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收录了林达悃老师在影视声音方面的十六篇研究成果,均为已发表作品,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下篇为对林达悃老师的访谈,主要叙述了林达悃老师的学习研究经历,对录音工作者与该专业学生有很强的学术价值。
关于影视录音学科内涵的思考——代序
上篇 影视语言声音的研究
影响音质主观评价结果的若干因素
35毫秒以后的延时声将对语音音色产生不良影响
关于艺术语言音质主观评价术语及素材的初步探讨
关于确定音质主观评价术语方法的建议
影响语音音色的总频带宽度
语音的频谱与音色
汉语童音及仿童音的平均谱
频率补偿对语音音色感受的影响
电影的对白录音
声音、人、艺术与录音——“录音声学”的内涵与外延
广播电影电视中的声音空间环境意识
录音中的声信号控制
电影同声翻译的声系统
关于录音室声场的新视点
再论录音室声场的视点
录音中的监听与审听——关于音质主观评价的若干问题
录音中的声音及其效果的控制
附文一 双通道声信号的互相关系数与声像质量之间的关系
附文二 人工混响过程的主观评价
下篇 影视教育与科研的思考
老专家林达悃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