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道出了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市场经济中客观存在的阴谋、陷阱、诱惑,乃至忏悔的思考和探究。
《商痞》这部作品是作者沈海冲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时下比较受读者欢迎的小说题材往往都和官场或者商海有关,而创作这些作品的作者,大都自己没有官场或商海的经历;而《商痞》一书却不同,作者自己就是商海中人,并且在商海中已有十多年摸爬滚打的经历。作品借冼惠明、于亚菲、李婷、赵怀恩、魏国良等人物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道出了作者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市场经济中客观存在的阴谋、陷阱、诱惑乃至忏悔的思考和探究。
《商痞》这部作品是作者沈海冲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时下比较受读者欢迎的小说题材往往都和官场或者商海有关,而创作这些作品的作者,大都自己没有官场或商海的经历;而《商痞》一书却不同,作者自己就是商海中人,并且在商海中已有十多年摸爬滚打的经历。作品借冼惠明、于亚菲、李婷、赵怀恩、魏国良等人物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道出了作者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市场经济中客观存在的阴谋、陷阱、诱惑乃至忏悔的思考和探究。
二十多年前的海冲,为了青年人有更丰富的文化生活,以他的敏感的心、敏锐的眼记载和谋划青年人的精神家园。
二十多年后的海冲,历经市场经济和商海浮沉,不断开发自己的精神家园,拿起笔写下他对商海、对官场、对人生的感悟。
冼惠明瞥了一眼韦止一:“我觉得这次群访事件有两个特点。希望大家注意,不要过早地下结论。一是他们提出了拥护社会主义法制,推行民主,打出反对‘刑不上大夫,礼不施小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等口号。这些要求同党和政府的主张是一致的,我们不能拒绝。二是参加群访的人和支持他们的人比较多,各界人士都有。我很难想象这些人靠少数几个人能操纵起来,这解释不通嘛,我认为我们应该肯定多数人的主流。而且,就这次判决本身而言确实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瑕疵。作为聚众淫乱的纠集者、瞎灯脱衣舞场所提供者的李晓蒙和陈其两人只被判了七年和八年就明显轻了,难道就是因为他们是市委书记和市委宣传部长的儿子不成?!所以在此次群访事件的处理上,我们更得慎重。要从总体上做出一个多数人能接受的定性,而不应笼统地做出敌我矛盾性质的定性。这就是我的真实想法,也是我对党、对政府最真诚的表白。我们大家都要凭良心讲话,而不能在这些原则问题上耍昧献媚。”
韦止一飞快地在笔记本上记着冼惠明说的一字一句。
谁也没有想到在团市委委员里,资格最浅,年龄最小,才26岁的冼惠明会在今天这样一个场合表示出如此不同的意见。包括田宏在内,一时不知该怎么应对。
冼惠明的态度显得很真挚,说得也合情合理,田宏并没有感到有什么明显的不妥,很坦白,也很诚恳,看不出有什么别的意图。大家都不做声,田宏也不表态。
田宏和秦涛悄悄地交换了一下意见,然后转头问大家:“还有什么不同意见吗?”只见大家面面相觑。
韦止一本来想说点什么,但看到田宏是这样的态度,只得作罢。一边若有所思地合拢笔记本,一边眼神中露出一丝寒笑。冼惠明没有注意到,秦涛看出了点什么……
田宏宣布散会,会议无果而终。韦止一第一个一溜烟走了。
秦涛慢吞吞站起来,对冼惠明说:“惠明,你等一下。”待大家都走光了,秦涛怒不可遏地嚷了起来,“在这个节骨眼上,谁心里不清楚接下来要采取什么措施?你讲这些有用吗?你能改变群访事件的定性吗?”
冼惠明的嘴角微微一笑,什么话也没有说,也没有任何表示,若无其事地走出了会议室,留下秦涛一个人呆呆地站着。
橘黄色的路灯下,江堤上行人稀少,偶尔有一两对情侣窃窃私语漫步在江堤上。
肖雨寒挽着冼惠明的胳膊。“雨寒,下午秦涛真的给你打过电话了?”
肖雨寒站住埋怨道:“谁和你开玩笑?就你能!你不表态,又没有人把你当哑巴!”
冼惠明看着肖雨寒这副认真的样子,拿起她的手吻了一下:“好,我保证不说了。”
“晤,说正经的,这件事会像你说的那样就此完了?你难道一点儿不后悔?”
冼惠明用手攀着她的头,把她扳向自己的怀中:“不,一点儿也不。因为我的理智告诉我没有说错。就像你们记者的职业操守要实事求是一样,要凭良心报道。”
肖雨寒自信而倔强地说:“我所有的报道都是凭良心,实事求是的!”
冼惠明没有理会,他用那始终微笑的眼神细腻地望着肖雨寒。两人靠得很近。冼惠明始终握着她的手。
“你真得爱我吗?”
“当然,永远不变。”
肖雨寒听着把头深深地埋在冼惠明的怀里。
她那白皙的脖子使冼惠明强烈地感到想去吻一下,但他极力克制住自己,伸出双臂把肖雨寒丰满的身子紧紧地拥抱着……
冼惠明斜躺在床上,抽着香烟,吐出浓浓的烟雾,看着坐在身边的肖雨寒:“你母亲真的非让你陪她到美国去?”
“不要说这些,好吗?我现在很乱。”
“你是不是对你今晚的前来,感到后悔了?”
肖雨寒摇了摇头说:“我求你了,惠明,不要说了,也不要问,我现在无法回答。真的,我心里很乱,我说不清,现在也不能回答你。”
“你能回答,就和我一样,你心里是清楚的,你只是不敢去正视罢了。”
肖雨寒急急地摇头:“不,不是那么回事。你是男人,在对事情的理解上男人和女人是有区别的,对男人来讲,一切都是那么简单,而对女人,特别是像我这样有着复杂的家族背景的女人来说,一切都是那么复杂。”
冼惠明一伸手抱住肖雨寒的肩,把她拉到自己的怀里,不由分说就吻上去。
肖雨寒没有反抗,但也没接受,她的双唇不冰冷也不温暖,她是静止的。
冼惠明抬起头,看着她的眼睛。她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望着冼惠明:“怎么没看够?从大学起看到现在七年了,是不是嫌我老了?”
冼惠明又紧紧吻住她的嘴巴,上下来回地蹭,手也跟着抚摸。
肖雨寒抽身坐好。她的呼吸有些急促,依旧看着冼惠明说:“给我支烟好吗?”
冼惠明踌躇了一下,给了她一支烟,并为她点上火。
肖雨寒急急地吸了一口,一缕散发垂落在她的脸上。
冼惠明注视着她,她的脸忧郁而深沉。
“在我过去的生活中,我妈妈就是我的一切。她的灵魂始终是孤独和痛苦的。我是她孤寂之中唯一的安慰。现在妈妈要我陪她一同去美国,可是我知道我现在是属于你的。”
冼惠明没有打断她。
“直到今天,我还是不愿意去想这些问题。你知道我妈妈现在的身体状况,她属于我的时间不多了。可你让我怎么办?我俩从大学算起在一起的时间也有七年了。就像我们这样坐在一起,我已经习惯了dr我不知道我将做出的决定对不对,但我又不得不去做这样的痛苦抉择。惠明,我的意思你明白吗?”
肖雨寒缓缓地转过身来看着冼惠明,脸上是不安的神色,充满忧愁,充满祈求。冼惠明平静地看着她。
两人无言地对视着。
许久,冼惠明说:“重要的是你要为你自己活着,而不是其他任何人。”
肖雨寒垂下脸,掩藏起她的目光。P2-4
重拾青春的激情
——写在海冲《商痞》一书出版之际
赵达(现为上海市国资委宣传处处长)
认识海冲并与之一起共事是二十多年之前的事了,但是真真正正地读懂海冲却是在二十多年之后读了他的《商痞》这部书稿之后。
现在想来,我和他的相识还与一场考试有关。二十多年前,我俩都是团干部,他在一家国有大型企业团委工作,我在市中心区的团区委工作。九十年代初,团的工作走出了一味政治说教的模式,开始关注和研究上海青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情况。上海青年宫作为当时上海青年文化活动的中心,敏锐地行动起来,从捕捉上海青年文化生活的信息人手,为此,上海青年宫和团市委信息研究室共同向全市公开招聘“上海青年宫信息员”。信息员不仅要有捕捉信息的敏锐性,而且还要有相当扎实的写作基础。为了确保这支队伍的基本水准,招聘采用公开考试的方式进行。原本对写作比较感兴趣的我和他,都参加了这次应聘考试,并且顺利通过了初试和复试,我和他在全市二百多名应聘者中有幸成为二十多名上海青年宫首批信息员。拿着青年宫颁发的采访证,我们这些心怀梦想、满身朝气的“准记者们”,在青年宫里上蹿下跳、左冲右突,闹腾开来,记录下了九十年代初上海青年文化生活的一幕幕精彩画面,过了一把当记者的瘾。
随着年龄的逐步增大,我们都相继离开了共青团工作的岗位。但是那段在青年宫里的日子,至今成为我们共同拥有的宝贵记忆。也因为这个原因,我和海冲的交往中断了一段时间。
期间在社交公众场合,也曾有过几次邂逅,但都_来去匆匆。只知他离开共青团工作的岗位后,便随着滚滚商潮开始了他新的人生。
或许是命运使然,抑或是缘份,相隔二十多年后,我们的交往和友谊又得以延续。已过中年的我们,在一起谈文学、谈历史,重拾年轻时对文学的憧憬和希冀。
在一次深谈之后,更让我感到意外的是:
“请兄弟你多提宝贵意见!”
随手他递过一叠厚厚的书稿,我拿在手上,没有反应过来。
“这是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请你认真地帮我提提意见。”那副认真劲儿还留在我的印象中。书稿封面上“商痞”两个字非常醒目。
我拿上《商痞》匆匆赶回家,顾不上一天工作的劳累,捧起这本书稿啃了起来,花了几个晚上读完了近三十万字的《商痞》。当我问及海冲这本书的“生产过程”时,他说:“这本书我构思了近十年,集中时间花了四个月把它写了出来……”
我问海冲:“你怎么会搞起长篇小说创作的?”他脱口说道:“我对文学的喜爱一直没有断过。”
好一个“一直没有断过”!在我们这个“快”生活的年代,新的东西太多,日新月异,缤纷绕乱,能够持之以恒坚守自己心中追求的目标,绝非常人轻易可以做到的。
这部作品是他的“圆梦之作”。早在做团委工作那会儿,他就“利用职权”,在企业里搞起了读书协会、摄影协会、话剧社等活动团体。青年时代的文学梦想一直伴随着他,即便是在商海中打拼时,这个念头也没有打消过,正因为有了他十多年的商海历练以及对文学创作的一往情深,才有了这部近三十万字的《商痞》。
这部作品也是他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时下比较受读者欢迎的小说题材往往都和官场或者商海有关,而创作这些作品的作者,大都自己没有官场或商海的经历;而《商痞》一书却不同,海冲自己就是商海中人,并且在商海中已有十多年摸爬滚打的经历。作品借冼惠明、于亚菲、李婷、赵怀恩、魏国良等人物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道出了作者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市场经济中客观存在的阴谋、陷阱、诱惑乃至忏悔的探究和思考。
比之文学大师们的作品,当然还显稚嫩,但由于作者身份的特殊,写作更贴近于时代,更贴近于现实,使得这部作品的内容让人感到更为真切。
二十多年前的海冲,为了青年人有更丰富的文化生活,以他的敏感的心、敏锐的眼记载和谋划青年人的精神家园。
二十多年后的海冲,历经市场经济和商海浮沉,不断开发自己的精神家园,拿起笔写下他对商海、对官场、对人生的感悟。
海冲,你不仅想在商海中中流击水,更想在艺海中浪遏飞舟吧!
是为序。