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第一章 大国与小国的优势和局限性
第二章 就业和住房政策
第三章 土地和基础设施
第四章 跨国公司与市场
第五章 国家资本主义和企业家精神
第六章 公共财政的原则
第七章 新加坡经济建设的领导者
第八章 宏伟的纪念碑、伟大的思想和灵活的政策
第九章 公务员和企业家不同的思维方式
第十章 公共政策的成功与失败:新加坡40年经验(1960—2000)
第二编
第十一章 新加坡长期生存和发展之路
第十二章 对人物、制度和政策的个人记述
第十三章 一场政治历程的见证人
第十四章 21世纪的新加坡精英
第十五章 发展中的个人权利和公众利益:新加坡的经验
第十六章 历史的转折点
第十七章 中国的心脏
第十八章 石油与经济稳定
第十九章 就业和成长
第二十章 收入不均和经济成长
第二十一章 浮动汇率
第二十二章 哪里可能出错?
第二十三章 中国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吗?
作者鸣谢
新加坡的经验到底是什么?保守的政治家看到的是威权政治的成功治理,国有企业老总看到的是新加坡国有企业的成功和高效率,一些政府官员看到的却是高薪养廉。大家各取所需,都要拉上“新加坡经验”的大旗。严崇涛编著的《新加坡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从另一个角度来剖析新加坡经验的误区。
新加坡政府无疑是一个强势政府,第一代领导人强调政府的威慑作用,连小学生从小都要被灌输尊重权威的观念。但是,民意的监督通过民主政治起作用。“市长”不敢混日子,不敢奢望在这里当不好可以调到别的市去当市长。新加坡的政联公司不像一般的国有企业可以躲在国内市场中舒舒服服地享受政府的保护,以企业的多重社会责任掩盖管理的无效率。新加坡早期的生存环境迫使政府官员学习如何依据市场规律在商场上拼搏,而不是反过来,运用权力,逼迫商人学习官场规则。
在新加坡发展的初始阶段,新加坡政府是没有能力实行“高薪养廉”的。“那个时候的人都有一种使命感,我们并不在乎薪水,只想着完成工作。我们目睹新加坡的成长,那是一种激动人心的情景。我们最开始的20年大概都是这样。”新加坡政府是在1994年才开始实行将部长和高级公务员的薪水与私人企业高级主管人员收入挂钩这一做法的。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吸引人才到政府部门工作。
建国初期的新加坡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没什么两样,贪污与腐败处处可见。李光耀“铁腕护廉洁”,集中力量对付“大鱼”,实行“反贪污没有例外”的铁腕政策,亳不留情。经过李光耀和人民行动党政府的努力,廉洁正直的气氛逐渐在政府部门内形成,成为反贪的一股威慑力量。
新加坡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对其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是新加坡成功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新加坡公务员一向低调,即使退休后也大都选择保持缄默。从公务员的角度对新加坡经济发展和公共行政管理经验与教训进行的总结与分析十分少见。严崇涛先生的《新加坡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恰好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严先生以顶级公务员的身份亲身经历和见证了新加坡40多年的发展,并且直接参与了重要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其对新加坡发展经验的观点和看法具有极高的权威性。更难能可贵的是,严先生对历史教训和存在的问题也毫不讳言,充分体现了老一辈公务员强烈的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