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整合青年、凝聚青年,青年社会组织是一个有机平台和组织载体。把青年吸纳和整合进不同的青年社会组织之中,尔后对青年社会组织进行有效引导,是确保社会安全的重要路径。康晓强著的《现代国家治理视域下共青团与青年社会组织的关系建构》视角新,社会现实感强。青年社会组织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还不长,相关研究成果也不多,与其迅猛发展的趋势相比,研究应及时跟进。因此,本书不仅具有学术价值,也有很强的现实价值。与相关研究成果相比,在研究设计和理论深度方面有所拓展。以上海、湖北、贵州作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代表进行调研,力求全面掌握我国青年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同时,在对青年社会组织的“元理论”分析论证方面也将有所创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成长、成熟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结构的转型、变迁,青年的组织化需要不仅没有式微反而有强化的趋向,呈现出“场域”多样化、运行网络化、项目多维化等鲜明特征。青年社会组织的涌现、踊跃,不仅直接影响共青团组织体系的重构,也直接影响共青团与青年之间的关系建构。如何处理好共青团与青年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不仅关乎青年社会组织自身的生长,也关乎共青团的结构转型和功能转型,日益成为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议题。康晓强著的《现代国家治理视域下共青团与青年社会组织的关系建构》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界定共青团、青年社会组织概念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国家治理的理论视角,辩证剖析共青团与青年社会组织之间的竞合关系,全面梳理共青团对青年社会组织的政策取向,揭示改革开放以来共青团的转型逻辑,进而提出共青团有效引导青年社会组织的发展路径。
绪论
第一章 中国共青团:基本属性、组织定位与职能结构
第一节 中国共青团的基本属性
第二节 中国共青团的组织定位及其衍化逻辑
第三节 中国共青团的职能结构及其变迁
第二章 回归青年本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青团三次转型的历史逻辑
第一节 突出“维权”:共青团的第一次转型
第二节 服务青年:共青团的第二次转型
第三节 全面改革:共青团的第三次转型
第四节 共青团三次转型的历史逻辑
第三章 青年社会组织:基本界说、主要表征与关系结构
第一节 青年社会组织的基本界说
第二节 青年社会组织的主要表征
第三节 青年社会组织与共青团的关系结构
第四章 共青团与青年社会组织之间关系的理论支撑
第一节 既有理论视角及其局限性
第二节 基于现代国家治理的理论视角:可能性与可行性
第五章 共青团引导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的实践形态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共青团对青年社会组织的政策取向
第二节 近年来共青团培育发展青年社会组织的四大亮点
第六章 引导青年社会组织有序有效发展的趋向
第一节 青年社会组织再认识
第二节 注重对青年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
第三节 强化对青年社会组织的有效监管
第四节 加强青年社会组织自身建设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