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导言
0.1 本书的主要内容
0.2 本书的主要贡献
0.3 简评《未来的中国市场经济》一书
1 基本理论
1.1 自由市场经济和社会协作型市场经济
1.2 市场导向型的企业治理结构和协作导向型的企业治理结构
1.3 两种基本类型企业治理结构的经典范例
1.4 制度体系内互动原则以及制度的路径依赖和差异性原则
2 中国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
2.1 国有企业重组:抓大放小
2.2 国有企业国有控股基础上的协作导向型企业治理结构
3 中国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
3.1 我国民营经济部门的行业分布
3.2 中国民营企业的市场导向型企业治理结构
3.3 通过市场化转型的国企、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都逐步变成业主经营型企业
4 中国双重市场经济结构中外商直接投资和技术转移所引致的双向经济赶超
4.1 两个具有类似经济模式的经济体之间的相互直接投资和技术转移是促使两者经济发展趋同的主要动力
4.2 具有双重市场经济结构的中国经济双向赶超发达的社会协作型市场经济和自由市场经济
5 结论
总结性表格:“中国模式”与“美英模式”和“德日模式”的比较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企业的治理与创新模式(与美英模式和德日模式的比较)》认为,经过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实质性改革之后,中国已经建立起双重结构的市场经济:国有经济部门类似德日模式;民营经济部门类似美英模式。进而一个重要结论是,中国经济在1998—2008年10年问的长期稳定增长正是得益于双重结构的市场经济,由双重核心竞争力、双重创新机制和双向赶超效应所驱动。
《中国企业的治理与创新模式(与美英模式和德日模式的比较)》一方面从新的视角揭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根源,另一方面,凭借双重结构市场经济的研究方法也对该国际学术领域做出了贡献。本书由廖春著。
《中国企业的治理与创新模式(与美英模式和德日模式的比较)》所处的国际学术研究领域是市场经济模式、企业发展模式和创新模式的国际比较。该领域里权威的研究方法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Peter A.Hall和美国杜克大学的David Soskice在2001年提出的“比较市场经济模式的研究方法”(Hall and Soskice,2001)。本书正是基于这个研究方法,将中国的企业治理结构同两种基本市场经济模式(即社会协作型市场经济“德日模式”和自由市场经济“美英模式”)中的企业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中国市场经济的模式、创新机制和核心竞争力。本书由廖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