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是西安交通大学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在开展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电工电子技术(电工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基础上,依据教育部制定的工科高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为适应高等学校工科非电类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需要而编写的。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电路的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电路、供配电技术基础、电路的暂态分析、磁路与变压器、电机、继电接触器控制、可编程序控制器、电气测量共10章内容。各章配有丰富的例题、习题、练习题和思考题,本书最后提供了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也是西安交通大学国家精品课程“电工电子技术(电工学)”主教材。
本书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电路的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电路、供配电技术基础、电路的暂态分析、磁路与变压器、电机、继电接触器控制、可编程序控制器、电气测量共10章内容。各章配有丰富的例题、习题、练习题和思考题,本书最后提供了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为方便教师教学,本书配有免费电子教学课件。
本书可与我校王建华主编的《电子技术(电工学Ⅱ)》配套使用,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非电类专业本科生、大专生及成人教育相关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
1.1 电路的基本概念
1.1.1 电路及其功能
1.1.2 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
1.1.3 电路中的功率
1.2 基尔霍夫定律
1.2.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2.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1.3 无源电路元件
1.3.1 电阻元件
1.3.2 电感元件
1.3.3 电容元件
1.4 有源电路元件
1.4.1 电压源
1.4.2 电流源
1.4.3 电源等效变换
1.4.4 受控源
1.5 电路中的电位
1.6 电路的工作状态
1.6.1 电气设备的额定值
1.6.2 电路的工作状态
小结
习题1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2.1 支路电流法
2.2 结点电压法
2.3 叠加原理
2.3.1 齐次性原理
2.3.2 叠加原理
2.4 等效电源定理
2.4.1 戴维宁定理
2.4.2 诺顿定理
2.4.3 等效电源定理用于含受控源线性二端网络
2.5 PSpice例题分析
2.5.1 PSpice软件简介
2.5.2 电路模拟分析的过程
小结
习题2
第3章 正弦交流电路
3.1 正弦量的基本概念
3.1.1 正弦量变化的快慢
3.1.2 正弦量变化的大小
3.1.3 正弦量变化的进程
3.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3.2.1 复数
3.2.2 相量
3.2.3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3.3 单一参数拘正弦交流电路
3.3.1 电阻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
3.3.2 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
3.3.3 电容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
3.4 RLC组合的交流电路
3.4.1 阻抗与导纳
3.4.2 RLC串联的交流电路
3.4.3 RLC串并联的交流电路
3.5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3.5.1 交流电路的功率
3.5.2 最大功率传输
3.5.3 功率因数的提高
3.6 复杂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3.6.1 分析方法
3.6.2 相量图的应用
3.7 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
3.7.1 RC电路的频率特性
3.7.2 电路中的谐振
3.8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3.8.1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
3.8.2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平均值、有效值和功率
3.8.3 非正弦周期信号电路的谐波分析法
3.9 PSpice例题分析
小结
习题3
第4章 供配电技术基础
4.1 供配电系统概述
4.1.1 电刀系统的基本概念
4.1.2 供配电系统
4.1.3 电刀系统的额定电压
4.1.4 供电质量
4.2 三相电源的电压
4.2.1 三相电动势的产生
4.2.2 三相电源的连接
4.3 三相负载的连接
4.3.1 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
4.3.2 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连接
4.4 三相电路的功率
4.5 供配电系统的网络结构
4.5.1 供配电网的接线方式
4.5.2 导线和电缆截面选择与校验
4.5.3 电气二次回路的概念
4.6 接地的基本概念
4.6.1 触电的危险及防护
4.6.2 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
4.6.3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4.6.4 静电防护和电气防火防爆
4.7 节约用电
4.8 Pspice例题分析
小结
习题4
第5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5.1 电路的暂态及换路定则
5.1.1 电路的暂态
5.1.2 换路定则
5.1.3 电路初始值的确定
5.2 一阶电路的暂态响应
5.2.1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5.2.2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5.2.3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5.3 三要素法
5.4 RC电路的脉冲响应
5.4.1 τ<<Tp
5.4.2 τ>>Tp
5.5 RLC电路的暂态分析
5.6 PSpice例题分析
小结
习题5
第6章 磁路与变压器
6.1 磁路
6.1.1 磁路基本概念
6.1.2 磁性材料的磁性能
6.1.3 磁路基本定律
6.2 交流铁心线圈电路
6.2.1 电磁关系
6.2.2 功率损耗
6.2.3 等效电路
6.3 电磁铁
6.3.1 直流电磁铁
6.3.2 交流电磁铁
6.4 变压器
6.4.1 变压器的分类与结构
6.4.2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6.4.3 变压器的使用
6.4.4 三相变压器与特殊变压器
小结
习题6
第7章 电机
7.1 概述
7.1.1 电机的种类
7.1.2 电机的用途
7.1.3 电机的发展
7.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与原理
7.2.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
7.2.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原理
7.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与机械特性
7.3.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
7.3.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7.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
7.4.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数据
7.4.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
7.4.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
7.4.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
7.5 单相异步电动机
7.5.1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7.5.2 常见类型的单相异步电动机
7.6 三相同步电机
7.6.1 三相同步发电机
7.6.2 三相同步电动机
7.7 直流电机
7.7.1 直流发电机
7.7.2 直流电动机
7.8 控制电机
7.8.1 伺服电动机
7.8.2 测速发电机
7.8.3 步进电动机
小结
习题7
第8章 继电接触器控制
8.1 常用低压电器
8.1.1 刀开关与组合开关
8.1.2 按钮与行程开关
8.1.3 接触器
8.1.4 继电器
8.1.5 熔断器
8.1.6 空气断路器
8.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直接启动控制
8.2.1 点动控制
8.2.2 连续运转控制
8.2.3 多地点控制
8.2.4 顺序控制
8.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
8.4 开关自动控制
8.4.1 行程控制
8.4.2 时间控制
小结
习题8
第9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
9.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9.1.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硬件组成
9.1.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9.2 S7-200系列PLC的编程元件与编程指令
9.2.1 S7-200系列PLC的编程元件
9.2.2 S7-200系列PLC的基本编程指令
9.3 PLC梯形图控制程序的设计方法
9.3.1 经验设计法
9.3.2 顺序功能图法
9.4 STEP7.Micro/WIN32 V4.0编程软件简介
9.4.1 软件安装及硬件连接
9.4.2 程序的编辑与下载
9.4.3 程序的运行与监控
小结
习题9
第10章 电气测量
10.1 测量的基本概念
10.1.1 测量仪表的基本性能
10.1.2 测量误差
10.2 模拟式基本电工仪表
10.2.1 磁电式仪表
10.2.2 电磁式仪表
10.2.3 电动式仪表
10.3 电压、电流、功率和阻抗的测量
10.3.1 电流的测量
10.3.2 电压的测量
10.3.3 功率的测量
10.3.4 电阻的测量
10.3.5 阻抗的测量
10.4 万用表
10.4.1 模拟式万用表
10.4.2 数字式万用表
10.5 非电量电测技术
10.5.1 电位器式位移传感器
10.5.2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10.5.3 热电偶传感器
10.5.4 光电转速表
10.6 现代测量技术
10.6.1 数字化测量仪表
10.6.2 微计算机仪器仪表
10.6.3 现代测量技术新进展
小结
习题10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