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州旅游局热情推荐江柳所著的《旅居墨尔本(时光停在你眼里)》,来墨尔本,最好小住一段,才能好好感受这座宜居城市。
文艺青年迷恋的露天咖啡、艺术展览、小众聚会,墨尔本365天不落空。
中产阶级最需要的纯净空气、优质生活、教育资源,墨尔本能给你想要的幸福。
手绘图让人一看就爱,创意的构想、闲适的氛围,让你重新发现生活之美。
好文+美图,身临其境,窝在家里看书也能嗅到来自墨尔本的浪漫风。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旅居墨尔本(时光停在你眼里)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
作者 | 江柳 |
出版社 | 广东旅游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维州旅游局热情推荐江柳所著的《旅居墨尔本(时光停在你眼里)》,来墨尔本,最好小住一段,才能好好感受这座宜居城市。 文艺青年迷恋的露天咖啡、艺术展览、小众聚会,墨尔本365天不落空。 中产阶级最需要的纯净空气、优质生活、教育资源,墨尔本能给你想要的幸福。 手绘图让人一看就爱,创意的构想、闲适的氛围,让你重新发现生活之美。 好文+美图,身临其境,窝在家里看书也能嗅到来自墨尔本的浪漫风。 内容推荐 南半球的墨尔本是世界上TOP1的宜居城市,因为热恋墨尔本,不管是在城市巷弄间的新发现,还是在郊区的秘境公园、迷人海岸,《旅居墨尔本(时光停在你眼里)》作者江柳都喜欢将它们记录下来,涂涂写写,就这样把她在墨尔本的每一天都过得很有趣。直到秋天迎来了摄影师张艺,她们开始搭伴行旅,穿梭在墨尔本的大街小巷,足迹踏遍了庄园、山野、海岸、市集……享受过墨尔本道地的咖啡,晒过墨尔本温暖的日光,她们把镜头对准墨尔本人甜甜的笑,收藏每个美好画面,呈现给读者一个纯净美妙的宜居地。 目录 序:墨尔本,仿如初见 从容的猫,墨尔本 四季墨尔本,爱恨相交 城中浪漫,花园与花田 单车骑行,和澳洲一起心跳 Melway,一本城市地图的活字典 Chapter 1 海岸 我在澳洲有片海 大洋路/绚丽得不真实 莫宁顿半岛/温婉的海和岛中花园 圣基尔达海滩/爱上甜心铺 Chapter 2 庄园 唯有爱与美酒不可辜负 华勒比庄园/昔日三角恋情 亚拉河谷酒庄/一路葡萄芬芳 布琅兄弟酒庄/Moscato 之恋 Chapter 3 怀旧 那些以为会永远的昨天 经典电车/枕着“叮当”声入眠 霍普顿茶室/百年英式老淑女茶室 温莎酒店/最后的贵族 蒙萨尔瓦城堡/偶遇几只散步孔雀 巴拉瑞特疏芬山/一枕黄金梦 月光电影/晚风中拥吻 Chapter 4 建筑 时光停在你眼里 火车站和广场/市区的起点 旧议会大厦/赶上青年辩论会 墨尔本旧监狱/阳光下的罪恶 ANZAC 战争纪念馆/只有“爱”和一米阳光 艾伯茨堡女修道院/为小扁豆爱心餐厅而来 Chapter 5 市集 厨房里你喜欢的 女王市集/有机果蔬+ 海鲜+ 纪念品 普拉兰市集/气质藏在细节里 南墨尔本市集/食街排档吆喝声 二手市集/别人家曾经的宝贝 Chapter 6 街区 什么也比不上在你身边徘徊 斯旺斯东大街北端/风格混搭 柯林斯街/低调奢华巴黎范儿 阳伞小街/美美打发一下午时光 莱贡街/意大利人的归属感 朗斯戴尔街/希腊人的蓝白印记 越南街/可留念的,唯有phó 南亚拉区/两条大名鼎鼎的街道 费兹罗伊街区/一半火焰,一半清新 博士山/华人自治区 Chapter 7 山野 欧洲人想起了家乡的阿尔卑斯 拉芬都拉/薰衣草滚滚铺来 丹德农山/与恬淡气氛相遇 Chapter 8 艺术 年头到年尾的福音 文化展览/文艺青年的小确幸 街头涂鸦/艺术的嬉皮风尚 Chapter 9 味蕾 吃货的心,吃货的胃 Vlado's/一直未能踏入的牛排餐厅 Attica/每道菜都是艺术品 万寿宫/澳洲人眼里的中餐大佬 Movida/精致的Tapa 出品 索菲亚/大众福利披萨屋 芊芊/创意东南亚餐厅 汉堡和炸鱼薯条/百吃不厌的单调快餐 TGI Friday's & Nando's ? /“星期五”还是“烤辣鸡”? Chapter 10 咖啡 手持一杯醇香 拍卖房/好地方,人人都爱 七粒种子和BBB/小豆子,大文章 圣阿里/有墨尔本最好的咖啡 感研咖啡店/化学老师的实验室 曼氏咖啡/爱玩的咖啡师 Chapter 11 甜点 人人都有一口甜牙齿 Koko Black/原来巧克力也有度数 Max Berner/光头佬的巧克力新文化 甘那许果仁巧克力/德国大师的心意 巧克力作坊/乡间岛屿的浓情蜜意 马卡龙/公主驾到 Chez Dré/酸酸甜甜的法国小甜妞 Luxbite/出尽风头的彩虹糖果蛋糕 Chapter 12 派对 热血的墨尔本人就是忙不过来 赛马节/销魂的朵朵礼帽 长桌午宴/一次放松的社交 圣诞节/烤熟了的圣诞老人 Chapter 13 萌物 动物才是澳洲的主人 神仙小企鹅/半夜陪你回家 野生动物园/小查理的动物天堂 鸟儿们/只想和你做朋友 Chapter 14 途经堪培拉 寂寞的首都堪培拉 Chapter 15 下一站,悉尼 悉尼,海边的美人鱼 达令港的情人、游艇和鱼市 弥漫桉树清香的蓝山 Chapter 16 向左走,阿德莱德 文艺清新小城 沉迷在巴罗莎河谷 汉道夫德国村,不必归去 明星不是袋鼠的袋鼠岛 Chapter 17 南行塔斯马尼亚 一颗心,留在天尽头 朗赛斯顿小镇的摇篮山 Chapter 18 北上布里斯班 美城一闪而过 Chapter 19 直奔黄金海岸 纸醉金迷的花花世界 Chapter 20 凯恩斯和大堡礁 凯恩斯的热带雨林 珊瑚虫缔造了大堡礁 试读章节 圣基尔达海滩/爱上甜心铺 提到圣基尔达海滩(St Klida Beach),通常脑海里会跳出三幅画面:斜阳中长长的栈桥丽影、周日白色阳伞排成的艺术集市和月神游乐园(Luna Park)的血盆大口。这种惯性的反应除了与维州旅游局长年不变的宣传片有关之外,还因为网友们上传的图片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三个背景,似乎只有把它们仨抓进镜头,才能告诉别人我不在其他海滩,我在圣基尔达。显然,这完全不能怪人们没有创意,只能怪上帝赋予这个大陆绝美的自然环境,澳洲美丽的沙滩实在太多了。但是,我必须说圣基尔达海滩不仅仅只有这三朵姊妹花,墨尔本人赋予它的极大热忱而造就的各种生机勃勃的画面,才是它最为诱人的万种风情。 岸边层层海浪跌宕,白色的浪花像被机械的缝纫机哒哒地敲击着,不停地在岸边织出翻滚的蕾丝花边。毕竟是城际海滩,波涛还是少了些力度,不能形成大洋路边惊心动魄的单板冲浪海滩,但海风仍旧是毫不客气地直扑而来,因而这里成为颇为优雅的风帆和风筝冲浪的基地。相比常见的风帆冲浪,风筝冲浪是比较别致的一道风景线,色彩艳丽的充气风筝通过强劲的风能,带着冲浪者在海面上乘风破浪。天空中风筝悠悠远远,海水中勇者星星点点,两厢互动,点缀着水天一色的海滩。冲浪者调节着手中的绳索在滑行中潇洒地完成花样动作,或如鱼跃龙门,或如雄鹰翻转,水中的高手玩得带劲,岸边的人看得也过瘾。 长长的栈桥是一定要走的,不然辜负了泊满尽头的桅杆帆船。成片的帆船桅杆高高低低,犬牙交错,帆船和桅杆在海风与波浪的撮合下互相碰撞着,才让人感觉到云层下这壮观中带些诡异的一幕不是一个静止的画面。栈桥尽头的老咖啡屋外总是坐满了闲人,延伸出去的木栈走廊上有人在钓鱼,有人坐着看书,有情侣依偎着细语,木板被行人踩得吱吱作响,还好,并没有打扰到那些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人。网上总说木栈桥下的礁石堆里有小企鹅出没,还有图片佐证,可惜我一次也没遇到过。 灯塔附近有家规模颇大的游艇会,白色小游艇停满了好几层夹板楼,岸边还泊着大型豪华游艇,冬天的时候它们被遗忘在角落里。而岸上的人工滑板道上却是欢声笑语,男孩子们或骑着单车,或踩着滑轮板,沿着起伏的跑道你来我往,各自耍着花样。有耍得好的高手,时不时腾空而跃,在光晕里轻盈滑落,有时则突然在壁沿边刹住脚摆个酷酷的造型。初学者则在略微平伏的壁道上摇摇晃晃,努力地想搞点小名堂,偶尔完成了一个动作,便兴高采烈地环顾左右:“I've made it(我做到了)!”一旁围观的必定给予鼓励的掌声。 海滩附近的艾蓝街(Acland Street)是条极具诱惑的小商业街,两边茂盛的棕榈树演绎着亚热带的海滨风情,并不宽敞的街道不但走着双向电车,还被咖啡酒吧的座椅塞了个满满当当,小街沸沸扬扬的,似乎空气都凝固了,连隔了条街区的海风都吹不散这里的人声鼎沸。刚进入小街便邂逅了一间独立的怀旧老餐厅(Vintage Restaurant),因为没有挤在街里,餐厅小院享受着从圣基尔达海滩径直吹来的海风。手里的相机自然端起来到处扫描,以为拍拍外景不需要避忌什么,没承想一中年男走出来,惴惴不安地和我打招呼,并问我是否觉得餐厅哪里有问题。我异常惊讶地告诉他作为一名本地游客我觉得他的餐厅很有味道,大叔这才松了口气,笑说他是这家店主,还以为我是本地“城管”,我每拍一个地方,他就心跳一通,使劲揣摩那个地方有什么不对劲。我们俩都大笑,只是我心里也暗自揣摩:“难道我长得很像澳洲的城管吗?”后来觉得一定是这台老式数码相机惹的祸,不是吗,现在国内游客随便一大妈也人手一台单反,难怪别人不会把你当游客。店主热情地让我进屋参观他的小店,并指着墙上的老照片说这栋老屋有100多年历史了,他们的店也开了近40年了。店主是意大利后裔,但是他的餐厅却是一种奇怪的混搭,散座是意式咖啡厅,雅座却是明艳的斯里兰卡摆设,厨房又用了日本餐厅的布帘,而外面的小院则是东南亚风大行其道,看来主人是个非常随性的人,不按常理出牌。 告别街头店主,继续深入艾蓝街。整条街热热闹闹地驻扎着许多别具风格的书店、唱片行、潮流品牌店、礼品店、餐厅和咖啡店,叮当的电车在喧嚣的街市中别有韵味。艾蓝街的火热会让人想起查珀尔街(Chapel St.),但相比查珀尔街前卫的风尚和热辣,艾蓝街来得亲切和阳光,如盛夏中戴着草帽的翩翩少年。艾蓝街有一小段是著名的东欧和犹太人的甜心铺,每家门口都有一个大玻璃柜来展示那琳琅满目的甜点,核桃干层派、鲜果布丁、芝士蛋糕、巧克力蛋糕,林林总总。不过平心而论东欧人的点心虽然缤纷,但卖相还是远不如英国人下午茶点的讲究和法国人高雅精致的浪漫,东欧人贵在实在,东西是好吃的,分量也是足够的,花色也是多样的,只是缺少了点精雕细琢,所以略显粗犷。就拿最有名的创建于1934年的犹太风味糕饼店(Monarch Cake Shop)来说,他们家的招牌点心“Kugelhoph”(特别问了店家,大概读作“咕咕霍夫”)外形如同一个麦麸色小火山,找不到丁点的娇艳欲滴,如果不是因为它的名气,我绝不会想到点它。可是买回去后,才发现它是一款经典奶油巧克力果仁蛋糕,外表看起来很粗糙的它,口感却是无比香甜柔滑,带点韧劲,越嚼越有味,连我这个不爱甜食的人也不停地用小勺挖掘,后来把剩下的放冰箱,冷藏之后竟然吃出了冰激凌的感觉,看来凡事都不可以貌相。相对街头的意式怀旧餐厅,这条街真正火爆的是另外一家意大利餐厅Rococo,屋外完全看不出来它里面有相当大的空间,侧间有个燃烧着的壁炉,餐台酒吧都颇具规模,女侍应们比较着急等你点餐,身材修长的男侍应们却是腼腆友好,比较划算的是那道好吃好看的海鲜意大利粉,虾、带子、鱿鱼、熏三文鱼把普通的面条打扮得花花绿绿,还有数只青壳橙肉的大青口装饰在白色大盘子四周,是特别有气氛而且口感极好的一道主食。可惜坐在了里厢,如果在阳光下,这道海鲜面是要吃一个下午才行的,并且还得再破费来瓶白葡萄酒了。 圣基尔达在墨尔本人心中是个骄傲,如果在去海滩的电车上被人看出是游客,很多人都会热心地告诉你在哪个站下车,才能看到海滩最美的一面,生怕你错过了他们家最值得欣赏的宝贝一样。不过我觉得艾蓝街是圣基尔达这块蛋糕上的草莓,有了它,这块蛋糕才不会腻,才不会是单一的蓝色。 P43-45 序言 墨尔本,仿如初见 好山好水好无聊,2004年当我终于可以从写字楼卸下疲惫的办公套装,来到墨尔本时,对这个城市乃至整个澳洲大陆的感觉大概就是这个样子。那个时候虽是轻松的游学,但是好长一段时间没有从会议、计划、执行、出差的硝烟里走出来,而且背负着深造之后重出江湖的重任,所以心境仍带着浮躁和不耐烦。花了小半年时间安顿,花了一年半的时间读市场营销,然后花了半年的时间休息,顺便让小子Ian高高兴兴地在澳洲小学“疯”了两年半,在墨尔本的光阴就这样被打发掉了。这期间两个闺蜜跑到墨尔本来看我,她俩瞪着大眼到处看,对墨尔本的美妙兴奋无比,对这个城市欢喜得不行,但当时困顿在学习中的我,对此却大不以为然,固执地认为她们不过是腻味了自己的故里,跑到另一个异域城市的新鲜好奇罢了,什么蓝天白云、花园洋房,不过是一个在此住久了的人已乏味的东西。 就这样暂时阔别墨尔本五年,2012年,在这个奇妙带点儿惶恐的年份,跟随赴澳读高中的Ian再次返回墨尔本。此行,收益不小。小子花力气读了书,我花时间读了墨尔本悠长深远的美丽。或许年龄增长,或许醉心写作,或许总是被先生纵容怂恿,或许傍着Christine的长城旅行社可以到处跑,或许互联网时代信息如海,诸多的天时地利,却终归还是因为心已安静,统统放下了,便能用心去感受这个城市。懊恼,自然是第一个念头,2004年的那两年实在是枉费了,但是不容你接着悔顿,便已沦陷到这花花世界里去了。 两年的时间不长不短,所有的体验,把自己储备有限的华丽辞藻一一想来,最后觉得,被这个城市吸引的理由是:它内秀,耐看,不知不觉就喜欢了。 喜欢墨尔本,喜欢它春天和煦明媚的阳光与秋天高远蔚蓝的天,喜欢它街上叮当的有轨电车,喜欢它维多利亚时期的雕梁画栋,喜欢它无处不有的茂密林荫,喜欢那条静静流淌的亚拉河,喜欢它小巷里深浅不一的饼屋、咖啡店,喜欢它街边小店的阳伞毫不客气地撑到了路旁,喜欢它空气里浮动着阳光、树叶和咖啡混合的奇香,喜欢它熙熙攘攘的手工集市,喜欢街上的那一张张红扑扑的没有太多修饰的脸,喜欢全副武装的骑车人不经意地从身边滑过,喜欢它车水马龙、活色生香的傍晚,喜欢它夕阳西下的一线海滩…… 这个优雅的城市既把持着一种淡淡怀旧的英伦文艺气息,却又不乏巴黎曼妙的浪漫,风、花、洋房、草坪是墨市人随处可见的风景,街上每一道色彩、每一份情调、每一份景致,都是造物主对这个城市的美好赏赐。所以,请你,来到以后,不要拔腿匆忙,不要蜻蜓点水、不容喘息地一路奔波,疲惫的身心无法体会到这个城市的好。 墨尔本,神的后花园,庆幸,再一次的相逢,仿如初见。 书评(媒体评论) 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描绘出了一个阳光照耀、花开四季,弥漫着咖啡香气的自然人文之都。本书带着你走进墨尔本——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 ——维州旅游局大中华地区总监 李蔚 喜欢这个城市,这个城市也只能用这样安安静静的文字和素描来展现。 ——创意旅行家 叶孝忠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