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继德主编的《美国文学研究(第7辑)》内容是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主办的第十六届年会上来自各省市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出版社等单位的学者提交的论文优中选优之后的结集,涉及美国文学研究的多个方面,是这一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
本书是展示国内对美国文学研究领域重要成果的出版物,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复苏的进展:新时期美国文学研究一瞥
美国南方文学的当代嬗变
21世纪的西方菲茨杰拉德研究
威廉·福克纳作品中的自然伦理思想分析
纯真难觅——论《洛丽塔》的社会批判主题
现当代美国少年小说的主要特征
冯内古特重构叙事中的后现代人道主义关怀
《押沙龙,押沙龙!》中罗莎创伤形象探析
“交汇性”与莫言作品在美国的传播和接受
“游观”与梭罗《瓦尔登湖》再阐释
从《喧哗与骚动》看现代修辞的转变
马克·吐温作品中的顽童主题
论唐纳德·奥格登·斯图尔特对其他美国作家的戏仿
寻父弑父——韦尔蒂《西班牙音乐》潜藏的父子怨隙
从《人性的污秽》看菲利普·罗斯的创伤书写
兔子富了——评兔子的中年转型
论时间之内涵——以迈克尔·坎宁安小说《时时刻刻》为例
论托马斯·沃尔夫笔下的象征与意象
并非极简主义:《拜托你别吵了,好吗?》的重复美学
读者反映批评视阈下《保姆》的文本意义建构
论《迷失在游乐场》中的戏仿艺术
论《管家》中的女性话语
论《土生子》中的抗议之声
厄休拉·勒奎恩的“非女性主义小说”《一无所有》的女性主义解读
论乔纳森·弗兰岑对欲望、自由与道德的忧思——以小说《自由》为例
《根》在中美两国学界不同接受现状分析及反思
论麦克米兰《妈妈》中的黑人母性
《向苍天呼喊》的叙事艺术
托尼·莫里森小说《天堂》中的创伤研究
寻找新混血女性的阿兹特兰——评安娜·卡斯蒂略的《远离上苍》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小说中奇卡纳意识的发展
美国拉美裔文学研究的新发展——评劳特里奇拉美裔文学研究新著两部
缘起缘落——方志彤与庞德后期儒家经典翻译考
互文与戏仿视阈下《比萨诗章》的历史主题探析
休斯诗歌的音乐性解读
政治美学化还是艺术政治化——论埃兹拉·庞德的政治观与经济观
垮掉派诗歌的互文与戏仿——以艾伦·金斯堡的《嚎叫》为例
反挽歌中的身份“重生”:析西尔维娅·普拉斯的《爸爸》
奥尼尔在波士顿的最后岁月——纪念尤金·奥尼尔逝世60周年
《悲悼》中“海岛”意象的生态伦理意蕴
黑人民族主义文化的代言人奥古斯特·威尔逊及其创作
敢与三大悲剧诗人比肩的尤金·奥尼尔——以《悲悼》为例
第十六届全国美国戏剧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师范大学举行
弹震症——一出独幕剧
《弹震症》译后记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