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
一 “自古诗人皆入蜀”
二 诠“蜀”
第一章 文人入蜀的时间规律及动因
一 基本数据统计
二 小地方与大历史:文人人蜀的宏观动力
三 入蜀动因的微观构成
第二章 文学播散的移出场
一 总论
二 分论
第三章 文人入蜀的移动路径
一 北线——蜀道
二 东线——三峡
第四章 文学播散的移入场
一 入蜀文人蜀地创作相关数据统计
二 唐前巴蜀本土文学
三 唐五代巴蜀本土文学
四 从输入到自生:唐五代巴蜀文学的基本走势
第五章 入蜀文人的巴蜀书写(上)
一 金牛—成都驿道沿线的文学创作
二 梓州及其邻近诸州
三 巴山以南诸州
四 大江沿线
第六章 入蜀文人的巴蜀书写(下)
一 唐五代成都文学概观
二 西川幕府的文学活动
三 西蜀景观书写:以杜诗为例
四 成都故事
五 锦里新声
六 成都绘画:以大圣慈寺壁画为例
七 综论
第七章 泽被巴蜀,风流千载
一 唐五代人蜀文人对巴蜀文学影响力的评估
二 长江永驻瘦诗魂
三 杜甫和他的成都草堂
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唐前巴蜀地区文学家简况
附录二 唐五代入蜀文人巴蜀地区创作篇目统计(第三稿)
附录三 唐五代入蜀文人蜀地著作及文集编纂情况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