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您奉上:先进的治“未病”理念,简单易学的家庭诊疗手段;濒临失传的“去胎毒”传统疗法;孩子打呼噜的真相;扁桃体的小秘密;对付孩子高热、湿疹、脾虚厌食的灵丹妙药;提高孩子免疫力、治疗哮喘要避免的误区;孩子感冒前的七大征兆;治疗食积、便秘的按摩手法和民间验方;止咳润肺的食疗良方;孩子盗汗、流鼻血、手足口病的防治方法;散见于《黄帝内经》《医学心悟》《神农本草经》《本草逢源》《伤寒论》《摄生众妙方》《景岳全书》《医宗金鉴》等医学名著中经千锤百炼的名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父母锦囊(教你养个壮小孩) |
分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作者 | 苑嗣文 |
出版社 | 天地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为您奉上:先进的治“未病”理念,简单易学的家庭诊疗手段;濒临失传的“去胎毒”传统疗法;孩子打呼噜的真相;扁桃体的小秘密;对付孩子高热、湿疹、脾虚厌食的灵丹妙药;提高孩子免疫力、治疗哮喘要避免的误区;孩子感冒前的七大征兆;治疗食积、便秘的按摩手法和民间验方;止咳润肺的食疗良方;孩子盗汗、流鼻血、手足口病的防治方法;散见于《黄帝内经》《医学心悟》《神农本草经》《本草逢源》《伤寒论》《摄生众妙方》《景岳全书》《医宗金鉴》等医学名著中经千锤百炼的名方。 内容推荐 父母最头痛的问题就是孩子的感冒发热、咳嗽、哮喘、肺炎……本书将成为您的家庭诊疗指南。 感冒发热,住院一周,花费八千,尚未退热。区区几服中药,花费几十元或百元,竟能愈病! 我很反对对患儿进行x线透视、胸片、cT检查的。医乃仁术,应当心存慈悲,以解救天下苍生病痛为己任,那些动不动就开一大堆检查单子,不靠“机器”就没法干活的医生就是“下医”了。 孩子对苦味的药接受起来往往比较困难,我给孩子开的药经过多方的调整,大部分是甜、酸的味道,很少有苦昧的药物。 《黄帝内经》里写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 我们强调治“未病”,就是在孩子感冒之前,要及时发现孩子感冒的征兆,我从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养育孩子的经验中总结出了七大征兆。家长要明察秋毫,不放过蛛丝马迹,及时带孩子看医生,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支原体肺炎就是肺热咳嗽,抗生素解决不了,中医处理起来很容易,吃上几服中药完全能治愈。 孩子疾病有先兆,中医用药的剂量不仅与患者体重、年龄有关,还与其病情缓急、病势严重程度有关。急症时,剂量越大,效果越好,一些慢性病就需要慢慢地、小剂量调养! 无论什么流感,中医也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辨证施治永远不会变! 目录 第一章 急性发热不可怕 退热,不要迷信输液 切勿滥用抗生素、激素 儿童慎用X线检查 儿童反复发热要警惕血液病 感冒发热的病因 中医的病因观 与儿童发病相关的病因 发热的机理 低热、中热、高热 发热与出汗 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 发热的常用治法 清消散退热合剂 中药灌肠也能快速退热 发热患者的饮食宜清淡 大便通畅是退热的必要条件 高热惊厥的预防 第二章 烦人咳嗽何时休? 咳嗽不一定都是疾病 咳嗽与感冒常常形影不离 风寒咳嗽?风热咳嗽?食积咳嗽? 咳嗽就拍胸片吗? 望气色辨咳嗽的虚实 望咽部分咳嗽寒热 闻咳声区分虚实 咳嗽患者,要问哪些问题? 支原体肺炎所致咳嗽一般为肺热咳嗽 医不自治吗?——回忆我的咳嗽治疗 止咳中成药的选用技巧 小儿咳嗽的家庭护理 常用的清肺润肺止咳食疗方 第三章 独辟蹊径治哮喘 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 儿童哮喘有自己独特的发病规律 伏邪(热邪内伏)是儿童哮喘的发病基础 哮喘病的治疗 治疗哮喘的常用方剂 哮喘缓解期不能“妄补” 儿童过敏性哮喘 第四章 宝宝感冒的前奏曲 眼眵 口臭 口腔溃疡 咽痒、咽痛、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 唇红如妆与弄舌 舌象的异常 大便干结难下 第五章 谁家儿郎不食积? 孩子食积的常见原因 食积有哪些症状? 食积诱发的疾病 食积的预防 治疗食积的常用中药 消食化积常用中成药 巧用按摩消食积 第六章 每日关注孩子的“臭臭” 新生儿正常大便 孩子为什么容易出现便秘? 便秘的危害 治疗大便干结的常用药物 两个民间验方 巧吃水果能通便 按摩亦可助通便 第七章 怎样提高儿童免疫力 免疫力 古人利用香药进行免疫 打口药——古人这样提高儿童免疫力 打口药为什么被人们遗忘? 什么是胎毒? 胎毒引起的疾病 打口药是去除胎毒的有效方法 打口药具有悠久的历史 常用的打口药方及服用方法 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 最早的疫苗——“人痘”与“牛痘” 流感疫苗能否抗流感? 甲流疫苗该不该打 一味进补无益于提高免疫力 第八章 鼻涕流不尽 鼻炎的病因与症状 肺开窍于鼻 清肺通窍止涕散 第九章 睡时打呼噜、张口呼吸,警惕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也是一种淋巴组织 腺样体处在慢性炎症状态就是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的症状 中医怎么认识腺样体肥大 中医如何治疗腺样体肥大 预防腺样体肥大 第十章 手足口病就是一种特殊的感冒 新西兰最早报道手足口病 中国明清时期可能发生过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能自愈吗? 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 手足口病的治疗 手足口病的预防 第十一章 扁桃体的问题 扁桃体是“健康卫士” 扁桃体有时还会成为“菌巢” 扁桃体切除要慎重 扁桃体肿大的症状 从整体上把握扁桃体肿大、扁桃体化脓 肺热是导致扁桃体肿大的根本原因 保持大便通畅,消除扁桃体肿大 治疗扁桃体肿大与预防感冒息息相关 第十二章 皮肤的烦恼 湿热内盛湿疹多发 生石膏薏米粥寓药于食,防治湿疹 新生儿驱“胎毒”,可防治湿疹 产妇坐月子盲目大补,也会导致孩子湿疹 治疗湿疹小验方 第十三章 小儿多汗就是“虚汗”? 孩子多汗虚证少 身体健康也出汗,出汗也能保康健 火邪内盛夜盗汗 止汗名方——当归六黄汤 第十四章 偶尔鼻出血也不是坏事 答博友问 试读章节 食积腹泻 食积腹泻的患者大便很有特点:1恶臭无比。食积腹泻的大便臭味极大,恶臭或者酸臭。2大便中夹杂有未消化的食物,哺乳期的孩子大便中夹杂未消化奶瓣等。 患者腹泻后会感舒适,腹胀、腹痛减轻,食欲恢复等。这种情况下,不用特殊的止泻处理,这是患者机体驱邪出外的一种正常反应。邪去则正安,把体内的食积之邪驱除了,身体才得安宁。 有的孩子食积化热,导致大便干结难下,或者数日不大便,这时还要使用泻法,用大黄等药物使孩子腹泻,清除体内的食积或者热邪。 当然,若经常腹泻,导致孩子消瘦或者影响孩子生长发育,这时就必须进行治疗。 食积厌食 小儿厌食是许多家长头痛的事情。小儿厌食也要区别对待。有的孩子长得胖乎乎的,一看就知道:孩子平时食欲好,消化吸收也好。突然出现厌食,有可能属于食积了。这时厌食是孩子胃肠功能自我保护的一种反应,那就别再让孩子吃了,让胃肠休息一下。也可以用点消食导滞的药物。有的孩子长得瘦小,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不好,长期不愿意吃饭,吃上一点就饱。这种厌食就是脾胃虚弱了,需要采用健脾养胃、消食化积开胃的方法治疗。 食积腹痛 有的孩子,身体健康,有时过食油腻、肥甘厚味后,会出现腹胀、腹痛。现代医学检查后常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等。中医认为这种情况其实也不是什么炎症,只是由于食积所导致的气机不通,不通则痛。用点焦三仙、鸡内金、陈皮、元胡,喝上几服即可止痛。有的腹痛还伴有大便干结,这时用点大黄,通腑气泻食积也未尝不可,而且效果还蛮好! 食积咳嗽 好多医生一看小儿咳嗽,即认为是肺、气管出了问题,要么支气管炎、要么支气管肺炎、要么是肺炎,输了7天甚至十余天的抗生素,咳嗽丝毫不见好转。中医则不应该犯上面的错误。学中医的首先要有整体观念,要从气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咳嗽就是肺气上逆,这点是毋庸置疑的。肺气为什么上逆而不下降了呢?如果吃得过多,超过了消化功能,食物就会积滞在胃肠。现在每个人都可以体会一下:当你吸气时,肺气下降膈肌会向下移动,如果你吃得太饱,有一种撑的感觉时,膈肌向下移动就费劲了,肺气下降也就难了,这时就会肺气上逆,出现咳嗽、呼吸喘促等症状。很多儿童的咳嗽就是这样撑出来的。采用消食导滞的方法,通通大便,腑气得以通畅,肺气得以下降,咳嗽也就停止了。 食积的预防 “乳贵有时,食贵有节”。给婴儿哺乳时,应有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胃肠道有规律地蠕动。二者有了规律,就不容易造成食积。 吃饭时要有节制,.严禁暴饮暴食,要做到“饥饱适宜”。家长要善于控制孩子的食量,就能预防食积。 另外,吃多了,就要多活动。多活动可以促进胃肠的蠕动,预防、消除食积。 《醉花窗医案》曾经记载了一个病案:有一个佣人,一有机会饱餐,他就暴饮暴食,一餐吃了几个人的量,又喝了很多凉水,众人制止,佣人说:“我习惯喝凉水,不愿意喝茶。”一天,佣人忽然腹痛,吃一点东西就呕吐,大便不通,汗出如雨,呼号辗转,众人以为他得了急症。医生看了之后说:“此为饱食伤胃,加之冷水凝结,大便一通,你的病就好了。”故置之不理。晚饭后,佣人匍匐求医生治疗,痛苦得涕泪交加。医生故意难为他,说:“生病是你自找的,我有什么办法?要想让我给你治病,先取十桶水,置两个空缸。把十桶水从一缸中转移到另一缸中,必须转移三十次,然后才能治病。”佣人说:“我腹痛剧烈不能动,怎么能做这事呢?你不是难为我吗?”医生说:“不这样,就别希望我能给你治病。”佣人不得已,勉强为之。大家都认为医生太残忍。佣人就从一个缸里取水倒入另一个缸中,未至二十次,佣人腹中漉漉鸣,汗津欲滴,急忙入厕,大泻一次,软不能起。大家扶他躺在床上,佣人坦然睡去。一个小时过去,佣人身体轻松舒适,腹中空虚,想饮食了。 医生问他:“腹还痛吗?”佣人答:“不痛了。”“还想呕吐么?”佣人答:“不想。”医生说:“你的病,我已给你治愈,比吃汤药、针灸好多了。让你取水,吃点苦头,可不要怪我啊。”佣人惭愧叩头。医生又告诫他说:“以后必须少食,不然还会出现腹痛。”佣人连连应诺。向医生请教其中的道理,医生说:“命你取水倾倒,则俯仰屈伸,脾胃自开,怎么能不治愈呢?”大家都很佩服。有人问:“为什么不用药?”医生说:“用平胃散合承气汤,也是可以的,但药可通其肠胃,效果却不如让其运动,这样,病人皮骨俱开,疗效较药更迅速!” 总而言之,运动可以有效地消除食积。P068-070 序言 2009年5月,我应山东卫视农业科学频道《活到九十九》栏目之邀,做了一个“让儿童远离感冒”的访谈节目,分6期播出。节目播出后好评如潮,应观众要求,多次重播。许多观众打电话来寻医问药,期待了解更多的育儿知识;许多人还在我的博客中留言,声称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孩子已经半年多没感冒了;许多观众说已经把我的讲义和我的博文打印了好多份,装订起来,送给正在养育孩子的亲朋好友,希望能看到我的书出版!我一直认为著书立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为精力有限,暂时还没有出书的计划。朋友付刚先生曾经与我谈过这本书稿的出版事宜,我一直未敢应允,担心水准不及又怕整理不好,恐失友望。 我与陆翌素不相识、一面未谋。有一天我在QQ上接到她的信息,她说真的非常感谢我,自从看了我的博客文章,学到了很多的育儿知识,按照那些方法去做,孩子很少感冒了。她希望能把这些知识结集出版发行,能让更多的儿童与家长受益!陆翌本人就是专业的编辑,对此选题有着独到的见解与深刻的认识。后来我们有过多次电话交流,她一再催促、鼓励我写书。正是陆翌的这种热心、爱心感染了我,我才鼓足勇气应允了这件事。 我浸淫于中医已经二十余年,深深地爱着中医,也深深地受惠于中医。儿子11岁了,从来没有输过液。一般的感冒发热,还未等病起来,我就事先用药把病邪控制住了。最早的一次严重发热,是在儿子5岁那年的一个深夜,他高热39℃,扁桃体肿大、化脓。我开了清热的重剂,连夜煎好,我先喝了1服药试试,然后再给儿子服下。次日早晨,儿子体温就恢复到了正常。从那以后,我就逐渐摸索出了小儿感冒的发病规律,仔细观察儿子,稍有蛛丝马迹,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儿子就很少感冒或发高热。我的外甥女今年5岁,曾经患了3次手足口病,有两次不太严重,吃点中成药就好了;而有一次较为严重,喝了几服清热败火的中药,很快就痊愈。我朋友的孩子因支原体咳嗽住进医院,输了10天抗生素,花费6000元,丝毫未见效;而后孩子服用我开的中药治疗了7天,花费200元,痊愈了。后来他再也不输液了,他每次感冒发热、咳嗽都吃我开的中药。再后来,孩子生病就不怎么找我了,朋友按我的方子自学起了中医,加一味药、减一味药,也能给自己孩子治病。后来朋友告诉我:“我自己治不了,再找你治。”其实中医就这么简单,因此早就有“久病成良医”之说。 儿童疾病最多见的就是感冒发热、咳嗽等,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外感热病。但感冒发热治疗若不及时,有可能转化成支气管炎、肺炎、心肌炎、病毒性脑炎,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很大的损伤,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了解一些儿童热疗的防治规律,对孩子的健康平安十分有益。 孩子很天真,没有心魔,没有七情六欲,因此,孩子的疾病也很简单。尤其是在当前的大背景下,物质生活极为丰富,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集全家宠爱于一身,除了先天性疾病、意外伤害之外,大部分疾病就是由于饮食、外感所致。“儿病大半伤食,小半胎毒,外感风寒十分之一。”古人已经说得很中肯了。所以健康育儿有一箴言:“要想小儿安,须得三分饥与寒。” 对于现代一些传染性发热性疾病的治疗与预防,无论是sARS、禽流感、手足口病,还是甲型H1N1流感,道理都是一样的,手段也基本一致。中医还是按发热性疾病来进行辨证施治,结合患者的体质特点进行个体化治疗。正如《黄帝内经》所说的“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在书稿的整理过程中,我的夫人、我的儿子都成为第一读者,从非医学专业的角度,对书稿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并且为了整理这本书稿,我牺牲了许多陪伴他们的时间。在此向我的夫人与孩子表示深深的歉意与崇高的敬意。 但愿天下人无病,宁可柜上药生尘!我相信,这本书的出版一定能使更多的儿童获得健康,远离疾病,能使更多的人受惠于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医中药! 泉城千佛山下 庚寅春 书评(媒体评论) 强调整体观的个体化治疗。中医的整体观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辨证施治的思想很值得我们重视。注意医学模式的改变,中医药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汤钊猷院士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