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民间故事,可以滋润你枯燥的日常生活,愉悦你的精神世界,而且也可以充实你的民间知识。作为中华民间经典故事会系列丛书之一的本书收集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口传作品,这里主要是指地方传说,共计24篇。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兴安岭(地方传说)/中华民间经典故事会 |
分类 | |
作者 | 怡安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阅读民间故事,可以滋润你枯燥的日常生活,愉悦你的精神世界,而且也可以充实你的民间知识。作为中华民间经典故事会系列丛书之一的本书收集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口传作品,这里主要是指地方传说,共计24篇。 内容推荐 过去时兴“讲古”,劳动的间歇、热闹的市集、“猫冬”的时候……在人们聚会的所有场合,都会说笑话、讲故事。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在炕头、在村口讲述的故事,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谁是好人、谁是恶人,说得一清二楚,以一种使人愉悦的形式对人们进行着道德教育,潜移默化中构建起大众共同的价值体系。 这些故事是民间知识读本。它告诉你,我们的先人是怎么理解宇宙的构造、人类的起源、万物生成的来历、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把民间历史知识如数家珍地演述出来。这种叙说,虽然没有历史学家所表述的那么公允,但是却更明晰地体现了民众最朴实的评价。为人民做了好事的,就应该受到褒奖和称赞;为非作歹、迫害人民的,就应该受到讽刺和鞭挞。这些故事也许并非是真实发生的,但却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更高层次的“真实”。 目录 兴安岭 白云鄂博的传说 哈素海的传说 卧龙岗的传说 马驹子湖的传说 跌水崖的传说 毛盖图山的传说 毛盖图山的两条蛇 蜈蚣坝的由来 不死山 察素齐狮子山 半拉山的传说 凤凰山的传说 闹牛山的传说 呼伦贝尔湖的传说 达赉湖的传说 通拉嘎河的传说 霍林河 葡萄泉 其格湖的传说 青石柱 响沙湾的传说 三两村的传说 大青沟的传说 试读章节 兴安岭 古时候的兴安岭,据说不像现在这样葱茏秀丽,漫山都是森林。那时候,那里只有稀稀拉拉的一些树木。举目四望,一片荒凉。相传,那时在兴安岭上的一个岩洞里,曾经有一个胖喇嘛和一个十几岁的小班迪,师徒二人住在里边修行。 这个胖喇嘛是个十分狠毒的家伙,对待小班迪非常刻薄。他每日天不亮,就把小班迪连骂带打地撵起来。让小班迪给他打扫佛洞、焚香上供、挑水生火、烧茶做饭。做完了这些活儿,只给小班迪一点点残茶剩饭,催他赶快吃了,然后就撵他出洞,去野外拾柴。等到晚上,当小班迪筋疲力尽地背着柴草返回山洞的时候,胖喇嘛还得让他做这干那,有时嫌柴拾得少,甚至把小班迪打得死去活来。 有一天,小班迪照常到山上去拾柴,拾了半天,肚子饿得叽里咕噜地响了起来。他想去寻找一些能吃的野菜充饥,就东寻西找地向远处走去。他转来转去,不知走了多远,来到一座陡峭的高峰前。他顺着山道向下看去,一条令人目眩的深谷出现在山下。小班迪困惑不解地想:“我来到山上拾了这么多年的柴,怎么一直没有见过这条幽深的山谷呢?”他朝下望去,只见有一座小庙影影绰绰地坐落在山谷里,一群群山雀从庙里飞出又飞进。 小班迪就壮起胆子,顺着山道朝深谷里爬下去。当他爬到半山腰的时候,突然,山谷里刮起了一阵狂风,把小班迪从半山腰直向万丈深渊抛去。说也巧,当他被狂风抛向山谷时,身上披的袈裟“刷”的被风扯开,小班迪就像生了翅膀一样,悠悠荡荡地飘向了深谷。小班迪从昏迷中醒来,睁眼一看他正好躺在小庙的门前。他定了定神,站起身来,推开庙门向里走去。小班迪走进庙里仔细打量,他看到正面有一个石桌,石桌上面有一个像碗一样的东西,里面盛着一把炒米。一看有吃的,他就不顾一切地捧起那个东西,把里面的炒米全部倒进嘴里。说也奇怪,当他咀嚼完那把炒米,一看那东西里面,竟然又生出了一把炒米。于是,他就一口接着一口吃起来,一直到吃饱为止,里面还是有一把炒米。小班迪猜想这是件宝贝,于是赶紧把那个宝碗揣进怀里,走出了庙门。当他走出庙门,还没等他向山谷的陡崖上攀爬时,顿时他的身子变得轻如鹅毛,好像有什么东西从上边提着他似的,忽然向上飘起来。刹那间,就飘离深谷,飘向他居住的山洞附近。 这时,夕阳西下,已经将近黄昏。四野俱静,只听见师父那雷吼般的怒骂声从洞口里传出来。小班迪恐怕被师父夺去宝贝,便就地挖了个坑,慌忙掏出怀里的宝碗埋进坑里,然后拔了一棵小松树插在上面做标记,便飞也似的向洞里跑去。胖喇嘛一看徒弟走进山洞,便暴跳如雷地骂道:“坏种,你好大的胆!玩了一天,不但没拾回一根柴火,竟敢鬼混到这么晚才回来……”他不住声地骂着,就把小班迪按倒在地,不由分说,拿起一根结实的柳条,把个小班迪打得皮开肉绽,一直罚他跪到半夜,才放他去睡觉。 第二天清晨,小班迪忍痛起身,照常干活儿。他走出洞口向外一看,啊,一夜之间,四周山上一直到洞口前,全都长满了密密的高大的松树,连兔子走路的小径都找不到了。小班迪暗想:这不正是自己逃脱苦海的好时机吗!于是,他侧着身子,左转右拐地钻出了密林,经过几天几夜的奔波,终于平安地返回家乡,跟亲人们团聚了。 再说那胖喇嘛,那天夜里打小班迪睡得过晚,直睡到第二天晌午才懒洋洋地爬起床来。他一看小班迪不在洞里,便大声呼喊。可是喊了好几声也不见小班迪答应,只好出洞去寻找。当他走出洞口一看,只见漫山遍野全长满了松树,小班迪早已无影无踪,不知去向了。他挣扎着想要钻出密林去搜寻,可是由于他体大身肥,怎么挤也挤不出去。最后,终于饿死在山洞里。 从那时候起,兴安岭就像铺上了层层的云彩一样,长满了苍松翠柏,变成了采不尽、伐不绝的林海。 P1-4 序言 过去时兴“讲古”,劳动的间歇、热闹的市集、“猫冬”的时候……在人们聚会的所有场合,都会说笑话、讲故事。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在炕头、在村口讲述的故事,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谁是好人、谁是恶人,说得一清二楚,以一种使人愉悦的形式对人们进行着道德教育,潜移默化中构建起大众共同的价值体系。 这些故事是民间知识读本。它告诉你,我们的先人是怎么理解宇宙的构造、人类的起源、万物生成的来历、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把民间历史知识如数家珍地演述出来。这种叙说,虽然没有历史学家所表述的那么公允,但是却更明晰地体现了民众最朴实的评价。为人民做了好事的,就应该受到褒奖和称赞;为非作歹、迫害人民的,就应该受到讽刺和鞭挞。这些故事也许并非是真实发生的,但却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更高层次的“真实”。 这些故事是调剂我们先辈艰难枯燥生活的精神食粮。在衣食无着、艰难困苦的劳动生活中,故事成为让他们的心灵得到慰藉和愉悦的最佳方式。听故事、讲故事,在笑声中获得一种胜利者的满足。故事的好处是说不尽的。我们哪一个人不是在故事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呢?这里所说的故事,是广义的概念,包括神话、传说、狭义的故事、笑话等在内的所有口耳相传的散文类民间叙事作品。 神话是庄严的、远古的神圣叙事,涉及宇宙起源、人类诞生、大自然的形成和变化,人类的一切发明和创造,万物的起源以及鬼神世界等,把人们带到了悠远而又悠远的亘古时期。 我们周围的山山水水、动物植物,一位位历史人物、一桩桩历史事件……所有的一切无不被民众以传说的方式演绎成脍炙入口的艺术作品,当做“可信的史实”口耳相传,汇成浩瀚的传说海洋。 故事是最为民众喜闻乐见的民间叙事体裁。这类作品里充满着幻想与虚构,任凭你张开想象的翅膀,让思绪恣意驰骋,神奇的宝物、万能的神仙……使勤劳善良但却被侮辱被损害的主人公们都能终得善果、天从人愿。 即使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讽刺性故事,也多以虚构为主要叙事手法。十二生肖排座次的故事里,老鼠和牛比大小争第一。老鼠想出一个巧主意,要骑在牛背上逛街。满街的人都喊“好大的老鼠”,却没有一个人理会已经司空见惯的牛。于是老鼠自然就在十二生肖里排了个第一。这样的故事虽然没有神奇的幻想,却以巧妙的虚构贯穿始终,更加生动隽永,意趣盎然。 故事流传的历史,就是一部民众世代延续的生活史,凝聚着先人的心血和才智,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那么到了今天,这些故事还有意义吗?科技的飞速发展让幻想不再有神奇的意蕴,在这样的环境中,故事还有存在的空间吗?还能继续发挥它曾经有过的作用吗? 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说过,想象具有永久的魅力,是不可企及的艺术高峰。开天辟地的盘古、填海的精卫、挖山不止的愚公、补天的女娲……这些主人公的精神不是仍然在鼓舞着今天的我们吗?牛郎织女的传说、嫦娥奔月的传说、梁祝的传说……这些瑰丽多姿的传说故事,化作世代传袭的文化血液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身体里。就如同中秋的圆月,早已成为凝结着民族情感的文化符号。今天,这些文化遗产在带给我们灵感和力量的同时,让我们更充实、更奋进,更乐观向上、更有幸福感。 民政部、中央文明办、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中国作协等六部委主办的“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是惠及亿万城乡读者的民心工程,现在贡献给各位读者的《中华民间经典故事会》正是其中的一个具体项目,希望我们优秀的民间文化通过图书援建和读书活动得到传承和弘扬。这些故事都是搜集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口传作品,很少经过文人的润改和再创造,最能体现在民间流传的原汁原味。在此要特别感谢所有的讲述者和记录者,他们的无私奉献使凝聚着民族智慧的优秀民间故事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希望这套丛书不仅能够为亲爱的读者提供欣赏的愉悦,也能够借此提升我们大家对祖国文化遗产的关爱。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