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紧紧围绕着刑法学中以言论为重点的入罪、出罪问题与宪法学的关系之处展开分析和论证,结构严谨、内容翔实、旁征博引、资料丰富、不囿成见、大胆探索、具有新意,表现出作者的思想与开拓和创新。在论文答辩中,与会专家对论文给予了充分肯定。
言论自由对公民个人价值的实现、民主政治的运作及真理的发现等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它还是所有公民基本权利的基础和前提,其现实的实践状况至关重要。我国刑法中规定了为数不少的以言论表达为基本或主要行为方式的犯罪,诸如各种煽动型犯罪、妨害名誉犯罪、妨害国家秘密的犯罪和有关淫秽物品的某些犯罪等。刑法中的这些规定无疑构成了言论自由的界限,并规制着那些滥用了这项自由或者行使自由超过合理限度的行为。但正是由于这些规定的存在,刑法也可能会成为钳制言论自由的利器。在上述这些犯罪的司法适用中,一旦处罚范围过宽,将直接影响到言论自由的具体实现。
针对于此,本书作者所秉持的基本观点是:对于此类犯罪在适用法律的过程中不能只局限于刑法范畴的思考,而必须引入宪法规范和理念,刑法上的判断结果只是最终结论的落脚点,而绝不能以此代替全部的考量过程。在此过程中必须注重对相关条文进行合宪性解释。在具体的司法判断过程中,不可一味强调对刑法法益的保护,而应力求在刑法法益与言论自由之间达成妥当的平衡关系。
作者意图在刑法具体犯罪的研究中引入宪法视角,期望能探索到一条保障刑法在适用过程中能以宪法正义为准绳,以制度化的方式实现社会正义的路径。
导论/1
第一章 言论自由的基本理论/5
第一节 言论自由概述/5
一、言论自由的概念/5
二、言论自由的性质/14
第二节 言论自由的价值/17
一、学说概览/18
二、维护和促进自我实现的价值/26
三、民主政治的前提和重要保障/27
四、推动知识的进步和真理的发现/30
五、促进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31
第三节 言论自由的限制/32
一、绝对主义理论/33
二、相对主义理论/35
三、对言论自由限制的限制/39
第二章 言论自由与罪刑法定原则/43
第一节 罪刑法定原则的内涵及其演变/44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早期理解——形式主义立场/44
二、罪刑法定原则内涵的演变——形式和实质相结合/49
第二节 罪刑法定原则与言论自由的关系/54
一、宪法与罪刑法定原则/54
二、罪刑法定原则的实质与言论自由的刑罚限度/61
第三章 言论自由与刑法中相关法益的冲突/67
第一节 言论自由与刑法中相关法益冲突概述/68
一、法益概念的引入/68
二、法益冲突问题概说/71
三、言论自由与刑法中相关法益冲突的表现/74
第二节 我国刑法对于相关法益冲突的解决/79
一、立法规定/79
二、司法实务/84
第四章 冲突法益间划定界限的实体法理论和方法/90
第一节 划定界限的法律原则/90
一、比例原则/91
二、利益衡量原则/97
第二节 划定界限的关键范畴/104
一、刑法中言论之行为性的确定/104
二、容许的风险/118
第五章 煽动型犯罪与言论自由的界限/1 30
第一节 煽动型犯罪概说/131
一、煽动型犯罪的概念/131
二、煽动型犯罪的构成特征/133
三、煽动型犯罪的形态/154
第二节 煽动型犯罪与言论自由的界分/160
一、煽动型犯罪中法益侵害危险的判断/161
二、煽动型犯罪的处罚例外——人大代表的言论/175
第六章 妨害名誉犯罪与言论自由的界限/1 81
第一节 妨害名誉犯罪概说/182
一、妨害名誉犯罪的概念/182
二、妨害名誉犯罪的构成特征/1 87
第二节 妨害名誉犯罪与言论自由的界分/193
一、域外立法及司法实践/193
二、我国现行立法下之合理界分的方法/200
参考文献/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