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计算机网络技术(高等学校网络工程系列教材)
分类 教育考试-考试-计算机类
作者 施晓秋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在每章的学习导航中提供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驱动问题”,并为每一章的理论教学设计了促进学生感知学习的“实验与认知活动”。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具有很强的模块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层次和专业性质进行选择。此外,为了便于学生自主阅读本教材,在教材的编写上还采用了图文并茂的形式,并在叙述上强调简明、流畅,以增加教材的可读性。

本书还配有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电子课件、网上自测与答疑等多方面的内容,以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本面向应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材,由2003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组教师编写。全书共分12章,在介绍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等入门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主流局域网和广域网技术介绍了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与技术,结合TCP/IP协议簇介绍了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的主要功能与技术。此外,还介绍了典型的IP网络、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网络操作系统等知识。教材的每一章都给出了有关的习题与思考题,并结合理论教学设计了相关的实验与认知活动,更加突出了教材的应用性和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本书配套有《计算机网络实训》。

本书内容全面,应用性强,既可作为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高专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计算机网络建设、管理、维护工作以及准备参加计算机网络职业认证考试的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作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本教材还配有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浏览、课件下载、网上答疑、网上自测和技能达标等多方面的内容,读者可进入http://network.wzu.edu.cn获取这些教学资源,或通过E-Mail:sxbdd@mail.wzptt.zj.cn与作者联系。

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2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1.2.1 计算机网络的初级阶段

1.2.2 计算机网络通信

1.2.3 标准、开放的计算机网络

1.2.4 高速、智能的计算机网络

 1.3 计算机网络的类型

1.3.1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分类

1.3.2 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1.4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应用

1.4.1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4.2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1.5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结构

1.5.1 资源子网

1.5.2 通信子网

 1.6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1.6.1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概念

1.6.2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

 1.7 网络有关的标准组织与管理机构

1.7.1 网络有关的标准组织

1.7.2 Internet管理机构

1.7.3 RFC文档、Internet草案与Internet

标准

 习题

 实验与认知活动

第2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2.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2.1.1 计算机网络分层的必要性

2.1.2 计算机网络的分层模型

2.1.3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

 2.2 ISO/OSI网络参考模型

2.2.1 ISO/OSI七层模型

2.2.2 OSI各层功能简介

2.2.3 OSI模型中的数据传输过程

 2.3 TCP/IP模型

2.3.1 TCP/IP模型概述

2.3.2 TCP/IP模型中的各层主要协议

 2.4 OSI模型和TCP/IP模型的比较

 习题

 实验与认知活动

第3章 物理层

 3.1 数据通信基础

3.1.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3.1.2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3.1.3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3.2 基带传输

3.2.1 基带传输概述

3.2.2 数字数据编码方法

 3.3 频带传输

3.3.1 频带传输的基本概念

3.3.2 三种基本的调制解调方法

 3.4 传输介质

3.4.1 有线传输介质

3.4.2 无线传输介质

3.4.3 不同传输介质的比较

 3.5 多路复用技术

3.5.1 频分多路复用

3.5.2 时分多路复用

3.5.3 波分多路复用

3.5.4 码分多路复用

 3.6 通信方式

3.6.1 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

3.6.2 全双工通信与半双工通信

 3.7 物理层标准

3.7.1 物理层标准概述

3.7.2 物理层标准举例

 3.8 常见的物理层设备与组件

3.8.1 物理传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8.2 常见的物理层组件

3.8.3 常见的物理层设备

 习题

 实验与认知活动

第4章 数据链路层

 4.1 数据链路层概述

4.1.1 需要数据链路层的原因

4.1.2 相邻结点的概念

4.1.3 数据链路层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4.2 帧与成帧

4.2.1 帧的基本格式及其作用

4.2.2 成帧与拆帧

4.2.3 帧的定界

 4.3 差错控制

4.3.1 差错原因与类型

4.3.2 差错控制的作用与机制

4.3.3 常见检错码

4.3.4 反馈重发机制

 4.4 流量控制

4.4.1 流量控制的作用

4.4.2 滑动窗口协议

 4.5 数据链路层所提供的基本服务

*4.6 数据链路层协议举例

4.6.1 HDLC的配置与数据传输模式

4.6.2 HDLC的帧格式与帧类型

4.6.3 HDLC用于实现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

 4.7 数据链路层的设备与组件

4.7.1 网卡

4.7.2 网桥

4.7.3 交换机

4.7.4 网桥与交换机的比较

 习题

 实验与认知活动

第5章 局域网技术

 5.1 局域网概述

5.1.1 局域网的特点与功能

5.1.2 常见的局域网拓扑结构

 5.2 IEEE802标准

5.2.1 IEEE802标准概述

5.2.2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5.3 介质访问控制

5.3.1 CSMA/CD

5.3.2 令牌访问控制

 5.4 局域网组网设备

5.4.1 服务器和工作站

5.4.2 网卡

5.4.3 户继器和集线器

5.4.4 网桥和交换机

 5.5 以太网系列

5.5.1 以太网

5.5.2 快速以太网技术

5.5.3 千兆以太网

5.5.4 万兆以太网

5.5.5 交换式以太网

 5.6 令牌环网与FDDI

5.6.1 令牌环网

5.6.2 FDDI

 5.7 无线局域网

5.7.1 无线局域网概述

5.7.2 IEEE802.11无线局域网体系结构

5.7.3 无线局域网设备

5.7.4 无线局域网的组网方式

 5.8 虚拟局域网

5.8.1 虚拟局域网概述

5.8.2 虚拟局域网的优点

5.8.3 虚拟局域网的实现技术

 习题

 实验与认知活动

第6章 广域网技术

 6.1 广域网概述

6.1.1 广域网的特点

6.1.2 广域网服务的实现模型

6.1.3 常见的广域网设备

6.1.4 常见的广域网服务类型和带宽

6.1.5 广域网与OSI模型

 6.2 点对点协议

 6.3 公共电话交换网

6.3.1 公用电话交换网的组成

6.3.2 PSTN在计算机网络上的应用

 6.4 ISDN

6.4.1 ISDN的组成

6.4.2 ISDN的速率服务

6.4.3 ISDN的应用

 6.5 异步传输模式ATM

6.5.1 ATM的实现

6.5.2 ATM的特点与应用

 6.6 帧中继

6.6.1 帧中继的实现

6.6.2 帧中继的组成

6.6.3 帧中继的优点

6.6.4 帧中继的应用

 6.7 SDH技术

6.7.1 SDH的实现

6.7.2 SDH的特点

6.7.3 SDH的应用

 习题

 实验与认知活动

第7章 网络层

 7.1 网络层功能概述

7.1.1 需要网络层的原因

7.1.2 网络层的基本功能

7.1.3 网络层所提供的服务

7.1.4 TCP/IP的网络层

 7.2 IP协议

7.2.1 IP协议的作用与特点

7.2.2 IP分组

7.2.3 IP地址

7.2.4 IP地址的规划

7.2.5 子网划分

7.2.6 子网掩码

7.2.7 无类别域间路由

7.2.8 网络地址翻译

 7.3 ARP与RARP

7.3.1 ARP

7.3.2 RARP

 7.4 ICMP

 7.5 路由与路由协议

7.5.1 路由与路由表

7.5.2 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

7.5.3 路由协议

7.5.4 路由协议举例

 7.6 路由器在网络互连中的作用

7.6.1 提供异构网络的互连

7.6.2 实现网络的逻辑划分

7.6.3 实现VLAN之间的通信

 7.7 下一代互联网的网际协议IPv6

7.7.1 IPv6的发展背景

7.7.2 IPv6的特点

7.7.3 IPv6分组

7.7.4 IPv6的地址

  *7.7.5 从IPV4到IPv6的过渡

 习题

 实验与认知活动

第8章 传输层

 8.1 OSI传输层概述

8.1.1 传输层的作用与地位

8.1.2 传输层的基本功能

8.1.3 网络服务与服务质量

 8.2 TCP/IP的传输层

 8.3 传输控制协议

8.3.1 TCP分段的格式

8.3.2 端口与套接字

8.3.3 TCP连接的建立与拆除

8.3.4 TCP可靠数据传输的实现

 8.4 用户数据报协议

8.4.1 UDP的特点

8.4.2 UDP数据报

8.4.3 UDP的工作过程

 习题

 实验与认知活动

第9章 应用层

 9.1 TCP/IP的应用层

 9.2 DNS服务

9.2.1 域、域名和域名空间

9.2.2 域名解析

 9.3 Web服务

9.3.1 Web的基本概念

9.3.2 WWW服务的实现过程

 9.4 E-mail服务

 9.5 FTP服务

 9.6 Telnet服务

 习题

 实验与认知活动

第10章 典型的IP网络及应用

 10.1 Internet

10.1.1 Internet的概念与组成

10.1.2 Internet的形成与发展

10.1.3 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

10.1.4 Internet的主要特点与应用

10.1.5 Internet的接人

 10.2 Intranet

10.2.1 Intranet的概念

10.2.2 Intranet的组成

10.2.3 Intranet的特点

10.2.4 Intranet的应用

 10.3 Extranet

10.3.1 Extranet概述

10.3.2 Extranet、Intranet和Internet的比较

*10.4 VPN

10.4.1 VPN的需求背景

10.4.2 VPN的定义与优越性

10.4.3 VPN的分类

 习题

 实验与认知活动

第11章 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11.1 网络管理概述

11.1.1 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

11.1.2 网络管理的功能模型

11.1.3 网络管理的信息模型与组织模型

*11.2 基于TCP/IP的网络管理

11.2.1 SNMP网络管理模型

11.2.2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11.2.3 几种流行的SNMP网络管理软件

 11.3 网络安全

11.3.1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11.3.2 网络安全模型

11.3.3 传输安全与加密技术

11.3.4 边界安全与防火墙技术

11.3.5 系统安全与入侵检测技术

11.3.6 网络病毒及其防范

 习题

 实验与认知活动

第12章 网络操作系统

 12.1 网络操作系统概述

12.1.1 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与特点

12.1.2 网络操作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12.2 常见的网络操作系统

12.2.1 Windows操作系统

12.2.2 UNIX操作系统

12.2.3 Linux操作系统

12.2.4 NetWare操作系统

12.2.5 几种网络操作系统的比较

 习题

 实验与认知活动

附录1 本教材所用图标的说明

附录2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9:5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