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导论
第一部分 人与财富关系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第一章 人与社会
人类现在及以前的存在图景
对“人”的分析
人群的分化——
“行动力”、“自然禀赋”与“社会禀赋”差异的结果
人在社会中的驱动力——“利”与“名”
社会分层与个人行动力的结果——“强者”的“优越感”
社会中人性的两面性
行为的两种状态——“生产”与“生活”
第二章 财富
财富的概念
财富的特点与分类
财富的创造——生产的过程
财富的灭失——自然损耗、灾害、战争及贬值
人与财富的关系
财富的转移
第二部分 当下主要的经济规则与其成因
第三章 交换与价格
交换的实质与起源
货币交换与购买过程
价格机制——市场上“普通商品”价格的形成
商品交易量的经济学意义
商品交换中的中介者——商人
交换中的非价格因素——品牌
第四章 需求、价值与价格
关于需求的进一步讨论
价值
价格与价值的本质关系
第五章 生活与消费者
发条式的生活水平层次
作为劳动者的工资收入
劳动者生活中的收支平衡与破产
劳动者的劳动边际
第六章 生产与生产者
生产的概念
人类生产历史中的两种阶段——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
生产的分工
分工的组织
生产者的历史形态
企业存在的核心准则——利润
早期企业的产生
现代企业的生存
价格竞争、垄断与优势
生产者内部分工
现代企业中的经理
第七章 虚拟经济
货币的起源与最初职能
货币的价值与价格
现代银行的产生与利息
银行“创造”货币——乘数效应
创造出来的货币
中央银行行长的两难困境
第八章 宏观经济的运行规则
经济运行的推动力
市场经济下的社会生产力体现——GDP
宏观经济中的乘数现象
经济周期
经济增长与人口
经济增长和环境
增长的极限
第九章 国家和政府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家和政府的概念
秩序的公共社会成本——财政与税收
国家对经济的参与
国家直接参与生产与交换——国有企业
第十章 国际贸易与全球化生产
关税与国际贸易
跨国公司
国际贸易所形成的国际货币价格——汇率
主要国际经济组织——原始的世界经济政府
第三部分 和谐世界经济理论的基础
第十一章 传统经济理论的系统性缺陷
经济的目的
经济中的分配问题
生活方式所形成的生产结构差异
资产相对平均的意义
利润(储蓄)悖论
最大利润法则的微观行为机制
虚拟经济与过度投机
系统回馈
经济发展的边际——生态圈
经济学的历史哲学意义
第十二章 经济的宗教意义
市场经济与利己行为
“利己性”所形成的生活方式
利他、献身与修养
第十三章 和谐需求所形成的经济结果
和谐需求
“和谐需求”所形成的共同幸福状态
和谐需求的经济学公式
第十四章 和谐经济中政府的角色
世界经济政府的意义
第十五章 和谐世界与经济方式
和谐世界的概念
附录 经济关系中核心概念的公式解释
概念
关系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