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精)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法)古斯塔夫·勒庞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勒庞可能是世界上蔑视群体的人,同时也是了解群体的人。

古斯塔夫·勒庞著、刘泽刚译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精)》以预言家般的洞察力,几乎成功描述了此后一百多年间所有震荡世界的重大事件。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和众多的民主革命或群众运动。

有人指责勒庞关于群体与领袖的理论曾被希特勒、墨索里尼等独裁政权所用。但戴高乐、丘吉尔、罗斯福也从中悟到了不少道理。时至今日,任何个人或者团体,出于任何目的希望了解群体心理和行为模式,《乌合之众》仍然是经典。

内容推荐

古斯塔夫·勒庞著、刘泽刚译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精)》讲述了群体表现出来的感情不管是好是坏,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极为简单而夸张。

不幸的是,群体的这种夸张倾向,常常作用于一些恶劣的感情。它们是原始人的本能隔代遗传的残留,孤立而负责的个人因为担心受罚,不得不对他们有所约束。因此群体很容易干出最恶劣的极端勾当。

目录

作者前言

导言 群体之时代

卷一 群体心理

 第一章 群体的普遍特征

 第二章 群体的情感与道德观

1.群体的冲动、多变和急躁

2.群体易受暗示和轻信

3.群体夸张与单纯的情绪表现

4.群体的偏执、专横和保守

5.群体的道德

 第三章 群体观念、理性与想象力

1.群体的观念

2.群体的理性

3.群体的想象力

 第四章 群体信仰所采取的宗教形式

卷二 群体意见与信念

 第一章 群体意见和信念的间接因素

1.种族

2.传统

3.时间

4.政治和社会制度

5.教育

 第二章 群体意见之直接因素

1.形象、词语和套话

2.幻觉

3.经验

4.理性

 第三章 群体领袖及说服的手段

1.群体的领袖

2.领袖的动员手段——断言、重复和传染

3.声望

 第四章 群体的信念和意见的变化范围

1.牢固的信念

2.易变的群体意见

卷三 群体分类及其特征

 第一章 群体的分类

1.异质群体

2.同质群体

 第二章 犯罪群体

1.犯罪群体

2.疯狂的大屠杀

 第三章 刑事陪审团

1.非高智商群体

2.情感的仆从

3.无辜群体的保护伞

 第四章 选民群体

1.迎合制胜

2.没完没了的争论战

3.普选权

 第五章 议会群体

1.现代文明民族的理想

2.掌控群体的机器

3.劳民伤财的制度

结语:民族的循环过程

试读章节

因此个人没必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一来,原先总是约束着个人的那种责任感就完全消失了。

第二,对群体的特征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还决定着它接受倾向的因素——便是传染现象。虽然,我们很容易确定传染现象是否存在,但是却很难解释清楚,我们必须把它看作一种催眠的方法来加以研究——在群体当中,个体的每种感情和行动其实都有传染性,其强烈的程度出乎我们的意料,就是完全可以使个人随时准备着为集体利益而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这是一种与人的天性完全相悖的发展倾向,在这些成员并未成为群体中的一分子时,是很少具备这种能力或发展可能的。

第三,值得强调的是,易于接受暗示的表现——它同孤立的个人所表现出的特征完全相反,也是决定群体特征的最重要原因,同时,也正是上面所说的“互相传染”所造成的结果。

我们如果要深入理解这种暗示现象,就必须牢记最近的一些心理学的新发现。经过心理学研究可知,通过不同的过程,我们都可以将个人带人一种完全丧失人格意识的状态,这些个人会绝对服从于使自己失去人格意识的暗示者,并且会做出一些同自己的性格和习惯相矛盾的行动。通过有关专家极为细致的观察实验,现在已经证实:在群体发挥催眠影响的作用下,或由于一些我们根本不知道的因素作用下,如果个人长时间融人群体行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自己进入了一种特殊状态之中,这与在催眠师的操纵下,让被催眠的人进入迷幻状态非常类似:催眠师麻痹了被催眠者的大脑活动,被催眠者就变成了受催眠师任意支配的无意识活动的奴隶,于是,其有意识的人格元素便荡然无存,意志和辨别力也不复存在了,这导致催眠师完全支配了被催眠者的一切思想和感情。

总体来看,心理群体中的个人差不多就是这样的情况,一旦中了群体的“魔邪”,个体就再也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了。就像被催眠者那样,在其身上,当某些能力被破坏的同时,另一些能力却得到了极大的强化。而在某种暗示之下,他会不顾一切地去完成某些事情。相比之下,群体中的个人比被催眠者更加奋不顾身,其行为的欲望和力度显得格外强烈,因为那种暗示对群体中的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它会互相影响。群体中,人们的个性很少能强大到足以抵抗暗示,以致逆流而上的地步。他们最多只能根据不同的暗示而另辟蹊径,所以,有时能让群体避免一场极为血腥的行为的,竟然是一句动听的话,一个被唤起的相关形象。

看来,感情和思想通过暗示和传染,就会导致有意识的个性消失,无意识的个性得势,导致群体中的个体被引到某个方向,并且可能立即就会把所暗示的思想变成行动,这就是群体中个人的主要特征。此时的个体已经不再是其自己,而成了不能控制意识的木偶了。(P24-25)

序言

这部作品详细讨论了不同群体的特征。

每个种族都有自己不同的气质,这种气质来源于遗传赋予种族中的个体的某些共同特征,所有这些特征逐渐融合,便形成了种族的气质,即种族特征。不过,当种族中的一部分人为了某项共同的行动而聚集成一个群体时,我们会发现,他们除了原有的种族特征之外,还会出现一些新的心理特征,有时两者之间的差异很大。

其实,在各民族的生活中,组织化的群体长期以来都始终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不过,这种作用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要。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所表现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群体的无意识行为取代了个人的有意识行为。

我尽最大努力通过纯科学的方式对涉及群体的研究难题进行了考察,也就是说,我不受各种观点、理论和教条的影响,而是重点集中于方法上的考量。我相信,这是发现客观真理的唯一且可行的办法。尤其是当我们所探讨的是一个众说纷纭、无从定论的话题时,这种以方法为基点的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这就跟有些决心证明某种现象的科学家一样,对于自己证实的事实和结论会触碰到什么人的利益,他们是不会加以考虑的。

著名的思想家阿尔维耶拉先生在最近出版的一部著作里说,他不属于任何当代学派,但却时不时发现自己的观点与其他派别的观点相对立。因此,我希望我的这部新作也可以获得这样的评价。因为如果它属于某个学派,其中就必然会掺杂有个人偏见和先入为主的意见,那就很难提出客观而独特的、属于自己的观点来了。

在这里,我觉得应该向读者解释一下,一开始,读者可能会对我研究中得出的某些结论一时无法接受。比如。虽然我指出包括知名人士在内的团体的群体精神的极端低劣之后,还是断定:尽管有这种低劣性,但干涉他们的组织为什么仍然是危险的呢?

那么,读者不能接受的原因在哪里呢?其原因就在于,经过对历史问题深入细致的研究,我们完全可以得出结论:社会组织与所有生命有机体一样复杂,可是,我们没有足够的能力迫使它们在刹那间发生巨大变革。有时候,大自然只要采用一些激烈的手段就可以体现出它的爆发性,但我们人类,在征服自然时,所用的方式和力量却显得力不从心。

相应地,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看,对于一个民族最致命的危险,莫过于对重大变革的热衷,无论这些变革从理论上说是多么美好多么出色。但是,这些变革只有当它使一个民族或种族的特征即刻出现变化,才能说明它起了作用,具备这种力量的只有时间。人类有一种天生的本性,那就是总会受到不同思想、情感和习惯的掌控和影响。各种制度与法律是人类性格的外在体现,同时反映着它的需要。但是,作为其产物的各种制度和法律,是不能改变人的这种特征的。  研究社会现象,必然离不开研究产生这些现象的民族。从哲学的意义上来说,这些现象也许具有绝对价值,但实际上它们只有相对价值。

受此启发,在深入研究一种社会现象时,我们必须分清主次,从正反两个完全不同的方面加以考察。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发现,理论与实践往往大相径庭。这种区分几乎适用于(包括自然科学材料在内)所有研究材料。如果用绝对真理的视角去分析一个立方体或一个圆形,那么,它们就都是由特定公式严格定义的不变几何图形。可是,如果从我们的印象来看,在我们眼里,这些几何图形会显现出各种不同的形状;而以透视的方式来观察的话,立方体可以变成锥形或方形,圆形却可以变成椭圆或直线。实际上,我们关注这些虚幻的形状,比关注它们的真正形状更加重要,原因在于,只有这些形状才是我们所能够观察到,并且可以通过照相或绘画的方式加以重现。所以,有时,不真实的东西反而比真实的东西包含着更多的真理。那么,我们如果只是用客观准确的几何形状来表现它们,可能会歪曲其特性,使它变得无法辨认。我们不妨这样设想一下.假如我们不能直接接触物体,而只能复制或翻拍它们,那我们就很难对物体的真正形态形成一个准确而客观的观点。更进一步来说,假如只有个别有学问的人了解这种物体形态的知识,那它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研究社会现象的学者们永远不应忘记,这些现象不仅具有其理论价值,还具有实践价值,对文明的进化程度来说,实践价值更重要也更有意义。只有当他认识到这一点.在考虑最初强加于其逻辑之上的结论时,他才会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

还有另一个原因迫使他采取如此谨慎的态度——社会事实如此复杂,我们根本不可能完全掌握或预见到它们相互影响所带来的后果。在我们所见的现象背后,有时还隐蔽着数以万计的看不见的原因。这些可见的社会现象,可能是某种巨大的无意识机制作用的结果,而这一机制恰恰不是我们普通人所能分析和掌握的。那些可认知的现象,就像水面上的波浪一样,它们不过是海洋深处我们不可预知的湍流的表象。就群体的大众化行为而言,他们表现出一种令人费解的独特的低劣性;而在另一些行为中,他们似乎又受着某种神秘力量的牵引,古人称它为命运、自然或天意,我们称之为“幽灵的声音”。我们虽然现在还不了解它的本质,却不能忽视它的威力。事实上,在民族的灵魂深处,确实有一种潜在的力量在不断指引着他们。比如.还有什么东西比语言更复杂、更有逻辑、更奇妙的呢?如果这个组织程度和艺术魅力都令人赞叹的“幽灵”,不是群体无意识的产物,那么,它又来自什么地方呢?最博学的学者,最有威望的语法学家,所能做到的也不过是指出影响着语言的某些规律,绝不可能创造出这种规律。甚至伟人的思想,难道我们就敢保证那完全是他们头脑的产物吗?毋庸置疑,这些思想是由无数个独立的头脑创造出来的.然而,难道不是群体的特征提供了千百万粒尘埃,才形成了它们生长的沃土吗?

毫无疑问,群体总是无意识的,但正是在这种无意识之中,隐含着它力量强大的秘密。在自然界,很多生物完全受本能支配,它们做出的一些动作,其神奇的复杂性简直令我们叹为观止。理性这东西,不过是较为晚近的人类才具有的特性,而且尚未完美到能够向我们揭示无意识规律的程度,它要想达到这种程度,仍然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可见,无意识仍然以一种不为人知的力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理性起作用的时候却寥家无几。

假如我们打算把自己置于一个狭小而安全的界限内。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获取知识,而不想步入模糊的猜测与无用的假设领地,那么,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就是留心观察这些我们能够接触到的现象,因为这些现象会将我们局限于对它的思考之中。然而,我们由此得出的结论肯定都是不成熟的,因为在这些我们能够清晰可见的现象背后,还有一些我们只能模模糊糊地看到的现象,而在这种模糊的现象背后,仍有一些我们并不了解的现象或实质。

——[法]古斯塔夫·勒庞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9:4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