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曾国藩的书籍,坊间多有,但对曾国藩进行详尽和全面评析的,并不多见。民国学者学风严谨,写作认真,讲究资料的广征博引,立论的客观有据,这是何贻焜编著的这本《曾国藩评传》时隔将近80年后仍熠熠闪光的原因所在。从这本书里,读者可以看到一个更为真实、全面的曾国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曾国藩评传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何贻焜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关于曾国藩的书籍,坊间多有,但对曾国藩进行详尽和全面评析的,并不多见。民国学者学风严谨,写作认真,讲究资料的广征博引,立论的客观有据,这是何贻焜编著的这本《曾国藩评传》时隔将近80年后仍熠熠闪光的原因所在。从这本书里,读者可以看到一个更为真实、全面的曾国藩。 内容推荐 《曾国藩评传》作者何贻焜采用“述”为主,“述评”结合的写作手法,首先划分出曾国藩思想产生的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评述了曾国藩的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军事思想、文艺思想、治家思想、养生思想等。《曾国藩评传》评述中肯,引用史料、典籍127种,史料丰富,论证翔实,结构严谨而不失机智、新颖,评传中尽现作者的历史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 目录 叙 题 记 导 言 第一章 曾公的时代背景与家世 第一节 人物与时代 第二节 家世 第二章 曾公生平介绍 第一节 曾公生平划分 第二节 曾公之早年生活 第三节 中年生活(第一阶段) 第四节 中年生活(第二阶段) 第五节 晚年生活 第六节 个性 第三章 曾公思想的起源和转变 第一节 思想的意义及探讨方式 第二节 曾公思想之转变 第四章 曾公思想体系之建立 第一节 产生的背景 第二节 建立以“仁”“礼”为中心的思想体系 第三节 曾公思想体系范畴概述 第四节 曾公思想体系的施行 第五章 细述曾公思想(上) 第一节 哲学思想 第二节 伦理思想 第三节 教育思想 第四节 政治思想 第六章 细述曾公思想(下) 第一节 军事思想 第二节 文艺思想 第三节 治家思想 第四节 养生思想 第七章 曾公对于时人之叙论 第八章 后人对于曾公之批评 结 论 附 录 李肖聃先生来书 试读章节 美国心理学家桑戴克(Edward L.Thomdike)尝谓:“人生是两重的——一重是环境对于他所生之结果,一重是他对于环境所生之结果。人之成因或禀质,等于他在环境中所受的影响,与他对于环境所生的反应之意向。”于此足见人生与环境,其关系至为密切;欲充分认识人生,则于其所处之环境,应有充分之了解。梁任公先生云:“孟子日:‘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可谓至言。故欲品评一人物者,必当深察其所生之时,所处之地,相其舞台所凭借,然后其剧技之优劣高下,可得而拟议也。”盖亦深知人物与时代环境之关系,欲品衡人物,不能不考察其时代环境也。余于评述曾公之前,首述其时代背景,职此故耳。 1.民族思想之销沉 清代康熙、乾隆两朝曾举行博学鸿词科,而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复厉行文字之狱,故嘉、道之间,所谓民族思想,已非一般士大夫所能了解。 总理云:“满清窃国二百余年,明遗老之流风遗韵,荡然无存,士大夫又久处异族笼络压抑之下,习与相忘,廉耻道丧,莫此为甚!虽以罗、曾、刘、郭号称学者,终不明春秋大义,日陷于以汉攻汉之策,太平天国遂底于亡。”洵不刊之论也。由此观之,曾公之缺乏民族思想,殆亦时为之也。 2.朝政之腐败 自乾隆好大喜功,专任和珅,朝政日弛,官常日替。嘉庆揽政,和珅虽诛,而积习已成,末由挽救。兼之教乱纷作,略无政治可言。至于道光末年,偏任满人穆彰阿,遂致鸦片战役,措置失当,尤足见清廷之腐败。 善夫柳翼谋先生之言日: “自乾隆中叶至道、成间,清代内治之腐败,达于极度,虽无外患,亦不足自保。盖高宗习于汰侈,务为夸大,金川、缅甸、安南诸役,俱以苟且蒇事,而朝廷莫敢直言,相尚以欺诈蒙蔽。积之既久,如痈决疣溃,所在皆患。而继起者复皆庸碌无能之辈,浸淫酝酿,愈引愈巨,清之祚几斩焉。藉非汉族出死力以维之,清之亡久矣。” 3.吏治之贪污 当时朝政既如是,则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所谓地方政治,自可想见。章学诚《上执政言时务书》,其中有云: “自乾隆四十五年以来,讫于嘉庆三年而往,和坤用事几三十年。上下相蒙,惟事婪赃渎货,始如蚕食,渐至鲸吞。初以千百计者,俄而非万不交注矣。俄而万且以数计矣,俄而以数十万计或百万计矣。一时不能猝办,率由藩库代支,州县徐括民财归款。贪墨大吏,胸臆习为宽侈,视万金呈纳,不过同于壶箪馈问,属吏迎合,非倍往日之搜罗剔括,不能博其一欢。官场如此,日甚一日。” 而刘蓉《致某官书》亦云:“今天下之吏亦众矣,未闻有以安民为事者。而赋敛之横,刑罚之滥,腹民膏而殃民命者,天下皆是!”于兹足见清代吏治,自乾隆中叶,以迄嘉、道,其贪污之程度,达于极点。小民何辜,罹此荼毒?迫于生计,遂致挺而走险者比比皆是,盖亦势所必至也。 4.军事之废弛 清代中叶以前之基本军队,八旗而外,厥为绿营。人关以后,八旗兵以养尊处优,习于骄惰,悍勇之气,日就销沉。故三藩之役,全无效用。三藩之役而后,绿营兵虽代八旗而兴,嘉、道以降,亦趋腐败。 王闽运《湘军志》云: “自军兴,绿营将帅,虽统率几千调度之兵,然武器窳钝不堪用。彼等以地方州县之人夫,搬运其武器锅帐,己则拱手乘车马,征地方之公馆为宿舍。兵卒或步行而不担武器,徒征发民家旅店,使居人惶怖,而恨其不去。其遇敌也,先作低矮之垒壁,居于其中,而营门之负败,则往来杂糅焉。诸将帅虽欲书一而不能。惟满、蒙军稍整齐,而骄傲贵倨,虽督抚不能易置。无已多使用绿营,而其弊又如此!” 王定安《湘军记》亦云:“自洪、杨倡乱,大吏久不习兵,绿营訾窳骄惰,闻征调则惊号,比至前敌,秦、越、楚、燕之士,杂糅并进,胜则相妒,败不相救,号令歧出,各分畛域,迄不得一兵之用!”观此,则当时军事之废弛,不啻目睹。嗣后楚勇、湘勇、淮勇相继成立,盖由于此。 5.财政之困难 咸丰元年曾公曾上《议汰兵疏》,其中有云: “窃维天下之大患,盖有二端:一日国用不足;一日兵伍不精。兵伍之情状,各省不一。漳、泉悍卒,以千百械斗为常;黔、蜀冗兵,以勾结盗贼为业。其他食吸鸦片,聚开赌场,各省皆然。大抵无事则游手恣睢,有事则雇无赖之人代充。遇贼则望风奔溃,贼去则杀民以邀功。章奏屡陈,谕旨屡饬,不能稍变锢习。至于财用之不足,内外臣工,人人忧虑。自庚子以至甲辰,五年之间,一耗于夷务,再耗于库案,三耗于河决,固已不胜其浩繁矣。乙巳以后,秦、豫两年之旱,东南六省之水,计每岁歉收,恒在千万以外。又发帑数百万以振救之,天下财产,安得不绌?” 于此足见当时不但军队略无军纪风纪可言,即政府财政,亦异常支绌,考当时财政支绌之故,乾隆四十七年增兵一案,实为其主因。 盖自乾隆即位至乾隆四十六年,库贮已由3,000万两增至7,800万两,乾隆为扩充军备计,一举而增兵六万有奇,遂致岁费银二百余万也。 其时大学士阿桂曾上疏陈论,以为国家经费,骤加不觉其多,岁支则难为继;此次新添兵饷,岁近300万,统计20余年,即须用7,000万,请毋庸概增。旋以廷臣议驳,卒从增设。故至嘉、道之间,帑藏大绌。曾公力主汰兵,盖深有见于此也。 P3-5 序言 何贻焜先生的这本书,历经数载,于1936年9月完成,1937年由正中书局出版,写作期间得到黎锦熙、钱玄同等诸位先生的指导和评阅。初版就获得广泛的关注,一时“洛阳纸贵”。1957年,该书又在台湾再版,重印七次。1982年,岳麓书社刊行了其中一部分内容。 本书属“述评”体例,以“述”为主,“述评”结合。洋洋洒洒34万言,引用典籍、著作达127种之多,史料丰富,论证翔实。既结构严谨而又不失机智、新颖。 由于原书共22部分,没有划分章节。为便于阅读,根据何贻煜先生的写作思路,我们在不改变内容和观点的基础上,把本书梳理为4个部分。第1部分,把“导言”单独提出,自成一个单元统领本书。第2部分,将原书的“时代背景”至“曾公个性”,以时间为纵线编列,可以全面了解曾公的一生,对曾公的生平背景的详细介绍,为后文的研究作为铺垫。第3部分,从“曾公思想起源”总起,至“养生方法”,这部分从11个方面深入研究了曾氏,在“述”的基础上对传主进行了品评,这是全书重点。作者深邃的思想、独到的见地,主要体现在这儿个方面的论述中。比如介绍曾氏“政治思想”,作者开篇“述”曾氏青少年时代忙于应付考试而远离政治,后治军、治政之时又与政治为伍,并跳出前儒“政治观”,发现无所不在的“政治思想”应该“随时随地而不同”。第4部分,包括“曾公论时人”及“后人评曾公”,这种“互动结构”,既是对传主的“总评”,又引入了学术争鸣。根据这4个部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建立新的章节,以方便读者阅读理解。 关于曾国藩的书籍,坊间多有,但对曾国藩进行详尽和全面评析的,并不多见。民国学者学风严谨,写作认真,讲究资料的广征博引,立论的客观有据,这是这本《曾国藩评传》时隔将近80年后仍熠熠闪光的原因所在。从这本书里,读者或许可以看到一个更为真实和全面的曾国藩。有学者伍立杨评价本书:“有时代背景、早年、中年生活、晚年生活、思想体系、教育思想、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军事学识、文艺批评等等……其完备如此”。 何贻焜先生在《题记》中说,“尝谓为学之道,如登高山如浮大海,竭其心力,虽足开拓耳目,探索幽微;而精力有限,终难尽宇宙之壮观,穷天地之奥秘。无巳,姑就所得,形诸简册,非独纪一己之行程,兼足供同好之借鉴。”诚哉斯言! 编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