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第6辑《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书中包括了:《从比较文学的角度谈华文文学研究》、《台湾文学中的东北地域文化呈现——以梅济民的散文、田原的小说为例》、《如怨如慕——浅谈澳门豉味歌王李向荣的曲辞》、《计算机技术影响下的台港都市文学的发展维度》等内容。
学术视野
从比较文学的角度谈华文文学研究
华文文学批评实践辨析——浅论华文创作的生命延续
比较之窗
内外上海——比较研究虹影的“上海三部曲”与王安忆的《长恨歌》
《游园惊梦》与《弗兰德公路》平行技巧之比较
“文革”记忆下的两种“伤痕”书写——以《尹县长》和《班主任》为例的比较
论海外华文文学的文化立场——以宁波籍旅美作家应文婵、於梨华为例
文本解读
台湾文学中的东北地域文化呈现——以梅济民的散文、田原的小说为例
“弑父情结”与“少年中国”主题——王文兴《家变》之解读
东西文化冲突下的情爱困境——以欧阳子《考验》和《秋叶》为例
对照记:《小团圆》与《今生今世》中的自我建构
拥抱团圆——试论张爱玲的《小团圆》
精神家园的艰难追寻——寒山碧长篇新作《还乡》的文化意蕴
如怨如慕——浅谈澳门豉味歌王李向荣的曲辞
东南亚华文文学中的“神性书写”——晨砚小说的个案
化蛹成蝶的艰难——论黄宗之、朱雪梅的长篇小说《破茧》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双维写作模式探析
孙康宜的中英文诗歌创作
理论阐释
试从新加坡过去的后殖民文学现象浅谈香港的文学论述发展——以后殖民理论中的“第三空间”为分析角度
徐复观解释学思想及其学术定位
计算机技术影响下的台港都市文学的发展维度
史海钩沉
马华女性小说在第三世界女性主义中的文学意义
本土意识与中国因素制约下的文化拟态——对马华文坛“断奶说”的文学历史考察
访谈与对话
生命空间与诗的美学之思——“诗魔”洛夫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