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正见民声(跨越50年的代际交流)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作者 赵启正//吴建民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赵:我那位会说:“我一猜就是你的电话。”

吴:她有什么感觉跟我说说,我有什么见闻也跟她讲讲。这样她就很高兴。

赵:正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吴:如果我不打电话,她忙了一天工作,总觉得缺点什么。

赵:我大体上从事科技工作20年,从事政府工作20年,并没有发觉,自己的语言有点变了。我母亲就说过:“我觉得你还是有点官气。”我说:“何以见得?”她说:“比如,别人给你打电话说得长了,你就会说,‘好吧,今天就谈到这儿吧’。你哪能就这样把人家的话阻止了呢?”我辩解说:“我电话实在太多了。”我夫人也有类似的提醒。

吴:这样的话,您母亲、夫人会跟您讲,下级就不会讲。有时听听这些话是很有好处的,我夫人就批评我:“你不会跟人讲small talk,一讲就讲正事,什么聊聊天啊,都不会。有时工作中眼睛一瞪,显得你太厉害。这样不好。”

赵:我年轻的时候,夫人提醒过我:“有时候朋友聚会,你滔滔不绝,别人也不好意思打断你。”

吴:亲近的人能够给你提出别人不会提的意见,这也是交流,有利于改正自己没意识到的毛病。交流,不要总是试图改变对方

梁洛:两位老师好,我是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部编导专业的学生。我看过一本《吴建民传》,里面提到,在吴大使处于人生低谷时,您的夫人施燕华大使与您互相扶持,令人称道、羡慕。但是,现在我有个困惑:大家都说大学里的恋爱是没有结果的,这可能有很多原因,比如沟通不畅而产生隔阂。在这个我们通常渴望被肯定的年代,如果对方老想改变我,两个人在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障碍就会越来越多,沟通就没有效果。还有一个原因大概是关心则乱,有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彼此还是关心对方的,但是最后却不得不分开。怎样沟通和交流,才能够起到一个好的效果呢?

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就是人和人交流的问题,特别是男孩子和女孩子之间的交流问题。你刚才提到想改变对方,根据我这一辈子的经验,改变对方是很困难的,改变自己是容易的。

西汉时期有个著名的政治家叫贾谊,他写了一篇文章叫《退让》,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过去有两个诸侯国,一个叫楚国,一个叫梁国。这两个国家都是在边界上种西瓜,楚国的瓜不浇水长得很不好,梁国的瓜天天浇水长的很好,楚国人就很嫉妒,晚上跑过来把梁国的瓜秧连根拔了,瓜就死掉了。梁国人知道了就很生气,这也太坏了!于是,就跟梁国的县令上报,梁国的县令叫他们不要报复,相反,晚上派人去帮楚国人浇水,并且不要让对方知道。久而久之,楚国的瓜也长得很好。后来楚国人发现了,我们的瓜长得这么好,原来是对方不仅没有报复我们,而且想办法帮我们浇水啊,就很感动。楚国的国王亲自跑到梁国去赔礼道歉,两国就和好了。这就是退让的美德,它说明了一个道理:改变自己更容易。两个人交流时不要总想着改变对方,你越想改变他,他就越想反抗,不如先改变自己。人与人相处很奇妙,如果对方感觉你很体谅他,他会很感动,做出相应的行为,就像楚国人看到梁国人这样子。再举个大的例子,中国改革开放,就是首先改变自己,然后世界也变了,向中国敞开怀抱,各国企业家也到中国来了。改变了自己以后也就可以改变对方。这是大例子和小例子的结合。

P42-P43

书评(媒体评论)

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人和他开诚布公地谈心。一个人尽管可以十分英勇,但他也可能十分孤独。

——【美】海明威

能向他人征求意见,叙述自己的痛苦,这会是一种幸福,可以与穿越炎热沙漠的不幸者从天上接到一滴凉水时的幸福相比。

——【法】司汤达

一个人必须知道该说什么,一个人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说,一个人必须知道对谁说,一个人必须知道怎么说。

——【美】德鲁克

谈话,和作文一样,有主题,有腹稿,有层次,有头尾,不可语无伦次。

——梁实秋

目录

第1辑 交流,使人生更美好

 交流是一门艺术

 交流不过关,空负一身学问

 克服“交流障碍症”

 从与父母的交流做起

 一篇讲话改变人生

 善于交流的人是幸福的

第2辑 交流,不可漫无边际

 造物所忌者巧,万类相感以诚

 说话要有根据,批评要注意政治

 我绝不多看他一眼

 不要犯“午后疲倦症”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如果30岁时能有40岁的智慧

第3辑 从这里,学会交流

 我们的第一次演讲

 交流是一种真诚的表演

 读书是一种广义的交流

 吵架是交流的大忌

 把“短处”变“长”

 套话打动不了人

第4辑 揭开公共外交的面纱

 客随主便,主随客便

 文化决定观念,观念影响行为

 公共关系不是一锤子买卖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公共外交,匹夫有责

第5辑 致青年

 交流,让彼此更温暖

 交流,让职场不陌生

第6辑 中国人做中国梦

 理想,引导你前行

 梦想选择困难症

 怨人不如怨己

 附录一 与佩雷斯论智慧

 附录二 你身边的故事就是中国故事

 附录三 给你一把成功的钥匙

 附录四 交流学的基本理论和交流原则

序言

本书献给热爱生活的人们,尤其是年轻朋友们。我们希望读者能得到这样一种启示:善于交流对人生有莫大助益,增强自己的交流意识会使人生更美好。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意谓善于思考、勤于思考,会增加人生的存在感,祛除虚无感。但是,如果仅仅善于思想,而不经常与人交流,无异于身处孤岛,“思”何以升华?“在”又有何意义?鲁滨逊遇难流落于海中孤岛,但他还有一个交流对象,是他教化的土人“礼拜五”。假如没有这个交流对象,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恐怕也写不出来。

人的交流能力在咿呀学语时就开始受到父母的培养,幼儿园的说话课,小学的语文课,中学的外语会话课都大量采用不同的方式,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培养着孩子们的交流感。由于生长环境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生活实践不同,人的交流能力就有了高低之分,甚至差别很大。

那些善于交流的人,容易使自己处于较温暖的生活与工作环境之中,容易在工作上取得成就。一般而言,充分的交流,及时的沟通,是每个成功人士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

交流意识与交流能力强的人,是把交流当成了艺术,从而对自我有所要求。他愿意在许多场合有意识地去表达、去发问、去回答,自有收益,而渐成习惯,遂成自然。本书就是希望与读者们共同探讨:不论你从事哪种职业,处于人生哪个阶段,只要有意识地、适当地扩大交流的对象和范围,都会取得更大的成就,得到更多精神上的愉悦。

2009年10月,我和吴建民先生以“交流使人生更美好”为主题,进行了一次深入对话。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交流使人生更美好》,就是这次对话的成果。中央电视台的读书节目还对此作了介绍和推荐。  2012年11月,我们访问上海戏剧学院时,讨论了培养大学生交流能力的必要性。我们了解到该校的课程尤其着重“对话”的培训,于是和学校领导商定,在上海戏剧学院与上海几所大学的上百位青年学生们进行四场对话,主题依然是“交流使人生更美好”。我们和这些年龄相差达半个世纪的青年学生的对话,居然成功地跨越了两辈的代沟,令我们十分欣喜。青年学生关注的众多热点话题令我们深思;他们的激情也燃烧了我们,令我们真情作答。我们确信,长江后浪催前浪,势不可挡。

因为我们两人几乎已经经历了人生的大部分阶段,所以在对话中能从多种角度提出问题,也能从不同角度回答青年学生密切关注的焦点。但我们的回答却不是唯一的,相信读者朋友也许可以做出更好的回答。

这是由两个回合的对话综合而成的一本关于交流的通俗读本。文本内容没有以对话场次排序,而是以对话主题层层递进,各辑之间既有连带,也各有主题。节选我们两人的前一次对话,有助于理解我们和大学生们的对话,所以将这部分穿插于本书各相关位置。

如果此书能启发青年人和家长的某些思考,能帮助大家释放出潜在的交流能力,创造更高质量的生活,那将是我们的荣幸。

世界知识出版社的两位领导高树茂大使和沈国放大使(两人都曾是驻外大使)是第一次对话的倡议人,沈大使还现场观察了第一次对话,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在第二次对话历时两天的过程中,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楼巍教授全程主持并深度参与,该院有关领导和老师亦对这次对话提供了巨大帮助,学院图书馆馆长王伯男为促成本次对话呕心沥血,与他的许多学生一起,为本次对话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和周到的服务。没有以上诸位和许多同学的贡献,本书不会如此顺利地诞生。由对话成书和由案台写作成书截然不同,记录稿需要去繁就简,提炼观点是需要功力的。世界知识出版社资深编辑袁路明女士、北京朗朗书房出版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呼延华先生和青年编辑何璐□同志,对此卓有贡献。谨表谢忱。

内容推荐

《正见民声(跨越50年的代际交流)》编著者赵启正、吴建民。

《正见民声(跨越50年的代际交流)》是交流实践的作品,是赵启正、吴建民之间以及他们与上海几所高校的逾百名大学生之间交流对话、思想碰撞的结晶。

一个是跨越多领域、做过多个政府部门领导的公共外交家,渊博幽默;一个是叱咤国际外交50年的资深外交家,温润理性。他们以卓尔不凡的人生经历和耐人启迪的成功故事,在数场对话交流中,围绕青年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倾囊相授,将交流的艺术、沟通的真诚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以金针度人的旷达、宽容、平和、真诚……传授给交流现场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可能的读者。辑成本书的每一段对话,或激情澎湃,或娓娓道来,或鞭辟入里,或循循善诱。那岁月沉淀的成长经历、人生阅历、问题思索、成功启示,都蕴藏在朴素、实用、情感真挚的文本中。

旁听一段好的交流对话能让人心旷神怡,亲历一场好的交流对话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里,你不仅可以找到青年人普遍困惑的问题答案,还可以学习两位资深“发言人”的交流之道和沟通艺术。旁听或亲历,只要你打开本书,就会感到一种真实的拥有。

交流,使人生更美好。

编辑推荐

《正见民声(跨越50年的代际交流)》编著者赵启正、吴建民。

旁听一段好的交流对话能让人心旷神怡,亲历一场好的交流对话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这里,你不仅可以找到青年人普遍困惑的问题答案,还可以学习两位资深“发言人”的交流之道和沟通艺术。

旁听或亲历,只要你打开本书,就会感到一种真实的拥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3: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