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淹编著的《江文通集汇注》是萬曆二十六年(公元一五九八)胡之驥(字伯良,生平不詳。《書目答間》誤作胡人骥。)以梅鼎祚刻本為基礎,校以汪士賢刻本,而加註釋的。這個註本收集了《文選》等書中江淹作品的註解,还為未經前人註過的篇章加了註;對成語典故等作訓釋時,往往还能够追本溯源、舉出旁証;並引証史書,對一些作品的寫作背景及有闊人事也作了解釋。
《江文通集汇注》是南朝文學家江淹著作現有的唯一的註本。
江淹(公元四四四——五○五年),字文通,濟陽考城(今河南考城)人。史稱江淹少而孤貧,不事章句之學,而留情於文章。他年輕時曾為宋皇族始安王劉子貞講授五經,因而得入仕途,先後在始安王、新安王(始平王)、建平王等幕府中任職,其間又曾作過主簿、郡丞一類的小官,後因得罪建平王劉景素,被貶為建安吴興(在今福建)令。蕭道成(郎後來的齊高帝)在宋末輔政時,聞知其才,召為僚屬,因善寫文誥受到重用。蕭道成謀篡帝位時的許多文件都出自江淹之手。齊代宋後,江淹逐步進升,歷任中書侍郎、尚書左丞、御史中丞等職,曾因敢於彈劾權貴而受到齊明帝的褒揚。齊末,蕭衍(梁武帝)起兵,江淹微服前往,又依附新朝。入梁後,他一直地位顯赫,卒時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封醴陵伯。江淹集傳本題名《江光禄集》或《江醴陵集》,就是根據其生前的最高爵位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