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关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精神,为大众家庭编写的一本指导性、示范性食谱,以帮助人们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促进健康。本食谱适宜于普通家庭3~5人用餐。书的前半部分是按照一年四季不同气候特点而编制成一日三餐食谱;后半部分则是对全年食谱中所涉及的主食、菜品制作方法进行一一介绍。读者可根据我国地域、习俗及个人需要,本着食物多样、营养平衡的原则,对食谱中的主食、菜品进行相应的同类互换,即以粮换粮,以菜换菜、以肉换肉等,如大米与白面或粗粮之间、畜肉与禽肉之间、同类蔬菜之间互换等,而不必生搬硬套。本书以其科学性、实用性和操作性极强的特点,必将成为家庭厨房的好帮手。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营养科学知识,吃什么,如何吃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广大科学工作者在这方面推出了很多理论著作,但是如何把这些理论变为普通民众的具体行为,应用于一日三餐之中,中间仍然有不小的距离。
这部书是几位长期从事养生与食品营养的专业工作者,根据新修订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通过科学分析,精心挑选与搭配,反复征询各方意见而编排的。表面看只是一部简单的家常食谱,其实质却是融人了较强的营养科学理念,同时兼顾了色香味的搭配,是颇费一番苦心的。这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益探索,对于推广普及科学的膳食理念与行为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该书根据一年四季不同气候特点和食物供应情况,分别制定了春、夏、秋、冬四季食谱。每个季节安排四个星期的日常食谱和一个星期的保健养生食谱。以一周为一个单元,比较符合现代人的工作习惯和休假制度。每天的食谱都充分考虑了一日三餐的能量供应和营养素搭配的丰富全面,尽量做到营养平衡。每餐食谱在食物品种选择与数量上,根据现代中国家庭的组成特点,安排以适宜于普通家庭3~5人用餐,这就减少了因就餐人数不同而需要繁琐计算的麻烦,大大提高了读者的选择范围。
本书以其科学性、实用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必将成为家庭厨房的好帮手。愿每个读者都能做到合理营养,平衡膳食,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生活欢乐!
夏季饮食养生常识
夏季一般是指立夏后的农历四月,芒种后的五月和小暑后的六月,古称三夏,又作炎夏。进入夏季,暑气渐盛,日光强烈,酷热蒸腾,人在高温环境中生活和工作,体温调节、水盐代谢以及消化、神经、循环、内分泌和泌尿系统都会发生显著变化,导致人体代谢增强,营养素消耗增加,出汗增多,许多营养素从汗液流失。另外,夏季人的食欲普遍降低,消化吸收不良又会限制营养素的正常摄人。这些都可能导致人体营养素代谢紊乱,甚至引起相应的营养缺乏症或其他病症。为增强人体调节机能,使各种生理机能适应高温季节的变化。在饮食调理上应引起充分注意,以保证人体的健康。主要应遵循两条基本原则:一是饮食要清淡,二是应选择易消化吸收之物。
主食的选择上。以米饭、面食为主,早晚可喝点清淡爽口,易消化的牛奶、豆浆、绿豆稀饭等。但不宜多吃甘温滞气的糯米、马铃薯、甘薯等。
肉食的选择上,可选营养丰富、滋阴补气的肉食,如猪瘦肉、牛肉、兔肉、甲鱼、鲫鱼、乌龟、泥鳅和鸭子等。最好不要吃食性偏温的羊肉、狗肉、鹿肉、鲤鱼、肥肉等。
蔬菜的选择上,应选择清淡而富有营养、消暑益气的蔬菜,如豆芽、豆腐、蘑菇、木耳、海带及各种绿色蔬菜。少吃性味辛温的韭菜、香菜(芫荽)、葱、辣椒等食物。
水果的选择上,西瓜、番茄、梨及香瓜等可常吃,但不宜多吃李子、杏。
其他食物的选择上,啤酒可适当喝一些,烈性酒最好不喝;橘子晶、菠萝晶、山楂晶可用冷开水冲饮,少吃或不吃冰棒、冰水等冰凉饮料。
夏季暑热,肠胃功能受其影响而减弱,因此在饮食方面,要调配好一日三餐,细粮与粗粮要适当搭配吃,一个星期应吃三餐粗粮。稀与干要适当安排。夏季以二稀一干为宜,早上吃面食、豆浆,中餐吃干饭,晚上吃粥。荤食与蔬菜搭配合理,以青菜、瓜类、豆类等蔬菜为主。辅以荤食。肉类以猪瘦肉、牛肉、鸭肉及鱼虾类为好。老人以鱼类为主。辅以猪瘦肉、牛肉、鸭肉。
炎热季节。会使人消化功能降低,胃口不好,出现乏力倦怠、胃脘不适等症状,有的发生胃肠道疾患。因此。夏季还必须采取饮食调节,保护和增强胃肠功能。
要适当吃一些苦味食物。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碱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如苦瓜、苦菜以及啤酒、茶水、咖啡、可可等苦味食品,不仅能清心除烦、醒脑提神,且可增进食欲、健脾利胃。
注意补充盐分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钙、钾、铁等。这样可减少体内糖类和组织蛋白的消耗,有益于健康。也可多吃一些富含上述营养成分的食物。如西瓜、黄瓜、番茄、豆类及其制品、动物肝肾、虾皮等,亦可饮用一些果汁。特别是要注意补钾,暑天出汗多,随汗液流失的钾离子也较多,由此造成的低血钾现象。会引起倦怠无力、头昏头痛、食欲不振等症候。热天防止缺钾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含钾食物,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较多的钾,如草莓、桃、杏、荔枝、李子等水果:青菜、芹菜、毛豆、大葱等蔬菜。茶叶中亦含有较多的钾,热天多饮茶,既可消暑,又能补钾。
不能过食冷饮。气候炎热时适当吃一些冷饮或饮料,能起到一定的祛暑降温作用,但过量食用,会使胃肠温度下降,引起不规则收缩,诱发腹痛、腹泻等疾患。胃肠喜暖怕凉,过食冷饮会损伤脾胃,影响食欲,甚至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夏天还要注意讲究饮食卫生。膳食最好现做现吃,生吃瓜果要洗净消毒。在做凉拌菜时,应加蒜泥和醋,既可调味,又能杀菌,而且增进食欲。饮食不可过度贪凉,以防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
夏季养生进补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应选择具有清淡滋阴功效的食品,诸如鸭肉、鲫鱼、虾、瘦肉、食用蕈类(香菇、蘑菇、平菇、银耳等)、薏米等。此外,亦可进食一些绿豆粥、扁豆粥、荷叶粥、薄荷粥等“解暑药粥”,有一定的驱暑生津功效。脾虚的老年人应选择食用健补脾胃、化除湿邪、性质平和的补益食品,如用红豆、薏米等煮烂后加糖食用,是很好的滋补食品。其他如冬瓜汤、绿豆汤。也是经济实惠的补品,既能解暑止渴,亦能生津凉血。P22-23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科学知识的普及,合理膳食逐渐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时尚。中国营养学会2007年9月重新修订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而本书正是根据《指南》精神,为普通家庭编写的一本指导性、示范性食谱。其目的就是将科学膳食的理念和做法推广到千家万户。
合理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而平衡膳食又是合理营养的根本途径。所以说,为广大民众提供科学合理的健康食谱,指导人们平衡膳食,合理摄取营养,避免由不合理膳食引发疾病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营养科学知识,吃什么,如何吃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广大科学工作者在这方面推出了很多理论著作,但是如何把这些理论变为普通民众的具体行为,应用于一日三餐之中,中间仍然有不小的距离。
这部书是几位长期从事养生与食品营养的专业工作者,根据新修订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通过科学分析,精心挑选与搭配,反复征询各方意见而编排的。表面看只是一部简单的家常食谱,其实质却是融人了较强的营养科学理念,同时兼顾了色香味的搭配,是颇费一番苦心的。这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益探索,对于推广普及科学的膳食理念与行为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该书根据一年四季不同气候特点和食物供应情况,分别制定了春、夏、秋、冬四季食谱。每个季节安排四个星期的日常食谱和一个星期的保健养生食谱。以一周为一个单元,比较符合现代人的工作习惯和休假制度。每天的食谱都充分考虑了一日三餐的能量供应和营养素搭配的丰富全面,尽量做到营养平衡。每餐食谱在食物品种选择与数量上,根据现代中国家庭的组成特点,安排以适宜于普通家庭3~5人用餐,这就减少了因就餐人数不同而需要繁琐计算的麻烦,大大提高了读者的选择范围。
本书以其科学性、实用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必将成为家庭厨房的好帮手。愿每个读者都能做到合理营养,平衡膳食,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生活欢乐!
中国营养学会前理事长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前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