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桂系曾是长期与蒋介石集团分庭抗礼的地方实力派,在当时的中国政治舞台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本书试图以比较轻松的笔调,对新桂系从崛起到灭亡的过程作一简单勾勒,使读者诸君从它的兴衰成败中,对旧中国的军阀政治有所了解。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天下桂系--李宗仁白崇禧成败录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胡益安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新桂系曾是长期与蒋介石集团分庭抗礼的地方实力派,在当时的中国政治舞台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本书试图以比较轻松的笔调,对新桂系从崛起到灭亡的过程作一简单勾勒,使读者诸君从它的兴衰成败中,对旧中国的军阀政治有所了解。 内容推荐 本书重点介绍国民党桂系军阀李宗仁、白崇禧集团的兴衰。从崛起玉林到参加北伐,联蒋反共,再到军阀混战,参加抗战等等。此外,本书还涉及桂系与蒋介石集团及中国共产党错综复杂的关系。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国时期国民党新军阀的历史宿命及近代中国政治军事演进的脉络。 目录 第一章 异军突起 1.李、黄起家 2.玉林合流 3.倒陆征沈 4.掌控广西 第二章 投身北伐 1.两广统一 2.“策动”北伐 3.北伐“钢军” 4.反共“清党” 第三章 势力膨胀 1.逼蒋下野 2.龙潭大捷 3.操纵特委会 4.西征唐生智 5.粤桂之战 6.“二次北伐” 第四章 蒋桂战争 1.编遣会议 2.讨伐鲁涤平 3.丧师失地 4。后院起火 第五章 卷土重来 1.三巨头返桂 2.参与中原大战 3.黄绍竑投蒋 第六章 苦撑待变 1.粤桂携手 2.苦心经营 3.“七千俘虏” 4.两广事变 5.蒋桂言和 第七章 抗战八年 1.共赴国难 2.台儿庄大捷 3.李宗仁闲守汉中 4.白崇禧坐冷板凳 5.桂柳会战 第八章 竞选副总统 1.李宗仁位高权轻 2.白崇禧醉心“总体战” 3.敲响竞选锣鼓 4.明争暗斗 5.以退为进 6.蒋桂矛盾的激发 第九章 取蒋代之 1.高唱“和平”调 2.“逼宫”成功 3.“代理”与“继任”之争 4.拾起一副烂摊子 第十章 拒绝和平 1.“和平之门已启” 2.北平和谈的台前幕后 3.拒签《国内和平协定》 第十一章 走向覆灭 1.李宗仁“负责到底” 2.白崇禧顽固反共 3.李、蒋彻底决裂 4.新桂系覆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桂系有旧桂系和新桂系之分。以陆荣廷为首的旧桂系,经过1920年和1921年的两次粤桂战争,元气大伤,自此一蹶不振。其后虽也有短时间的回光返照,但终究挽救不了其彻底灭亡的命运。而将旧桂系赶出历史舞台的,却是一些原本在旧桂系服役的青年军人。他们在旧桂系被逐出广东之后,自成体系,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终获成功,形成一个新的以桂籍军人为核心的政治军事集团,人称新桂系,其领袖人物为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黄旭初等。 新桂系是靠两支武装起家的。一支是旧桂系粤桂边防军第一路李宗仁统领的十个连约两千人枪,内有俞作柏、钟祖培、伍廷飏、李明瑞、黄旭初等;另一支是旧桂系马晓军模范营黄绍竑率领的一千人枪,内有白崇禧、夏威、韦云淞等。这原本是两支互不统辖的武装,后来合二为一,构成了新桂系的武力基础。 为了叙述方便,暂且将李宗仁、黄绍竑起家的情况分头作介绍。 李宗仁,字德邻,1891年8月13日出生于广西桂林府临桂县两江乡木田木头村的一个耕读之家。李宗仁六岁人私塾,塾师就是自己的父亲。李家世代务农,虽让李宗仁兄弟“开蒙”读书,但也无非是要子弟稍知诗书,明白事理,将来能继承耕读的家风。某次,李宗仁与母亲、二哥德明在黄豆地里拔草。李母问兄弟俩长大后干什么?李德明说,他将来做个米贩子,因乡下米贩子既可贩米赚钱,又可以米糠饲养家畜,长年有猪宰杀。李宗仁说,他将来要做个鸭倌,一人养二三百只鸭子,既不需太多的本钱,又可鸭生蛋,蛋变鸭。李母对兄弟俩的回答都很满意。 李宗仁跟着父亲读了几年私塾,征得父母同意,进了新办的临桂县立两等小学。这是一所新式学堂,所学课程,除国文外,还有数学、英语、博物等私塾闻之未闻的课程。可李宗仁一开始就插入高年级,自然跟不上,读了两个学期,都是倒数第一名。他又是从乡下来的,衣着不入时,举止言行又有几分土里土气,被同学讥为“乡下傻瓜”。于是,他离开了学堂,辍学回家。 此时的李宗仁,已经十五岁了,家中条件不允许他再继续上学,只得外出谋取职业以补贴家用。正好省城桂林设立了省立公费纺织习艺厂,招收两百名学徒,学习纺织。在刚从南洋回来的父亲的支持下,李宗仁进人习艺厂当了一名学徒。学习半年,学会了纺织的初步技术。回到家里,买了一部新式织布木机,打算从事织布。但李宗仁所学的其实全皆皮毛,等到自己独立操作时,尽出洋相,只好作罢。 1909年,18岁的李宗仁考入广西陆军小学。 李宗仁进陆小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父亲的朋友湖南人李植甫是一位武术师,见他刚从习艺厂毕业回家,无适当职业,就劝李父让他去投考新成立的广西陆军小学。陆小是官费学校,待遇优厚,学生除供膳食、服装、靴鞋、书籍、文具外,每月尚有津贴零用,毕业后升学就业都有保障。因此,录取的名额虽只有一百三四十人,但报考者不下千人。 经过认真的准备,李宗仁考取陆小第二期备取第一名。到了开学的日子,李宗仁换上新做的鞋袜和长衫,雇了一挑夫,然后进城。先在西门大街找了个伙铺,将行李安顿好,然后去报到。谁知事出意料,校方竟拒绝他报到,理由是迟到十分钟。一个乡下青年,无钟无表,时间观念自然模糊,而陆小的负责人,都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学生,办事又极讲原则,毫不通融。李宗仁就以这十分钟之差,失去了上学资格。 好在他并不气馁,第二年再考,在三千名考生中被录正处。吸取上年教训,早早来到学校报到。李宗仁在陆小的同学中,有黄绍骇、白崇禧等人。他们几人后来成了新桂系的核心人物。 据李宗仁后来回忆说,他在陆小学习期间,非常用功,在校三年,从未请过假。体育锻炼也很认真,尤喜劈刺,动作敏捷勇猛,一交手就取攻势,每令对方胆怯,在同学中得了个“李猛子”的诨名。 李宗仁入学之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已成山雨欲来之势,当时全国各地的陆军小学、陆军中学,多数掌握在同盟会会员手中,被称为革命党人的巢穴。广西陆小成为广西同盟会活动的中心,李宗仁先是加入了同盟会外围组织“军事指针社”,不久又加人了同盟会。 辛亥革命后,广西陆小改为广西陆军速成学堂,李宗仁在陆军学堂继续学习了两年。毕业后,陆军学堂改称为将校讲习所,李宗仁作为优秀学生留下来。当上了讲习所的准尉见习教官,月薪十四元。开学后,升任少尉队副,月薪三十二元,未几又晋升为中尉,开始了他的从军之路。 过了一年,将校讲习所所长林秉彝携巨款前往上海购买新式装备,不料为十里洋场的声色犬马所诱惑,将公款花了个精光。广西都督陆荣廷得知这一情况后,一怒之下,明令将讲习所停办。李宗仁无事可做,只得回家务农。后经朋友介绍,到设在桂林的广西省立模范小学当了一名体育教员。 李宗仁教了一年书后,护国战争爆发,滇、桂两省为护国战争先锋,纷纷扩充军队,正是用人之际。李宗仁在将校讲习所的同事冼伯平,此时在滇军张开儒第3师任营长,乃邀他去所部任连长。于是,李宗仁辞去教职,重返军界。 李宗仁自漓江顺流而下,由梧州转赴南宁,准备到冼伯平部报到。不料到了梧州码头,遇见陆小一期同学朱良祺等人。旧友邂逅,惊喜交加。朱此时在滇军方声涛第4师第34团任营长,朱问李去南宁有何公干,李据实相告。朱氏闻之,决意留李在本营任连长,且不容分说,就让勤务兵把李的行李搬到第4师招待所安置下来,并立即呈请委派李为第l营第3连连长。不料委任状批下来,所报连长未准,改任为中尉排长。 这样一来,李宗仁既得罪了冼伯平,还低一级使用,心里难免懊恼。很快,第3师和第4师都开到了肇庆。忽然间又碰上了冼伯平。冼责怪李放着连长不干,却去“炒排骨”(排长),要李回到第3师。李支吾了一番,觉得很难开口,没有答应。 一次,朱良祺和冼伯平在一起吃花酒,李也陪坐在旁。提起李宗仁的事,冼责备朱不应拉李过去,又说,拉过去也就算了,却没有本事,让人家只当个排长。朱不服气,二人大吵起来,彼此甚至拔出了手枪。李宗仁夹在中间,觉得左右不是人。刚巧陆小二期同学李其昭在护国军林虎部第7旅第13团任连长,经李其昭介绍,李宗仁离开滇军,到了李其昭手下当了一名排长。 李宗仁刚接任排长,就赶上护国军讨伐亲袁世凯的广东都督龙济光。在粤中的高塘火车站,李宗仁所部与龙军交火。半夜时分,连长李其昭因胆怯,等不及向上级报告和批准,就假托腹痛,擅自将连长的职权托付给李,自己退到后方去了。李宗仁就当仁不让地行使连长职权,指挥部队作战。战斗结束后,李其昭不敢再回原部队,正式辞去连长之职,由李宗仁接任。 护国战争结束后,李宗仁所在的护国军第6军改隶于广东督军陆荣廷,第6军总司令林虎被任命为高雷镇守使,李随林虎驻防雷州海康县。 1917年4月,广东督军陆荣廷已改任两广巡阅使,坐镇南宁,以谭浩明为两广护法军总司令统率粤桂军分三路以援湘名义进入湖南。李宗仁所在营被调去参加护国军的中路军,入湘作战。在作战中,李宗仁有勇有谋,表现出色,被提升为营长。1919年2月,李宗仁奉调回粤,驻防新会。几个月后,改驻肇庆。 1920年,陈炯明在孙中山支持下,发动驱逐桂系的第一次粤桂战争,桂军大败,急向广西境内撤退。退到肇庆的莲塘口时,遭到粤军伏击。莲塘口宽约二三百米,两侧为高耸山峰。粤军在两侧的山坡及正面峡谷筑有工事,架设机枪,居高临下,以逸待劳。林虎和护国军第1军总司令马济组织几次强攻,均未得手。 李宗仁见此,便自告奋勇担任打通莲塘口的任务,林虎、马济闻之大喜。李指挥全营向莲塘进发,到了峡口附近,命令全营五百人就地散开,李自己带着掌旗兵和号兵走在前面。即将进入粤军射程之内时,命令号兵一齐吹冲锋号,全营蜂拥而上,冒死冲锋,竟将粤军正面阵地突破,并迅速扑向两翼山坡,一举夺取莲塘口。李宗仁此举为数万桂军打开了撤退通道,他本人也由此名声大振。 莲塘口一战的局部胜利,并不能扭转陆荣廷和桂系的失败局面。桂军全部退回广西后,林虎即辞去军职,去了上海,所部由黄业兴统领。李宗仁率部驻扎在兴业县的城隍圩。P2-5 后记 新桂系曾是长期与蒋介石集团分庭抗礼的地方实力派,在当时的中国政治舞台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本书试图以比较轻松的笔调,对新桂系从崛起到灭亡的过程作一简单勾勒,使读者诸君从它的兴衰成败中,对旧中国的军阀政治有所了解。本书在写作过程中,曾参考了大量的相关著述,由于体例的限制,在文中未能一一注明,仅将其主要者列于书末的参考文献中。此外,张俊领、乔喜英、文杰、储峰等同志也参加了本书的编写工作,在此一并致谢! 胡益安 2010年3月28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