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杨小佛、张原孙、杜美如、王佩民、王童、张凌云、李家同、张心漪、侯孝贤、朱黔生、黄宝妹、韦然、杨怀定、韩寒、韦伟……十八个人的亲身经历,像长篇小说的十八个章节,为我们讲述了从1930年代到2010年的上海故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海上传奇(电影纪录)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贾樟柯 |
出版社 | 山东画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陈丹青、杨小佛、张原孙、杜美如、王佩民、王童、张凌云、李家同、张心漪、侯孝贤、朱黔生、黄宝妹、韦然、杨怀定、韩寒、韦伟……十八个人的亲身经历,像长篇小说的十八个章节,为我们讲述了从1930年代到2010年的上海故事。 内容推荐 上海,风云际会的城市,人来人往的码头。 这里曾经遍布革命者、资本家、工人、政客、军人、艺术家、黑帮,这里也曾经发生过革命、战争,暗杀、爱情…… 1949年,大量上海人去了香港和台湾。 在上海,台北,香港找寻上海记忆,十八个人的亲身经历,像长篇小说的十八个章节,为我们讲述了从1930年代到2010年的上海故事。 目录 故事梗概 导演的话 01 陈丹青 02 杨小佛 03 张原孙 04 杜美如 05 王佩民 06 王童 07 张凌云 08 李家同 09 张心漪 10 侯孝贤 11 朱黔生 12 黄宝妹 13 韦然 14 韦伟 15 费明仪 16 潘迪华 17 杨怀定 18 韩寒 跃起的刹那 演职员表 贾樟柯简历 上海地图 试读章节 在那个时候,《小城之春》是被评为很不好的一部电影。人们觉得在这个国难时期拍一个这样的软性的东西,而且是一个很,甚至于说这个片子是“灰色”的。可是,可以说大家是没有了解费穆,我父亲的内心。 1949年年初的时候,开始……上海开始紧张。那个时候物价也涨了,那个时候我记得用金元券换大洋,一下子出去钱就没有了。所以非常非常困难。我的叔叔费彝民,因为报馆《大公报》要在香港有一个办事处,要在香港出版香港的《大公报》,让他来这里主持。所以费彝民说:不如带着孩子暂时到香港去一下吧! 所以那个时候我们来的时候呢,根本没有预备就在这儿待下去。预备在这儿过一下,没什么事了就回去。 当然想得太简单。 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大大小小一块儿从上海到了香港,我们安顿下去了,等我们安顿好了,租好了房子,我也开始练我的钢琴,爸爸又回上海,去北京。他还是念念不忘他的电影,可是那个时候也是比较……混乱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没有制度,没有系统。 他到北京也是遇到一些很不痛快的事情,遇到一些以前对他有看法的人。所以给他的回音,或者是给他的反应,让他觉得很丧气。所以他又从北京回到香港。 他是1951年去世的,你想多久了。 他那个时候忽然一下就这样去世了,让我们都是觉得非常的……就是,这种痛苦是没有话可以形容的。也没有办法弥补这样的一个悲剧了。 后来怎么办呢? 我们这么一大家子人在香港,我还很小,我也没有完成我的学习。后来,所以费彝民,我的二叔,他说:不如这样吧,你们回上海。上海我们的旧房子,我们的老屋还在,不如回上海吧! 我最大,那个时候。所以我带了头,像一串大闸蟹回了上海。 回了上海我总觉得……我去了北京,我去北京那个北京人艺,人艺剧院我去过。那个时候院长是金紫光,他说:你可以待在这儿,你可以入戏剧组,你也可以入这个音乐组。 他说:你写一份……你的自白书吧! 我心里面想:“自白书”干嘛呀?有什么要自白的呢? 他说:解释一下为什么你当时要离开上海? 原来他问的是同样的一个问题,当年父亲从香港回北京,北京有人问他:为什么你当年会离开上海7你不爱国! 我心里想:那么久了,同样的一个问题。 不行,不干了!所以第二天不告而别,就从北京回到了广州,广州回香港。那个时候已经要通行证了,我想办法,用我的办法偷渡进来。 1977、78年,那个时候,因为我25年没有回去了,对,差不多20年。“文革”开始以前就已经不是太容易回去了,那后来我的叔叔就说:现在应该是可以回去的时候了。因为我很想看看妈妈,很想看看我的弟弟妹妹。在很长一段时间连通信都不能通。我离开妈妈的时候她头发黑黑的,漂漂亮亮的。等我那个时候在飞机场,他们去接我…… 我最小的弟弟,我跟他们分开的时候我还抱着他呢。看见很多人在那儿…… 哇!有人还抱着小孩。 我想,我那个弟弟几十年还是抱着吗? 后来才知道是他的儿子,就是…… 可是我妈妈呢?那个头发已经是花白了。 眼泪直流。 我原籍是无锡人,但是我是生在上海,成长也在上海。所以作为上海人,我现在也不讲我原籍是无锡了,我是蛮道地的上海人。 来到香港呢,开始的时候,我根本是不太想学广东话。我觉得我不过是一个过客,我来此地只是暂时的,我要回去上海的。 我和我妈妈一起过来香港的。 因为我爸爸呢,除了我妈妈,还有一个姨太太,那个时候中国人蛮奇怪的。等到真的是生活丰富之后呢,常常会有两个太太三个太太这种情况发生。其实外国也有,外国只不过不是娶回来的两三个太太,是情人、女朋友。我们中国人是名正言顺可以做太太的。 我妈妈,那个时候刚刚是1949年。上海变化了。变动了。 然后变了一个时代,所以她就带着我来香港。 因为那时候开始要挑选了,爸爸要挑选,你到底是……你只好要一个太太了。这个我觉得蛮好的,这个时候我妈妈自动讲:我不要了。 就离开我爸爸了,就到香港来了。 到香港来,我妈妈开始时候做点小生意。那个时候蛮滑稽的,“跑单帮”你听过这三个字吗?“跑单帮”就是讲带一点货色来卖。生活还可以,到后来,当然这不是一个正常的操作。 这是属于……突然之间……不大合法了,有点犯法的。所以充公以后呢,就是一无所有了。 所以我就出来唱歌。 真的,我觉得我蛮孝顺我妈的。原因是,因为她…… 她的时代有很多不开心的事情。 很不幸的,我觉得。 她蛮小就结婚了。结果我爸爸呢,倒没有多少年数,好的时间蛮短,他马上就花天酒地。 她也没读过书,很多事也想不清楚。但我妈妈很聪明的,她是无师自通做得一手好的女红,针线方面啊、结绒线啊、烧小菜啊。真是蛮传统的标准的一个家庭妇女,但是我觉得她没有什么享受。 所以到她晚年的时候,她的晚年还算是不错,因为我自己,也差不多,也很老。我跟我母亲年龄差的很少,就是16岁而已。 所以我们像两姐妹,也像好朋友一样。 她样样事情都告诉我,所以我晓得她的事情多一点。 所以我就是讲:我非常不后悔我自己老,我只有老了才有爱,有种爱心,有一种对他们的关怀。假使年轻的人比较不太可能有这样的心情,因为你自己没有体验过。 停一停(不拍了) 心上的人儿 有笑的脸庞 她能在深秋 我不能够 给谁夺走仅有的春光 我不能够 让谁夺走现在的希望 …… 很久不唱了,有的歌词忘了。P142-152 序言 在我用电影同步观察中国变革十多年后,我越来越对历史感兴趣了。因为我发现,几乎所有当代中国所面临的问题,都可以在历史深处找到形成它的原因。 于是我带着摄影机来到了上海,并追随着上海人离散的轨迹去了台湾和香港。几乎所有中国近现代史上重要的人物,都和上海发生过关系。发生在上海的那些影响中国的事件,又给这座城市的人带来了生离死别的命运变迁。 在上海,在这座城市的背景上,书写着复杂的历史词汇:19世纪的“殖民”,20世纪的“革命”,1949年的“解放”,1966年的“文革”,1978年的“改革“,1990年的“浦东开放”。 但我关心的是在这些抽象的词汇背后,那些被政治打扰的个人和被时光遗忘的生命细节。 当我面对我的人物,听他们不动声色地讲述惊心动魄的往事时,我突然发现我的摄影机捕捉到了,始终闪烁在这些讲述者目光中的自由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