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畅销书《西藏生死书》的作者索甲仁波切鼎力推荐的作品,著名演员《甄环传》女主角孙俪倾情推荐的作品!
享誉海内外的藏地当代最伟大的上师,最受欢迎、最有影响力的佛教上师,新浪微博粉丝80多万,首部于中国内地出版的著作!
索达吉堪布仁波切编著的《苦才是人生做才是得到(共2册)》——一部读后就能得到菩萨保佑的当代藏地幸福学心经。
“现代玄奘”,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最好的弟子为你开示。
谨将此书献给深陷生、老、病、死之苦的人们,愿他们从多方面洞察痛苦的真相,在佛陀的加持下离苦得乐,获得真实的利益。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苦才是人生做才是得到(共2册)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索达吉堪布 |
出版社 |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全球畅销书《西藏生死书》的作者索甲仁波切鼎力推荐的作品,著名演员《甄环传》女主角孙俪倾情推荐的作品! 享誉海内外的藏地当代最伟大的上师,最受欢迎、最有影响力的佛教上师,新浪微博粉丝80多万,首部于中国内地出版的著作! 索达吉堪布仁波切编著的《苦才是人生做才是得到(共2册)》——一部读后就能得到菩萨保佑的当代藏地幸福学心经。 “现代玄奘”,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最好的弟子为你开示。 谨将此书献给深陷生、老、病、死之苦的人们,愿他们从多方面洞察痛苦的真相,在佛陀的加持下离苦得乐,获得真实的利益。 内容推荐 《苦才是人生做才是得到(共2册)》由索达吉堪布仁波切编著。 《苦才是人生做才是得到(共2册)》内容简介: 苦才是人生(2践行版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 继《苦才是人生》出版后,无数读者依此点亮了自己的心灯,在生活、工作中,或多或少地得到了不同的利益。同时,他们也希望滋润到更多的佛法甘露。因缘具足,上师索达吉堪布又为大家奉上这本《苦才是人生(2践行版做才是得到)》(作者索达吉堪布)。 如果说《苦才是人生》让大家洞察了活也苦、死也苦,世间一切皆无常的真相,那《苦才是人生(2践行版做才是得到)》(作者索达吉堪布)这本书,则在此基础上更近一步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 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讲述了:人生本来就是活也苦,死也苦,有钱没钱都痛苦,但很多人就不明白这一点,遇到一点违缘就怨天尤人:“老天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我这么倒霉,所有的不幸全落到了我的头上?”却不知轮回的本性即是如此。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是一本帮我们解脱生老病死之苦的珍宝之书,里面讲了很多藏传佛教中解决各种痛苦的不同方法,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经常串习,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消除痛苦轻而易举。无论是事业、家庭、爱情,全都变得一帆风顺。把它请回家,就好像与佛陀朝夕相处,一呼一吸都得到了加持,不仅今生拥有不可思议的好运,而且后世也会得到一份幸福的保险。 目录 苦才是人生(2践行版做才是得到) 作者 序:愿大家以此得到点滴的利益 第一章 做,就是得到 1.学佛能为我带来什么好处 2.多做利他的事就不苦 3.想除苦,修“自他相换”就行 4.有些病,请交给佛来医 5.改变一种观念,就可能新生 6.怕老是没用的 7.有归宿感的人,晚年不会苦 8.人老了,投靠阿弥陀佛可能最有意义 9.念一声佛号,功德无法估量 10.死是大苦,请佛来帮您解脱 11.他若死时你救他,你若死时天救你 12.爱护物命,从点滴做起 13.孤独无援时,不妨试一试佛法 第二章 笑谈人间几多苦 1.苦才是人生 2.快乐并不可靠 3.祸不单行很正常 4.有钱有地位,苦就会少吗 5.“人有财发疯,牛有草发疯” 6.不过分追求金钱,财富才可能不期而至 7.你是那个总叫着“我要、我要”的人吗 8.布施不是非钱不可 9.天高不算高,心贪第一高 10.获取财富,不要盲目跟风 11.“得便宜处失便宜,贪什么” 12.其实,你并不穷 13.苦与乐的真谛 第三章 把无常变成人生的正能量 1.无论自己身上发生什么,都不必觉得很倒霉 2.懂得无常,才不为感情所伤 3.珍惜感情,绝不贪执 4.痴情不是奇迹 5.感情执著,必来自于前世怨仇 6.珍惜现在,比妄想未来更重要 7.把一天的生活当一生来观修 8.多修无常,得佛安慰 9.如果想专修一法,无常最为重要 10.警惕无常 11.无常绝不会按常理出牌 12.请为来世找寻方向 第四章 懂因果的人有福 1.嫉妒别人,只能害了自己 2.“名誉,是魔鬼对你的奉承” 3.骂人的果报相当可怕 4.做人要厚道 5.“害心是地狱的使者” 6.不要随便发恶愿 7.随喜恶人,恶报更大 8.一念之差,福报顿消 9.善心能带来最大的福报 10.心善的话,做什么都会积功累德 11.任何苦乐都不会无因无缘 12.有就享受,没有就坦然接受 第五章 佛的加持不可思议 1.学佛后,有些感应非常奇妙 2.一丝善念,胜过万千灵丹妙药 3.若想孝敬老人,教他用转经轮 4.转经轮可以让你心想事成 5.供佛就有大福报 6.右绕佛塔,功德无量 7.转绕佛塔时要有想法 8.有信心,狗牙也是佛牙 9.“我的妈妈叫绿度母” 10.当你的生活出现障碍时,祈祷莲师十分重要。 11.观修莲师,别的佛会不会生气 12.想除去负罪感,就念金刚萨卅心咒 13.积福是不是一种执著 第六章 孝顺父母的智慧 1.父母之恩,深似大海、高如须弥 2.尊敬长辈,连动物也懂 3.不要指使父母为自己做事 4.不恭敬父母,佛也曾遭报应 5.父母需要你时,你在哪里 6.绝对不敢轻视老年人 7.听老人言没错 8.最大的孝顺是让父母不再怕死 第七章 佛是这样关怀临终者的 1.再放不下就晚了 2.念“阿弥陀佛”,老少咸宜 3.极乐世界要经常想 4.睡觉时要吉祥卧 5.“生前拥有再多的财产,都比不上死后的一句观音心咒” 6.亡者已逝,请别再给他添苦 7.愿人人都掌握“刹那往生法” 8.别把“文武百尊”当泥菩萨 9.临终一念至关重要 10.人死后并非一了百了 第八章 看法决定活法 1.关爱可怜人,比供养菩萨的功德大 2.要想获得快乐,必须要有产生快乐的因 3.永远牢记自轻他重 4.纵有十分福气,也只享受三分 5.忘恩负义,天人也会嫌弃 6.挑剔别人前,请先挑剔自己 7.挑拨离间,来世变成哑巴鬼 8.谗言最容易让人轻信 9.善于倾听就是智者 10.“货物要过秤,方知其轻重” 11.有信仰,就能活出奇迹 附录 愿人人都能成就所愿:索达吉堪布精彩开示录 后记 请用你的感悟帮助别人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自序:认识人生之苦,才能找到幸福 第一章 人怎么活才能不痛苦 1.伟大和渺小只有一念之隔 2.追求错了,当然痛苦 3.乐观、悲观,一念之间 4.苦乐皆由心造 5.别人的肩膀靠不住 6.“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7.不能战胜苦难,它就是你的屈辱 8.“若欲长久利己者,暂时利他乃窍诀” 9.安忍的智慧 10.做人别学“一根筋” 11.易嗔之人,就连亲人都厌恶他 12.欲除痛苦,多念观音心咒 13.消除痛苦的六大法 14.藏地幸福密码 离苦得乐的幸福咒语 第二章 佛是这样为人处事的 1.有一种感动叫守口如瓶 2.不求以心换心,但求将心比心 3.对朋友要知恩、念恩、报恩 4.见别人短处,请勿轻易揭露 5.为别人着想,是最大的利己 6.千万不要忘记给你戴高帽子的人 7.学会敷衍不讲理的人 8.不远离小人,你就可能变成小人 9.说人过失,本身就是一种过失 10.对朋友要看在眼里,放在心里 11.感谢揭露你过失的人 12.不经逆境,怎能见真情 13.宁与君子结怨,不与小人为友 14.老友不可轻抛,新友不能全信 15.“愚者学问常宣扬,穷人财富喜炫耀” 16.自负的人一定会自取其辱 17.不知道就说不知道 18.不怕你犯错,就怕你掩饰 19.给内心好好整一下容 第三章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1.永远快乐的保险你买了吗 2.什么都想要,会累死你 3.感谢无常,让我们少受折磨 4.三种活法最快乐 5.越执著,失去越快 6.万事从调心开始 7.一切都会过去 8.幸福是怎样炼成的 9.莲藕是佛陀加持过的食物 第四章 感恩逆境 1.“我只希望我的事情失败” 2.学会借力,甩掉逆境 3.今日苦乃昨日种 4.忍是世上最难的修行 5.“忍”要经得起考验 6.八风吹不动 7.相信报应,方能苦从甘来 8.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9.智慧驶得万年船 10.不要紧,一切随缘 第五章 在说话中修禅 1.恶语伤人,会遭恶报 2.一谎折尽平生福 3.为什么你会弄巧成拙 4.说话算数 5.请别嘲笑有生理缺陷的人 6.“说法第一” 7.多说话有好处吗 8.闭嘴 9.哪些“闲事”必须管 10.“若说悦耳语,成善无罪业” 第六章 父母就是菩萨 1.母心如水,子心如石 2.尽孝等不得 3.孝顺并非只是给钱 4.要把父母的话当菩萨语 5.对父母永远要软言柔语 第七章 生老病死都有福 1.生死事大,早做准备 2.学佛的老人不痴呆 3.生老病死不过才一个轮回 4.不要临“死”抱佛脚 第八章 为什么我们的日子过得那么难 1.世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没有无常观 2.人80%的痛苦都与金钱息息相关 3.修心是一门技术 4.一切苦乐都是心在作怪 5.难得知足 6.财富宛若秋云飘 7.钱越多,欲望应该越少 8.越攀比,越吃亏 9.耍小聪明的下场都不好 10.把嫉妒心化为随喜心 11.比富不如比德 12.失败是如何炼成的 13.浪费时间等于谋财害命 14.学佛后我们能开什么神通 15.有利他之心的人福报才大 16.不图回报,反而有大回报 17.布施,只会让你越来越富 18.慈善不是钱,是心 附录 大欢喜——索达吉堪布开示录 后记 与智慧、慈悲同在 试读章节 佛陀告诉我们:人的一切快乐,都是从利益他人中产生的;一切痛苦,都是由只为自己而引起的。你若能明白这一点,并试着去慢慢改变,其实得到幸福很快,并且很长久。 当今这个时代,生活上跟以往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人们内心的痛苦、压力、烦躁,却比过去增加了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真可谓“得”不偿“失”。 过去,不少人以为有钱就会带来快乐,但后来有了钱才发现,快乐并没有如期而至,痛苦却是层出不穷。 美国盖洛普调查证明:按100分为满分的话,中国消费者在1994年,幸福指数是69分;1997年最高,达到71分;十年后的2004年,却降到了67分。 这说明了什么?在过去的十年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刚开始觉得很幸福,但没多久,幸福指数就日渐下挫。不说全世界,仅仅是中国,据统计,每年就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相当于每两分钟就有一人自杀身亡。 实际上,人生本来就充满了痛苦,不管你有钱有势,还是家境贫寒,都注定要经历各种苦。但凡夫人以为生活本该充满快乐,并对此寄予了厚望,一旦遇到违缘,就会难以面对、接受,甚至可能万念俱灰,选择一条“不归路”。 美国史学教授达林,曾写过一本书叫《幸福的历史》。主题就是:人类的幸福到底是什么?到底什么能给我们带来幸福? 答案是什么呢?“如同神话里盛过基督宝血的神杯一样,极致幸福也可能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 换句话说,真正的幸福是得不到的。这种观点,可以说与佛教中讲的“三界无安”不谋而合。 或许有人驳斥:“人生中并非全是痛苦,还是有一些快乐的。”话虽不错,但实际上。这些快乐都是暂时的、无常的,随时可能会变成痛苦。所以,我们的快乐,就像一块蓝布上的小白点,只是偶尔的点缀,却不是人生的底色。 还有人以为,快乐存在于感官之上,比如身体的接触、悦耳的声音、漂亮的东西……确实,这些都可以带来快乐,但这种快乐特别肤浅,有时候通过药物也可以获得。 其实,真正的快乐来自内心,人要想离苦得乐,就必须从内心下手。 怎么下手呢? 关键要知道:痛苦的根源是对自我的执著。因此,一旦你试着不再执著自我,将生活的重心转为利他,你会发现,原来压得你喘不过气来的东西,譬如对名利的殚精竭虑、对感情的患得患失,不知不觉中就不在了。 有个教授和一个学生在田间小道上散步,突然看到地上有双鞋,估计是附近一个农夫的。学生对教授说:“我们把鞋藏起来,躲到树丛后面,看看他找不到鞋子的感受怎么样?” 教授摇摇头:“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你可以通过帮助他给自己带来更多快乐。你在每只鞋里放上一枚硬币,然后躲起来观察他的反应。”学生照做了,随后他们躲进了旁边的树丛。 没多久,一个农夫来到这里,把鞋往脚上套去。突然,他脱下鞋弯下腰,从里面摸出了一枚硬币,脸上一下充满了惊讶和欣喜。他又继续去摸另一只鞋,又发现了一枚硬币。这时,教授和学生看见他激动地仰望着蓝天,大声地表达着自己的感激之情,话语中谈到了生病无助的妻子、没有东西吃的孩子…… 学生被这个场景深深地感动了,他的眼中充满了泪花。这时教授问:“你是不是觉得这比恶作剧更有趣呢?” 学生说:“我感觉到了以前从不曾懂得的一句话——给予比接受更快乐!” 佛陀告诉我们:一切快乐,都是从利益他人中产生的,一切痛苦,都是由只为自己而引起的。你若能明白这一点,并试着去慢慢改变,其实得到幸福很快,并且很长久。 P16-18(《苦才是人生(2践行版做才是得到)》) 序言 今年因为偶然的机会,写了一本《苦才是人生》,得到不少人的认可和支持,说看后多了一分坦然面对痛苦的力量,对生活、对工作、对人生挺有帮助,这让我非常欣慰! 不过,也有人问我:“这些道理虽好,我也都懂,但平常遇事还是用不上,该怎么办呢?”其实,这就是知道与做到之间的差距。 在唐朝,自居易曾去拜访鸟窠道林禅师,问:“什么是佛法大意?” 禅师说:“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自居易听了十分失望:大名鼎鼎的乌窠禅师,竟然会如此平常,毫无玄妙高超之处。于是不悦地说:“这个道理,三岁小孩也知道。” 禅师答言:“三岁小孩虽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的确,道理再高妙,如果只停留在字面上,认为自己已经懂了,却从来没有在现实中用过一次。那么,道理就是道理,你就是你,你与道理之间的距离可以跑一匹马。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从佛法中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你最好的方法,可你从来不去做的话,到头来也于事无补。就像医生给你治病,你若拿着药方却不吃药,这药再可以起死回生,你的病也好不了。 陆游也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书本上得来的,始终很表面,要想知道它对自己究竟有没有用,只有亲自做一做才会明白。 所以,这本书的名字叫《做才是得到》。里面的很多殊胜窍诀,只有当你真正去做了、尝试了,依靠佛法无形的加持,你的身体上、心灵上,才会或多或少得到不同的利益。 不过,饭要一口一口吃,不可能一口就吃成胖子;路要一步一步走,不可能一步就跨过千里。同样,调心也要一点一点来,不可能修了几天就想超凡入圣。只要你今天比昨天有一点进步,这就值得欢喜了。如此日积月累,滴水才可以穿石。 当然,书中的有些内容,也许超出了有些人的认知范畴,一下子似乎很难接受。但不要因为跟自己的教育相反,就一概排斥、否认,“我觉得这在忽悠人”、“我觉得这不可能”…… 要知道,我们的分别念并不可靠,佛陀也曾说:“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尤其对于比较陌生的领域,最好是以理性智慧来抉择、观察,而不能单凭“我觉得”来下定论。毕竟,我们已被自己的分别念欺骗很多次了。 如今在西方,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接受并认同佛教的理念,并将之应用于临床治疗、临终关怀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惊讶的成果。以前对佛教抱有成见的人,也不得不以全新的视角,对深奥的佛教理论重新探讨。所以,佛教到底是迷信,还是智信?相信时间会慢慢给出一个清晰的答案。 其实,你信不信佛教,这个并不强求。然而,人生在世,你我都难免生老病死,而佛教中,正好有面对这一切的殊胜窍诀。假如你用了别的方法都于事无补,那么,试一试佛教又有何妨呢? 索迭吉 于中秋月夜有感而发 2012年9月30日 后记 曾有一个小故事很打动我: 暴风雨过后,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卷上岸的小鱼。它们都困在那里,虽然近在咫尺,却回不了大海。 这些小鱼,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千,小鱼们都会干死。 此时,出现了一个小孩的身影,他不停地蹲下捞起小鱼,并用力把它扔回大海。大人见后,忍不住嘲笑道:“小鱼这么多,哪里救得完?你这样做谁在乎?” 小孩一边扔一边回答:“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同样,如今在这个世间上,迷惑、苦恼的人数不胜数,当你看完了这本书后,假如内心有一丝丝收获和感悟,请用这份力量去帮助他们,哪怕只有一个也行。因为,他在乎! 索迭吉 2012年9月30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