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白修道院谋杀案/亨利·梅利维尔爵士探案系列/约翰·狄克森·卡尔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约翰·狄克森·卡尔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约翰·狄克森·卡尔编著的《白修道院谋杀案》(The White Priory Murders)是HM系列前期的三部出色的不可能犯罪小说中的第二部,与《瘟疫庄谋杀案》一样,也是一部确立不可能犯罪模式的作品。通常的密室谋杀已经让人觉得了无新意,而这一次作者带来的,乃是特殊的密室谋杀——足迹消失的秘密。这也是John Dickson Carr的第一部“足迹消失”的推理小说。

内容推荐

《白修道院谋杀案》由约翰·狄克森·卡尔编著。

《白修道院谋杀案》简介:

玛莎·泰特,这位好莱坞炙手可热的影星,如今竟来到了英国,准备攀登她事业上的另一高峰。然而,有人敲碎了她的头。

案发之前,玛莎曾收到一份毒巧克力,也曾在“白修道院”阴暗的楼梯上被人推下。但这几件事还不算奇怪。最让人惊愕的是,玛莎遇害的水榭周围,那半英亩被积雪覆盖的空地上,竟未留下凶手的脚印!

面对“白修道院”中一个个古怪刁钻的男女,H.M.使尽浑身解数,最终抛出了一切诡谲事件的解答。

目录

01 镜中映像

02 弱效毒药

03 镜中之死

04 查王楼梯

05 走廊魔影

06 踏雪无痕

07 设计吊死

08 早餐桌上

09 不在现场

10 死人电话

11 狩猎之鞭

12 H.M.辩案

13 瑟茜之夫

14 水榭残灰

15 再次指控

16 银制三角

17 灯影谋杀

18 重新开局

19 凶手现形

20 白厅六月

试读章节

镜中映像

“哼哼,”H.M说道,“如此说来,你是我外甥?”他边说边继续板着脸,从眼镜框的上沿阴郁地盯着对方。他不怀好意地撇着嘴,一双大手交叉叠在大肚子上,坐在桌后的身子压得转椅吱吱直响。他深深吸了口气,说道:‘‘好吧,来根雪茄.再来点威士忌?——喂,什么鬼东西这样有趣?脸皮挺厚的嘛,你他娘的到底笑什么呢?”

亨利·梅利维尔爵士外甥的这种笑法,简直就是公开侮辱爵士本人。然而不幸的是,几乎所有人都如此对待这位伟大的爵士,包括他在国防部的下属,这堪称他一大痛处。诸如此类的事情,难免全部传进詹姆斯·博恩顿.本涅特先生耳中。假设你是个刚从海上回来的年轻人,舅舅曾是英国情报局只手遮天的显赫人物,如今你第一次去他办公室跟他打交道,那你最忌讳的就是不懂得随机应变。尽管在这种平静日子里被晾在一边,H.M.仍不至于完全无所事事:动荡的欧洲不时会有体育节目,常常还会有危机消息。本涅特的父亲是H.M.的姐夫.在华盛顿也算个有头有脸的人,当儿子坐船渡海之前,曾给他讲了不少家族隐事。

老本涅特是这样说的:“不能跟他客套,绝对不能,不管什么情况都一样,因为他对此压根儿就一窍不通。在政治会议上发言时,他会漫不经心地提到内政大臣有个大鼻子,或者形容总理长了张马脸,结果惹得麻烦缠身。你也可能发现他正蒙头酣睡,却假装日理万机。他最喜欢幻想所有人都对他唧唧歪歪,而事实上却没人理他。他家的从男爵爵位从两三百年前就开始世袭,但他本人竟是一个奋斗不息的革命主义信徒。他有最高法院辩护律师和内科医师的资格证书,然而说话却颠三倒四、散漫不羁。他的思想粗鄙低俗,那个当打字员的小女生都被他给吓坏了。他还敢只穿双白袜,连领带都不系,就在公众场合招摇过市。别被他的外表骗了:他总以为自己如佛祖般面无表情,又如吝啬鬼般愁眉苦脸。也许我还应该加上一句,”老人补充道,“在犯罪调查领域,他是个了不起的天才。”

让亨利.梅利维尔的外甥惊讶的正是爵士跟这描述完全契合、分毫不差:在那张大而凌乱的书桌后面,一个两百磅的身躯挤进椅中,吁吁喘息,喃喃抱怨。他巨大的秃头映到邋遢房间的窗户上,在喧嚣的国防部中显得高大而又沉静。H.M.的房间很大,装饰略见剥落,是这个老旧潮湿的“养兔场”里最古老的地方,也曾是白厅的一部分:它俯瞰着阴冷花园的一隅,还有维多利亚堤和泰晤士河。圣诞周的幽蓝色晨曦,像雾一般凝着霜色,如今模糊了窗户。本涅特可以看到防波堤栏杆上一排路灯的荧荧反光,可以听到窗户晃荡的咯吱咯吱声、大巴疾驰的轰隆轰隆声,还有白色大理石壁炉里火苗的噼啪噼啪声。除去这火苗之外,屋里就没有其他光源了。H.M闷坐着把眼镜从大鼻子上往下拨弄。眼神闪烁不定。他脑袋上方挂着一盏吊灯,灯上垂着一个硕大的圣诞节铃铛。

“啊哈!”H_M.发出一声咆哮,突然用怀疑的眼神看着对方,“年轻人,我知道你正看着那铃铛呢。别以为我尽在房间里挂些没用的东西,不过我也是个毫无价值的家伙——在这个鬼地方,他们就是这样评价我的。东西是罗莉波挂的。”

“罗莉波?”

“我秘书,”H.M又咆哮道,“一个好女孩,但对我一点都不好。我总是告诉她不要打扰我,因为我正忙着,然而她却让我跟别人通电话。我一直很忙,呸!不过她也会在我桌上摆个花.也会把铃铛挂在……”

“呃,先生,”本涅特适时打断道,“既然你不喜欢,那为何不拿下来呢?”

H.M抬起沉重的眼皮.嘴里开始发出“哼哼哼哼”的噪音,声如辘轳,目含怒意。而后,他骤然转换了话题。

“作为外甥,你很会说话,”他说道,“你跟别人没区别。让我们瞧瞧,你是基蒂的儿子,对吧,那个跟美国佬结婚的家伙……你有工作养家糊口吗?美国佬很会剥削劳动力的。”

“我有工作,”本涅特说道,“但我不确定具体的工种,我总是往返各个国家之间.就像我父亲的跑腿。这也是我今年十二月横渡大洋的原因。”

“什么?”HM.嘟囔道,眼睛向上一瞥,“别告诉我他们让你也掺和进去啦。坏了,别干!这种不挣钱的勾当,不但无趣,还会缠着你到死。内政部总是莫名恐慌,让我们去保护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战舰——你真掺和进去了?”

本涅特从桌上的烟盒里抽出一支雪茄,说道:

“不是的,先生,尽管我很希望是这样。我所做的工作,不过是给拜访父亲所在部门的名人调调鸡尾酒。或者帮他捎几条言词老套的消息到一些小政府的外交部。你大概比较熟悉这些套话吧:‘部长表达了他的赞美.并保证阁下所提出的问题将会获得广泛关注——’就是这样。我这次来伦敦只是奇怪的命运使然。”他略一犹豫,这才说出了预先备好的话题,“是因为卡尼费斯特殿下,没准你认识他?那个操控着多份报纸的人。”

H.M认识所有人。在人群中穿行时,他不修边幅的身躯能把人挨个撞上一遍,所以连上流社会的贵妇人都没耐性向他道歉了。“嘿,卡尼费斯特?”他张口问道,仿佛被雪茄的烟雾刺激了鼻孔,“我当然认识那个大力鼓吹英美联盟的家伙。该死的日本人,瞎了他们的狗眼!呃,伙计,他还会用首相的声调说话,摆出一副掌管世界的老头子的模样,喜欢在各种可能让他粉墨登场的场合,用奉承的语气大放厥词。嘿,真是条放荡的狗。”

本涅特吓了一跳。“行了,行了,”他说道,“不得不说.这对我不啻是条新闻。我希望他是这种人,那样的话.事情会简单些。你看,我觉得他来美国,有一半其实是政治任务。‘一次充满善意的旅程’,这就是他的目的。一个英美联盟算什么东西?当然没人能搞出什么花样——但可以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他们邀请他共进晚餐。”本涅特想起卡尼费斯特那令人难忘的温和语调和苍苍白发,想起他站在一桌玫瑰后面.对着话筒如潮水般不断说着套话的场景,一时闷闷不乐,“他的演讲通过无线电发送出去,每个人都赞叹兄弟之爱是多么奇妙。作为跑腿,我的一部分工作就是跟他去参加那个晚会,另外还要带他环游纽约。但说真的,你形容他是条放荡的拘——”P1-5

序言

“想想看,在一间完全无法进出的房间内发生的命案.却能被合理而圆满地侦破,这对作者而言,是何等令人着迷的魅力!因此,依我所敬畏的朋友井上英三的说法:大多数的侦探小说家一定会尝试创作像约翰·狄克森.卡尔所擅长的那种密室杀人作品。”

在网上随意翻着资料,偶然看到横沟正史《本阵杀人事件》中的这段文字,心里不禁颇有感慨。一方面,当年我极度迷恋横沟先生的作品,回想起来总让我有怀念的感觉:另一方面,这种着迷令阅读量极少的我产生了考据癖,念念不忘书中提到的约翰·狄克森·卡尔是谁,而《普莱格.柯特谋杀案》又是什么(其实就是《瘟疫庄谋杀案》嘛)。

也难怪横沟先生会提及这一部作品,因为光从谜面来看,《本阵杀人事件》跟《瘟疫庄谋杀案》颇为相似;只不过后者虽提供了没有足迹的潮湿地面,但并没有正面挑战它,于是我忍不住想起了另一本书——《自修道院谋杀案》。

自1930年发表《夜行》,仅仅过了四年,卡尔就完成了标准的房间密室作品《瘟疫庄谋杀案》。这时的他,大概是想从门窗自内反锁、入口被人监视、凶器消失无踪之类的场景中跳脱出来,以寻求更有新意的谜面,于是这回设定了一种在当时看来也许算是比较另类的密闭空间——雪地密室。

一般而言,当我们提及密室,脑海中总会浮现一幢房子,门窗自内反锁,或者出口处于被监视状态,以证明无人能够出入;就在这样的一个地方,居然横躺着一具尸体。而且左看右看怎么都不像是自杀的,这么一来就在物理上(房间状况)或者人工上(监视)证明了其不可能性。而雪地密室则呈现为在白茫茫的雪地上没有足迹,或者只有被害者的足迹,这样凶手相当于让大自然为自己作证——雪没有被外人破坏.所以“我”不可能走过,这是大自然的基本定律,这样一种不可能性岂不是很有意思么?更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这是雪地而不是房间,所以什么秘密通道啊、绳子拨弄门闩啊之类的手法通通不管用,所以面对一个雪地密室,连大名鼎鼎的亨利.梅利维尔爵士都感慨,这实在太糟糕了。“如果仅仅是个上锁的房间,你还可以欢呼一下。每个人都懂好几种从外面锁门的诡计:门闩能用针和线做成的机关拉上,钥匙能用老虎钳扭动,铰链能从门上拆下来再装回去,这样更不用去理会锁头。可是当你的密室包括一个简单、平凡、疯狂的问题,周围一百英尺都是半英寸厚的无痕雪地时……”

嗯,大名鼎鼎的亨利·梅利维尔爵士,一位根据丘吉尔的形象来塑造的侦探角色。如果曾经看过他初登场的《瘟疫庄谋杀案》或者后续几作,读者应该对这位老头子印象深刻——作者直接描写他的目空一切、粗鲁无礼,又略带被害妄想,但在侦破罪案方面却才华横溢天赋尽见。而在《自修道院谋杀案》一书中,竟出现了H.M的亲人——外甥詹姆斯。本涅特,从一个亲人的眼中去看这位怪人的言行,更添几分趣味。这个系列其他大部分作品,H.M.直到粉墨登场才能显示其性格,而在本书中则不然。仅仅在第一章开端,本涅特的父亲就对H.M.作了一段介绍,原来他不但是世袭的从男爵,而且还是个社会主义的拥护者,另外还拿着律师和外科医生的资格证书;也就是这么一个人,平时的行为散漫粗鲁、低俗无礼、蔑视权威,却对不可能犯罪的侦破颇有心得。这里通过描绘他过往的言行举止与周围人的巨大反差,或者是与别人所认同身份的截然不同,惟妙惟肖地塑造出一位特立独行的侦探。

侦探行为的怪诞,无损他在侦破罪案方面的天纵之才。在书中,作者借H.M.之口道出了一份不可能犯罪动机讲义:一是伪造自杀,二是伪装成鬼魂犯罪,三是意外事故所造成。不同于《三口棺材》里密室讲义和《绿胶囊之谜》里毒杀讲义的大量实例举证,动机讲义中没有提及任何作品或者实际例子,只是由H.M举出几种要完成某种动机而适用的手法。这些手法令助手马斯特斯惊叹H.M的博闻强记。虽然这份讲义从某种程度上看来很粗略,不算完备,但它在指引方面也是很有价值的。另外,当H.M对照着案件从讲义中逐条排除可能性时,真让读者有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感,于是这桩不可能犯罪事件的诡谲性又增添了许多分。

回头看看这本书的出版时间1934年,同样会让人有很多感慨。就在这一年早些时候,卡尔完成了H.M系列的首作《瘟疫庄谋杀案》,一部在情节、气氛与诡计方面都有出色表现的作品。另外,埃勒里-奎因出版了国名系列中唯一一本密室作品《中国橘子之谜》,尽管只是一个一扇门自内闩上、一个门口被监视的房间密室,但因为屋内所有东西被倒置.所以其趣味性一点都不差。更有甚者,范.达因写出了《龙杀人事件》这一作品,描绘了一个人跳下游泳池之后消失的案件.更是大大跳脱了狭义密室的范畴,给出了一个绚丽无比的谜面。可以说,在1934年,几位当时有名的作家都不约而同在追求不可能犯罪的趣味性,希望在旧有领域中进行翻新.而且都算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尽管现在有不少人对后两作恶评甚多)。而卡尔,也许更是为1935年的惊世大作《三口棺材》做着试验和准备。  固然,《白修道院谋杀案》作为一本早期的雪地密室作品.其诡计模式不可避免为很多后世作品所参考。所以,案件进行中的恍然大悟,谜底揭晓后的会心一笑,也能给阅读带来另类的愉悦。好吧,笔者的饶舌也许太过火了吧,还请诸位读者翻开本书来判断这种阅读乐趣的深浅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3:3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