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锁”是一套写给小朋友的故事书,分为春、夏、秋、冬四部曲。小朋友可以自己读,也可以要家长陪着读。有心的家长甚至可以上网查找出现在故事里的各种生物、节气以及民俗,再补充说给孩子听,延伸他们的想象与趣味。
作者古梅女士花了五年时间撰写这一套书,其间孜孜不倦地参阅各种有关节气、民俗、传说、生物以及生态的相关资料,作为故事的写作依据。因此,这部乍看像是随意虚构的故事书里,却随处穿插着精心搜集的节气故事、民俗典故、各节气下的生物与生物活动,以及生生相克的生态平衡机制。
这本《春天的魔法(魔锁四部曲)》是其中一册。
古梅女士创作的《春天的魔法(魔锁四部曲)》讲述了:春天的夜晚,八岁的小女孩佳佳望着属于春天的北斗星,想到赖婆婆在果园中说起种种春天的故事,多么不可思议!那美丽的北斗星正是节气的指南针呢……突然,星空里的北斗星幻化成一辆马车,闪闪亮亮地飘到佳佳窗前,驾车的车夫却是一只人模人样会说话的老鼠……
“当然,哈哈妹,我在这儿啊!”
小黄蝶突然出现在窗前,闪动着小翅膀向她说:“挟看呀!你的北斗七星车要接你去玩呢。”
佳佳看看窗外,哇!一朵浓灰色的云飘浮在窗前,而一辆闪着金星的马车正停在云上。一匹白色的马,正仰着头吐气,奇妙的是,白马身上也有一对像大老鹰一样的翅膀。佳佳正犹豫着,马车前的车夫尖着嗓子已经开始叫了起来:“哈哈妹,快些呀,我老田可是不等人的!”
“你是谁?你怎么也喊我哈哈妹?”佳佳只看到车夫头上戴着一顶方方的大礼帽,声音从礼帽中透出来。
“失礼得很,我应该尊称你佳佳小姑娘。”帽子被车夫取下来了,露出来两只尖耳朵和一张老鼠脸,它嘴边细细长长,左右规矩排列的三条胡须很夸张地闪动着。然后一鞠躬,长长的老鼠尾巴翘得高高的:“佳佳小姑娘,请快上我的七星车,我的车是不等人的。瞧,马儿的蹄子在动了呢!”
“走吧!快点呀!”小黄蝶已飞上了七星宝车。
佳佳身子一轻,跳上宝车。“咻”的一声,宝车立刻飞上了天空。
佳佳看到身边飞过的星星,乐得哈哈大笑了起来。
“我要怎么称呼你呢,先生?”佳佳问车夫。
“喊我老田吧!我是天界的车夫,知道吗?天神选车夫是很严格的,我等了三千年,才等到这个职位。”
“三千年?老田?你像只老鼠。”佳佳的表情有点想笑。
“对,本人是三千年的老鼠,别小看我是只田鼠,我可是人类的好朋友。”
“你怕猫吗?”佳佳好奇地问。
“猫?在仙界它可没有地位,它又不如我会拉车,我不怕它。”老田把下巴抬得高高地说。
“真的?”
“啊!小姑娘,我老田已经有三干岁了,我会骗你吗?”
“晤!也许吧!可是我喜欢猫咪!我不喜欢老鼠。”佳佳说。
“咄!”老田大叫一声,马鞭扬得高高的,车子一下子从云端冲向地面,因为速度太快,佳佳差点从宝车上摔下来。 “喂!小心点啊!”
一个声音在左边响起,一个骑着扫帚的小男孩,跟在宝车边,向佳佳打招呼。
“你是谁?怎么骑着扫帚飞啊!”佳佳大声问。
“我叫彼得,喂!你叫什么名字?”彼得的大扫帚像一尾大鱼,在佳佳的七星宝车边游来游去。
“我叫佳佳,彼得,你这样看来好危险呀!”
“哈哈,才不会呢,坐上我的扫帚,想到哪,就去哪,唔——”扫帚飞快地在佳佳的车周围绕了一圈,“你要不要跟我一块去玩呀!”
“走开,讨厌的小男孩。”老田挥舞着马鞭,“不要耽误了我的行程。”
彼得一点都没有要离开的意思,反而和七星宝车并排向前飞行,还探头看着佳佳,圆圆的大月亮像家中的大电灯,照亮了彼得整个脸庞。佳佳这才发现,彼得是个金发碧眼的外国男孩。
“你是外国人?”佳佳惊讶地问。
“哈哈,我是西方的孩子,你是东方的女孩,是吗?”彼得的金发,在风中吹得竖起,云朵从他身边一片一片飞过去。彼得有时会离开七星宝车,穿向云中,很快地,又从云中穿出来,和宝车并行奔驰。P10-11
“魔锁”是一套写给小朋友的故事书,分为春、夏、秋、冬四部曲。小朋友可以自己读,也可以要家长陪着读。有心的家长甚至可以上网查找出现在故事里的各种生物、节气以及民俗,再补充说给孩子听,延伸他们的想象与趣味。
故事的主角是爱幻想的小女孩佳佳,每一篇故事的篇名都取自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节气名(譬如立春、雨水、惊蛰等),或者和节气有关的各种传统民俗节日(譬如迎春、咬春与龙抬头)。而故事里则随着节气的变化出现许多大自然的各种生物(譬如田鼠、小黄蝶、黑蜘蛛,乃至于大部分读者都会感到陌生的陡头菇、密环菌菇、河乌鸟等),以及各种民俗传说中的人物(譬如雷公爷爷、花仙子等)。
作者古梅女士花了五年时间撰写这一套书,其间孜孜不倦地参阅各种有关节气、民俗、传说、生物以及生态的相关资料,作为故事的写作依据。因此,这部乍看像是随意虚构的故事书里,却随处穿插着精心搜集的节气故事、民俗典故、各节气下的生物与生物活动,以及生生相克的生态平衡机制。
以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写作,因为古梅女士期待着:“这种大自然的规则,用有趣又感性的故事让孩子们在阅读中理解,非但将老祖宗的智慧传承下去,也同时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保有感恩惜福的心。告诉他们,天地的博大,给了万物惊人的潜力;无穷的宝藏,永远带给人间无尽的希望。在过度科技化的今天,让大自然的魔法成为一把神奇的钥匙,启开孩子们失去对万物景仰而机械化的心灵。”
这样一种创作的想象与动机,确实极其吸引人。所有民族的文化都源自于农业、农村与大自然,人在各种不同的地理区位和节气变化下被培育、激发出各种细致、丰厚的情感,成为所有人文精神的起源,并从而形塑了各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一旦失去了这份情感,人文的精神将断送其源头,而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亦将失其情感上的血脉。
由于古梅女士有丰富的剧本写作经验以及儿童文学教学经验,因此这一套书的风格较接近儿童剧本,隐藏着作者丰富的视觉想象与剧情,以及各种生物与民俗的影像。可惜的是这些剧情与视觉的想象往往无法用文字充分呈现。
假如这本书可以有丰富的插画①,或者以动画、多媒体有声书等形式出版,可以预期它将会更吸引小朋友,更能带动小朋友的兴味和想象,也更贴近古梅女士写作时的用心。让我们期待它以新的面貌再度出现在小朋友面前,丰富他们的童年,也延续我们共同的历史与文化。
台湾“清华大学”教授彭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