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璞是当代著名散文家。她的作品读者认知度很高。《云在青天——宗璞散文》是在“宗璞散文全编”的基础上精选而成,全书分四辑,共计七十九篇,十八余万字。
这本由宗璞、杨柳编写的《宗璞散文(云在青天名家散文典藏)》收录了《在曹禺墓前》、《写故事人的故事》、《蜡炬成灰泪始干》、《星期三的晚餐》等作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宗璞散文(云在青天名家散文典藏)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宗璞//杨柳 |
出版社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宗璞是当代著名散文家。她的作品读者认知度很高。《云在青天——宗璞散文》是在“宗璞散文全编”的基础上精选而成,全书分四辑,共计七十九篇,十八余万字。 这本由宗璞、杨柳编写的《宗璞散文(云在青天名家散文典藏)》收录了《在曹禺墓前》、《写故事人的故事》、《蜡炬成灰泪始干》、《星期三的晚餐》等作品。 内容推荐 由宗璞、杨柳编写的《宗璞散文(云在青天名家散文典藏)》是在“宗璞散文全编”的基础上精选而成,全书分四辑,共计七十九篇,十八余万字。第一辑主要是写景描物之作,多描写祖国河山、燕园四时风景、各色花草等;第二辑则是对自身生活情感的书写;第三辑是对冯氏家族亲友的回忆;第四辑是对世界文化名人的评论和读书感受的记录。这四个辑子全面反映了宗璞散文的各种题材,也呈现了宗璞各个时期作品的特点及其思想情感的变化。 目录 丁香结 西湖漫笔 秋色赋 墨城红月 鸣沙山记 三峡散记 “热海”游记 养马岛日出 三千里地九霄云 澳大利亚的红心 奔落的雪原 在黄水仙的故乡 废墟的召唤 紫藤萝瀑布 好一朵木槿花 秋韵 丁香结 报秋 送春 松侣 二十四番花信 燕园石寻 燕园碑寻 燕园树寻 燕园墓寻 燕园桥寻 云在青天 萤火 下放追记 那祥云缭绕的地方 扔掉名字 从近视眼到远视眼 告别阅读 恨书 乐书 卖书 风庐乐忆 药杯里的莫扎特 彩虹曲社 客有可人 绿衣人 酒和方便面 风庐茶事 从“粥疗”说起 星期三的晚餐 散失的墨迹 铁箫声幽 云在青天 柳信 柳信 九十华诞会 心的嘱托 三松堂断忆 蜡炬成灰泪始干 花朝节的纪念 哭小弟 怎得长相依聚 霞落燕园 悼念陈岱孙先生 烟斗上小人儿的话 向前行走 水仙辞 忆旧添新 三幅画 久病延年 仙踪何处 在曹禺墓前 握手 乘着歌声的翅膀 看不见的光 他的心在荒原 写故事人的故事 没有名字的墓碑 有感于鲜花重放 痛读《思痛录》 《幽梦影》情结 《晚年随笔》序 行走的人 乘着歌声的翅膀 耳读《朱自清日记》 耳读《苏东坡传》 采访史湘云 感谢高鹗 试读章节 我要说的地方,是多少人说过写过的杭州。六月间,我第四次去到西子湖畔,距第一次来,已经有九年了。这九年间,我竞没有说过西湖一句好话。发议论说,论秀媚,西湖比不上长湖天真自然,楚楚有致;论宏伟,比不上太湖,烟霞万顷,气象万千——好在到过的名湖不多,不然,不知还有多少谬论。 奇怪得很,这次却有着迥乎不同的印象。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花,没有雪,没有春光,也没有秋意。那几天,有的是满湖烟雨,山光水色俱是一片迷蒙。西湖,仿佛在半醒半睡。空气中,弥漫着经了雨的栀子花的甜香。记起东坡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便想,东坡自是最了解西湖的人,实在应该仔细观赏领略才是。 正像每次一样,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几天中我领略了两个字,一个是“绿”,只凭这一点,已使我流连忘返。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在冷泉亭上小坐,直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亭旁溪水垮玖,说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 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涧绿得闲…^不能一一去说。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茵茵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很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若一幅青绿山水。这种绿苔,给我的印象是坚忍不拔,不知当初苏公对它们印象怎样。 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地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婉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到初夏则更显成熟,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 从花港乘船而回,雨已停了。远山青中带紫,如同凝住了一段云霞。波平如镜,船儿在水面上滑行,只有桨声欺乃,愈增加了一湖幽静。一会儿,摇船的姑娘歇了桨,喝了杯茶,靠在船舷,只见她向水中一摸,顺手便带上一条欢蹦乱跳的大鲤鱼。她自己只微笑着一声不出,把鱼甩在船板上。同船的朋友看得入迷,连连说:这怎么可能!上岸时,又回头看那在浓重暮色中变得无边无际的白茫茫的湖水,惊叹道:真是个神奇的湖! 我们整个的国家,不是也可以说是神奇的么?我这次来领略到的另一个字,就是“变”。和全国任何地方一样,隔些时候去,总会看到变化,变得快,变得好,变得神奇。都锦生织锦厂在我印象中,是一个狭窄的旧式的厂子。这次去,走进一个花木葱茏的大院子,我还以为找错了地方。技术上、管理上的改进和发展就不用说了。我看到织就的西湖风景,当然羡慕其织工精细,但却想,怎么可能把祖国的锦绣河山织出来呢?不可能的。因为河山在变,在飞跃!最初到花港时,印象中只是个小巧曲折的园子,四周是一片荒芜。这次却见变得开展了,加上好几处绿草坪,种了许多叫不上名字来的花和树,顿觉天地广阔了许多,丰富了许多。那在新鲜的活水中游来游去的金鱼们,一定会知道得更清楚吧。据说,这一处观赏地带原来只有二亩,现在已有二百一十亩。我和数字是没有什么缘分的,可是这次我却深深记住了。这种修葺,是建设中极其次要的一部分,从它,可以看出更多的东西…… 更何况西湖连性情也变得活泼热闹了,星期天,游人泛舟湖上,真是满湖的笑,满湖的歌!西湖的度量,原也是容得了活泼热闹的。两三人寻幽访韵固然好,许多人畅谈畅游也极佳。见公共汽车往来运载游人,忽又想起东坡在密州出猎时写的一首《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想来他在杭州,当有更盛的情景吧?那时是“倾城随太守”,这时是每个人在公余之暇,来休息身心,享山水之乐。这热闹,不更千百倍地有意思么? 希腊画家亚伯尔曾把自己的画放在街上,自己躲在画后,听取意见。有一个鞋匠说人物的鞋子画得不对,他马上改了。这鞋匠又批评别的部分,他忍不住从画后跑出来说,你还是只谈鞋子好了。因为对西湖的印象究竟只是浮光掠影,这篇小文,很可能是鞋匠的议论,然而心到神知,想西湖不会怪我唐突吧?P4-6 书评(媒体评论) 宗璞有丰厚的古典文学修养,自己又是个小说家、诗人,因此她能把中西古典文学的含义尽化为诗,从而以之入文,加之她的敏慧,这是我辈凡人所不能企及的。她的文章看来平平淡淡,但其中跌宕迂回又不是粗心的人所能把握的,只有在读者的细心体会中豁然开朗,而捕捉到她命意之所在。 ——冯亦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