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工问题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李秀丽编著的《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劳工问题及企业文化研究》选题本身是经济与历史的契合点,将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尽可能做到历史考察与理论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个案研究与综合分析有机结合,并运用比较的方法。
1 导 言
1.1问题的提出
1.2国内外对中国近代劳工研究状况的概述
1.3相关概念的界定
1.4研究内容与本书结构
1.5创新与不足
2 近代社会环境的宏观考察
2.1 中国近代社会特点
2.2中国近代工商企业发展概况
2.3中国传统社会工商业劳工问题
2.4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企业劳工的产生
3 劳工的社会经济地位
3.1有关工人生活费调查的经验证据
3.2有关“家庭”的问题
3.3工人家庭收支状况
3.4生活质量分析
3.5劳工社会经济地位的理论解释
4 劳动条件
4.1工资
4.2其他劳动条件
5 劳工结构
5.1供给与需求的特点
5.2劳工的招募与解雇
5.3劳工结构
5.4劳工与传统农业社会之关系
5.5女工、童工问题
6 劳工管理
6.1包买商制
6.2包工制
6.3科学管理制度
7 劳工组织与劳资关系
7.1劳工组织
7.2劳资关系
7.3中国近代企业劳资关系分析
7.4劳资关系的调解
8 劳动立法
8.1政府的作用
8.2政府的劳工政策
8.3劳工法规的产生与发展
8.4劳工法规的内容
8.5劳工法规的实施
8.6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劳动立法
9 劳工问题的变迁
9.1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地位与政府的工商业政策
9.2民族工商企业劳工问题的变革
9.3变迁的原因
10 企业文化
10.1企业文化的内涵
10.2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的内容与特点
10.3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的评析
10.4历史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