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曹操奋斗之道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唐文立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3.无限接近皇帝

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人们对政治的热情太高了,这一点在启蒙教育里就体现得淋漓尽致,甚至牙牙学语时,就跟着大人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俨然每一个人长大了都要成为政治家,受这样的教育,想不做政治家都难。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最不缺的就是政治家,随便拉出一个不识字的农民,也能给你上上政治课,讲讲天下事。

平定了兖州,又找到了组织,曹操的政治热情就更加高涨了,又开始憧憬“治世之能臣”的理想了。也正在这时,谋士毛玠给曹操规划了一幅未来的宏图,同时也为曹操制定了平定天下的方略。毛玠说:“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今袁绍、刘表,虽士众民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三国志·魏书·毛玠传》)

从这份方案可以看出,毛玠也是政治家,根据“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的形式,毛玠提出了“奉天子以令不臣”大手笔;为了保证大战略的实现,必须改变“生民废业”的状况,毛玢提出了“修耕植”;面对“公家无经岁之储”,毛玠提出了“畜军资”。这个方略被易中天先生赞为“‘曹操版’或‘毛玠版’的《隆中对》”,此言不差。

面对这份方案,据史料记载,曹操是“敬纳其言”,而且在曹操接下来的政治行动中均一一实践。这三项建议中,第一项是迎奉天子,毛玠提出建议的时候,天子远在关中,被如狼似虎的关西军包围着,没法儿迎奉。但没过多久,汉献帝就开始东归了。正当曹操想奉迎皇帝而不能的时候,汉献帝回到洛阳了,对曹操来说,无疑是天上掉下大宝贝。

但当时对皇帝有想法的人肯定不在少数,不过能真正有实力角逐的并不多,群雄中也就是张杨、袁绍、曹操、袁术、吕布几个。  首先,虽然在袁绍打算立刘虞为帝的时候,袁术坚决支持汉献帝,但那只是托词,真实的打算是自己做皇帝,所以袁术是不会去迎接皇帝的。其次,汉献帝到河东的时候,张杨是第一个救驾的,并供给粮草。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以说,张杨是最有条件迎立汉献帝的。但是,这位张杨同志太善良了,这样的秉性哪能在乱世安身立命。《汉末英雄记》记载:“杨性仁和,无威刑。下人谋反,发觉,对之涕泣,辄原不问”。人家都要杀他了,发觉后,和对方一起哭,就这样算了,敌我矛盾,焉能如此心软。

这样一来,在这些人物中,就剩下吕布、袁绍、曹操三个人了。

其实汉献帝当初首选既不是拥有大半河北的袁绍,也不是拥有精兵强将的曹操,而是吕布。东归路上受尽郭汜、李催和张济折磨的汉献帝,实在是太怕西凉军人了,也许在这个年轻的皇帝看来只有吕布能镇住这些西凉人,吕布能杀掉董卓,当然也能摆平董卓的那些手下。虽然汉献帝抛出了媚眼,但和天子谈恋爱是要花钱的,刚刚被曹操打败的吕布实在是没有资本,而且当时吕布自己也正在闹粮荒,对于迎立汉天子这件事买在提不起兴致。

所以说,迎立汉天子的第一难题就是“粮食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其他的就没有意义。而这个问题恰恰就是当时群雄面临的最大问题,吕布正是因为粮食问题而被淘汰出局,失去了奉迎天子的资格。还是那句话,吕布的粮食不多,曹操家也是余粮有限。由于当初接受荀或的建议,曹操在打吕布的同时抢收了许多小麦,所以曹操的日子还是能过下去的。

就是这样,到最后,实力并不是最强,距离不算近,机会很一般,皇帝并没有抱很大希望的曹操脱颖而出。

4.奉迎天子

尽管曹操对奉迎皇帝这事很热心,但集团也出现了“拥汉”和“反对拥汉”两种论调,而且反对拥立汉天子的占多数。

天子究竟是块肥肉,还是个累赘?绝大多数武将看不透其中的道道,夏侯悖和许褚的态度折射出众武将的心声:这些年没有皇帝我们不是活得很滋润吗?照样可以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多快活,多逍遥自在。干吗弄个皇帝过来管着我们,还得朝拜请示,太麻烦了。

曹操一时拿不定主意,就把此事交给他的智囊团。荀或和程昱早就看到了汉献帝的潜在价值,坚决支持迎立。不过,二人的想法还是有细微差别的:荀或的想法较单纯,力挺曹操为匡扶汉室的正义事业而奋斗终生;程昱则纯粹是为老板着想,他在附和苟或的意见之后,着重强调了迎立汉献帝对曹氏集团的重大意义。曹操自然明白程昱想表达的是什么,也就顺势点点头,说:“是啊,我们不能让那些奸臣阴谋得逞,还是要挑更重的担子,人不能总为自己考虑,你们说是不是?”

……

P164-166

目录

一、家世不能承受之轻

 1.这天是老刘家的

 2.这个宦官不简单

 3.曹家的崛起

 4.曹嵩是谁家的儿子

 5.曹嵩有个好爹

 6.无法选择的出身

二、“曹三代”的成长

 1.“曹三代”出场

 2.看上去幸福的童年

 3.人生第一课

 4.性本痴顽

 5.皇帝成了宦官的儿子

 6.伟大的友谊

 7.读书时代

 8..桥大爷看上了曹操

 9.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0.曹操是一位好青年

 11.一句话的力量

三、做贤臣还是做奸雄

 1.曹家有郎初长成

 2.初出江湖

 3.史上最牛部尉

 4.这顿棒子打了谁

 5.福祸相依

 6.有理想才有魄力

 7.现实很残酷

 8.天才商人汉灵帝

 9.男人、出路和梦想

 10.推手张角这个人

 11.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12.造反无罪

 13.乱世英雄起四方

 14.济南来了曹青天

 15.为天下太平而努力

四、天下大乱

 1.曹操重出江湖

 2.每个人都有皇帝梦

 3.皇帝不是换着玩的

 4.都是汉灵帝惹的祸

 5.何屠户被太监屠杀了

 6.西凉有董卓

 7.董卓进京

 8.洛阳劫

 9.袁绍吓跑,董卓吃饱

 10.天下大乱

 11.逃亡者曹操

 12.陈留亮剑

 13.倒董同盟

 14.天下不可无曹操

 15.倔强的坚持

五、储蓄资本

 1.英雄要有用武之地

 2.韩馥是一个“杯具”

 3.曹操的春天来了

 4.地盘要靠自己去打

 5.庶民也能改变时局

 6.乱局者贾诩

 7.曹操有地盘了

 8.天上掉下来青州兵

 9.袁术的小聪明

 10.踏着袁公路出发

 11.陶谦的选择

 12.徐州,徐州

 13.耳朵大有福

 14.错误的代价

 15.陈宫看上了吕布

 16.谋士的力量

 17.收拾残局

 18.终于找到组织了

六、奉天子以令不臣

 1.皇帝就在心中

 2.皇帝成了烫手山芋

 3.无限接近皇帝

 4.奉迎天子

 5.能臣曹操

 6.好面子的袁绍

 7.欢迎前来捧场

 8.能臣首秀征张绣

 9.软柿子也能硌掉牙

 10.袁术的皇帝梦

 11.袁术成了靶子

 12.人是会思想的芦苇

 13.智慧的力量

 14. 再高的智慧也抵挡不了枕边风

 15.当吕布遇见刘备

 16.令不臣称臣

 17.等待决战

 18.青梅煮酒论英雄

 19.刘备跑路了

 20.战利品关羽

七、决战官渡

 1.做事要有大气魄

 2.得道者得天下(1)

 3.得道者得天下(2)

 4.天下在民心

 5.曹操十胜,袁绍十败

 6.袁绍的犹豫

 7.战前之战

 8.赢在白马津

 9.颜良成了关羽的背景

 10.备丑组合成为曹操的祭品

 11.成功需要的是坚持

 12.袁曹智斗,刘备得利

 13.刘备的眼光

 14.许攸来了

 15.火烧乌巢

 16.袁绍过黄河

 17.人间正道是沧桑

八、征天下

 1.人都是会变的

 2.治天下要有智慧

 3.袁绍死了

 4.袁绍的儿子们

 5.袁谭送来大礼包

 6.袁谭和曹操斗心眼

 7.战争与和平

 8.战争的归战争

 9.曹丞相

 10.轻取荆州

 11.曹操看中了孔融

 12.祢衡的悲剧

 13.文人与政治家

 14.宜将剩勇追刘备

 15.别拿英雄不当大腕

 16.一场充满错误的战争

 17.战争都有理

 18.谁烧的赤壁那把火

 19.刘备的真面目

 20.刘备,吾俦也

九、整顿,再出发

 1.没有硝烟的战场

 2.从头再来

 3.这个皇帝不简单

 4.让县未必真明志

 5.曹操和汉献帝是什么关系

 6.江湖未静,不可让位

 7.政治就是玩阳谋

 8.平关中

 9.生子当如孙仲谋

 10.二手消息害死人

 11.得陇难望蜀

十、人在征途

 1.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2.曹丞相的理想

 3.天下姓什么

 4.和汉献帝的最后一战

 5.曹操也很爱自己的儿子

 6.选择继承人是个问题

 7.作文王

 8.奋斗才有未来

 9.天下尚未安定

 10.第一个“被”皇帝的人

序言

在中国,作为一个符号性人物,曹操是绕不过去的。曹操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了历史人物范畴,他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性绝不仅仅是东汉末年的政治作用,而且还有更深层次的影响,诸如文学、军事、智慧……但纵观曹操的人生轨迹,可以看出,曹操对中国人影响最大最深的是他的创业之路,他的奋斗历程最具中国人奋斗的特性。

曹操是招人喜欢的,也是被人唾弃的,这倒不是曹操有什么不对的地方,问题是那些喜欢和唾弃他的人们,喜欢曹操无非是曹操的成就和能力,唾弃曹操就是曹操的行为太过真实了。其实,掰手指头数一数,大凡开创一个时代的帝王,有哪一个帝王的行为能全部拿到阳光下?

我们知道刘邦剪除了和自己一起打江山的兄弟,李世民为皇位屠戮兄弟、逼死父亲还篡改历史,朱元璋为了老朱家万世一表也是大开杀戒,就是赵匡胤也做了许多见不得人的事情……和这些人比起来,曹操的确不算什么,但曹操的名声却比他们差多了。之所以如此,大抵是,他们统一了天下,而且是几百年,他们的子孙后代都是皇帝,自然要为尊者讳,谁能说皇帝的祖先是流氓、是土匪、是恶棍、是无赖……因而他们的劣迹就被避讳掉了。曹操呢?由于没有统一天下,当时三足鼎立,尽管自己的儿子后来做了皇帝,也只能在自己的地盘避讳,而对手的地盘则真实记录了曹操的行径,因而就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真实的曹操。

由于为尊者讳的弊端,我们已经无法知道那些人的奋斗真相,好在曹操没有被避讳掉,给我们留下了中国人最真实的奋斗历程,因而读一个曹操,就可以领略所有中国人的奋斗真谛。曹操的奋斗历程具有代表性,有草根的一面,也有官二代的影子;有积极进取的一面,也有颓废的时候;有正直的一面,也有不择手段的行径……

曹操是一个榜样,对喜欢曹操的人来说是这样,对厌恶曹操的人来说也是这样。曹操就是中国人奋斗的写真,他身上既有项羽的英雄气概也有项羽的儿女情长、有刘邦的无赖行径也有刘邦的气魄和大度、有李世民的不择手段也有李世民的治国水平和能力、有赵匡胤的温柔手腕也有赵匡胤的敬业精神和能力、有朱元璋的残酷无情也有朱元璋的雄心大志……不管承不承认,曹操都是一面镜子,他身上有古人也有今人的影子,有你也有我的记号……

在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中,曹操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纵观曹操的一生,他没有刘邦无赖,却比刘邦臭名远扬;没有李世民毒辣,却比李世民遗臭万年;没有朱元璋残酷,却获得了比朱元璋更坏的恶名。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曹操太真实了。

我们知道,曹操算是一个有个性的人,他敢作敢为,不拘礼数。当然,曹操被众人熟知,不全在他的个性行为举止,主要是在他被大家的熟知程度。一般来说,我们所熟知的历史人物大都是一些正面的有意义的事,而曹操则很彻底,一览无余。他的出身,他的小名,他的成长,他的婚姻,他的仕途,他的正义之举,他的龌龊之为,他的英勇豪迈,他的狼狈不堪,他的丰功伟绩……

这都没什么,问题是,我们对曹操了解多少?

是真正了解,还是道听途说,抑或是从《三国演义》,甚至是野史、传说中获知。

于是乎,就有人举起道德的大铡刀,砍向曹操,斥责曹操有做皇帝的阴谋,认为刘家才是真正的皇帝。如果古人有这种想法,可以理解,因为他们读圣贤书读多了,被洗脑了,他们只知道皇帝姓刘才对,姓曹就乱套了;但如果今天的人还这样认为,那就是我们教育的失败,都民主这么多年了,还有这么多的封建残余,这些人可能是最尴尬的了,他们自己愿意享受民主,但对别人尤其古人,却又是一套价值体系。

对待历史人物,很多人都是这样,不愿认真了解,乐意跟在别人后面,简单地拿着所谓道德的大铡刀,砍向历史人物。这当然简单,也容易得多,但却苦了历史当事人。因为,第一,他们无法为自己辩驳,第二,他们不能控告侵权。

正是这样,如果非要用道德去评判历史人物的话,一定要探究前因后果,弄清来龙去脉,然后再谨慎地做出评价。

普通人这样做,问题倒不严重,严重的是那些所谓的“道德”作家,他们在文章里对历史人物做道德评判。这样就不地道了,关于道德作家的评价,王小波先生在《掩卷:(鱼王)读后》中这样写道:“在道德文章里,作家对人作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是颂扬的工具,也是杀戮的工具。作家给正义者戴上花环,还把不正义者送上刑台,凌迟处死,以恣快意。在行使这种特权时,很少有作家不暴露出人性中卑劣的一面。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处死一个人,还给他申辩与忏悔的机会.而道德作家宣布一个人的死刑,则往往不容他申辩,只是剥夺他的一切优点,夸大一切缺点,把他置于禽兽不如的地位。”

正因为曹操太被人熟知了,他的事情也就广为人知,因而对他做道德评判就容易一些,只需拿出他一些丑陋之事就行了。而且你无法翻案,曹操做的事,就在那儿,有史为证,赖都赖不掉。

对人做道德评判是一件很容易、也很简单的事情,上嘴皮碰下嘴皮就能说出的。关键的是,客观吗?公允吗?对一个人做道德评判,尤其对一个历史人物做道德评判,一定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不能为了到达自己的某种目的而断章取义,任意阉割,割裂因、果关系,这样做是很不厚道的。

不独对曹操,对所有的历史人物都应如此,不要简单地做人云亦云的道德讨伐,那很无聊,也很无知。

关于本书,首先做以下说明。第一,这是一本讲曹操故事的书;第二,主要讲述曹操励志奋斗的故事;第三,这里所讲的故事都是有据可查的;第四,故事是非常有趣味的。

关于曹操的历史、文学作品我们耳熟能详的也不少,如《三国志》、《三国演义》、《曹瞒传》……本书无意估计也不能像《三国志》、《三国演义》等使人耳熟能详,只想把自己心中的曹操和大家分享,但绝不苛求读者,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曹操也是这样。  曹操当然是本书的主人公,但却不是全部,还有刘备、袁氏兄弟等诸多人物。欣赏曹操,但不护短,更不美化,力图做到“美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或许有人说,你这是在给曹操翻案!但事实是,案就在那里,就在《三国志》,何须再翻。其实翻案的不是我,也不是我翻案,而是某些人为了某些利益把案搞翻了,我只是拍案说事,要翻也只是翻译,讲讲故事,如此而已。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曹操取得成功,主要是打出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箭牌。其实梳理一下曹操平生的征战历程,可以发现曹操穷极一生,戎马倥偬,东征西讨,如果天子的名义真的那么有能量,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那么向来推崇实用的曹操肯定不会这样做的。在当时,无论是袁绍、袁术、刘表、吕布,还是孙权,更不要说刘备了,没谁会把天子当根葱,更别说俯首听命了。连天子都不当回事,还有谁会把曹操放在眼里?奉迎天子只是名正言顺,地盘还是要自己去打,曹操的地盘都是血拼而来。  

总之,曹操无疑是他那一代枭雄中最才华横溢和最勤奋进取的人之一。所谓无为无过,行者有错,因而曹操的奋斗行为就成为人们诟病的靶子,而他的奋斗行为又是中国古代帝王奋斗最真实的案例。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所有的创业者中,只有曹操的奋斗行为最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瑕疵,但曹操的奋斗历程最真实,最实用,最具指导性。

内容推荐

唐文立的《曹操奋斗之道》讲述了曹操如何从一个对社会懵懵懂懂的菜鸟级政府官员。通过自身的努力,一步一步前行,最后成为帝国主宰。

曹操和普通人一样,也有初涉社会时的青涩,有报国无门的无奈,有苦中作乐的愉悦,也有为理想艰苦奋斗的坚忍,更有官场间的钩心斗角和人性的原始展现。曹操的奋斗历程是古今官场职场的一个缩影,由于为尊者讳的弊端,我们已经无法知道诸如李世民、赵匡胤和朱元璋等人的奋斗真相,好在曹操没有被避讳掉,给我们留下了中国人最真实的奋斗历程,因而读懂一个曹操,就可领略所有中国人的奋斗真谛。曹操的奋斗历程具有代表性,有草根的一面,也有官二代的影子;有积极进取的一面,也有颓废的时候:有正直的一面,也有狡诈奸猾的手法……

这是一个历史人物的奋斗之道,也是无数古今中外所有人的奋斗缩影。同时,这也是一部官场潜规则与官场江湖厚黑学的实录。

编辑推荐

唐文立的《曹操奋斗之道》实质是一部官场潜规则与官场江湖厚黑学的实录。

曹操虽出身官宦之家,却是赘阉遗丑,为时人所鄙视。曹操有自己的“治世”梦想,为了实现治世梦想,竭尽全力奋斗。本书讲诉了曹操的如何从一个对社会懵懵懂懂的菜鸟级政府官员,通过自身的努力,一步一步前行,最后成为帝国主宰。

书中不仅曹操有初涉社会时的青涩,有报国无门的无奈,有苦中作乐的愉悦,也有为理想艰苦奋斗的坚忍,更有官场间的勾心斗角和人性的原始展现。可以说,曹操的历程是古今官场职场的一个缩影。这是一个历史人物的奋斗,也是无数古今中外所有人的奋斗缩影。谁的奋斗不带伤,谁的奋斗能阳光,谁的奋斗能高尚,为什么偏偏对曹操这样?靠奋斗实现梦想,曹操竟然很肮脏,居然成了卑鄙和厚黑的祖师爷,这是一个怎样的扭曲,世袭特权却是高尚的,而靠奋斗实现梦想倒成了卑鄙和厚黑。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1:5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