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对《伤寒论》的研究颇有造诣,1759年著成《伤寒论类方》。全书共四卷,采用“以方类证”的方法,将《伤寒论》113方分为桂枝汤类(19方)、麻黄汤类(6方)、葛根汤类(3方)、柴胡汤类(6方)、栀子汤类(7方)、承气汤类(方12方)、泻心汤类(11方)、白虎汤类(3方)、五苓散类(4方)、四逆汤类(11方)、理中汤类(9方)、杂方(22方)等12类。这样,方以类从,证随方列,不仅将《伤寒论》诸方做了分类,并对同类诸方随证加减变化做了深刻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对临证颇有实际意义。同时,该书对伤寒原文的注解,也每有独到见解,堪为研究伤寒的典范。
《伤寒论类方》为清代著名医家徐大椿撰著。徐氏对《伤寒论》的研究颇有造诣,1759年著成《伤寒论类方》。全书共四卷,采用“以方类证”的方法,将《伤寒论》113方分为桂枝汤类(19方)、麻黄汤类(6方)、葛根汤类(3方)等12类。这样,方以类从,证随方列,不仅将《伤寒论》诸方做了分类。并对同类诸方随证加减变化做了深刻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对临证颇有实际意义。
《伤寒方论》为清代精抄本,《伤寒论类方·伤寒方论》撰者不详。系研究《伤寒论》方剂的专著。书中对《伤寒论》百一十三方逐条发挥,每方均从主证,主脉、功用、禁忌、配伍特点、随证加减,以及相似方剂比较得失等诸方面进行论述。全文简明扼要、评判得当,因此很值得今人临证处方用药或研究《伤寒论》方剂时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