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广平编著的《生活中的经济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大量生活案例及直观形象的图解,全面剖析了经济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揭示了经济学规律对社会经济、企业发展、个人生活的巨大作用,帮助广大读者提高对经济学的认识和重视,学会用经济学的视角和思维指导自己的行为,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更快地走向成功,尽享财富人生。
经济学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实用科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衣食住行、运动休闲、营销管理、投资理财、爱情婚姻……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经济行为、思索经济问题,经济学是一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学问。而朱广平编著的《生活中的经济学》刚好是这样一本结合了生活的点点滴滴,从而将经济学慢慢融入,让我们能更好的理解并运用的书籍。
《生活中的经济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大量生活案例及直观形象的图解,全面剖析了经济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揭示了经济学规律对社会经济、企业发展、个人生活的巨大作用,帮助广大读者提高对经济学的认识,用经济学的视角和思维解读、剖析社会生活现象,掌握社会规律和财富奥秘,更快地走向成功。
价格就像一个钟摆,来回摆动,调整着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使其实现均衡。但是,真实的经济学往往有更多的可能性。在火车站内和其旁边的一些商场和售货大厅,人们看到一瓶矿泉水比其他地方的价格要高出好几倍,一碗面也是如此,其他大多数商品都是如此。如果在一般商场的矿泉水是0.8元一瓶,而在火车站则往往是2元或2.5元,这里的商品具有相当可观的利润,既不是因为它的质量更好,也不是因为它的员工有更高的效率,而在于它特殊的位置。因为,在北京西站,来来往往的人很多,很多人容易图方便高价就近购买所需要的食品。消费者更需要完全竞争,因为有竞争,消费者就可以以较低的价格买到适合自己的商品。但是,商家却更喜欢垄断,趋利的本性必然促使商家去掌握稀缺性,它比没有掌握稀缺性时的利润大得多。我们设想在一个比较偏远的村子,那里的人员流动和信息流动比较少,但那里的人们不能不吃油。一位掌握着食用油的商家特别具有实力,他不仅与村里和乡里的权势人物关系特别好,而且还和他们共同分享其经营食用油的利润,这样,别人不许在这命偏远的地方卖食用油,只有他一家卖,那么他的食用油的价格就可以定在较高的水平。当然,一部分吃不起的穷人只能少买,但还是有很多的村民会从他那里买油。这个设想好像离我们的生活比较远,但事实上,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这种设想无处不在。我们购买火车票时谁也没有选择的权力;我们买房时好像也没有多大的选择机会;我们购买私家车时,砍价的余地也不算大;我们用电时也只能接受供电公司的价格;我们把东西寄给远方的亲友时,也只能接受邮局规定的价格;手机收费我们更是无可奈何。北京、上海都有不少房地产开发商,他们形成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这些商家好像也会相互竞争,但他们竞争的不是如何降低价格,而是如何抬高价格,如何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如何使用更加精明的经营策略。北京和上海的房价为什么这么高?成本比较高似乎是个理由,但不完全。
……
经济学知识是每个做大事或做小事的人都需要懂得一点的一门学问,只有那些准备上荒岛去开荒且不与外界社会往来的人,学习经济学才会成为多余的事。
——中国经济学家茅于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