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这是个常话常新的题目。谁不想拥有健康的身体,谁都懂得健康之于我们生活的意义。现在给大家奉送的养生书——《道德经养生大智慧》。它包含了老子总结出来的养生大智慧,其中有饮食养生、运动养生、以静养生、自然养生、辨证养生以及以德养生等,汇集了《道德经》中所有的养生精华。本书语言通俗易懂,向人们介绍了拥有广泛认知度和可行性的养生之道,是一部真正的养生宝典。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道德经养生大智慧/国医经典养生大智慧丛书 |
分类 |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
作者 | 王动阳 |
出版社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养生,这是个常话常新的题目。谁不想拥有健康的身体,谁都懂得健康之于我们生活的意义。现在给大家奉送的养生书——《道德经养生大智慧》。它包含了老子总结出来的养生大智慧,其中有饮食养生、运动养生、以静养生、自然养生、辨证养生以及以德养生等,汇集了《道德经》中所有的养生精华。本书语言通俗易懂,向人们介绍了拥有广泛认知度和可行性的养生之道,是一部真正的养生宝典。 内容推荐 老子在其著作《道德经》中反复强调,要养生长寿,就要习静。他的这种见解,也被中国历代养生家甚至道家、儒家继承下来,如庄子、抱朴子、孙思邈甚至苏东坡、白居易、陆游等大文学家都曾坚持练静功,而且在这方面都有文字记载留传于世。 老子养生学说最重要的观点可一分为二,第一就是要“养正性”,第二就是要“顺自然”。所谓“养正性”指的就是要人们实行正常的、有规律的思维活动和生活方式,也就是说要保养正气。所谓“顺自然”就是要求人们养生不仅要顺从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而且还要随时适应周围的环境。尤其在对待外界事物的影响方面,要有自我控制、调适情绪的能力。情志坦荡,随遇而安,这就是顺应自然的精华所在。 事实上,老子的养生智慧也是中国养生学的理论源泉。老子的顺乎自然、恬淡寡欲、静养柔气的养生观点,2000多年来不仅一直成为道家养生的指导思想,还被我国传统医学所接受,后经历代医家和养生学家的不断补充、提高,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独特的“中医养生之道”。 通过阅读《道德经》所蕴涵的养生智慧,拥有老子的养生智慧,过上我们需要的生活,远离病痛,延年益寿,这也正是编者撰写《道德经养生大智慧》的真谛所在。 目录 前序 老子的养生智慧——以自修道而养寿 第一章 老子养生,3种境界 老子的养生意识 老子的养形之法 老子的养神之法 第二章 老子养生,智慧饮食 老子养生,损补有道 饮食之道——均衡为主 饮食有节,能形与神俱 老子讲究饮食“三制宜” 饮食之道——五昧令人口爽 饮食之道——甘其食 食勿大言,进食宜忌多 饮食养生之顺四时 食物进补,胜过药补 注重饮食,智慧养生 五果为助,健康有道 第三章 运动养生,贵在和谐 运动在于“和谐” 太极拳养生在于柔 气功养生,吐纳调息 有氧运动,健康必备 老子按摩术,养生有道 散步——祛病健身的“良方” 不要让健康在“坐”中流失 运动可调节情绪、改善心理 第四章 心静神清,贵在无为 见素抱朴,方见养生之道 养心乃养生之道 静养也可延寿 清心寡欲,静以养生 致虚极,守静笃 心中无忧,驱除病根 知足者常乐 气柔养生观 知虚和守虚养生观 第五章 老子智慧,辨证养生 辨证养生,以柔克刚 辨证养生,喜乐有度 辨证养生,温度适中 辨证养生,动静结合 第六章 顺应自然,以德养生 老子养生,顺应自然 惟有玄德才能治身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养生必先淡泊 宽容即是道德 胸襟豁达是养生之道 嫉妒,不能为之 乐观利于德 节俭养生利于健康 第七章 遵养生之道,步健康之路 养生有道,以睡眠养生 养生有道,自己成为最好的医生 养生有道,以德善养生 养生有道,勤而行之 洗心与圣人病病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归真返璞,随遇而安 寻找老子的养生规则 试读章节 粗茶淡饭,饮食养生 《道德经》云:“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面对万事万物,都以无为的心态去作为,以无事的心态去从事,以恬淡的滋味为滋味,老子主张饮食宜粗茶淡饭。常言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古人总结的经验可谓精辟。改革开放30年了,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日益富裕起来,饮食业也随之兴旺发达起来。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喜欢吃是出了名的。四条腿的,除了桌子腿吃不了,其他的都吃遍了;天上飞的,除了飞机吃不了,其他的都吃遍了;水里游的,除了潜水艇不能吃,其他的都吃过;地上跑的,除了汽车吃不了,其他的也都吃遍了。不过,奇怪的是中国人的体质并没有因此增强,反而现代病富贵病在蔓延肆虐,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病、癌症等。 为何每日大鱼大肉、山珍海味,人类的健康却没有相应提高,反而越来越坏了呢?可能有些人不明白,那是因为真正的饮食之道,并不在大鱼大肉、山珍海味之中,而在粗茶淡饭之中。 在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季羡林眼中,吃粗茶淡饭就是最香的。每当家人说要给他补充营养时,他却觉得那是浪费。季老活了98岁,他生前一直是身轻体健,说话利索,思维敏捷,最后是自然死亡。季老生前最重养生,他的早餐经常是烤馒头片或面包,一杯清茶,一碟炒花生米。季老的这一习惯半个世纪都不曾改变,两顿正餐也是以素食为主,荤腥吃得极少。 说起自己的养生之道,季老曾戏言说:“每日饭菜必食七粒花生米两个西红柿。”只是在来客人或儿女们回家时,才多做几个菜。现实中,很多人认为不多吃点肉,就会缺少营养。可是事实让人目瞪口呆!例如,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世界最著名的中长跑之王卡尔·刘易斯是一个严格的素食者,他在回忆自己的运动生涯时说:“我发现一个人能不需要动物蛋白质而成为一名成功的运动员。事实上也已经证明了,我的赛道赛跑成绩最好的一年是我严格吃素食的第一年。除此之外,通过继续严格吃素食,我的体重在控制之中,我喜欢我看上去的样子。”无独有偶,首届奥运会游泳冠军茂林罗斯也是一个素食者,他的速度惊人,持久有力。据体育专家分析,茂林罗斯游泳不仅速度惊人,耐力也极强,而且每次比赛到最后关头时,速度还要加倍。从他开始,更是掀起了西方运动员吃素的风潮。 自此以后,素食冠军如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包括奥运角力选手康贝尔,六度拿到铁人三项运动冠军的史考特和职业美式足球选手席尔。这些人都是吃全素或者基本吃素(比如不吃肉,仅吃一点鱼)。据相关调查显示,许多百岁老人都是以素食为主,就是基本吃素,很少吃肉。 为何多吃肉不好呢?中国著名的环保专家、北京麋鹿苑负责人郭耕说:“我举一条证据诸位就可明白,不管大小畜生被人捆缚要杀的时候,是多么痛苦,多么怨恨。既起了嗔恨心,毒素就会流遍全身,所以肉食多含有毒素,这种毒是很厉害的。比如喂乳的妇人,如果生气,乳汁就含有毒素,婴儿吃了就易害病。不信你看有婴儿的妇女在发怒生气的时候,把她的乳汁挤出一点来放在太阳里晒一会,就会变成绿色,正常的乳汁被太阳晒是白色的。”因此,母亲在生气的时候千万不要给婴儿喂乳,否则婴儿很易生病!事实再次无情地证明了,素食对人的益处,老子养生思想的科学性和深刻性。 呼吸绵绵,柔和如婴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个世界变得太快。”今天很多人都有此慨叹。生活在现代这样一个急功近利、人心浮躁的社会,人们背负着沉重的生存压力,为了一日三餐绞尽脑汁,奔波劳累,心灵时时处于一种焦虑紧张的状态。 据调查,这种心灵的焦虑紧张直接导致了人们呼吸节奏的加快。有数字显示,现代人呼吸的速度比《黄帝内经》中记载的古人快一倍,古人一呼一吸平均大约6.4秒,而今人只需约3.3秒。这组数字说明什么情况呢?呼吸越快,说明人的新陈代谢就加快,从而细胞分裂就加快,衰老就加快,因此呼吸的速度对人的寿命有着重大的影响。 所以老子在《德道经》中云:“抟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呼吸要柔和缓慢,能像婴儿一样吗?呼吸节奏的减慢,意味着新陈代谢、血流速度减慢,心脏负荷减轻,能量消耗减少。在现代,我国著名中医学家杨力也说:“呼吸频率越慢,寿命越长。” 众所周知,龟是一种长寿的动物,能活几百年,有的甚至可以长寿千年。据《史记·龟策列传》记载:“南方老人用龟支床足,行二十余年,老人死,移床,龟尚生不死。”经过科学家们的调查研究,龟之所以长寿,与它的呼吸方式有密切的关系。龟呼吸极其缓慢,每分钟只有1~2次,而人每分钟却高达10~20次。 在我国古代,人们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当时有一种呼吸方式叫龟息功,模仿龟呼吸的方式以延年益寿。龟呼吸缓慢,而且是用腹式呼吸的。这种特殊的呼吸方式,也是龟得以长寿的原因。腹式呼吸对人健康非常有益,因为腹部藏着许多重要的器官,比如肝、肾、胃、胆、大肠、小肠、膀胱等,这些器官发挥着人体消化、生殖、内分泌、泌尿等众多重要功能。如果人能坚持腹式呼吸法,就能对腹部器官进行一种天然的按摩,改善其血液循环,促进其生命活动,激发其生命潜能。 而现实中,人们通常是采取胸式呼吸,因此导致腹式呼吸退化,腹部运动减弱,身体内的废物易于堆积,血流易于阻滞。腹式呼吸的另一大好处为促进肠蠕动,加速体内毒素的排出,减少身体中毒,以达到减缓衰老的作用。 古人有养生金言:“若要长生,肠中常清;若要不死,肠中无屎。”这的确是真理。不过,怎样进行腹式呼吸呢?掌握了腹式呼吸的原则,就能健康常驻,其原则就是把腹式呼吸跟胸式呼吸配合进行,在胸式呼吸的同时增加腹部的鼓起及回缩。 腹式呼吸分为两种,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第一种称为顺式呼吸,其做法就是在吸气时把腹部鼓起,呼气时把腹部缩回;第二种是正好相反的,叫做逆式呼吸,其做法是吸气时将腹部收缩,呼气时再把腹部鼓起。你可以在每日休息的时候,找一个空气清新的地方,做10分钟深呼吸。P7-9 序言 养生,古人称之为“摄生”、“道生”、“保生”,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保养自身生命的意思。它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各种调摄保养来增强自身的体质,提高正气,从而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或者通过调摄保养,使自身体内阴阳平衡,身心处于一个最佳的状态,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效果。我国的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内蕴深厚,其中堪称绝世经典的要数老子的养生智慧了。 老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也是道家创始人,其所著《道德经》为先秦道家的重要著作,被道家奉为经典。不仅如此,老子亦是一位著名的养生家。据《史记》记述:“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自修道而养寿也。”老子之所以能够活到160多岁,这首先得力于他本人主观上十分重视长生久视之道,甚至把养生治身置于治国平天下之上。他对养生哲学提出了不少宝贵见解,对后世医学、养生学、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老子在其著作《道德经》中反复强调,要养生长寿,就要习静。他的这种见解,也被中国历代养生家甚至道家、儒家继承下来,如庄子、抱朴子、孙思邈甚至苏东坡、白居易、陆游等大文学家都曾坚持练静功,而且在这方面都有文字记载留传于世。 老子养生学说最重要的观点可一分为二,第一就是要“养正性”,第二就是要“顺自然”。所谓“养正性”指的就是要人们实行正常的、有规律的思维活动和生活方式,也就是说要保养正气。所谓“顺自然”就是要求人们养生不仅要顺从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而且还要随时适应周围的环境。尤其在对待外界事物的影响方面,要有自我控制、调适情绪的能力。情志坦荡,随遇而安,这就是顺应自然的精华所在。 事实上,老子的养生智慧也是中国养生学的理论源泉。老子的顺乎自然、恬淡寡欲、静养柔气的养生观点,2000多年来不仅一直成为道家养生的指导思想,还被我国传统医学所接受,后经历代医家和养生学家的不断补充、提高,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独特的“中医养生之道”。 通过阅读《道德经》所蕴涵的养生智慧,拥有老子的养生智慧,过上我们需要的生活,远离病痛,延年益寿,这也正是编者撰写《道德经养生大智慧》的真谛所在。 编者 于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