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藏地区的纷争与角逐(1912-1939)》(作者王海兵)将1912~1939年发生在康藏地区的一系列大小战事置于康藏问题的发展脉络中来加以全面系统的考察,力图在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环境中和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下还原这段波澜曲折的康藏局势变迁史,《康藏地区的纷争与角逐(1912-1939)》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康藏地区的纷争与角逐(1912-1939)》(作者王海兵)将1912~1939年发生在康藏地区的一系列大小战事置于康藏问题的发展脉络中来加以全面系统的考察,力图在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环境中和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下还原这段波澜曲折的康藏局势变迁史。在此基础上,《康藏地区的纷争与角逐(1912-1939)》着重探讨了民国中央政府、川滇康青等地方军事势力、康巴精英以及西藏地方政府在康藏地区纷争中的权力互动和力量角逐给康、藏关系以及中央政府在康藏地区的政权建设带来的影响。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第二节 研究的缘起、方法与相关概念的解释
一 选题之缘由
二 研究路径与方法
三 相关概念的解释
第三节 研究资料的主要来源
第二章 尹昌衡西征与1912年的康藏局势变迁
第一节 清末民初之际的西藏与川边
一 清末西藏地区局势与川军进藏
二 西藏、川边地区统治秩序的瓦解
第二节 川滇军西征及康区秩序的恢复
一 尹昌衡西征及其对康区的经营
二 川滇军在西征过程中的龃龉
第三节 西征的中辍与对藏宣慰的开展
一 尹昌衡西征巾辍的原因分析
二 北洋政府对十三世达赖的怀柔与劝慰
第三章 康、藏划界问题:康藏纠纷的难解症结
第一节 清朝时期的康、藏界线变动
一清朝前期的康、藏划界
二川边新政时期的康、藏界务
第二节 民国初年康、藏划界问题的由来
第三节 西姆拉会议上的康、藏划界争执
第四章 1917~1918年的康、藏战争与藏案谈判的重启
第一节 西姆拉会议后的川边局势
第二节 1917~1918年的康、藏战争
一 康、藏战争的起因与进程
二 “朵麦基巧”移驻昌都
三 康、藏战争善后事宜之商谈
第三节 1918~1921年中英有关西藏问题的交涉
一 藏案谈判的重启及有关各方的反应
二 北洋政府对藏事的筹处
三 《寇松备忘录》的出台
第五章 1930年代的康、青、藏战事与康藏局势的演变
第一节 大白事件演变过程中的多方博弈
一 西康军政当局对大白事件的处理
二 西藏方面在大白事件中的态度
三 西藏地方面临的形势
四九世班禅在内地的活动及西藏方面的反应
第二节 相关各方在康、青、藏战争中的诉求
第三节 1932~1938年康、青、藏毗邻地区局势
一 西藏方面对朵基辖区防务的调整
二 1934年的邦达多吉事件
三 大金寺僧安置过程的一波三折
第六章 班禅返藏及旅京康巴势力对康藏局势的影响.
第一节 旅京康巴势力在康藏地区的活动
一 格桑泽仁在1932年康、藏战争中的表现
二 诺那等人人康与西藏方面的反应
第二节 九世班禅返藏与康藏局势的演变
一 班禅就任“西陲宣化使”
二 “护送班禅回藏专使行署”的西进
第三节 国民政府康藏边政实践之检讨
第七章 西康建省进程中的力量角逐(1927-1939)
第一节 康区民众对西康建省的态度
第二节 1932年格桑泽仁的建省实践
第三节 刘文辉的西康建省策略
第四节 对西康建省进程的几点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