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布局移动端
当百度第一次提出“轻应用”概念,并发布配套开发工具的时候,大家心中都产生了一个困惑:在微信独大,APP横行的移动互联网世界里,轻应用的想象空间到底有多大?
为了弥补原生应用的不足,解决低频应用的推广问题,轻应用应运而生。百度提供了一系列的开发工具吸引中小开发者,通过百度的分发渠道、移动广告联盟和变现工具形成闭环。作为百度的产品,轻应用同样也是广告体系中的一环,被直接应用到百度原有的营销网络中。轻应用和百度的广告营销相结合,给了它更大的想象空间,当然,这也会成为百度移动生态链条的一部分。
拥挤的移动互联网
创业者根据用户的需求做出产品,再搞定搜索引擎、门户网站等,把用户从大平台导到自己网站中,将用户留住,让他们产生交易,从而获得收入——这就是一众互联网公司当年在PC端口的做法。但在移动互联网层面,玩法变了。比如说,搜索引擎和门户网站已经不能聚集和分配流量,取而代之的流量平台可能是应用商店、91、PP助手、360等。
其实,整个移动互联网的玩家们都陷入了一个流量困境。流量是散乱并难以预测的,可与此同时,却有愈来愈多的创业者和老互联网公司加入了移动互联网的战场——这无疑加剧了竞争——APP江湖已经越来越难混。在刷榜之路被封、安卓市场混乱的情况下,推广成本已经到了大家都不能接受的地步——吸引一个APP新用户的成本被拉到10块钱以上。
付钱推广的成本太高,APP们只好全力在社交媒体上进行推广,花大价钱请名人发微博,进行各种“无节操”推广。但老的渠道们已增长乏力,各家APP都在努力寻找新的流量来源。没有新的流量来源就没有增长,而没有增长的创业公司跟死尸也没有什么分别。
可以搜索出来的APP
有人会说,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最好的时候,也是最坏的时候。流量成本上涨,粉丝增长吃力,白手兴家的机会在减少,潜在的竞争对手们也在消失。可另一边,巨大的、统一的流量入口正在长大——这就是超级APP。
超级APP指的是那些拥有庞大用户数的,用户手机上“装机必备”的基础应用。其实,这个概念是Facebook(美国的社交网络服务网站)首先提出来的,国内的超级APP则有稳拿“坐票”的微信、转战开放平台的UC、跨界发展的支付宝钱包、默默发力的高德地图、正在发力的百度,等等。
在这些超级APP中,最令人注目的正是微信开放平台和百度轻应用。自从坐稳了移动互联网龙头一哥的地位后,微信一直是用户幻想的源泉,而微信开放平台正好可以回应大家的幻想。 而百度副总裁李明远是这样形容“轻应用”的:在百度“轻应用”发布之前,无论是开发者还是广大用户,都存在于“暗黑”的状态中,开发者不知道自己的目标用户在哪里,不知道该向谁推广自己的产品,广大用户也不知道哪些应用可以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而百度轻应用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
据百度提供数据显示,不少低频APP的安装覆盖率不断走低,从2012年第四季度的33%下降至2013年第三季度的26%。而用户移动搜索的请求次数则在不断加大,从2012年第四季度的8%增长至2013年第三季度的12%。当用户利用百度进行移动搜索的时候,百度可以立即调用能够解决用户所提问题的APP。换句话说,开发者其实要开发一个百度能用的版本,使用户不需要下载APP就可以享用到APP可以提供的服务。
P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