳邻》之中的泼妇、生财有道的校长太太、交际花荷莱吴小姐、升迁有术的曹课长、吝啬却又多子的处长夫人和不问世事的章植医生等,反映了在抗战时期特殊社会背景下人的生活状态以及扭曲的精神面貌,真实再现了生活在黑暗统治下的中产阶级众生相。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文学期刊上刊登的这七篇小说也各具特色。《查账》、《金银祸》、《败类》、《怪人的家事》描绘了内战时期上海小市民的状态和心理,《小巷风景》、《煤黑子》讲述的是北平解放前夕的市井故事,《洗马河传奇》则和《马和放马的人》同属一类是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小说。
李白凤生逢乱世,大半生都在漂泊中度过,足迹遍布北平、宣化、蔚县、天津、青岛、徐州、苏州、西安、南京、宁乡、芷江、宁波、香港、恩平、南宁、桂林、独山、平乐、赣县、上海等地,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诗人特有的敏感赋予小说感人至深的艺术内涵,表象背后揭露了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一九四七年,茅盾在上海为《李白凤印留》题词中曾经这样评价他:“足迹遍大江南北,生活经验丰富,故其治印、写诗、写小说,莫不卓特。”
在《李白凤小说集》一书的收集整理过程中,首先得到李白凤先生的亲属李蓉裳、李惟玉、李惟微等人的信任和支持,承蒙王宝贵先生题签,得到秦宝强、韩满库、王纪山、谢东伟、王若愚、王进卿等人以及开封市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的鼎力相助,河南大学出版社也为本书的编辑提出不少有益的建议,应该说本小说集的出版,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一并致以诚挚谢意。
尚感不安的是,因编者学识有限,加之时间仍显仓促,其中难免有疏漏及错误之处,望读者批评指正。
韦绪智
二〇一四年一月
《李白凤小说集》收录李白凤先生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四九年间创作发表的小说十九篇,包括《马和放马的人》、《芳邻》两部小说集和发表在文学期刊上的七篇小说,基本反映了李白凤先生的小说创作成就。
小说集《马和放马的人》一九四八年十一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发行,被巴金收人其主编的“文学丛刊第十集”,计《多伦格尔的黄昏》、《冰河封冻期》、《马和放马的人》、《狼——我们底敌人》和《游动在桑干河两岸》五篇小说。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述了塞外贫瘠土地上的牧民、车夫、猎手与严寒、风沙、野兽、疾病作抗争的故事。还讲述了雇工们被逼走投无路,上山参加游击队,跟日本侵略者展开殊死战斗的壮举。尤其多伦格尔草原上那粗犷原始的民俗风情和牧民们充满血泪的生存状态,给编者以强烈心理震撼。小说语言朴实,情节生动,读来引人入胜,字里行间传达出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悲悯情怀。
小说集《芳邻》一九四八年十二月由上海大家出版社出版,为“大家作品丛书”第二部,收录《人头》、《芳邻》、《校长太太》、《荷莱吴小姐》、《曹课长》、《莫洛托夫面包篮》和《章植医生》七篇小说。作者用细致入微的笔触为读者刻画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芳邻》之中的泼妇、生财有道的校长太太、交际花荷莱吴小姐、升迁有术的曹课长、吝啬却又多子的处长夫人和不问世事的章植医生等,反映了在抗战时期特殊社会背景下人的生活状态以及扭曲的精神面貌,真实再现了生活在黑暗统治下的中产阶级众生相。
李白凤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诗人、文史名家,其创作、著述具有较大影响。《李白凤小说集》收录李白凤先生1947年~1949年间创作、发表的小说19篇,内容具有显著的五四新文学特征,创作主题指向国民性批判等,在新文学创作中可谓独树一帜。本书的出版系首次将李白凤先生小说结集出版,具有文学史料整理与创作研究双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