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野蛮人学习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公元前340年,赵武灵王继位。
他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生平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当时被认为不可一世的秦国灭掉。
愿望归愿望,最终还是得面对现实。
此时的赵国,四周强邻环视,东北是燕国,东南是强大的齐国,西面是刚刚经历“吴起变法”且曾经攻占邯郸达三年之久的魏国,南方则是“超级大国”楚国。
处于这种境地,赵国注定成了各诸侯国眼中的一块“肥肉”。
令人丧气的是,在和这些大国的战争中,赵国不是城邑被占,就是大将被擒,甚至连中山这样的小国也时常来侵扰。
赵国地处北方,经常与林胡、楼烦、东胡等游牧民族接触。这些人身穿窄袖短袄,生活起居和狩猎作战都十分方便。赵武灵王对这些游牧民族的骑射本领深表叹服,他不只一次对手下人说:“胡人来如飞鸟,去如绝弦,带着这样的部队驰骋疆场哪有不取胜的道理!”
为了富国强兵,赵武灵王提出了“着胡服、习骑射”的主张,决心向这些“野蛮人”学习,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但胡人在当时却被中原人普遍鄙视。“胡服骑射”的命令还没有下达,就遭到了许多皇亲国戚的反对。
“那是一群未开化野蛮人,披着头发围着兽皮,成何体统!”
“我们堂堂华夏,衣服飘逸而大器,怎么能穿这些原始人的衣服呢?”
“我们一直就以步兵和战车为主来进行作战,改成骑兵有没有效果还很难说!”
……
大臣肥义对赵武灵王说:“办大事不能犹豫,只要对富国强兵有利,就不要拘泥古人的旧法。”
赵武灵王听后坚定了改革的信心,他说:“讥笑我的都是些蠢人,明理的人一定会支持我。”
第二天上朝时,赵武灵王穿着胡人的服装走进了王宫。大臣们一见,都吃了一惊。
赵武灵王把改穿胡服的好处向众人耐心讲了一遍,可是大臣们总觉得这件事太丢脸,不愿意这样做。
公子成是赵武灵王的叔叔,十分顽固。他听到赵武灵王要改穿胡服,干脆装病不上朝。赵武灵王派人去请,传话说:“我想改变传统的教化,改穿胡服,您作为国家重臣却不支持,我为此十分忧虑。古人说,普及教育要从平民开始,推行政令上层应该带头奉行。所以,我要仰仗您的声望来完成胡服的变革。”
公子成对使者说:“中原之国是圣贤教化、行礼作乐的地方,边陲的少数民族无不景仰。如今大王舍弃这些传统习俗,去因袭胡服,老臣恕难从命。”
听了使者的回话,赵武灵王亲自去公子成处拜访。他说:“我国东面有齐国、中山国,北面有燕国、东胡国,西面有楼烦国,并且与秦国、韩国接壤,没有骑兵,怎能守卫?中山国虽小,但它倚仗齐国强大,屡次前来侵犯,俘虏我国民众,引水围部地,若无土神、谷神保佑,鄗地几乎守不住,先君为此感到羞耻。可是叔父您迁就中原国家的习俗,不穿胡服,忘了部地耻辱,这不是我期望的啊!”公子成最终被说服了。
赵武灵王趁热打铁,立即赏给他一套新式胡服。次日朝会上,文官武将一见公子成也穿起胡服来上朝了,都没有话说,只好改穿胡服了。紧接着,赵武灵王又号令士兵学习骑马射箭,不到一年,就训练出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
次年春,他亲自率领骑兵打败了中山国,收服了林胡和西北方的几个游牧民族。到了实行“胡服骑射”后的第三年,中山、林胡、楼烦都被收纳入了赵国的版图。
从此,赵国兴盛强大起来,终于可以与其他强国分庭抗礼了。
小知识
晚清梁启超对赵武灵王尤为推崇,他说:“商周以来四千余年,北方少数族世为中国患,华夏族与戎狄战争中胜者不及十分之一,其稍为历史之光者,仅赵武灵王、秦始皇、汉武帝、宋武帝四人。”他甚至称赵武灵王为黄帝以后的第一伟人。
P4-5
第一篇 帝王和权臣都不是一般人
一根木头的功效——商鞅取信于民
向野蛮人学习——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千金买骨——燕昭王筑“黄金台”求贤
会管人不如会用人——汉高祖的领导艺术
都是迷信惹的祸——汉武帝求仙屡遭欺骗
亲民天子——节俭孝顺的汉文帝
背上有根刺——霍光的威严
野心家都是“影帝”——王莽的政治秀
胆小鬼正名——光武帝昆阳之战
豺狼当道——梁冀的专横跋扈
满脑子都是生意经——汉灵帝卖官敛财
杀猪的请来了杀人的——董卓的“魔兽世界”
躲在幕后指手画脚——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酒香不怕巷子深——诸葛亮的明星效应
乐不思蜀——后主刘禅明哲保身
皇帝是个笨小孩——晋惠帝的荒诞人生
虎毒也食子——后赵暴君石虎骨肉相残
“全盘汉化”的不归路——北魏孝文帝改革
皇帝也造反——东魏孝静帝挖地道杀权臣
杀戮是最开心的娱乐——“无愁天子”的血腥游戏
信佛也救不了自己——“菩萨皇帝”饿死台城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隋文帝北击突厥
本是同根生——唐太宗相煎太急
不光荣的“革命”——仇士良欺君弄权
戏里戏外——后唐庄宗先智后昏
第二篇 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名将和名士
名人的另一面——吴起杀妻求将
超级屠夫——嗜杀成性的西楚霸王
胯下之辱——大丈夫韩信能屈能伸
真将军的风采——周亚夫细柳治军
关键时刻走背运——“飞将军”李广一生难封侯
史上最厉害的外交家——班超出使西域
一根光秃秃的符节——苏武不辱使命
打仗要动脑——虞诩用计败羌兵
被人活活“看”死的帅哥——卫玢的美貌与才学
最骄傲的“嬉皮士”——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
等不到的九锡——桓温的流芳百世和遗臭万年
大人物有“大心脏”——谢安处变不惊
洛阳纸贵—一丑男左思的成名之路
自由的代价_一陶渊明隐居田园的喜与忧
历史自有公道—一孙盛直笔著《晋阳秋》
功盖诸葛第一人——王猛扪虱谈天下
山中宰相——陶弘景小隐于野大隐于朝
斗不倒的“反佛斗士”——范缜批判有神论
从棋童到战神——陈庆之的魔幻变身
把话说到心里——狄仁杰机智劝谏
一人胜过百万兵——郭子仪单骑退敌
白衣山人——李泌的入世与出世
大唐的“格林斯潘”——刘晏理财常以养民为先
太监里也有诸葛亮——张承业“吝啬”治国
政坛“不倒翁”是如何炼成的——冯道的为官之道
第三篇 女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掌权治政的女人——秦宣太后芈八子的多面人生
女人中的最强者——最恶毒的“毒妇”吕后
黄老之学的忠实拥趸——好运气的窦太后
一切为了儿子——汉景帝皇后王女志的“美人心计”
北方有佳人——李夫人色衰爱不弛
去草原寻找幸福——王昭君出塞
豪门法则的践行者——赵飞燕长袖善舞
娶妻当娶阴丽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拥有谥号的东汉光烈皇后
最好的后母——马皇后的贤德和远虑
给天下女人定规矩的女人——史学大家班昭和她的《女诫》
一曲成名的才女——蔡文姬的乱世浮沉
“黑”颜也是祸水——貌丑心狠的西晋皇后贾南风
“皮影,’皇后——政治漩涡中身不由己的褚蒜子
嫁错了老公一才女谢道韫不如意的婚姻
北魏第一“辣妹”——“太和改制”真正的主持人冯太后
我的野蛮女友——史上最大的“醋坛子”独孤皇后
第一夫人的典范——长孙皇后的温情政治
成功的联姻——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权谋和铁腕
女强人背后的女强人——最厉害的“剩女秘书”上官婉儿
差点成了接班人——太平公主不太平
脂粉堆里出现的清秀女子——虢国夫人的素面之美
眼里只有钱——后唐刘皇后贪婪误国
第四篇 说不完的阴谋和阳谋
孙庞斗智——看谁笑到最后
有退路才有活路——孟尝君“狡兔三窟”
纵横之术——战国最厉害的两张嘴
最高明的沟通术——触龙说服赵太后
奇货可居——天字第一号的买卖
放下武器的后果——白起长平杀降
欢迎骂我——王翦和萧何自污免祸
逃不掉的内讧——陈平用计除范增
置之死地而后生——韩信背水一战
赏一安百——张良计封雍齿
吹起“枕边风”——汉高祖白登解围
老实人不好欺负——公孙弘“宽厚”的背后
千万别得罪小人——两个太子之死
只说你爱听的——正直的龚遂拍马屁
装傻是一门艺术——司马懿智斗曹爽
功再高也不能“盖主”——王浚低调止谗言
假装的艺术——杨广的夺嫡表演
我知道你想什么——封德彝官场左右逢源
大棒加胡萝卜——唐太宗驭人之术
恶人还需恶人磨——酷吏的整人与被整
豆腐嘴刀子心——“整人大师”李林甫口蜜腹剑
“礼”多人不怪——安禄山行贿升官
别把好恶写在脸上——谁都惹不起的“青面兽”卢杞
出其不意的奔袭战——李想雪夜入蔡州
历史就是讲故事
《资治通鉴》是一部空前的编年史巨著,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止于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全书分为二百九十四卷,共300多万字,记录了1362年的历史。全书叙事有法,历代兴衰治乱本末毕具,宋神宗赐名“资治通鉴”,意为此书是一部有助于治国,能发挥借鉴作用的通史。
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
其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有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作者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宋仁宗时进士,倾注毕生心血编撰《资治通鉴》。当时,国家内忧外患严重,朝廷内部斗争激烈,总结治国经验以巩固封建政权成为现实的迫切需求。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司马光以史学家和政治家的视角系统阐述了如何以史为鉴治国用人。书中记载的许多历史事件和非常精辟的名言警句,有着很好的启示意义。
这部史书之所以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是因为这一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或者说司马光认为这一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这年,周天子命韩、赵、魏三家为诸侯,这一承认不得了,原先不合法的三家分晋变成了合法,司马光认为这是周室衰落的关键。“非三晋之坏乱,乃天子自坏也。”选择这一年和这件事为首篇,真是开宗明义,与《资治通鉴》的书名完全切题。下面做得不合法,上面还承认,看来,这个周天子已没有原则、没有是非,周朝当然非乱不可。这叫上梁不正下梁歪。所以,司马光才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司马光采用了编年体的体例,相较于纪传体更能让人有一个时间上的概念。历史人物和事件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一个串联起来,使读者对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及人物关系的变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编年体史书跟纪传体史书最大的一点不同就是,随着书一页一页地翻过,历史就在你的手中不断地推进。这对读者来说有时是非常震撼的,你会见证一大批神一样的人是如何从平凡逐步到达事业的顶峰,会为他们的智慧、勇气和魄力等一切人类可能拥有的伟大力量所折服。但是,就在你还没来得及细细回味他们这些伟大创举的时候,随着历史车轮的飞转,这些人又一个一个地消失在尘埃之中。无论之前如何伟大,如何睿智,如何勇猛,但翻不了几页书,他们就无一例外地化作了云烟。
还有一点印象比较深的就是,你会看到很多人做很多的错事,犯这样那样很傻的错误。几年以后、几十年以后甚至几百年以后,另一批人,或许在另一个地方,或许在另一些事件里,却还在不断地重复前面已经重复过无数次的错误。
这也是读史可以明智的最直接表现。
我们之所以读史书,就是希望我们能更多一点洞察和智慧。
《资治通鉴》是一部值得读的好书,政论洋洋洒洒,战争血脉贲张,尤其是讲朝代兴替,更是让人觉得中国就是一个轮回的帝国。它虽然是写给皇帝看的教材,但不论是从国家治理的宏观角度,还是从个人生存的微观角度,我们遇到的问题与历史上并无太大差别。
有人说,《资治通鉴》是最好的影视剧和最好的小说,不同的是,这一切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前人的血,埋藏在我们脚下的土地里;我们自己,也终将归于同一片土地。
如果说《资治通鉴》是一部浓缩了中国古代政治运作和权力游戏的历史巨著,那么,《关于<资治通鉴>的100个故事》就是以另类视角切入,以故事的形式解读这部伟大著作的好书。
一部《资治通鉴》浓缩成一百个故事,在这里面,你能找到自己的影子,也能找到别人的发展态势。我们应该怎么想、怎么做,在这些故事里,你都会找到答案,还能顺便反思一下自己。
小故事,大道理。
历史并不深奥,历史其实就是故事。
欧阳文达编著的《关于资治通鉴的100个故事》一共分为四篇。
第一篇讲述的是帝王与权臣。
在这些“一把手”中,雄才大略者如汉高祖刘邦和魏武帝曹操,混蛋白痴者如汉灵帝刘宏和晋惠帝司马衷,野蛮血腥者如赵暴君石虎和大军阀董卓……
权力能改变人性、扭曲人性、消灭人性,喝了不受制衡的权力毒酒,美女都会变成青面獠牙。遗憾的是,我们已经对这样的历史习以为常了,并没对此做出太多有价值的反思,而是把这些惨剧淡化成了一个个狭隘的英雄主义的审美行为。
第二篇讲述的是名将与名士。
他们或风流倜傥,或耿介自守,拥神武英勇之力、凌云万丈之才,或拯救危亡,或放浪形骸。
历史因为有了这些人,才有了真性情。
第三篇讲述的是女人与政治。
政治意味着征服。一个女人通过征服一个男人征服世界是值得骄傲的。翻开《资治通鉴》,能留名青史的女人大多与政治有关: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掌权治政的秦宣太后芈八子,女人中的最强者吕后,给天下女人订规矩的史学大家班昭,北魏第一“辣妹”冯太后,唯一的女皇武则天,差点成了女皇接班人的太平公主……这些“有幸”在政治舞台上亮相的女人们,也因政治光辉的照耀而千古留名。
第四篇讲的是阴谋和阳谋。
翻开《资治通鉴》,除了杀伐,就是谋略。怎样排除异己?怎样消灭敌人?用鲜血写成的经验教训历历在目。
欧阳文达编著的《关于资治通鉴的100个故事》以另类视角切入,以故事的形式解读《资治通鉴》这部伟大著作的好书。宗旨就是:故事好看,历史经典,让历史不再枯燥、艰涩。
书中所有的故事,都是从细节入手,用生动的语句将故事和历史串联起来。读完这些有趣的故事后,再来看《资治通鉴》,一定会让你眼前一亮:原来历史可以这么有趣、易懂!
读过此书,你会发现,制度、人事还有人性自身的种种难以克服的弱点,都会影响一个时代的时势和世运,在国祚已尽的苍凉回声中,便只有把这一切称之为天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