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做事合乎道理就是善,悖乎道理就是恶;把事做好就是善,把事做坏就是恶;存心公就是善,存心私就是恶。人只知念书要多要熟,不知照书去实行,这像看熟了地图,知道各地的方位,没能亲临其境,又怎能看见真风景呢……
《王凤仪嘉言录》浓缩了古贤圣人的精华,又非常贴切生活,把最高深的“道”在生活中运用的维妙维肖,活灵活现。不论是作为修身养性,学道修炼,还是作为传家宝,齐家、冶国,都值得研究、收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王凤仪嘉言录/中华文化大讲堂书系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郑子东 |
出版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做事合乎道理就是善,悖乎道理就是恶;把事做好就是善,把事做坏就是恶;存心公就是善,存心私就是恶。人只知念书要多要熟,不知照书去实行,这像看熟了地图,知道各地的方位,没能亲临其境,又怎能看见真风景呢…… 《王凤仪嘉言录》浓缩了古贤圣人的精华,又非常贴切生活,把最高深的“道”在生活中运用的维妙维肖,活灵活现。不论是作为修身养性,学道修炼,还是作为传家宝,齐家、冶国,都值得研究、收藏! 内容推荐 王善人穷苦出身,自幼家贫失学,不识文字。但能通过人生遭遇,由忠孝二门进入,反悟命运,最后彻悟本性而得道,把玄而又玄的“道”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他的事迹,类似于六祖慧能大师,值得我们后人借鉴学习。 《王凤仪嘉言录》浓缩了古贤圣人的精华,又非常贴切生活,把最高深的“道”在生活中运用的维妙维肖,活灵活现。不论是作为修身养性,学道修炼,还是作为传家宝,齐家、冶国,都值得研究、收藏! 本书收入王凤仪《嘉言录》、《伦理讲演录》、《修齐语录》等内容。 目录 第一篇 王凤仪嘉言录 第一节 善恶 第二节 学圣 第三节 学佛 第四节 天道 第五节 破迷 第六节 不怨人 第七节 不生气不上火 第八节 找好处认不是 第九节 五行性 第十节 讲病 第十一节 讲道 第十二节 慈道 第十三节 孝道 第十四节 妇女道 第十五节 姑娘道、媳妇道、老太太道 第十六节 夫妇道 第十七节 立业结婚 第十八节 因果 第十九节 三界 第二十节 三性 第二十一节 三命 第二十二节 性命 第二十三节 立命 第二十四节 化性 第二十五节 学道 第二十六节 悟道 第二十七节 道德会 第二十八节 行道做德 第二十九节 四大界 第三十节 立志 第二篇 十二字薪传 第一节 十二字薪传 第二节 三界是人的来踪 第三节 三界分清 第四节 清三界 第五节 三界和三教 第六节 三性 第七节 三命 第八节 三身 第九节 横超三界 第十节 五行性 第十一节 五行性识别法 第十二节 心界五行 第十三节 身界五行 第十四节 五行相生 第十五节 五行相克 第十六节 五行逆运 第十七节 五行圆转 第十八节 家庭五行定位 第十九节 四大界 第二十节 一串之道 第三篇 修齐语录 修齐语录序 例 言 性理篇之三界 性理篇之三命 性理篇之四界 性理篇之五行 性理篇之家庭五行方位 伦理篇 教育篇 杂记 第四篇 讲演言行笔录 第五篇 附录 不朽的德业——追记世纪初的农民思想家、教育家王凤仪 羊角哀舍命全交 试读章节 人念古人书,要学古人才对。现在的人光念不学,把书都念“输”啦!圣人要把书收回去,不叫人念啦!你若立志学古(圣贤)人,将来世人就得念你。给后人做个榜样,到了大同世界,人人都跟你学,那就是念你。念书学道贵乎实行,身子要低,志向要大,和古人接碴(灵),你也就是古人。 人只知念书要多要熟,不知照书去实行,这像看熟了地图,知道各地的方位,没能亲临其境,又怎能看见真风景呢?又像念熟了菜谱,没有实际吃过,又哪能尝到真滋味呢? 今人念了许多书,知道很多古人,可是一位也没有看上,一位也没合心意,所以一位也没有去学。那就是看起自己啦,可自己又常耍脾气,不知足,这又使自己看不起自己。我看也太愚啦! 我从小没念过书,也不识字。听说哪位古人好,我就学哪位古人。若见今人好,我就不离开他,看他怎么行。多知一个人就多知一条道。我初学“羊角哀舍命全交”去救杨柏,次学“杨一守坟”给我爹守坟三年。我做一宗事就学一位古人,那古人的灵就来助我。这就是我的“学而时习之”,正和圣人的道相合。可惜世人信不真,不肯去学,遇见好人也不注意,那是空学没习。 念书不如念人,念人不如念我,念我不如念天。古时念书,每人一本,会念不会用,书是书,人是人,那是“一本散为万殊”。现在我们不用书,光讲道,叫作“念我”。念明白了再去实行,这是“万殊仍归一本”。一是天道,这是念天。 念书不如念人,把一个人当作一个字,把一家当作一句,把一村当作一章,把一县当作一本,把一省当作一部。一个字有许多讲,一个人也有许多事,这就叫念人。 有一位前清考中的秀才对我说:“古人说书内有黄金,我已中秀才,还是受穷,古人把我骗啦!”我说:“你读了很多书,实行了几句呢?你若不照书行,不是古人骗了你,是你把古人骗啦!” 有人问:“我早年读书,不敢希圣希贤,今日学道,又不敢学佛学仙。听善人说,立地可以成佛,不知我能不能成?”我告诉他:“念书的人,叫圣人给吓住了,不敢去学;学道的人,被佛给吓住了,不敢迈步。古时的圣贤仙佛都是人成的,你也是人,要能学他,也就是他,有什么可疑的呢?” 圣人所以为圣人,就是劝人学道。我们要想学圣人,劝人就是了,有什么难呢?古时圣人是教书成的道,观今的教师也是教书,为什么没成呢?圣人教人学道,不管有钱没有钱,是以教人为主。现今的教员,只知赚钱,不管人成不成。我说圣人凡人的区别,就在这一点。 我们认识一个人,也不过认识他面貌的大概,就知道他是谁,又哪能把他的肢体毛发,处处辨认清楚呢?明道也是这样,读书也是这样。能把《大学》头一章念明白,一切人道都知道了。把《中庸》的头一章念明白,天道就都明白了,成神成佛、为圣为贤都用不了,可惜人都是务广而荒啊! 孔子老年和群弟子言志,他愿“老安少怀”,光(只)说没有做到。我立了许多安老院和怀少园,是替孔子还了大愿。孔子传道,光(只)教男子,没教女子,我办女学是补孔子的漏。 存佛心、说佛话、行佛事,当体成真就是佛了。现今学佛的人,大都从“欲明明德于天下”上去用力,不知从“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上入手,所以不能成佛。 人都不知顾名思义,不知“我佛”,就是我自己。偏向外求,越求越远。所以古人说:“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现今的人都被大帽子扣住了,学佛的人便以为佛是独一无二的,谁也不能学。若有人说要学佛,就以为狂妄,认为是侮慢佛。其实这样人是把佛看小啦!如果人人行佛道,人人是佛,那该有多么好!佛是愿意人人都能成佛,不是自己成佛就完了。 佛的心里,不但愿意人人都能成佛,并且愿意能比佛更高几等。人也必须把人教得比自己高,才算对得起人。P3-8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