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从故宫到巴黎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罗小华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从一个搬运工到选择专业绘画,她以怎样的勇气去面对挑战?

启功、庞熏琴、冯先铭、赵无极、吕霞光等艺术大师,为何都对她关爱有加?

故宫藏宝大库古画现世,名师名家聚集鉴定,会爆出怎样的内情?

“末代皇帝溥仪展”总体设计,为何能机缘凑巧地成为与法国人亲密交往的纽带?

第一次在法国办画展,居然来了600多人,包括诸多政要。他们为何对她的画展如此重视?

夏加尔画展举办困难重重,她以无权无势之身,凭借什么方法促成画展在中国成功举办?

内容推荐

24岁的罗小华,一个靠体力谋生的搬运工,毅然选择了学画之路。卡车顶上、教室门外、雨中荒郊,留下了她苦心求学的身影。

神秘故宫给了她特殊的恩宠,她成为故宫的一名工作人员。重重深锁的大库之门被打开,惊现珍藏了几千年的秘藏古画。漱坊斋、百宝阁、御花园中,处处透露着鲜为人知的秘密。机缘凑巧,她得到了建国后故宫的第一次公派出国机会。出国之事迷雾重重,煎熬了两年的她,身无分文地到了巴黎。

巴黎艺术之都,有世界顶级服装店和令人拍案叫绝的橱窗设计,有知名的品牌公司和贵族画廊。对留学者而言,那里不只是璀璨和光华,更多的是孤独、贫穷的艰辛与挑战。

她成功举办画展,成为名震巴黎的中国画家。梵高墓前,在对艺术之路和中国当代艺术的反思中,她却毅然放下画笔,走上了艺术营销之路……

目录

第一章 故宫探秘

 拜师

 求学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走进故宫

 200年后故宫的第二个罗小华

 神秘的故宫

 和国宝级鉴定大师们在一起

 故宫的小偷展览

 故宫大龙邮票110周年首日封

 “溥仪皇上”让我走进故宫大库

第二章 巴黎求学

 算命先生决定了我出国

 “不是人”的法语强化培训

 我的伯乐

 艺术创作最好的环境

 巴黎第一天

 ENSAD——法国最好的艺术创意教育

 巴黎的画家生涯

 巴黎的苦涩

 巴黎传奇的大富收藏家——吕霞光

 印象派大师的后代是我的房东

第三章 画展大餐

 品尝法国的“画展大餐”

 灿烂夺目的巴黎艺术

 巴黎的世界顶级服装大师们

 为何欧洲不认中国画

 在世界著名的法国石油研究院办画展

 沙隆地区为我掉下了甜甜的馅饼

 巴黎画家的“好莱坞”——CASTILLE画廊

 地铁奇遇——法国博物馆收藏我的《双牛图》

 震撼心灵的梵高墓

 震惊中国艺术圈的世界大师夏加尔画展

 法国参议长夫人

 巴黎的特景文化——炸弹与小偷

第四章 回归祖国

 作品——真诚友谊的纽带

 “钱奴”“房奴”与“画奴”

 中国艺术收藏误区与未来探索

试读章节

认识庞熏琴老先生,是我整个命运的重要转折点。

1977—1978年,我在天津美术学院读书的时候,整个艺术教育界处于半开门的状态。刚恢复高考,很多艺术领域还没敢打开大门,那是“封资修”的敏感区。在经历了刻骨铭心九起九落的“考学”经历后,我格外珍惜上学的每一天。

一次,学校组织到北京写生。我是班长,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去打前站,为班里找住宿的地方,因为学生没有钱,所以往往找那些不花钱的单位或者学校求宿。

我第一次来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我的感觉是好像从花果山来到了天堂。

这里有著名的国家级老教授:庞熏琴、张仃、雷圭元、祝大年、吴冠中等,他们都是支撑全国最权威学府的栋梁,我更觉来到了天子脚下。

那个年代,不需要介绍信,不需要人际关系,只靠硬着头皮前去联络。

教务处的袁老师和蔼可亲地接待了我,得知我是为班集体联络住宿的,笑眯眯地告诉我,人太多无法住宿,每个宿合中本校的学生都已经住满,如果只是我一个人还可以想想办法。当晚,我被安排在教务处办公室里,在一个办公柜后面用长椅临时搭建一张床。袁老师为我从家里拿来被褥,让我将就着对付一个晚上。

如今的大学可能不会出现这样人性化的接待。那个年代,不仅北京,我在天津美术学院的宿舍也是出名的“不花钱旅馆”,经常接待不相识的同龄人。来求学的外地孩子或考试没有地方住的学生,我们都慷慨借住,甚至如果宿舍没地方就领回自己家里住一晚,不需要认识,第二天走人。这似乎是我们美术圈子的“行情”。

就这样我挤进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第二天,我得寸进尺,请袁老师帮忙想办法进一个宿舍。于是我熟悉了如何住宿合。

那个年代美院的女孩子们,比的不是“淑女”而是邋遢。谁最邋遢谁就最显得有“艺术气质”。比如:一身衣服扣子全掉光,故意将自己搞得其貌不扬却特有个性,秉承一个潜台词:“花瓶一样的摆设是耻辱的,只有艰苦中出来的艺术家才有令人仰慕的精神。”艺术学院的学生崇尚的是有艺术创作的能力和与外界交往的能力,因为我们常常需要说服他人为我们免费当模特,或借住老乡家写生等。美院女孩子很自信,自认为是到处都可以生存的精灵。

从此,我的命运与中央工艺美院结下了深深的缘分。

那个年代有许多令人兴奋的事情和令人兴奋的人。每当来到北京,看到蔚蓝的天空,绿绿的树木,就觉得连呼吸都格外的清新愉快。

在以后的两年里,我经常从天津搭乘一辆不花钱的大卡车到北京,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听蹭课,最吸引人的是每周五都有刚从“文革”解放出来的大师们轮番做讲座。

那是北京艺术界的“激情燃烧的岁月”。人们热情高涨,被文化大革命封闭十年的艺术大师们一个个在讲坛上露面,激情澎湃,一场场系列讲座轮番上演,焕发着英姿勃勃的生命力,几乎是场场爆满,吸引了无数的优秀学子们从全国、从国外涌向北京!那真是我记忆中中央工艺美院最火红的年代!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2: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