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他与马克思志同道合,有着共同的目标和理想,有着共同的事业。提起马克思,必定要提到恩格斯。但是他们又各有特点。这本传记向我们全面揭秘了真实的恩格斯。从中我们发现恩格斯是一个聪明好学的学生,一个无所畏惧的青年,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一个深谋远虑的思想家,一个一呼百应的领袖……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恩格斯传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陈林 |
出版社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他与马克思志同道合,有着共同的目标和理想,有着共同的事业。提起马克思,必定要提到恩格斯。但是他们又各有特点。这本传记向我们全面揭秘了真实的恩格斯。从中我们发现恩格斯是一个聪明好学的学生,一个无所畏惧的青年,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一个深谋远虑的思想家,一个一呼百应的领袖…… 内容推荐 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他与马克思志同道合,有着共同的目标和理想,有着共同的事业。提起马克思,必定要提到恩格斯。但是他们又各有特点。这本传记向我们全面揭秘了真实的恩格斯。本书将是广大读者了解和学习无产阶级伟大导师恩格斯的一部好书。 目录 楔子 海天之间 第一章 武珀河谷 巴黎离武珀河谷太近了 名门的风采与代价 让理性的光辉照亮精神王国 忠于自己的性格 不来梅通讯 告别武珀河谷 第二章 走进生活深处 曼彻斯特:生活体验 曼彻斯特:理论体验 爱北斐特集会 恩格斯毅然承担起了“把道路指给他们”的工作。 为工人阶级呐喊 伟大友谊的开端 第三章 大革命洗礼 清算德意志意识形态 组建共产主义政党 书房·街头·法庭·战场 硝烟落定后的反思 第四章 “幽囚”与“将军” 重返曼彻斯特 编外陆军部 谨慎的交往 投向国际工人协会 第二提琴手 玛丽与莉希 第五章 自由的老战士 逃出“埃及的幽囚” 站在公社战士一边 需要什么样的权威 收拾无聊的杜林 研究自然辩证法 《非常法》颁布以后 第六章 马克思墓前 一份沉甸甸的悼词 完成《资本论》 捍卫马克思的声誉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总结 国际无产阶级的导师 面向来来 尾声 挽钟长鸣 试读章节 1841年3月底,恩格斯回到巴门,为秋季服兵役作准备。 但是,恩格斯并没有在家里待多久,就又外出了。当时,他刚刚经历一场不成功的恋爱,心情十分抑郁。而武珀河谷周而复始的单调生活,使他倍感枯燥乏味。小酒店的狂欢,拚命地抽烟,以及少有的缺乏乐趣的聚会,都不能充实他那颗不安分的心。 为了消解满腹惆怅,5月中旬,恩格斯同意与父亲一道去瑞士和意大利作一次短期商务旅行。 旅行的动机是纯商业性的。老弗里德里希叫恩格斯同往,主要是为了让他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年轻的恩格斯从这次夏季旅行中获益匪浅。旅行既增加了新的经历和感受,又淡化了失恋的记忆。恩格斯先后在巴塞尔和苏黎世停留,他翻越阿尔卑斯山,游览瓦伦施泰特湖,攀登雨特利峰…… 面对如诗如画的青山绿水,平庸无知之辈只会对秀色美景空发感叹,禀性深沉的人却每每被大自然的朴实醇厚唤醒心底的悲痛。而这种唤醒,又恰恰是为了使这一切消失于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之中,交融于一片温柔和谐之中。 从他的游记《漫游伦巴第》看,恩格斯旅行归来,惆怅感已消失了大半。他心情爽快,精力集中,待在家里专心致志地读了两个月的书,然后启程上路。 9月底,恩格斯来到柏林,进入近卫炮兵旅第12步兵连,开始为期一年的志愿兵服役。作为富家子弟,本来是可以花一些钱使自己免服兵役的,但恩格斯已经厌倦了商行枯燥的实习生活,很想换个环境透透气,尝试一下别的活法,而服兵役正好为他提供了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当时的柏林,作为普鲁士王国的首都,无疑是一个充满官僚衙门的地方,但这里也有一个展开着热烈辩论、沸腾着思想交锋的“知识分子大本营”——柏林大学。对于中途辍学的恩格斯,这一点尤其具有吸引力。 根据有关规定,服役一年的志愿兵除了参加军事训练外,可以不必住在兵营。恩格斯在兵营附近租了一间二层楼房,布置了一个雅致、舒适的小天地。 恩格斯对普鲁士王国等级森严、枯燥无聊的兵营生活十分厌烦,他常常借故不去执行那些毫无意义的任务。不过,恩格斯对军事训练倒是十分认真。一年的军事学习,除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军事知识之外,他还对军事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自学了一些军事著作。这为他后来研究军事史和战略战术并成为杰出的无产阶级军事理论家打下了基础。晚年,朋友们送他一个“将军”的雅号,不能说与此无关。 例行服役没有锁住恩格斯那颗永远探求真理的心。服役期间,他经常抽空以旁听生的身份去柏林大学听课,尤其关注哲学演讲。当时,著名哲学家谢林正好在柏林大学讲学,这便为恩格斯哲学思想的第一次爆发提供了一个契机。 19世纪40年代初,德国由于关税同盟的成立而进入普遍的经济高涨时期。这种经济高涨引起的直接社会后果,是资产阶级实力的增长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并由此导致自由主义思想的流行和社会主义运动的萌芽。青年黑格尔运动的产生,是这种趋势的集中反映。这些黑格尔的左派学生们,力图从导师的理论中导引出民主主义革命的结论。 为了同这股“危险的”思潮相抗衡,“降伏黑格尔哲学这条喷吐不信神的火焰和晦涩难解的烟雾的凶龙”,普鲁士政府把年届古稀的哲学名流谢林搬到了柏林大学的讲堂。 谢林作为一个哲学家,在19世纪初曾以自己的辩证自然哲学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对包括黑格尔在内的众多哲学家产生过影响;但随着维也纳和约之后欧洲复辟势力的日益猖獗,他却愈来愈和基督教正统思想接近,并在哲学上为这种正统思想辩护,成为宗教的卫道士和科学的敌人。 普鲁士反动势力把希望寄托在谢林身上,希望他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通过同“黑格尔门徒所领导的向旧世界的宗教、思想、政治开火的理论家大军”直接交锋,给青年黑格尔派以致命的打击,使“猖狂”的无神论者哑口无言。 1841年11月15日,谢林的“启示哲学”系列讲座在柏林大学第六讲堂开始了第一讲。大讲堂里座无虚席,为首一排坐的是大学名流和其他大人物,在他们后面,交错地坐着不同社会地位、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代表。400余名听众来自德国各地,有的还来自国外。他们都是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人,包括正统主义者、老黑格尔主义者和青年黑格尔派。 讲座开始前,人们用德语、法语、英语、匈牙利语、波兰语、俄语、现代希腊语以及土耳其语交谈着,人声嘈杂。大家以极大的关注,等待谢林的登场。 在兴致勃勃的青年听众中间,十分显眼地坐着一位胡须花白的参谋官。在他旁边,斜靠着一个无拘无束的志愿兵。要是在别的场合,这个志愿兵出于对高级长官的敬畏,举手投足可能会有些拘谨。可今天,在思想的殿堂里,他的等级观念已完全让位于对真理的渴求。 这个志愿兵,就是即将度过21岁生日的恩格斯。他兴奋地观察着四周形形色色的听众,发现很多年迈的博士和宗教界人士都是难得地激情荡漾,仿佛年轻的精神和朝气又在心中复苏。恩格斯被这种气氛深深地感染了。 可遗憾的是,谢林的演讲只赢得了少数正统主义者的赞许,大多数受过黑格尔哲学熏陶的听众都对演讲大失所望。他的神秘的启示哲学,遭到保守的黑格尔派的普遍反对。而他对历史进步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的否认,以及对基督教的极端辩护,则无异于公开宣布与青年黑格尔派为敌。 在讲台上,谢林肆无忌惮地对自己青年时代的朋友、杜宾根神学院的同窗黑格尔大加攻击。可黑格尔无法回击,他已经去世10年了。回击谢林的任务,自然落到了黑格尔的追随者们身上,尤其落在了革命的青年黑格尔主义者身上。 P50-5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