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颖育编著的《英语世界的孟子研究》研究对象为英语世界的《孟子》研究,包括一切以《孟子》的译本及其作者孟子为研究对象的译作、专著、论文、书评,等等。以比较的眼光对英语世界的《孟子》研究状况进行分析,对英语世界《孟子》研究的特点进行阐释,通过比较和对比研究的方法对英语世界的《孟子》研究做全景式描述。单纯的国内《孟子》研究,作为一种单一的价值自我认定,极有可能导致一种自我禁锢。从他者视角,对英语世界《孟子》的多个译本以及各种《孟子》研究专题著作的研究,追溯变化发展的历史语境和不同时代的学科研究范式,凸显文本接受过程中文化基因的差异性冲突与妥协,实现互为镜像式的文化对话,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对话与共同发展,这种动态文化生成观是比较文化与比较文学视角下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杨颖育编著的《英语世界的孟子研究》以比较的眼光,从他者的视角对英语世界《孟子》的多个译本以及各种《孟子》研究专题著作进行研究。凸显文本接受过程中文化基因的差异性冲突与妥协,从跨文明、跨学科的角度,对西方世界中中国文化经典被“误读”被“过滤”被“改写”或者中国经典在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异”给予描述。英语世界的《孟子》文本不可避免地交织着本土文化和异质文化的双重特征,以及因由文学以及文化的他国化而产生的新的思想与视角。这些思想和视角不但扩大了中国自身的文化视域,他国文化也因异质文化的参与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和审美价值,这种双重(多重)视域融合的局面促使不同民族的文学传统得以延续和升华。
绪论
第一章 西游的孟子:《孟子》西传的历时研究
第一节 《孟子》译本的历时陛回顾
第二节 《孟子》英译与传播的历史分期
第三节 《孟子》英译的国外译本与论文研究
第二章 忠实与叛逆:《孟子》英译的译介学研究
第一节 理雅各英译《孟子》研究
一、理雅各其人
二、理雅各英译《孟子》的特点
三、批评与反思
第二节 刘殿爵英译《孟子》研究
一、刘殿爵的生平
二、刘殿爵英译中国典籍研究及其影响
三、刘殿爵英译《孟子》研究
四、刘殿爵英译《孟子》所做的贡献
第三节 赵甄陶英译《孟子》研究
一、生平、学术研究
二、赵甄陶英译中国典籍《孟子》及其影响
三、赵甄陶英译《孟子》研究
第三章 想象与变形:《孟子》英译的文化翻译学研究
第一节 《孟子》中儒家术语英译研究
一、“性善论”
二、‘仁政’’学说
三、“知言养气”
第二节 《孟子》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
一、文化负载词定义
二、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的历时性分期
三、《孟子》中的文化负载词的英译
第四章 译经与意境:《孟子》的文学翻译学研究
第一节 《孟子》辩辞英译研究
一、孟子论醉艺术的主要特点
二、《孟子》辩辞英译转换研究
第二节 《孟子》取譬设喻修辞英译研究
一、《孟子》比喻的特点
二、《孟子》比喻英译研究
第三节 《孟子》的文学风格英译研究
一、《孟子》的散文风格
二、《孟子》的散文风格翻译
第五章 自我与他者:《孟子》英译与西方学者的孟学研究
第一节 瑞恰兹及其《孟子论心——多重定义的试验》
一、瑞恰兹其人
二、I.A.瑞恰兹与《孟子论心——多重定义的试验》
三、瑞恰兹对《孟子》的主要发现
第二节 安乐哲《孟子》英译与儒家文化的价值重现
一、安乐哲其人
二、安乐哲解读儒家典籍的哲学进路
三、安乐哲的典籍翻译与《孟子》研究
第三节 杜维明儒家思想及《孟子》生态伦理探析
一、杜维明其人
二、杜维明与波士顿儒学
三、杜维明对《孟子》研究的贡献
四、杜维明对《孟子》生态伦理思想的探析
结语
附录 英语世界《孟子》及儒家思想研究的主要
学者与汉学家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