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菲利普·科特勒,这位诞生于1931年的老人,可能是中国企业界和普通大众最为熟知的外国管理学家之一。他重新定义了市场营销和客户需求。他开创的市场营销理论和体系,让市场营销从此成为企业经营和管理的重要工作。那么,科特勒是怎么进入这个领域的呢?他的开创性和创造性源自哪里?他又是如何看待自己这近90年的人生的呢? 在菲利普·科特勒著陶鹏译的《我的营销人生(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自述)(精)》这本书里,菲利普·科特勒用一个一个故事,把自己一生中值得记录的经历、思想、碰撞,讲述给了读者。他从童年的成长历程写起,讲述原本立志成为经济学家的自己,如何从经济学跨越到营销领域,重新定义当代营销概念。 《我的营销人生》可以说是市场上罕见的菲利普·科特勒的自传,这对于我们了解和掌握这位营销学大师的思想,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此外,书中对社会公平、政府、市场、社会责任以及人生目标等哲理,也都有精彩的论述。 作者简介 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市场营销学权威,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国际营销学S.C.庄臣荣誉教授,拥有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和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 营销学领域最畅销教科书的作者。在Journal of Marketing,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等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了100多篇论文。是唯一荣获三次“阿尔法·卡帕·普西奖”的学者,该奖专门奖励发表在Journal of Marketing上的最优秀年度论文作者。美国营销协会设立的“杰出营销学教育工作者奖”的第一位获奖人。1975年,因在市场营销科学上独创性的贡献荣获美国营销协会颁发的“保尔·D·康弗斯奖”。1995年,被国际销售和营销管理者组织命名为“年度营销者”。担任多家公司营销顾问,包括IBM、GE、美国电话电报公司、霍尼韦尔公司、美洲银行、默克公司等。是美国管理科学学会市场营销学院主席、美国营销协会理事、营销科学学会信托人等。 目录 前言 第1个故事——回看我的人生 第2个故事——我的家庭 第3个故事——早期学校生活、经典阅读及芝加哥大学 第4个故事——从芝加哥大学到麻省理工学院 第5个故事——南希,我*好的朋友和爱人 第6个故事——为写博士论文和南希一起去印度 第7个故事——任教罗斯福大学,去哈佛学一年高数 第8个故事——加入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 第9个故事——决定撰写《营销管理》 第10个故事——观察市场营销的起源和进化 第11个故事——市场营销范围的拓展 第12个故事——社会营销领域的兴起 第13个故事——对市场营销的批评以及市场营销的贡献 第14个故事——如何进行地域营销 第15个故事——政治营销及其进化 第16个故事——博物馆的世界 第17个故事——表演艺术的世界 第18个故事——宗教的世界 第19个故事——寻求改变 第20个故事——拜访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 第21个故事——我的咨询经历和董事会会议经历 第22个故事——在增长乏力的年代实现企业成长 第23个故事——管理非营利组织 第24个故事——提升政府表现 第25个故事——贿赂和腐败的灾难 第26个故事——企业社会责任不可避免地凸显 第27个故事——“自觉资本主义”运动 第28个故事——贫穷的诅咒 第29个故事——不平等和财富的诅咒 第30个故事——应对国家幻灭 第31个故事——欢迎来到逆营销时代 第32个故事——建立和推出世界营销峰会 第33个故事——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 第34个故事——在日本的精彩经历 第35个故事——收集日本挂坠和刀镡 第36个故事——当代玻璃艺术品的收藏与捐赠 第37个故事——心中永远特别的瑞典 第38个故事——美丽的印度尼西亚和营销3.0博物馆 第39个故事——泰国:国王之土 第40个故事——巴西崛起 第41个故事——墨西哥与孩子邦——帮助孩子成长为优秀公民 第42个故事——意大利的痛与潜力 第43个故事——国家建设的经济性与艺术性 第44个故事——超级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 第45个故事——肖陶扩,纽约州的精彩之地 第46个故事——名声的苦与乐 第47个故事——新经济中的创新与颠覆 第48个故事——营销的未来 第49个故事——市场营销与经济的关系 尾声
序言 2013年,我接受《日本经济新闻》的邀请,撰写了30 篇专栏文章,每篇文章有600~800个字。这些文章在2013 年的12月以每天一篇的方式连续刊出。 我听说,多年来,每到年末,《日本经济新闻》都会 邀请各界名人撰写专栏,这些人都曾做出杰出贡献,包括 伟大的企业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等,还有托尼· 布莱尔(英国前首相)以及我所尊敬的彼得·德鲁克(现 代管理学之父)。 我写过不少书和学术文章,但从没想过写专栏。我认 为专栏作家是像托马斯·弗里德曼、大卫·布鲁克斯和保 罗·克鲁格曼这样的人,他们为《纽约时报》一周写两篇 专栏文章,他们这种每隔三四天就能产出一篇有趣文章的 能力令我惊叹。 不用说,我对于这份邀请极感兴趣,毫不犹豫就答应 了。激动之下,我完成了49篇文章,并交给《日本经济新 闻》,由他们决定刊出其中的30篇作为专栏文章。但是, 为了不让其他的文章湮没于历史中,我和《日本经济新闻 》决定,在2013年12月专栏文章全部刊出之后,把所写的 49篇文章结集成书在日本出版。经《日本经济新闻》同意 ,我拥有该书的英文出版权,并且有权将翻译版权卖给日 本之外的任何国家。 回头看我写的文章,我发现这本书最好的书名是《以 营销视角看世界和人生》(Seeing the World and Life Through Marketing Eyes)。在这些文章中,我思考并分 享了诸多方面的内容:我的个人经历、我的家庭、我的友 谊、我的人生经验,以及贫穷、和平、宗教、国家、城市 建筑、博物馆、表演艺术、创新、财富的产生、竞争、腐 败、政府管制、经济理论、营销科学、企业社会责任、社 会化营销、转型、分裂、非营利组织、收藏、品牌、经营 宗旨和人生幸福。 每当灵感涌现,我觉得600~800个字的篇幅简直太束 缚我了,不知不觉就写到了1 000~1 500个字,这时我又 不得不删改。我不禁开始佩服起那些著名的专栏作家,技 艺非凡的他们,每隔几天就能用有限的篇幅传递出令人兴 奋的思想,并从读者那里获得极高的满意度。我也佩服那 些严肃的博客作者,因为他们从事的也是频度极高的专栏 写作事业。 亲爱的读者,希望你能觉得我的一些思考是有趣或者 令人激动的。
导语 菲利普·科特勒著陶鹏译的《我的营销人生(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自述)(精)》是当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关于自己营销生涯的自述。在本书中,科特勒写下49个故事,用轻松的风格、有趣的文字、丰富的内容,讲述了自己的个人生活、学术生涯,自己思想的演变、理念的精华,以及和其他大师们的交往,精彩异常。 后记 我想要感谢那些与应邀我撰写专栏文章有关的人,尤 其是《日本经济新闻》的田中先生、日本营销协会的高浜 先生,以及我之前的学生柴田光博。我是如此投入这份任 务,以至我实际上写了49篇,我现在将它们结集成书。
精彩页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许多问题凸显,尤其是越南战争的爆发,使民众对与家庭相关的社会问题的关注度陡然上升,比如环境污染、种族歧视和妇女权利。年轻人的观念和行为随着披头士的兴起而改变,嬉皮士文化和反文化令固有秩序塌陷。 博士毕业以后,我和南希回到了芝加哥,我开始寻觅一份教职工作。我的首选是东北大学或芝加哥大学,但它们都没有职位空缺。在几个选择中徘徊不定时,我被罗斯福大学吸引。这是一所激荡着前沿思想的学校,是在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妻子埃莉诺·罗斯福的支持下成立的。我接受了罗斯福大学的邀请,成为该校经济系的一名助理教授。该系拥有杰出的经济学家阿巴·勒纳,时人称之为“左翼的米尔顿·弗里德曼”。我也为能与沃尔特·韦斯科普夫教授一起工作而高兴,他将哲学和人文视角带入了经济学。那时韦斯科普夫教授就率先批判了日后将流行的一种经济学趋势,即假定所有的消费者、生产者和经销商都会进行理性的*大化决策,好像经济学与牛顿物理学差不多似的。勒纳教授和韦斯科普夫教授都是不堪忍受纳粹的暴行逃到美国的。他们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 我很享受在罗斯福大学的教学时光。许多学生是怀抱着实现美国梦的愿望进入大学的*代人。由于他们与我年龄相仿,我与他们建立起了温暖、友好的关系。在罗斯福大学的第二年,我听说福特基金会计划选拔50名年轻的经济学教授,去哈佛学习一年高数。福特基金会希望升级商学教育,让商学教育更多地建立在数学和社会科学上。在面临复杂问题需要做决策的时候,美国的经理人感觉越来越需要使用数学分析。 我很幸运地入围了这50名年轻的青年学者名单。这意味着南希和我要去波士顿一年,她家在波士顿,她很高兴。 福特基金会项目挑选的教授来自不同领域,包括会计、金融、商业战略、运营、人力资源和市场营销。我选择花更多的时间跟随市场营销的教授,比如,弗兰克·巴斯、埃德加·佩斯米尔、罗伯特·布泽尔、杰瑞·麦卡锡和威廉·拉泽,他们后来在市场营销领域都享有盛誉。我做此决定是因为我想知道真正的市场和定价机制是如何运作的。那时,经济研究的流行做法是根据需求与供给来抽象描述并分析定价和产出。但这种方式从未令我满意。 有些读者可能认为经济和市场营销是不同的研究领域。事实并非如此。市场营销属于应用经济学,它深入观察商品在从生产者到批发商再到零售商的不同阶段,关注商品的价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经济学家并不研究这些。他们也没有研究需求是如何被广告、推销、产品特性、促销及其他市场营销工具影响的。传统的经济学家说那些工具只是推高了需求曲线,并未给出具体分析。 市场营销小组的经历在两个方面影响了我。第一,我开始考虑将我的主要研究兴趣从劳工经济学转向营销经济学。第二,我深信数学在提升经济和营销决策质量方面是至关重要的。我开始考虑写一本书,书名可能是《市场决策:建模方法》(Marketing Decision Making: A Model Building Approach)。 P3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