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男医生告诉你(让你含着眼泪微笑的酸甜孕事)》具有以下特征:
1.实用性!解答30余万人关注的孕产问题。
门诊时间短,很多问题得不到解决?作者田吉顺把平时工作中以及知乎网上大家最经常询问的、关注度最高的孕产问题,给了最赞最通俗的解答。
2.独特性!让你像看好莱坞电影一样学习孕产知识。
不同于市面上同类孕产书,寓知识于故事,精彩程度绝不亚于各种热播医疗剧。使准妈妈们读过之后,既不至于被怀孕搞得精神过度紧张,又不至于忽略了严重情况的早期信号,安全轻松地度过孕期。
3.过来人的经验教训!不看就亏大了。
这不止是和姐妹们聊天晒经历,这是专业产科医生的真实经历。就像你的私人产科医生一样,耐心解答你怀孕过程中的所有问题,解除你的顾虑,帮你摆脱压力。
孕妇可不可以滚床单?宫外孕是老公没瞄准吗?保大人还是保孩子?剖宫产什么时候该做?老婆在产房生孩子,老公们该做些什么?……
《妇产科男医生告诉你(让你含着眼泪微笑的酸甜孕事)》是一本让育龄女性安全生孩子的贴心读物。
作者田吉顺精选并解答了30余万人关注的关键孕产问题,是孕产版的《只有医生知道》,直播妇产科实况,精彩程度绝不亚于各种热播医疗剧。在这些典型的案例中,您不仅可以了解到更为细节化立体化的孕产知识,还可以真正走进产科医生们的内心世界。不看就亏大了!
市面上的孕产书,真的很难选,好像都差不多。这本书寓知识于故事,还随书赠送孕期大事录,让你知道怀孕的大小事,真正做到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果断拿下,不纠结。
愿你一儿一女拼个“好”。
01 月经对怀孕很重要
子宫和卵巢,是上天赐给人类的礼物,是来帮助人类繁衍生息的。而女性,正是这一伟大礼物的承载者,凭借这两样礼物,女性有幸体验作为母亲的幸福与伟大。不过,要想怀孕,仅仅拥有这两样礼物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知道它们是不是真的可以胜任这项伟大的使命。月经,就在为你传递着它们的信息。
@从一条流传很广的段子说起
话说街头混混械斗,一哥们儿被开瓢了,被迫撤离战场。虽然满脸是血,但还是血性十足,扬言还要继续下一场。旁边一好心的小姐妹见状,灵光一闪,从包中掏出一片卫生巾,一把按在这哥们儿头上的伤口处,赶紧往医院送。到了医院,那哥们儿已经脸色发青、嘴唇发紫,医生对这小姐妹说,你要是再换一片,这哥们儿命就没啦!
这其实是一条网络流传甚广的段子,我猜想编这条段子的人,八成是给卫生巾厂商做策划的,在他脑子里,就是把卫生巾当成无敌吸血棉了。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一片卫生巾到底能“吸”多少血。
正常女性,每个周期的月经量为20~60毫升,超过80毫升就是月经过多了。这个量是什么概念呢?一盒绿盒王老吉是250毫升,一瓶养乐多是100毫升,一次月经的量,大约也就是1/5盒王老吉或者半瓶养乐多的量。这还是一个周期的量,一般还要分摊到3~7天里。女同胞们回想一下自己一个周期要用多少片卫生巾,再把这半瓶养乐多的月经量分摊到这么多片卫生巾上面,你看看一片卫生巾能“吸”多少血?千万别被那些卫生巾广告迷惑,一瓶蓝色的水倒在卫生巾上,顷刻间消失——竟然全部被卫生巾吸光了!可要看清楚啊,她拿的那是试管啊,这么一试管水也就10毫升吧,不能再多啦,再多肯定要侧漏。所以说,一片卫生巾的“吸”血量其实很小,一般临床估计出血量,一片卫生巾全部湿透也就10~20毫升。
那哥们儿就用了一片卫生巾,都没换第二片,最多也就出了20毫升血,不到人体总血容量的1%,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他的脸色发青、嘴唇发紫,我看八成是晕血了吧!
看到这儿,可能马上会有女同胞不高兴了:你是个男医生,在这白话月经的事儿有点儿站着说话不腰疼,你知道女人来月经的时候有多痛苦吗?这么痛苦的经期,怎么能说是“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呢?没错,很多女性在月经期会有各种的不舒服,更有人是痛得死去活来,发誓下辈子再也不做女人了。但是,经期的痛苦不是流出来的那一点儿经血造成的,那一点儿出血量真的不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影响;造成经期痛苦的,是月经来潮这件事儿本身。作为男性,虽然没有体会过月经的感觉,但是,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对月经的了解却是工作的基本功。所以,就像每个人每天都吃饭喝水,但也不见得对自己的消化系统有足够的了解一样。各位女同胞也请听一听一个男妇科医生为您讲述月经的那些事儿。
@爱恨交加的“老朋友”
很多女『生把月经称为“老朋友”,它每个月都会按时来探望一下你,虽然它来的那几天,你可能会感到各种的不舒服,但是如果它真的到该来的时间却还不来,你就要挂念它一下了;要是拖得时间再长一点儿,你恐怕就要担心起来了。对这个“老朋友”,它来的时候你对它可能是老大的不喜欢,巴不得它赶紧走;但是它要真的早走两天,你又会觉得心里不踏实,想再挽留一下。虽然知道它的到来会给你带来种种不快,但是临近要来的那几天,你又有着些许的期盼,期盼它如约而至。因为它的到来,似乎从某种程度上是你身体健康的一个证明——以一种痛苦的感受来证明自己的健康,这从生物学上反映出女性是一种如此让人难以捉摸的复杂的矛盾体。由此推广开来,就可以帮助男同胞们理解那些话了,比如,当她说“讨厌”时,其实心里可能是喜欢的;当她说“你走吧”时,其实心里可能是等你的安慰;当她说“太贵了”时,其实心里可能是非常喜欢想要买下来——这些也就都不难理解了。
我们再来说月经。作为令人爱恨交加的“老朋友”,它是女『生所独有的生理现象。但是,我从平时的临床工作中可以感受到,很多女性对于这个“老朋友”的了解远远不够,月经,成了女性“最熟悉的陌生人”。因为这位“老朋友”和女性孕产关系密切,所以,本书的开头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位老朋友。
P24-27
在妇产科,那些有趣的事儿
“金眼科,银外科,累死累活妇产科,腻腻歪歪大内科,死都不去急诊科。”这是医学生们选科时的指导口诀。妇产科的累是名声在外的,尤其是产科,一个患者关乎两条生命,背后更是一大家子人的悲欢。所以,在产房门口,永远有那么多人,即使是大年夜,其他科室的病房基本上都空空荡荡的了,但产房门口照样灯火通明,甚至比急诊室还要热闹。就是这么一个一年365天保持相同的繁忙节奏的科室,怎么会少了新鲜事儿呢!
曾经有个实习医生,在跟完一台前置胎盘大出血的手术之后感叹:“实在是太刺激了!从没见过这样出血的,就像有人拿着脸盆从里面往外泼一样,哗——哗——一盆接一盆地泼。我当时就想,什么人的血能经得起这么个出法?关键是最后竟然还给救回来了,太不可思议了!”
有次下夜班回到家里,冲了个澡就倒头睡了,一直睡到天陕黑了才醒。一睁眼就看见老婆拎着我换下来的内裤问:“你这内裤上怎么还有血啊?难道痔疮长到前边了?”我当时还有点儿迷糊,使劲儿回忆了一下说:“如果我说这是昨天晚上那个前置胎盘手术患者的血,你信吗?反正我是信了。”
当然,作为一个妇产科医生,我还“有幸”品尝过一些非常稀有的味道。有一次在指导一个宫口开全的产妇用腹压时,一阵强烈的宫缩到来,产妇一下子找到了感觉,猛然发力,羊膜腔受到巨大的压力冲击,胎膜突然破裂,一股羊水就像喷泉一样喷了出来。虽然相隔距离不近,但我还是感到有水喷到了我的嘴里——在离开子宫三十多年之后,我竟然又尝了一回羊水的味道:咸的! 好像有点儿太血腥太重口了。可是,如果没有了血迹,那还叫妇产科吗?
妇产科是女医生比较多的科室,也是女汉子比较集中的地方,至少以产科女医生们的霸气程度,如果到了水泊梁山,肯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把交椅。不过,女人毕竟是女人,就算是女汉子也少不了女人的一些特质,比方说八卦。
可以说,妇产科同事间的相互关怀,其细致入微的程度,是其他科室难以比拟的。
“听说检测卵泡排卵了?昨天晚上一定很辛苦吧!你看看,眼袋都出来了。”
“上次你说你老婆月经又来了,这么算起来这两天到排卵期了吧,留点儿劲儿回家使去吧,手术我去替你做了!”
这种同志般的革命友情,这种体贴人微的问候,其他科室就算想表达,也了解不到这么深入不是!
这还不算完,女医生也要生孩子啊,所以谁谁帮某某压过肚子,谁谁给某某开的刀,这种感情,可不是一般闺密能比得了的。当然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妇产科男医生的老婆生孩子。可别以为关系越近做什么事就越方便,生孩子这事儿,可不是简简单单看个小病,方方面面需要顾及的太多了,关系越近,想得越多,压力越大。我曾经给大学同学的老婆拉过产钳,那可不单单是一个产钳操作的压力,真要是大人孩子有个什么损伤,以后同学会我都没脸参加了。这还不是自己的老婆,接生的还不是自己的孩子。
我老婆的剖宫产我是上台的,不过怎么也没有勇气做主刀,所以就只是做了助手。本来开刀的每个步骤,应该像条件反射一样很顺手就做下来了,就好像你骑自行车,根本不用时刻提醒自己下一步该怎么控制车把,该怎么蹬脚踏板,脑子里不用刻意去想这件事,自然而然地就在一步步做了。但是,就是在这台手术时,我发现脑袋好像被放空了,忘了自己该干什么,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下一个步骤要怎么做,再下一个步骤要怎么做。宝宝出来之后,我竟然忘了下一步要干什么,就下意识地拿起血管钳去夹脐带了,而不是做一个助手应该做的——处理子宫。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真的是糗到家了!
妇产科的工作是累井快乐着的,但是,也有让我们医生无语的时候。比方说,医生有一个最害怕的人群,就是“她们”。“她们”这个人群,可能是七大姑八大姨,可能是网友、闺密,甚至可能是商场售货员,反正就不是专业的医生。
“医生,‘她们’说七活八不活,我们宝宝刚刚八个月,可千万不能生出来啊!”
“医生,‘她们’说我的宝宝头太大了,肯定生不出来啊!”
“医生,‘她们’说打了麻药人会变笨,记忆力会下降啊!”
我感觉“她们”这群人,就像神秘的黑衣人,躲在一个隐蔽的角落,不断地向准妈妈们散布着一些不靠谱的说法;而且还一定是使用了什么魔法,使准妈妈们对这些说法深信不疑,甚至连专业医生的劝告都听不进去。我曾经和约稿的编辑说起这事儿,编辑笑着说:“看来你对准妈妈们的想法还是不够了解啊!其实准妈妈们也没有什么很高的要求,就是喜欢看点儿别人的故事,了解一点儿别人的经历,想从中吸取点儿对自己有帮助的经验。你们医生平时说话太专业了,理解起来太费脑子,可能琢磨了半天还不一定能听懂到底在说些什么,还是‘她们’的话更容易接受一些。不过,与其让准妈妈们听别人以讹传讹,不如你们专业医生来试着做一下‘她们’这个角色,用准妈妈们可以接受的方式,介绍一点儿真正靠谱的经验。”
好!各位亲,现在我就是“她们”!
上中学的时候,我爸一直都希望我能学医,做个医生。但都被我明确拒绝了,第一,我不感兴趣,我喜欢数学、物理这些基础科学;第二,医学要动刀见血,太恶心太可怕,我干不了。
高三那个冬天,我妈被查出来得了胃癌。手术前一天,我妈坐在我身边搂着我,告诉我她明天要去开刀了,然后像留遗言一样和我说了很多话。她说本来很紧张的,都说出来了,就不怕了,明天就去开刀!
那天晚上,我觉得恐惧极了,睡不着觉,躲在被子里哭,哭着哭着睡着了,醒了再哭——我真的害怕失去妈妈。
直到我妈做完手术,我才发现,原来我对她得的病、她要面临的各种情况、我该做些什么,都一无所知。于是我和一哥们儿跑到书店里,打算买点儿相关的书看看,我妈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到底能做些什么?
结果很遗憾,书店里的书,那些有可能帮我解决问题的书,都太专业了,我和我的哥们儿根本看不懂!
就在那一刻,我决定了,将来我得学医,我妈要有人照顾,要有能看懂那些书的人照顾,所以我得学医。所以,我选择做医生,是很突然的,而且完全没有悬壶济世、救死扶伤这样崇高的目的。
后来,因为阴差阳错、机缘巧合,本来想做肿瘤科医生的我,最终做了妇产科医生。在工作中,遇到过太多的患者,她们像学医前的我一样,对一般的医学常识不了解,或者有些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非常不利于医患沟通。所以,2011年,我开始在知乎网上做与医学相关的科普回答,希望能通过我的回答,让更多的人了解一些医学常识。
因为医学的专业性太强了,从而使医患间的信息严重不对等,人们得了病都不希望被忽悠。所以说,大众对于这种医学科普工作的需求度还是很高的。但是,很多医生怕的是,非医学专业的人,看了一些科普的东西,就自以为是,从而不愿意接受医生的指导,降低了依从性,反而不利于医患沟通。我觉得这要从两个方面来说。 一方面,在医学科普书里,应该反复强调医学的局限性,接受专业医生指导和建立良好医患信任的重要性。应该让读者明白,如果真的得了病,不是说通过看一两本医学科普书就可以自医的,即使是医生得了病,也是要去医院找专科医生就诊。而且医学是在不断发展的,很多地方充满了争议,不能因为一两本科普书上的说法而降低对专业医生建议的依从性。
另一方面,好的医学科普书也是有助于医生加强自己的专科业务修养的。有些地方可能是因为医生本身专业知识的不扎实,自己就没弄清楚,如果患者不了解,真的是忽悠两句就过去了;但是如果患者有了初步的认识,确实就不那么容易被忽悠了,这有助于医疗质量的提高。
所以,当有编辑联系我,让我写一写和孕产相关的事情,讲一讲孕妇遇到情况自己应该怎么处理的时候,我就答应了下来。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孕期遇到情况,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讲,不要自己想当然去处理,能去医院就去医院。和从科普书上看来的一知半解相比,专业妇产科医生的帮助更靠谱。所以,我在书中刻意不介绍相关疾病的治疗和处理,或者只是简单带过,因为那都是医生的工作;而重点强调一些比较重要,但又可能会被忽视的临床表现——对于孕妇来说,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比企图代替医生做什么更重要。就好像本书中提到的关于胎儿官内监护,孕妇不必学会怎么看胎心监护图,甚至不建议孕妇自己在家听胎心。但是,你得知道要注意胎动变化,自己是可以通过关注胎动变化来自我监护的。
科普书的写作,我觉得重点在“普及”,像我高中时候去书店翻看的那些专业书籍,科学是科学,但是我看不下去,更看不懂,那么这些书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就没什么用处。所以,我得保证本书能让没有医学基础的人看得下去。而给孕产妇看的书,又和普通的科普书籍不一样,因为作为女性读者,孕产妇们又有些小特殊。
我老婆告诉我,女人的问题可能不一定就是为了最后的解决办法,就好像她们逛街不一定就是为了最终买到衣服一样,她们只是在享受逛的过程,可能随时会被什么东西吸引着改变了注意力。所以,如果你把男人逛超市的路线画出来,会发现那是一条直线,他们到了超市是直奔目标;而女人的路线则是一团乱麻,她们在到处逛。怀了孕也一样,小姐妹们就一个问题讨论,各自说出自己的经历,给出自己的建议,谈着谈着可能就会跑题,可能最终也没解决问题,但是,谈的过程会很爽!另外,人怀了孕以后会犯懒,懒得动脑筋想东西,所以你的书不能看着太累。
于是,就有了摆在你面前的这本书。书里关于医学知识的科普可能不是那么系统全面,孕产知识也没有面面俱到,更多的可能是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病例,是些故事。这些故事,除了人名是化名,事情可都是现实中真实发生过的。希望在读这些故事的过程中,您可以体会到和小姐妹们讨论时的畅快感,希望我真的可以像在序言中说的那样,扮演好“她们”的角色。
希望您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