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唐人街涂鸦/世界华人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性初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唐人街涂鸦》是旅美作者王性初对自己日常生活的记录随笔集,大多是对在美见闻的描述,也有少量回国期间和亲友相处的记录。其中很多小故事都显得轻松、诙谐,语句充满调侃的意味,也有些寓意深刻,从小事件中可以窥探中美文化的差异,如此丰富的故事无不体现了作者对自己多彩生活的感悟。

内容推荐

《唐人街涂鸦》是作者王性初的散文合集,于千多篇曾在报纸上发表过的随笔中,选入短小精悍的小品文三百余篇。每篇不足千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写的是作者身处美国,如何看中国、看美国。在品味中西文化的碰撞时加以自己精妙独到的感悟,理性冷峻而又不乏幽默,于日常生活的细微处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可谓以小见大,以小见深,发人深省。

目录

穿鞋与走路

“打洞”与“画圈”

中西乞讨法

骷髅之歌

“点球”与“决斗”

“电拜”后遗症

芭比娃娃的魔圈

抱抱陌生人

“过期作废”的代价

“金婚”的含金量

“情敌”不是敌?

“人造”情书

“手稿”变“恐龙”

“席梦思”的墓园

“喜欢”与“爱”

“一二”与“八九”

“一瞬”与“一生”

“蒸肉”的快感

出国第一餐

阿Q啊,阿Q!

爱情是一把锁

百人世界

搬家乐

磅秤

晨曦的叹息

爆竹的忏悔

冰箱族

“凤爪”与“汉堡”

“租车”与“上船”

不懂装懂与懂装不懂

残鸽

茶余

“筷”话慢说

车库闹鬼记

暴力新冤家

成语的喜剧

纪念咸鱼

隔街观火记

随地吐“糖”

宠物天堂

窗外

成功的镜子

搭车心态

美女制造业

当你寂寞难耐时

等待空位

都是“一点点”

读你千遍

狗撒尿

发财发到棺材边

封面女孩

床的变奏

俯拾“座右铭”

短命是“福”

长寿更是福

给梁山好汉找工作

婚姻在比喻中成长

公司和监狱

打针

看出殡

共享阳光

诚实的怀疑

女性到底什么最重要?

年轻,有什么好?

关于爱情的另类比喻

过节的味道

和平之花

黑猩猩的伎俩

红叶挽歌

胡同消失的悲歌

怀旧种种

谎言万岁

活法和死法

大街上的“热带鱼”

哭泣的书架

纪念品的价值

家里的灯,还亮着

脚路

接吻马拉松

今晚,你几点回家?

江山易改,本“胃”难移

境界

锯掉你生命的“椅背”

爱,是一个过程

看天

请问:我是谁?

恐“枪”症

哭的专利

快乐、健康、有点钱!

生物链断裂之后

癞蛤蟆之梦

“浪漫”的迷思

老婆没有咖啡因

李安的烹调术

两张清单

美女可否当作家?

漏网之鱼

轮椅下的爱心

轮子上的睡意

绿娼

满目比基尼

玫瑰密语

每天变坏一点点

你是如何长大的?

美国夜和中国灯

梦的蒙太奇

情人节喜剧

面对镜头,你怕不?

妙语金句

名人无小事

摸象摸驴话山姆

茉莉花香

恋爱是我的权利!

情人与丈夫

男人向狗学习

你被固定了吗?

你天真,你快乐!

女人向猫看齐

排名不分先后

烹调和“模糊数学”

片语风铃

贫困让你动心

凭吊“镭小姐”

骑车乐

人是虫变的?

梦灾

迁徙的鸟

情暖人间

又快又快乐

梦境发源地

人生最难是选择

情锁与婚变

秋的失忆

取名怪招

趣谈明信片

让我待一天

饶了我吧:笔杆子!

我要当间谍!

人的一生:站、躺、坐

人生几道“坎”

熔炉与合金

如果……如果……

如果人人不睡觉

三十而不“立”

生日与生气

圣诞树之梦

谁动了我的油条?

失恋聊天室

湿地的诱惑

石头的命运

手机长,手机短

树疼不?天知道

情系三角梅

说谎记录

撕裂人心的风笛

锁与钥

踏出国门之后

胎儿大学

台风之孽

太平面和保险套

田园与亲戚

人生“三乐”

铁路悲歌

推敲“吃”与“喝”

我的影子在对面

夏日如冬的婚礼

夏天,阳光下的温柔

献给配角的掌声

秋雨霏霏梦乌镇

享受生命的点滴

心的祝福

心甘情愿买折腾

新药新名

性别有几种?

寻根热

寻根与失根

阳光的脚步

一转身,一回首

壹号行动

以真乱假

忆“西施”

油门与刹车

游轮与龙舟

又到梧桐落叶时

鱼头香喷喷 舌头火辣辣

与我同行

葬礼之后的如果

只爱陌生人

钟意假货

咒春

自言自语的噪音

纵揽“情人桥”

租车乎?买车乎?

做鬼三小时

试读章节

穿鞋与走路

记得好多年前,刚来美国不久,大概才一个礼拜吧,我和那在美国出生的女朋友就我穿的那双旧鞋,发生了一场小小的风波。她看着那双曾伴我步过罗湖桥,又陪我飞越太平洋的旧皮鞋,老觉不顺眼。我的理由是,这鞋不太旧,至于式样嘛,当然与这里老外脚上穿的多少有些不同。不过,旧鞋往往舒适、合脚。何况我还是穿着它踏上这片新的土地呢!

不过,到底拗不过她的坚持,被她拖去买新鞋。先是去市中心几家最大的鞋店。其中有大百货,也有专门卖鞋的店铺。各式各样的鞋子,看得我有点目眩。特别是橱窗的装潢,鞋子的摆设,让我目不暇接。在第一家,她一口气挑了四五双新鞋。刚坐下来,准备试穿,那热情的营业员同志(哦,对不起,那阵子,一时脑筋转不过来,应该称什么来着?)立即迎上前来,接着以利索而又自然的举止,半跪在我的面前,然后又以轻柔而又亲切的动作为我套上新鞋。当然,无论从式样到颜色,都很满意,可就是太大。我的个儿虽谈不上魁梧高大,但也不是武大郎式的,在中国也算是中等身材吧。谁知试了好几双,不是太大就是太长。那位营业员却毫无愠色,一遍又一遍地试了五六双。最后只好换第二家。于是又重演了刚才那一幕。如此转了六七家,从下午逛到傍晚,始终对不上号。最后,那位推荐说,也许老外的脚一般较大,很难有适合你的,不妨去中国城看看。

在中国城,我们很快买到了一双咖啡色的,这才心满意足地回家了。可能是试了太多,脚有些麻木;也许是人到了傍晚,脚总会比早上大些。所以,第二天清晨一穿,仍觉得大了点。于是又再去中国城,换了小半号的,这才十全十美地穿在了脚上。

穿着新鞋,不由得想起大凡穿鞋与走路的情况有四:穿旧鞋,走老路;穿旧鞋,走新路;穿新鞋,走老路;穿新鞋,走新路。我穿上新鞋,下意识地把旧鞋放进鞋盒里。女朋友一手拿过旧鞋扔进了垃圾桶。我仿佛听到她掷来一句:“难道你还想穿旧鞋走新路不成?!”

“打洞”与“画圈”

“Hello!今天你去打洞了吗?”十一月五日晚上,友人P君打电话来问。我一时茫然,连声呵斥:“喂,你胡扯什么呀,别放你的狗屁!”谁都知道这“打洞”一词,时下是很咸湿的时髦语。大陆一些风尘女子在操皮肉生涯时,往往丢来一句:你要打洞吗?于是,一些文人给那些通篇讲性的作品,冠上一顶帽子,日:打洞文学。蓦地,我才恍然大悟,友人电话中的“打洞”,原来指的是美国在五日那天举行的全国选举投票!投票时,选民不是用特定的针头,在选票上捅捅戳戳吗?

将美国的选举投票称之为“打洞”!绝!

记得,五日那天,我竟忘记了几十年所受的教育,忘记了美国的民主是资产阶级假民主的教诲,不紧不慢地走进投票所,在那张不大不小的选票上用特殊的笔,在钟意的候选人旁边戳一个洞,一张选票上要打几十个洞。打完了洞,投完了票,心中还不住地自问:这就是被称为假的美国民主吗?

还记得,未来美之前,我在国内也曾参加过一些可号之为选举的投票。不过那时不打洞,而是在一张有被选举人名字的选票上画圈圈。然后,监票人便在黑板上以一票一画地用“正”字来统计得票的多寡。我实在闹不清那“画圈”与这“打洞”有何殊同。

不过,若问两者的感受有何异样,我觉得投票时还是“打洞”来得有劲。何况,在“打洞”时,还可产生某些投票以外的联想呢。

P1-2

序言

王性初《唐人街涂鸦》

孙绍振

老友王性初,本为榕城诗人,上世纪80年代末,离乡去美,入住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街公寓,和一个不会讲中国话的华人娘子,过红火小日子,一眨眼二十余年。华发晚生,异国沧桑难掩正在逝去的精壮。考其背井离乡,乃因横飞太平洋之安琪儿自天而降,诗人惊诧莫名,与密友研讨多方,不得确解。或曰:物欲横流之美利坚,纯情女子视诗为神,非一见钟情,乃一见钟神也。然而,一介书生,诗不在脸上,脸上没有神气,一见之刹那,只有呆气。此一谜团遂留于20世纪中国当代诗歌史,有望成为21世纪诗歌博士探索的课题。此节按下慢表。

且说二十年来,王氏之浪漫诗情与异国文化见识同步,节节攀高,抒情遂带几分冷峻,然毕竟炎黄血统,温良恭谦而不火,智趣深邃而不酷。海内外编辑慧眼识珠,不约而同于“王性初”前以括号特注“美国”。身价虽未百倍,男女粉丝却批量产生。期盼一睹风姿者每每有之。然见面之际,却难掩失望之情,诗人脸上没有横断的太平洋的浪漫,亦无跨越中西文化的神秘,看到的只是一脸呆气。然能于其突然爆发的大笑中洞见其智慧的深沉和厚重,除榕城孙某外,百不得其一也。

常言文如其人,其实此言颇玄,性初诗文两栖,其情其志,其神其貌,若仅读其诗,只能窥见其侧面,侧面即片面;读其诗,并读其文,两侧则相得益彰,方得哲学意义上之全面。古希腊先哲曰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而于性初,则是诗的一半是散文。诗是形而上的密斯特王,散文是形而下的王缪斯。读其诗,虽不用焚香沐浴,起码也得凝神聚气,不放过一个字眼,方可追随王氏入不食人间烟火之境界。读其散文,大可轻松自在,如美国小说家言“随风飘去”,漫游于太平洋两岸市井之间,看大千世界,望红尘滚滚,分享其灵魂深处的微妙的困惑、颤动和顿悟。

王氏于星条旗下,旧金山麓,食汉堡包、饮巴西咖啡,嚼奶油爆米花,看好莱坞大片,长达八千三百多昼夜,从骨子里到骨子外,不管西装革履,还是唐装芒鞋,不改华人本色,说美国话亦以带福州腔为荣。双脚往来两大洲之间,一心徜徉于华洋之界,酌奇于民俗之联翩,玩华于寸心之惊诧,其阅世之广,潜心之深,非内地、香港专栏作家可比。观感变幻无穷,而万变不离其宗,于洋人习以为常之景观中,反思中西文化之差异。虽年近花甲,初恋之女神入梦,然,此等小儿女抒情笔墨,似乎稀见,王氏所执著者,乃是跨文化比较和分析。如中国乞丐与美国乞丐之异在追与不追,然而在锲而不舍上,又异曲同工;中国游行之政治化的庄严与美国游行等同于游戏和庆祝,美国选票上“打洞”之神圣与中国欢场中“打洞”之猥亵,等等,不一而足,均表现出诗人善于在荒谬中揭示出民族文化深层的真实,在机智和冷峻的幽默之中,渗透乡土文化的执著。如睹山姆大叔盲目自豪,斥华人随地吐痰为不文明,王氏乃反诘曰:君家嚼口香糖,吐于公园中,马路上,甚至粘公车上,“随地吐糖”,不为五十步笑百步邪?痰(tán)糖(táng)不分,乃福州话之专利,虽于万里之外,亦不敢改其祖宗乡音于万一也。于此可见王氏中华文化血脉之深厚,亦可知王氏散文之冷峻智性幽默,胜于诗歌之浪漫抒情也。处于中西文化之交,王式机智常常于不经意间如电光火石之激发,如,述及中国丧礼之悲痛与眼泪,美国丧礼之幽默与笑声,乃坦然顿悟“加入骷髅的行列”之不可避免,“高唱骷髅之歌,开始另外一种志趣的新生活”势所必然。如此人生之大彻大悟,非智贯中西者不臻也。王氏专栏,每篇不足千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可观乃在情致纷纭,出奇制胜,不独嬉笑怒骂,而且甜酸苦辣,往往于顾盼之中,有所触动,一顾称奇,再顾不怪,三顾则顿悟焉。中美两洲之熙熙攘攘,芸芸众生之风风雨雨,均如李贺所言“遥望齐洲九点烟”,以宁静致远之态,默然审视,独得奇趣,虽不如钱锺书之欣然独笑,林语堂之雍容大度,然亦能以小见大,以小见深,发人深思而默会,引人含笑而悲悯,敏慧读者不难神思飞越,享受其思绪之丰富,其概括之深广。

专栏天地狭小,迫使诗人苦心经营,为文一如为诗之苦吟,诚如上海话所谓“螺蛳壳里做道场”,难得在道场做得大方,每每有情智交融佳境,往往有神来之笔,尤其在结尾,屡屡有提神警语,其锦心绣口之言,更富妙手自得之趣,读者不可不深察也。

2012年3月6日于福州寓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23:3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