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的最大悬案是什么?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怎么来的?唐僧的善良有多可疑?孙悟空如何被算计?猪八戒有什么秘密使命?……《老梁批西游(神仙也有潜规则)》作者梁宏达将名著新读,野史正说,带给你走进不一样的“西游”,让你领略《西游记》中不一样的魅力与精髓。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老梁批西游(神仙也有潜规则)/老梁四大名著插图注释系列 |
分类 | |
作者 | 梁宏达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西游记》里的最大悬案是什么?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怎么来的?唐僧的善良有多可疑?孙悟空如何被算计?猪八戒有什么秘密使命?……《老梁批西游(神仙也有潜规则)》作者梁宏达将名著新读,野史正说,带给你走进不一样的“西游”,让你领略《西游记》中不一样的魅力与精髓。 内容推荐 《老梁批西游(神仙也有潜规则)》是对梁宏达主持的《老梁看电视》《老梁观世界》《老梁说天下》《老梁故事汇》等节目内容的汇编。它既保留了老梁睿智、犀利、幽默的风格,又将口语化的内容进行了二次加工,使其更加符合实体书的特点。 本卷主要是老梁对《西游记》的点评,在本书中,老梁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例如:可疑的唐僧、猪八戒的秘密使命、被算计的孙悟空、真假美猴王的未解之谜、沙和尚的权谋之术等,颠覆了我们传统印象中对唐僧四人的印象,但是他又分析得有理有据,十分具有可读性。 目录 上篇 大话西游 天马行空 《西游记》之大闹天宫 《西游记》之龙马精神 《西游记》之唐僧艳遇 书中万象 《西游记》里的国家 《西游记》里的最大悬案 行者悟空的前世今生 中篇 师徒四人 正面侧面 可疑的唐僧 被算计的孙悟空 牛人沙和尚 凡夫俗子猪八戒 生存智慧 唐僧的俗世智慧 孙悟空不是传说 猪八戒的秘密使命 沙和尚的权谋之术 下篇 怪力乱神 天上神仙 狠角色:观音菩萨和太上老君 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怎么来的 不是打酱油的镇元大仙 牛鬼蛇神 牛魔王的一家 金翅大鹏鸟之谜 可疑的黄眉怪 真假美猴王的未解之谜 后补两篇 六小龄童永远的美猴王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的前世今生 试读章节 《西游记》写得波澜壮阔、生动有趣,被改编成多种题材的文艺作品。电视剧大家都看了,而皮影戏、京剧、动画片,不少人也看了。前不久传来消息,甄子丹明年要演真人版的电影《大闹天宫》。那么,在改编的这么多有关《西游记》的作品中,影响最大的是哪一部呢?是1961年和1964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上下两集的《大闹天宫》。它不仅在国内有很多的观众,而且在国际上获了奖。《西游记》电视连续剧中的配音就是在模仿当年的《大闹天宫》。2012年,人们又把这个片子拿出来放,并且做成了3D版。那么,这个《大闹天宫》动画片的魅力到底在哪儿? 《大闹天宫》动画片诞生的年代是1961年,那时中国的动画水平在国际上是领先的。可能有很多朋友看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水墨动画,当时它在国际上获得了无数的赞誉。那时,中国的动画水平远远高于日本。当然,今天我们必须得承认日本的动漫比中国的动画水平高太多了,但当初我们确实是领先的。 1961年,《大闹天宫》的片子出来之后,马上就获得了第二届百花奖的最佳美术片。同时把这个片子拿到国际上后,在伦敦国际电影节、斯洛伐克电影节、葡萄牙电影节等中,我们斩获了很多大奖。很多老外看到这个《大闹天宫》,都说中国人的动画水平是真了不得。这个片子的影响力不仅是在那个时代,而且延续到今天。2001年,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设计XP软件,他专门派人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问能不能把孙悟空那形象卖给我们。他要干吗呢?他要用它做XP软件的office助手。为了这个,他还专门拿出一大笔钱给上海电影制片厂作为设计费。《大闹天宫》在动画界能获得如此成绩,以及形象的这种持久性,是其他动画片达不到的。那么《大闹天宫》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呢?它的导演和制作者共四个人,分别叫万古蟾、万籁鸣、万超尘、万涤寰,即万氏四兄弟。其中老大万古蟾,老二万籁鸣是双胞胎兄弟,他们都出生在1899年。兄弟四个都是狂热的动画爱好者。当时中国第一部动画叫《舒振东华文打字机》,这是个广告。它就是为做广告而拍的动画。这是中国人设计的第一部动画片,而它就出自他们之手。 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动画片是人画合一的《大闹画室》。这个片子很简单,就是说一个画家的画室有一瓶墨水,这个墨水成了精,满屋跑,这人要抓住墨水。墨水满屋跑,弄的到处都是,最后被抓住了。这个短片,是当时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动画片。那时万氏兄弟就考虑,我们能不能做一个时间稍长一点儿的动画片。当时,他们受到美国迪士尼动画的影响。1937年,美国迪士尼做了一部动画片,叫《白雪公主》。现在好多人也看,讲的是白雪公主跟七个小矮人的故事。那个片子被拿到上海播映,当时整个票房纪录甚至超过了一些故事片。 那个时候,万氏兄弟就想,我们中国人为什么就做不出来?我们兄弟几个也能做出来。就这样,在《白雪公主》的带动下,他们兄弟四个决定做一个动画片。给它叫什么名字呢?你叫《白雪公主》,我就叫《铁扇公主》。于是片名就成了《铁扇公主》,主角其实是孙悟空,讲的是孙悟空三借芭蕉扇过火焰山的故事。就这样,他们把这个《铁扇公主》创作出来了。当时,这部动画片在上海创造了票房纪录。很多人一看,说咱们中国人也能做出动画片来。遗憾的是,这是个黑白动画片。这部动画片虽然在制作上没有超过迪士尼,但是在亚洲的影响很大。日本有很多动画大师,像手冢治虫、宫崎骏、鸟山明等,很多朋友都熟悉。我们那个年代的人都熟悉手冢治虫,因为《铁臂阿童木》就是他的作品。在40年代的时候,手冢治虫在日本学医,他意外看到了万籁鸣他们做的这个《铁扇公主》动画片。他当时就决定,这辈子不学医了,要干动画。所以他放弃了学医,开始从事动画。过了若干年,在80年代的时候,手冢治虫来到中国。他拜访了万籁鸣说,万老师,当年我要不是看了你的《铁扇公主》,我不可能走上这条路,你创作的孙悟空的形象太好了。他拜访万籁鸣之后,回去就设计了《我的孙悟空》动画草稿。而且,他在扉页上写到“这就是我的孙悟空”。可惜的是,他在第二次拜访万籁鸣回去之后,得了癌症,第二年就死了。可以说,他能够成为动画大师,起也孙悟空,终也孙悟空。 那么,制作《大闹天宫》是什么时候开始提上日程的呢?就是在《铁扇公主》成功之后。万籁鸣就想,既然《铁扇公主》这么成功,我们不如再做一个更全面的,与《西游记》有关的动画片。更何况三借芭蕉扇也不是《西游记》中最精彩的场景。于是他开始构想,要做《大闹天宫》这一段。为什么要做这一段呢?《西游记》中有那么多场景,如战红孩儿、狮头国、宝象国、乌鸡国,等等。他说,《大闹天宫》这一段的情节冲突最激烈,人物最集中。先是孙悟空占山为王,然后玉帝派人下来围剿,他把巨灵神、托塔天王都打败了;玉帝镇压不成便把他招上天当弼马温,之后又进行第二次围剿;接着是孙悟空大闹天宫,二郎神、玉皇大帝、太上老君、观音菩萨、如来佛祖全来了,最后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这个情节不仅紧凑,而且冲突非常剧烈。所以,他选定了这段情节。然后,他就开始制作并且也拉到了赞助。 P2-6 序言 谁来剥《西游记》的皮 从2010年开始到现在,电视剧荧屏上陆续出现了新《三国》、新《红楼梦》、新《水浒》,以及张纪中版的新《西游记》。从总体来看,应该说批评的声音多过赞扬的声音,尤其是张纪中版的新《西游记》,更是恶评如潮。套用网络上流行词汇,就是没有最“雷”,只有更“雷”。 对于新版《西游记》,很多观众朋友最难以接受的就是它的人物造型。主要人物无非就那四个,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我可以给大家细说一下。 先说这个唐僧。唐僧在《西游记》里是不可或缺的人物,但这个形象是最模糊的。不管怎么说,导演选的演员必须长得相对英俊。如果他不英俊,能有那么多女妖精,还有女儿国国王相中他吗?另外,一定要端庄,嬉皮笑脸的也不行。其实唐僧这个演员并不难选,选一个相对英俊、端庄点儿的就够了。 孙悟空的演员形象设计的难度大点。这个没办法,六小龄童当年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太深了。新版《西游记》想要突破六小龄童那个形象,等于另做一张脸。据说做这个头套和这个脸花了不少钱。可是观众并不买账,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形象跟我们传统意识中机灵的美猴王形象不一样。有人说,这是中国版的伏地魔,尤其是孙悟空的鼻子。 其中最雷人的就是猪八戒这个形象。老版《西游记》里那个猪八戒,是猪、人、神三者的结合,大耳朵、长鼻子、小眼睛,显得还挺可爱。可是这版的《西游记》,为了所谓的忠实于原著,真是按猪的形象给他塑造的,猪八戒的整个脸就是个猪头。说实在的,新版《西游记》,我没看多少集,我最看不上的就是猪八戒这个形象。每当电视里出现猪八戒的形象,我就全无看这个电视剧的兴趣了。我是在看猪八戒,而不是看猪,看猪我上养猪场不就完了,我到你这儿干嘛? 所以总体来说,这四个人物形象跟老版《西游记》相比,一点都不占便宜,甚至有的地方还吃大亏了。当然,观众对人物形象的诟病,仅仅是新版《西游记》恶评当中的一部分。部分网友归纳了新版《西游记》的三大罪状。罪状一,角色造型“水土不服”,八戒频频变脸,悟空表情僵硬,各色小妖的造型西方化,与《指环王》中的魔兽异曲同工;罪状二,台词设计过于前卫,众多对手戏确实让人物更加丰满,但也让师徒四人变成了话痨;罪状三,特技依然略显粗糙。 张纪中说,猪八戒那个形象,在原著里就是猪的形象,而且是长得很凶恶的,类似野猪的形象,我这样设计有什么不对? 对于这一点,我们说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是不一样的。猪八戒不是一头活生生的猪,他只是错投了猪胎。他是神,人家本来是天上的天蓬元帅,转世投胎到了人间。他又是人,后来到高老庄入赘。所以老版的猪八戒,把神、人、猪三者结合起来,形象是很准确的。如果把他从外形上就变成一头猪,无论如何观众都没法接受。这就是说,艺术的真实不能等同于生活的真实。对于新版《三国》和新版《水浒》,批评的人有,夸赞的也有,算是毁誉参半吧。可是,对于新版《红楼梦》和新版《西游记》来说,批评的声音要远远多于赞美的声音。 说到这儿,有的读者朋友会说,既然骂声这么多,说他拍得不好,恶评如潮,他怎么还拍呢?什么原因呢?就是钱在作祟。为什么这么多人前赴后继地要翻拍,有人说“不管需要多大投入,只要拉到投资我就干。”为什么?因为他确实挣着钱了。 其实,真正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我们现在编剧的资源非常匮乏,找个好剧本特别难;二是翻拍本身就容易吸引眼球。 我觉得这个时候,管理部门说不再为翻拍立项是个好事。因为这几年总体来看,在四大古典名著上投入的钱,有好多被浪费了,也没有拍出精品。如果我们做一个调查,问问大家是新版好还是老版好。你会发现,绝大多数人会认为老版好。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有一点你得承认,先人为主。过去我们看老版的时候,没有丰富的文化生活,也没有那么多的电视、电影可供选择,所以它们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你就会觉得,自己心目当中的那个形象就是那个样子,所以等再出现一个新版的,你始终看不惯,因为老版的已先入为主了。 第二点特别重要,新版和老版的创作心态完全不同。就拿《红楼梦》来说,新版的《红楼梦》一年以内要完工,七八天就得拍一集。而老版的《红楼梦》,甚至一个月才拍一集,大家聚集在大观园里,天天研究这个戏,慢慢悠悠拍了三四年。那时候慢工出细活,而现在是“萝卜快了不洗泥”。所以说新版有的地方,琢磨得确实没老版细。 这种说法不是我平白无故讲的,这里面有好多证据。什么证据呢?最典型的是吃了唐僧肉能长生不老。这个谣是谁造的呢?你想,在取经过程中,唐僧是领头的,所以他不能被消灭,还必须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一路上许多妖怪想吃他,还有想跟他结婚的,比如白毛老鼠精等。注意,这些妖怪想跟他结婚,目的也是想长生不老。剧中老鼠精、蜘蛛精等都说过什么话呢?说唐僧是童男子,身上有真阳,若把这真阳摄取了,也可长生不老。这些妖怪的目的是一样的,他们也没别的途径,那些仙丹、蟠桃什么的,他们吃不着,那是给仙佛准备的,所以他们只能从唐僧身上获得长生不老的灵药。佛祖既不能让这些妖怪们得逞,得逞了唐僧就没了,又必须有九九八十一难来磨炼他。于是佛祖先放出风来,说吃唐僧肉长生不老。唐僧一路上绝对不能被吃掉,如来这才设计了若干场景。里边有四十多拨妖怪,有一多半是带着使命的“角色演员”,像黄毛怪、青牛精等,这些都是从天上下来的,象征着皇权和宗教的权力。他们互相一商量,你给我派几个角色演员来,或者本色演员也行,帮我演这个戏。所以这帮人是不可能吃唐僧的。你看,只要他们把唐僧绑上了,下边喽哕喊“大王快吃了唐僧肉吧”,保准这时候孙悟空来叫阵。这时,大王会说:“得,咱们先把这个猴头抓了,然后一起煮着吃,免得聒噪。” 这些人是不可能吃唐僧的,他们知道必须把这戏演下去。所以,保准一到吃唐僧时,准有这事那事。其实,真正想吃唐僧的那些妖怪,能耐都不大。能耐最大的算是白骨精了,剩下都是老鼠精什么的,孙悟空足够应付,一棍子就把他们打死了。而那些不想吃唐僧肉的角色演员,都是孙悟空对付不了的。你看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无比威风,可真到下界打妖怪时,你会发现狮驼国那个大鹏鸟——如来佛祖的舅舅,能耐比孙悟空还大。你再看黄袍怪,是天上奎木狼下界,随便跟孙悟空打五六十回合都不败。太上老君拿一个葫芦都能把孙悟空收了。这个时候你会想,孙悟空的能耐去哪了?他大闹天宫时把这些人打成这样,到下界怎么这么弱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也是如来佛祖导演的戏,唐僧不能死,孙悟空也不能一个人有这么大能耐。所以孙悟空一碰到厉害的妖怪,他不会自己死拼到底,他上天找人帮忙去。反正这事是你们摊给我的,你们就来帮忙吧。 其实,这出戏事先都设计好了,有编剧,有导演,有演员,大家合力把这出戏演完,最后和和美美地领奖品。你按这个思路想一下,《西游记》就是设计好的。而且,这种设计高度体现了吴承恩对当时封建社会现实的观察,那就是宗教势力和皇权势力之间的互相利用,以及不同宗教势力——佛道两教问的争斗,还有人性的一些劣根性。你看,他们已经到了佛祖面前,真要拿经书了,那两个尊者说,是不是来点人事啊?意思是你得送点儿银子啊。 这就是吴承恩对现实的一种辛辣讽刺。如果再拍《西游记》的话,就要把这些东西淋漓尽致地拍出来。我认为这是一种深入到骨髓里的东西,是真正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