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蒋介石的家事与国事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王晓华//张庆军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国民党正史论及蒋介石家世时,都要说:蒋介石世代浙人,祖居奉化溪口。蒋介石曾祖父名祁增,字怀盛;祖父名斯千,字玉表;父名肇聪,字肃庵,明火;肃庵生二子,长子周康,即蒋锡侯、次子瑞元,即蒋中正。蒋家从玉表公时从商,经营玉泰盐店,后由蒋肇聪接办。他先后娶妻徐氏、孙氏、王氏。徐氏生子锡侯、生女瑞春,后故亡;孙氏亦亡,无后;蒋介石其母王采玉,为浙江嵊县葛竹村有则公次女也,嫁与肇聪填房,生子瑞元、瑞青,生女瑞莲。来龙去脉,清清楚楚,不容怀疑。

从抗日战争时期,就流传着一种小道消息,一位河南许昌乡下的土老帽,异想天开,千里寻亲,一路要饭到陪都重庆,冒死硬闯九重,认定全国最高领袖蒋委员长是其失散多年的胞弟。一个浙江的谱牒与一个中原的血统,究竟有什么联系?

要猜得几分这里的奥妙,要从郑发给蒋介石的两封信说起。

不少野史、歪史,腌臜蒋委员长,都要细说“郑三发子”。尤其是唐人先生的8卷本的《金陵春梦》,妙笔生花,洋洋洒洒,把蒋介石糟蹋成一个“拖油瓶”的小叫花子。该书描述,光绪年间,王采玉先嫁给河南许州繁城镇后郑庄一位郑姓农民,生有三子,即大儿郑绍发、二儿郑二发与三儿郑三发,就是后来的蒋介石。郑家世代务农,老实巴交,唯有三发子好吃懒做,不务正业,唯其母采玉偏爱三发子。日子虽然清苦,倒也过得去。迨至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许州一带闹开了大灾荒,赤地千里,寸草不生。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了各自飞。为了活命,郑氏农民与妻子各带一个孩子去逃荒。蒋介石的母亲带着6岁的“三发子”,要饭到了开封。后经人介绍,给一位姓蒋的师爷当奶妈,乃至做了填房。后来一起随蒋师爷回到浙江奉化溪口镇。蒋介石发迹后,自然不愿意提起这一板儿,于是学前人一样去寻一个显赫的祖宗。

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大诗人屈原在著名的楚辞《离骚》的开头就这样写:“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日伯庸。”

楚为上古帝王颛顼氏之后代,颛项在得天下时称高阳帝,因此,在《离骚》一开头,屈原说:“我是古帝王高阳氏的后代子孙,我的父亲(皇考:皇为大、美,父死日考)字叫伯庸”。这可能是最早的吹捧祖先家世的例子了。

1921年,蒋介石在孙中山领导的广州革命政府中已有了一席之位。他为了掩饰自己家世中的隐情,也学做古贤先哲的样子,翻来奉化县的蒋氏家谱,去找体面的祖宗。

据蒋介石考证:蒋姓其先出自周公第三子伯龄。东汉时有蒋澄者,封函亭侯,其墓在宜兴。蒋澄后人,晋时迁台州。到蒋介石时已是第二十八代。

蒋介石认为(民国9年12月4日日记):

“吾蒋氏在唐代由台州迁奉。楼隘或即俗呼楼岙者便是之。蒋浚明公,官至金紫大夫,即此派也。其墓在三岭山,子璿与玧祔葬。摩诃蒋宗霸公,世传为吾祖。谱中所称为必大公者是也。当五季之周,其居三岭,与岳林寺之弥勒相友善,亦近情理。惟由常州丹阳来之说不可考。据谢山全氏云:由昆陵迁来者为蒋猷氏,与蒋浚明别为一派。则吾祖自台州迁来者,而非昆陵一派审矣。”

但有关“郑发”寻亲又是怎么回事呢?

1946的12月初,北方已是地冻天寒,雨雪交加,而在南京城里,依然是深秋景象,木叶萧萧,透着瑟瑟的冷风。城南的秦淮河畔,当月上东山之时,河中画舫,岸上灯火,相互辉映,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者自在享乐,花天酒地;贫民饥啼号寒,沿街乞讨,形成鲜明的对比。

水西门内升州路糯米巷15号,坐落着一幢旧式老宅,这里是河南同乡会馆。当时各地都有同乡会馆,主要为接待同乡的食宿及帮一些小忙。掌灯时分,从外面摸着来了一位六十多岁的操河南许昌口音的土老头,穿了件大襟粗布棉袄,甩裆掖腰棉裤,掂着个布包袱。后来,有个河南老乡寄凡先生回忆曾见到此人时的情景时说:“从他满面皱纹上看来,就可以知道他过去的岁月是挣扎在艰难困苦之中,一位姓张的为他介绍说‘这是郑老先生’。老头子显得非常慈祥,两只明亮的眼睛,一撮小胡子,骨架、轮廓都非常像蒋介石,唯一不同的就是他的脸上的皱纹,黝黑的肤色,臃肿的身态和已经成了弓字形的背脊。”

这就是郑发。他专程来南京的目的,是要和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见上一面。

后来,在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里保存了一宗档案,就是当年郑发写给蒋介石要求接见的两封信。

第一封信由国民政府职员高桂南登记,文件号为“总收文京府字第15517号”。内容如下:

主席钧鉴:

敬禀者窃郑发,年六十二岁,原籍河南许昌灵沟镇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笔者注),曾在开封郑老师福安馆内求学时,与主席系属同学,别后数十年始终不克一晤(函)。民国十八年秋,承蒙主席昭见,因发离家未遇,殊觉怅然。发分别来京,晋谒无门。同学敬请

崇安

民人郑发 拜启

此封信寄出后不久,郑老头受到“大内总管”、国民政府秘书长吴鼎昌的接见,安抚一番,给些法币,郑发便回许昌去了。

问题是民国十八年秋天,蒋介石是否在许昌呢?查蒋介石日记:1929年11月3日 星期六 晴 “……今晨八时由郾城出发,十一时到许昌会各将领,分派任务,决定计划,派员到巩(县)告孟潇(唐生智)速行总攻击也。下午入许昌城县署,此为曹孟德旧都,而今已不成都矣。”直到11月22日才离开,“昨夜由郑州回许昌,今晨会见各部长,处置完毕。十时后由许昌开车南旋……”原来这一时期,即郑发说的民国十八年秋天,蒋介石真在许昌逗留过。难怪郑发记性好,十八年后,还记得那么清,蒋介石召见郑发,可是郑发偏偏不在,蒋介石要见一个乡下人干什么呢?蒋介石日记中没说,郑发也不便说。

至于郑老师福安是何许人呢?原来就是郑发的父亲。这也是暗示郑发与蒋介石之间的关系。

P3-5

后记

宋代李曾伯挽史鲁公诗曰:“盖棺公论定,不泯是人心。”蒋介石于1975年清明在台北去世,其棺暂厝台湾慈湖。据说蒋介石生前对自己有个评价,云不如孙中山那么高,但又没有朱元璋那样低,因此陵墓应选在南京中山陵与明孝陵之间。二十年就要过去了,逝者长已矣,夙愿久未成,盖棺不能论定,人土亦难为安。

作者生活的石头城中,是烟笼寒水月笼沙的金陵春梦处。工作环境原为国民党国史馆,遗有汗牛充栋的民国档案,如果能将案卷立着紧紧相连,可绕南京城墙四圈有余。咫尺之遥便有黄埔路官邸,总统府,中央军校,国民大会堂,励志社等陈迹。都是当年蒋介石统治所在。

从厚淀淀的历史尘卷中,翻阅前朝记载,始悟我们以往在论及蒋介石及其国民政府时,不少观点有失偏颇;而台港学者,评价不乏阿谀;不是鬼,即是神。我心不泯,小子狂傲,《蒋介石的家事与国事》大概是属这种认识的产物。我们力求将蒋介石写得有血有肉,有情有欲,还其历史真实的本来面目。“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要做到这一点,也不是区区几十万字所能达到的。

本书的作者,均为历史专业工作者,电许操持起八股式的文章来尚可应付,而想写成一部寓可读性、科学性熔一炉的专著却勉为其难。但有一点理直气壮,本书所引用的史料, “无一字无来历”,有不少是第一次公布于世的“黑匣子”,对治史者研究蒋介石或有一定用处。

该书由王晓华、张庆军主编,全书撰写目次,王晓华:家庭篇、婚姻篇;张庆军:思想篇、权术篇;孟国祥:外交篇及军事篇第6节;戚如高:军事篇。全书由王晓华、张庆军策划、统稿。

目录

序言

再版序言

家庭篇

 1.蒋氏谱牒与郑发其人

 2.俄狄浦斯情结——蒋介石的恋母症

 3.蒋介石的经纬之情

 4.蒋纬国的亲妈——重松金子

 5.亦憎亦恋、难舍难弃的乡情

婚姻篇

 1.蒋介石与妻妾们的感情纠葛

 2.陈洁如其人其事

 3.陈洁如笔下的蒋介石和其在美学习、生活

 4.《陈洁如回忆录》是一部伪作

思想篇

 1.蒋介石的哲学思想

 2.“半部论语治天下”

 3.蒋介石对中国社会的认识

 4.蒋介石与基督教

外交篇

 1.蒋介石的“联苏反共”

 2.蒋介石争取香港归还

 3.蒋介石不肯见斯大林

 4.蒋介石为何放弃向日本索赔

 5.蒋介石急欲出兵朝鲜

 6.蒋介石与夫人外交

军事篇

 1.蒋介石是一个军事家吗

 2.三分敌前、七分敌后——蒋介石如何收拾孙传芳

 3.银弹战术——蒋介石如何瓦解西北军

 4.远交近攻——蒋介石怎样战胜冯阎李

 5.碉堡战术——第五次“围剿”红军

 6.时空转换——持久消耗的抗战方略

 7.奇正两无——蒋介石怎样指挥东北战争

 8.兵贵神速——蒋介石如何指挥徐蚌会战

权术篇

 1.深藏不露天威难测

 2.大权包揽朝纲独断

 3.裁抑权贵约束亲随

 4.匠心独运举贤用不肖

 5.培植太子继承大位

附《蒋纬国口述自传》中的《陈洁如回忆录》质疑

后记

序言

在近代中国变幻纷繁多彩的历史舞台上,蒋介石表演了什么角色?是伟人抑或独夫,其历史功罪,向来评说民国史者,褒贬不一。近来虽有一些蒋介石传记问世,但详略不同,史料不足,评论也异。现王晓华、张庆军等撰写的《蒋介石的家事与国事》,在大量图书报刊档案资料的基础上,融会提炼,从不同角度,多侧面地反映了蒋介石的形象。

《蒋介石的家事与国事》,有家庭、婚姻、思想、外交、军事、权术种种。其中“家庭篇”的“蒋氏谱牒与郑发其人”,客观地反映了蒋介石的身世;蒋介石的“经纬之情”,则显现出他对经国的严求、纬国的亲慝,揭示了其寄重任于经国的希望。“婚姻篇”,则显示了蒋介石与妻妾们的感情纠葛、陈洁如其人其事,并指出《陈洁如回忆录》是一部伪作。“思想篇”,既呈现出蒋介石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本体论、认识观,又暴露了其对辩证唯物主义的批判和对中国社会的认识,并展现了他与基督教的关系。“外交篇”,显示出蒋介石对苏关系的失策;同时,还揭示了他的“夫人外交”路线。“权术篇”,则显现了一个在政治上玩弄权术“深藏不露”,“大权独揽,唯我是尊”和“举贤用不肖”,“裁抑权贵,玩弄平衡”,“扶植太子,继承大位”的蒋介石。此外,笔者还重点反映了蒋介石的“帅才”,如怎样打败孙传芳,如何收拾西北军,如何在中原大战中获胜,如何指挥五次“围剿”,如何适时地谋划“以空间换时间”的持久抗战方略,如何指挥“徐蚌会战”等等。这些篇章,基本构成了蒋介石一生的素描。

作者在笔下显现出来的蒋介石,从身世、婚恋、父子情到“亦憎亦恋、难舍难弃的乡情”;从主观唯心主义思想认识到其“安内”用兵、运用权术、独揽大权、“传大位”,形象栩栩如生,是一个有骨、有血、有肉、有个性特点的蒋介石。在写作方法上,作者不落前人窠臼,敢于创新,采用电影特写镜头的技艺,重点“扫描”了蒋介石几个主要不同的侧面,文字生动,便于人们认识蒋介石的历史面目,是一部寓历史科学性于可读性之中的成功之作。

书成,作者嘱我为序。我对蒋介石素乏深入系统的研究,难有中肯之言,但为了互策互励,特书数语,希望在蒋介石研究上,在中华民国史研究方面,各尽绵薄,做出新的奉献。是为序。

方庆秋

1994年7月7日

内容推荐

《蒋介石的家事与国事》,有家庭、婚姻、思想、外交、军事、权术种种。其中“家庭篇”的“蒋氏谱牒与郑发其人”,客观地反映了蒋介石的身世;蒋介石的“经纬之情”,则显现出他对经国的严求、纬国的亲慝,揭示了其寄重任于经国的希望。“婚姻篇”,则显示了蒋介石与妻妾们的感情纠葛、陈洁如其人其事,并指出《陈洁如回忆录》是一部伪作。“思想篇”,既呈现出蒋介石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本体论、认识观,又暴露了其对辩证唯物主义的批判和对中国社会的认识,并展现了他与基督教的关系。“外交篇”,显示出蒋介石对苏关系的失策;同时,还揭示了他的“夫人外交”路线。“权术篇”,则显现了一个在政治上玩弄权术“深藏不露”,“大权独揽,唯我是尊”和“举贤用不肖”,“裁抑权贵,玩弄平衡”,“扶植太子,继承大位”的蒋介石。此外,笔者还重点反映了蒋介石的“帅才”,如怎样打败孙传芳,如何收拾西北军,如何在中原大战中获胜,如何指挥五次“围剿”,如何适时地谋划“以空间换时间”的持久抗战方略,如何指挥“徐蚌会战”等等。这些篇章,基本构成了蒋介石一生的素描。

作者在笔下显现出来的蒋介石,从身世、婚恋、父子情到“亦憎亦恋、难舍难弃的乡情”;从主观唯心主义思想认识到其“安内”用兵、运用权术、独揽大权、“传大位”,形象栩栩如生,是一个有骨、有血、有肉、有个性特点的蒋介石。在写作方法上,作者不落前人窠臼,敢于创新,采用电影特写镜头的技艺,重点“扫描”了蒋介石几个主要不同的侧面,文字生动,便于人们认识蒋介石的历史面目,是一部寓历史科学性于可读性之中的成功之作。

编辑推荐

在近代中国变幻纷繁多彩的历史舞台上,蒋介石表演了什么角色?是伟人抑或独夫,其历史功罪,向来评说民国史者,褒贬不一。近来虽有一些蒋介石传记问世,但详略不同,史料不足,评论也异。现王晓华、张庆军等撰写的这本书,在大量图书报刊档案资料的基础上,融会提炼,从不同角度,多侧面地反映了蒋介石的形象。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4:5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